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杭州市电子政务公开问题与对策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3-24 共314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杭州电子政务和政务公开研究
【第2部分】杭州电子政务公开现状与完善绪论
【第3部分】电子政务及政务公开的理论分析
【第4部分】杭州市电子政务推进政务公开的实践
【第5部分】杭州市电子政务推进政务公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6部分】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7部分】加强电子政务发展以促进政务公开的对策
【第8部分】 杭州市电子政务公开问题与对策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

  如今,全球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在人们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深远。面临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背景,推广电子政务意义更加重大。因为,政府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必然会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而且政府推广电子政务,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有助于推动政务公开,提髙政府透明度。电子政务、政务公开是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行政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有效手段。

  由于认识到电子政务的重要性,这些年来,杭州市大力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加大网络基础建设,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推进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应用深化,在提升政府效能、促进政务公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杭州的电子政务和政务公开工作成效显着,工作水平位于全省、全国一流,尤其是政府门户网站、幵放式决策、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等工作都独具特色、全国领先。不过,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杭州电子政务在推进政务公幵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薄弱、重建设轻应用、信息资源共享难、信息安全等问题,电子政务的发展面临认识观念、管理体制、法律法规、社会环境等制约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电子政务入手,用开放和发展的眼光正确认识电子政务;调整优化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加强电子政务的统筹、协调;实施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推动整合,统一技术和政务方面的规范标准,进行政业务流程的优化与再造;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电子政务人才队伍建设等等。通过这些措施,促进杭州电子政务和政务公开的大发展,进而推动杭州的和谐城市与“生活品质之城”建设。


  参考文献:
  
  [1]洪毅,杜平.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2)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沈大风.电子政务发展前沿[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3]金江军,潘懋.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孟庆国,樊博.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姚国章.中国电子政务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杜治洲.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的互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7]于施洋、杨道玲.电子政务绩效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8]卢丽芳.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情报探索,2010(3).
  [9]何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0]李平.地方电子政务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1]汪玉凯.中国电子政务十年回顾和发展展望[J].信息化建设,2009(11).
  [12]张明杰.开放的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3]李育红.我国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2010(06).
  [14]俞桂海.政务公开难点问题及发展趋势探析[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03).
  [15]袁东生.以制度创新推进政务公开[J]中州学刊,2010(06).
  [16]阎晓红.论电子政务与政务公幵[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6 (6).
  [17]胡仙芝.政务公幵与政治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8]王冬梅.中国政务公开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9]史达.受托责任、电子政务与政务公幵[J].电子政务,2011(10).
  [20]顾金喜.地方政府决策创新的实践和启示——杭州市开放式决策的调研分析[J].理论探索,2011 (1) .
  [21]王雁红.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基于杭州开放式政府决策的经验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8 (8).
  [22]俞华.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4(3)[23]H.A.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24][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5][美]简芳汀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6]Bretschneider,S.I., 1997,"Introduction to a Symposium on Public 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s(PMIS)",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7(1).
  [27]Jorge Marcelo Montagna. A Framework for the Assessment ofE-Government Proposals.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05 (4).
  [28]Deepening Democracy via E-Governance, the UN World Public SectorReport, PippaNorrisHarvard University,2004.
  [29]Sameer Sachdeva, White Paper on E-Governance Strategy in India[J]. 2002.
  [30]Graham Walker.Learning from Success,Avoiding The Pitfalls,EU/China E-Government project[R].2006(9).
  [3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2013 年 11 月 16曰-[32]李琳.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让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EB/OL].2010 年5月.
  [33]严荣.从政府信息公开到透明政府[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5).
  [34]王锡锌,许志永.发展中国家信息公幵制度践行[J].中国改革,2009(1).
  [35]袁锋.信息公平与政府责任[J]..政治学研究,2005(4).
  [36]徐树林,李军孝等.杭州市进一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电子政务系统建设[J].信息系统工程,2010(06).
  [37]葛萍,谭萍.试论政务公开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促进作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第27卷第3期.
  [38]陈一兵.新时期的政务公开与国家综合安全[J].政治文明,2006(1).
  [39]连志英.公民知情权保障与政务信息公开法治化[J].山西档案,2007(2).
  [40]聂辰席.公幵与保密的平衡:美国政务公开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6).
  [41]魏红.从政务信息公开看党政干部的信息素养[J].领导科学,2006(21).
  [42]夏义堃.试论政治行政因素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深远影响[J].电子政务,2011(11).
  [43]喻晓和.电子政务平台咨询子系统架构研究[J].电子政务,2011(11).
  [44]宁家骏.推进新时期电子政务发展模式转变刍议[J].电子政务,2013(4).
  [45]王新才、周佳.美国贯彻《信息自由法》的措施及对中国的启示——以美国政府信息服务办公室为例[J].电子政务,2013 (4).
  [46]陈贵梧.电子政务接纳问题研究:一个国际比较的视角[J].电子政务,2013(4).
  [47]曾信祥.关于推进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思考[J].电子政务,2013(4).
  [48]王涛.政府信息化发展中政务云的建设模式浅析[J].电子政务,2011(7).
  [49]刘余平、徐静.中国电子政务标准复审状况探析[J].电子政务,2011(7).
  [50]卢火焱.政府门户网站政民互动功能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电子政务,2011 (7).
  [51]胡小明.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价值再反省——老问题的新认识[J].电子政务,2011 (11).
  [52]李广乾.面向对象的电子政务——技术、理论与构想[J].电子政务,2011(12).
  [53]李红、郭雅婷.电子政务概念及其人才培养[J].电子政务,2011(12).
  [54]丁乃鹏、卫严喜.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电子政务,2011(10).
  [55]宁家骏.统筹规划、创新服务,扎实推进新时期电子政务建设[J].电子政务,2011 (10).
  [56]姚乐.从FEA看中国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J].电子政务,2011(10).
  [57]韩巨龙.以电子政务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J].电子政务,2011(10).
  [58]-张理敬.以科学发展观理念统筹解决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电子政务,2011 (1).
  [59]汪地彻.刍议中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立法保障[J].电子政务,2013(3).
  [60]夏义堃.电子政务与反腐败关系的多维度思考[J].电子政务,2013(1).
  [61]吴旭红.中国政务流程再造的现实困境及其对策建议[J].电子政务,2013(1).
  [62]秦浩、刘红波.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最新进展及启示——以埃森哲和联合国为例[J]电子政务,2013 (2).
  [63]范莉莉、徐慧娜、郑磊中美电子政务比较研究[J].电子政务,2013(1).
  [64]黄铧焕、薛丽芳.大数据,大政务,新网络——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网络的发展方向[J].电子政务,2013 (5) .
  [65]李晓方、张楠、孟庆国.关注互动、质量与广泛影响:2012年国际电子政务研究的主题与趋势——基于SSCI文献的分析[J].电子政务,2013 (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