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法律硕士论文

中美两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考察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3-04 共403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中美国家个人所得税法比较研究
【第2部分】中国和美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差异分析绪论
【第3部分】个人所得税法理论概述
【第4部分】中美两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考察
【第5部分】中美两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比较
【第6部分】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思考
【第7部分】 中美两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考察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 论

  在考察与比较我国和美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后,我们发现,尽管两国国情不同,个人所得税法律的发展时间亦有差异,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找出两国在个人所得税法律方面的相似点:第一,两国在制定个人所得税法律时赋予其相同的功能,即增加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第二,两国的个人所得税都是直接税,只能自己负担,不能转嫁他人。而且两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在其税法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个人所得税在两国都因战争的需要而产生,经历了临时税到永久税的变革。第三,两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对税制模式、构成要素、征管制度都有一套完整的具体规定。即便两国在个人所得税法律规定上的宏观方面有诸多相同之处,但是在细节方面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具体概括如下:

  第一,两国的征税权利、税负结构以及税制结构存在很大差别。我国是以增值税这样的间接税为主体,在个人所得税上是以工薪阶层为主,这导致了富人在个人所得税方面承担了较其能量来说偏轻的社会责任,而穷人在个人所得税方面承担了较其能量来说偏重的社会责任。而美国则是以所得税这样的直接税为主体,在个人所得税制度上采取综合所得税制,这样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更好地体现了量能负担的原则。

  第二,在纳税主体、纳税时间方面两国差异十分突出。我国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纳税,而美国则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纳税。我国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并没有实际考虑到家庭负担,而美国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充分考虑到家庭成员的因素,因此,将纳税主体的身份进行了详细地划分。在纳税时间方面,我国是按月缴纳,而美国存在预缴纳,并以年为核算单位。

  第三,在征税范围、计算方法、免征额方面的差异很大程度影响了调节收入分配的效果。我国的征税范围要比美国的狭窄的多,而在征税项目上,美国的设置要更加科学,充分考虑到家庭在其基本生活方面的开支。对于免征额,美国每年都要根据通货膨胀率、消费者价格指数等调节,充分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而我们国家是间隔几年才调整一次,虽然也是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变化,但还是在速度上有所滞后。

  第四,在税收征管方面,美国事前有严密的系统进行监控,事后有严格的惩罚措施,导致偷税漏税的犯罪成本增加,再加上美国对信誉的重视,因此,美国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方面效果突出。而我们国家,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本身落后,征管迟滞,信誉度低下,导致偷税漏税事件频出,虽然工薪阶层的个人所得税实行了源泉扣除,也就是代扣代缴,偷逃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是高收入者的收入来源与渠道多种多样,监管不利使这个群体将更多的收入隐匿起来,最终我们的税款严重流失。由于低收入者构成了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群体,持续拉大的贫富差距十分容易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在考察和比较了我国和美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后,我们发现,其实导致两国在个人所得税规定上有诸多差异的最终源泉是其指导思想。美国从始至终都贯彻了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从个人所得税法律到个人所得税的具体规定都是围绕着以纳税人为重,充分考虑到纳税人个人、纳税人家庭的基本生活幵支,因为纳税人赚的钱未必只为自己开销,有可能是一家人都在指望纳税人的工资。这样以纳税人为中心可以有效缩减贫富差距,当纳税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社会动乱势必减少,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我国目前调节收入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与本身的指导思想有直接联系,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税赋公平和量能负担,因此,美国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比如尝试着进行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税收法律变革。

  除此之外,造成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效果不理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系统的建立不完备,很多部门单位都无法进行有效地信息共享,这造成了征管水平低下。

  美国的税收系统值得我国借鉴,比如给每位纳税人都配发终身税务登记号,就像身份证号码一样伴随终身,银行、社保等与个人及家庭相关的经济活动都被追踪,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收入,对其进行严密监控,还能够提高征管效率。

  最后,文章想说明,虽然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运行良好,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这是不易避免的。由于中美两国发展过程中不同因素的影响,两国的个人所得税法有诸多差异。我们通过对比来寻找美方个人所得税法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使我国个人所得税法更加完善合理,好上加好。


    致谢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两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当年考研、复试、第一次见舍友、第一次见导师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仿佛一切都还只是昨天。这两年,我几乎是过着四点一线的生活,宿舍、图书馆、健身房、食堂,简单而快乐。宿舍生活让我收获了一段难忘的友情,大家相亲相爱,彼此照顾,谈天说地,无不乐趣。在图书馆里,伴随着浓郁的读书氛围,我收获知识,感悟人生,最珍贵的是我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

  我每天都会去健身房,坚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这饱满而充实的两年将会对我的未来产生很大影响:微笑面对人生,勇敢直视问题!

  临近毕业的一件大事就是论文撰写。我十分感激我的导师饶老师!由于我的专业是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律基础不扎实,不论课上还是课下,饶老师对我就会格外照顾一些。在撰写论文期间,饶老师多次指导我,无论从宏观方面,如标题、纲目、逻辑结构等,还是从语言、标点等微观方面,饶老师都是面面俱到,追求细节。由于找工作而频频外出,我陷入了时间紧、任务重的窘境,而饶老师却克服重重困难,熬夜为我逐字逐句批改论文,电话指导。这两年,我十分幸运能够跟随饶老师学习知识、提高修养,只是时间太短,我从这位优秀老师的身上学习到的知识有限,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渊博的知识、儒雅的谈吐以及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一生学习与追求。

  感谢我的师兄师姐,给予我无限的鼓励和帮助,并针对我的论文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在我难以分身的时候,牺牲自己的时间帮我办理相关手续。

  最后,我要向所有给予我帮助和鼓励的老师、同学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孙涛徐向.中美个人所得税比较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2002(06)

  [2]唐东会廖九如.中美个人所得税比较及启示[J],2001(03)

  [3]陶奕.个人所得税占中美税收比重差异的行政学分析.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王亚芬肖晓飞等.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及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7(04)

  [5]徐进.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发展变化的特征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0(12)

  [6]周亚柳海龙、谢文昕.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的模型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12)

  [7]茅于轼赵国君?关于税收问题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08(10)

  [8]朱青.借鉴国际经验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J].财税观察,2010(10)

  [9]安体富.新一轮税制改革及政策取向的理论分析[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5(03)

  [10]徐晔袁莉莉等.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1]赵婧.对中美个人所得税的比较研究[J].全国商情,2009(06)

  [12]国家税务总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3/indexch.htm

  [13]解学智.个人所得税制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6

  [14]哈维.S.罗森.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9

  [15]孙尚清.商务国际惯例总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16]刘晓静.从中美个人所得税比较中的启示[J].时代经贸,2007(09)

  [17]徐波.中外个人所得税制比较研究.西南财经硕士学位论文,2008

  [18]孙李丽.美国个人所得税税制[J].中国纳税人,2008(05)

  [19]殷嘉娴.论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0]王建.中外个人所得税法的比较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1]Herbert Stein . The Fiscal Revolution in America ; Washington D.C. the AEI Press,1996.

  [22]Janeba,E.Tax Competition in Im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s.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3]郑格.美国个人所得税扣除制度[J]?中国纳税人.2008(07)

  [24]Janeba,E.Tax Competition in Im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5]OECD.Agreement on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on Tax Matters; Paris, OECD

  [26]ObsteldM.Capital Mobility in the World Economy:Theory and Measurement 1986.

  [27]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中国注册税务师操作实务第(第2版)中国税务出版社,2011(06)

  [28]Auerbach,A.J and J.Slemrod.The Economic Effects of the Tax Reform Act Of 1986;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9]Brennan,G.andJ.M.Buchanan.Towards a Tax Constitution for Leviathan;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30]Ramsey,F.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Taxation; Economic Journa.

  [31]Devereux,M.P.andR.Smith.the Evaluating Tax Policy for Location Decisions;T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

  [32]王珍.美国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制度经验及借鉴[J].地方财政研究,2007(01)

  [33]周显志.范敦强?美国个人所得税税率制度及借鉴[J].税务与经济,2009(07)

  [34]李晓明.个人所得税法之费用扣除制度的比较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0)

  [35]郭碧娥.中美税法个人所得税扣除制度之比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10)

  [36]池东生?浅析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问题及改革[J].经济界,2009(11)

  [37]Hammer,R.M.and J. Owens 1. Promoting Tax Competition; Tax Notes International

  [38]周云波.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证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1]人民网.

  [42]Edward Dension.Trends in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85.

  [43]欧阳植、于维生.收入分配不均等性的数量分析[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

  [44]梁阜、元凤珍等.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税务研究,2009(03)

  [45]郝春虹.中美个人所得税税率累进程度比较分析[J].财政研究,2005(01)

  [46]高培勇.个税改革:还是要加快向综合与分类结合制转轨[J].税务研究,2008(01)

  [47]姚涛.论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选择.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1(08)

  [48]刘建立.新时期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J].现代商业,2009(11)

  [49]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

  [50]美国人口调查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