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政治经济学论文

城镇化建设与服务业融合的路径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1-05 共2544字

  结论

  文章通过对新型城镇化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概念的界定,对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划分出我国城镇化与服务业融合发展阶段,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与服务业融合度逐步提升,但城镇化发展水平依旧落后于服务业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对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仍没有充分发挥,目前处于城镇化与服务业中度融合的初期阶段。

  第二,我国不同区域之间新型城镇化与服务业融合程度差异较大,融合度由高到低排序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化发展与服务业发展能形成较为良好的相互促进发展的机制,但其医疗和教育等城市功能建设方面仍然有待提升;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都有待提升;东北地区的城镇化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较为均衡,但应该注意经济发展和城市基本功能建设。

  第三,通过对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中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人口融合程度低、城市功能融合不同步和结构融合不匹配。制约因素主要有两个:城镇规模两极分化和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低。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改善城市规模结构、提高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以及加快服务业结构转型。

  参考文献:
  
  [1]李从军。 迁徙风暴:城镇化建设启示录[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2.
  [2]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 城市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08.
  [3]芮明杰。 产业经济学。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157.
  [4]岳文海。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
  [5]赵志敏。 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探索[D].山东财经大学,2014.
  [6]苏小,金彦平。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及变革研究[J]. 农村经济,2013,10:99-102.
  [7]孙亮。 我国服务业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
  [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模式和政策[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267,471,500,512.
  [9]谢焕海。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10]刘晓珍。 我国服务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
  [11]尚娟。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96.
  [12]雷钦礼。 服务业发展的非线性阶段性特征分析--中国服务业发展之谜的一种解说[J].统计研究,2006,01:56-63.
  [13]张自然。 中国服务业增长与城市化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08,01:180-182.
  [14]魏勇。 城镇化与服务业关联发展的机理和实证分析[D].浙江财经大学,2013.
  [15]张松林,李清彬,武鹏。 对中国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双重滞后的一个解释--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视角[J]. 经济评论,2010,05:56-62.
  [16]张利霞。 我国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1978-2012[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4,03:57-66.
  [17]袁红霞。 中国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相关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6.
  [18]杨敏。 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的互动效应--基于 PVAR 模型的研究[J]. 技术经济,2014,11:44-51+132.
  [19]张勇,蒲勇健,陈立泰。 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基于系统耦合互动的观点[J]. 中国工业经济,2013,06:57-69.
  [20]易善策。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1.
  [21]葛宝琴。 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
  [22]高敏。 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6.
  [23]都沁军。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05,05:72-75.
  [24]许璐。 城镇化进程与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4.
  [25]赵红云。 中国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发展关系研究[J]. 商业经济,2014,04:6-7.
  [26] 陈 一 , 王 静 , 李 翼 . 我 国 城 镇 化 进 程 与 服 务 业 融 合 发 展 研 究 [J]. 未 来 与 发展,2014,05:26-30+25.
  [27]刘博轩。 中国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关系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
  [28]张林。 我国城镇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3,06:218+223.
  [29]安树伟。 近年来我国城镇体系的演变特点与结构优化[J]. 广东社会科学,2010,06:12-19.
  [30]刘爱梅。 我国城市规模两极分化的现状与原因[J]. 城市问题,2011,04:2-7.
  [31] 汪 发 元 , 邓 娜 . 城 镇 化 与 第 三 产 业 发 展 水 平 动 态 互 动 分 析 [J]. 统 计 与 决策,2015,04:112-115.
  [32]蔡美香。 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与影响因素分析[J]. 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14,00:165-174.
  [33]刘勇。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问题和趋势[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3:20-26.
  [34]王建志,吴作章。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政策思路[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04:18-24.
  [35] 张 车 伟 , 蔡 翼 飞 . 中 国 城 镇 化 格 局 变 动 与 人 口 合 理 分 布 [J]. 中 国 人 口 科学,2012,06:44-57+111-112.
  [36]丁成日,谭善勇。 中国城镇化发展特点、问题和政策误区[J]. 城市发展研究,2013,10:28-34.
  [37]张鸿雁。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创新[J]. 社会学研究,2013,03:1-14+241.
  [38]姚士谋,张平宇,余成,李广宇,王成新。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 地理科学,2014,06:641-647.
  [39]刘彦随,陈聪,李玉恒。 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06:1-6.
  [40]石忆邵。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J]. 经济地理,2013,07:47-52.
  [41]P. W. Daniels, Service Industries in the World Economy, Oxford, UK: Wily-Blackwell, 1993,pp. 21-45
  [42]D. Riddle, Service-led Growth: The Role of Service Sector in the World Development, Praeger Publishers, 1989.
  [43]M. Tiffen, Transi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 Agriculture Urbanization and Income Growth, World Development, Vol. 31, No.8, 2003, pp. 1343-1366.
  [44]G. H. Chang & J. C. Brada, the Paradox of China's Growing Under-urbanization, Economic Systems, Vol. 30, 2006, pp-24-40.
  [45]Au Chun-Chung & J. V. Henderson, Are Chinese Cities Too Small? Reviews of Economic Studies, Vol.76, No.3, 2006, pp.546-57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