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曲论文

新媒体与戏曲传播的融合

时间:2016-12-05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7768字

  第五章 新媒体与戏曲传播的融合

  近年来,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媒体。从口语传播时代一直到现在的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信息载体以及信息的数量和传播的质量都在逐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信息",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在新的媒介传播到来之际,各个先知先觉的信息,利用新的媒介的特性及其可能性,开创了更快更优的传播策略,戏曲作为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在受众减少的情况下,如能抓住媒介的机遇,则更可能造就新的传播方式。

  第一节 新媒体概念与特征。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纤细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的说,新媒体应该称之为数字化新媒体.

  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以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占据了传播市场。新媒体仅仅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超越了报纸、广播、电视用了数十年擦拥有的受众群体。一系列的研究数据表明,全球数字电视机的销售量逐年递增,近几年,全国各国都开始推广数字电视,而在过去十年间,数字电视的数量呈现 10 倍的增长数量,预计在未来几年中,数字电视的数量将是指数增长趋势,蕴含了巨大的市场商机。

  从传播媒介来看,新媒体的发展已经是不可阻挡之势,并且到了蓬勃发展时期,内容仍然是媒介的灵魂,在媒介发展的过程中,戏曲如能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将会新媒体发展的中,占据有利的先机,快速并且有效的达到更好的传播,当然,戏曲要想得到更好的传播,不仅仅靠媒介的力量,也需要改革以适应潮流的需要。

  新媒体有它强势的特点。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最大的强势在于它的消解力,消解媒体与媒体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从而达到一种融合的趋势。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直接建立联系,正是新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所决定的。新媒体的这种消解,也消解了传统的传播模式。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媒体的变革和模式的转变,也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在于他改变了原来的传播状态。概括起来,新媒体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交互性与即时性。

  新媒体的传播是一种即时传播。他可以在任何时间和空间,以直线的方式,直达受众。网络传播的载体是光纤通讯线路,瞬间可达世界上任何地方,传统媒体需要制作周期,而网络传播则不受此限制,随时都可以发稿,受众可以通过网络及移动设备随时查看最新的动态。而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传播速度可能是一种即时对话的形式,从一个终端即时到达另一个终端,省掉了中间的媒介的功能。

  (二)海量性与共享性。

  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受控的局面,促进了信息的传播流通,使传播的范围扩大至全球,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与其他的任何人进行沟通交流,网络媒介给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使得"地球村"的概念变成了现实。载人飞船的成功,已经将信息脱离了地球,传播到了月球,我们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星球之间可以实现这种有效的信息的传播,实现"宇宙村"的构想。

  (三)多媒体与超文本。

  网络媒体将传统媒体集一身,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受众的接受要求。网络媒体的多媒体展示,是以结点为单位的超文本的呈现。信息的处理可以从一处迅速的跳转到另一处,打破了原本信息的存取、顺序查看的限制,实现便捷的、跳跃式的获取信息的模式。

  (四)个性化与社群化。

  传统媒体是一种大众传播,而网络媒体是一种交互式传播。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的需求,去搜索到自己需要的数据,同样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的信息浏览。网络传播不仅具传统媒体所具有的优势性特点,而且还具有更加广泛的灵活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博客、微博、微信、播客的出现是个性化的最大的体现。

  手机客户端的技术的支撑,更是为新媒体的便捷、快速传播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持。

  数字化媒介在产生积极的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伴随着新媒体即时性的传播迅速的特点,不假思索的吐槽,导致的假新闻和不良信息的泛滥、公民隐私的泄漏、网络犯罪比利的逐渐攀升的现状,都在提醒着我们,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所面临的危机。

  第二节 戏曲传播的新选择。

  新媒体的类型有很多,基本可以分为互联网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和数字电视新媒体。

  由于新媒体类型的多样化,造成了传播的多样化,戏曲可以借助于不同的新媒体类型,探索一条适合的发展道路,从而构成当下媒体环境下的戏曲传播的新选择。

  (一)互联网新媒体。

  1998 年五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把互联网正式列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2006 年网络新闻作品正式进入中国新闻奖的评选范筹,对于网络媒体而言,这不仅仅是一种奖励,更是对经历十年多发展的网络媒体"主流"身份的认可。

  (1)维客。

  博客、播客、博客(Blog)都是以网络作为载体,发布自己的心得、订阅并且自动接收文件,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等功能综合性平台。

  戏曲可以借助于网络平台的影响力,由某些具有代表性的机构或者剧团开设戏曲公共博客,地方戏曲公共贴吧,还可以在各地的贴吧里增加当地戏曲的板块,就当地地方戏曲的活动以及要演出的剧目信息在公共平台展出,借助于现已存在的公共平台的影响力,来促进戏曲信息的传播。

  (2)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刊。

  网络电视是指采用 IP 协议、通过互联网、以计算机为终端的视频传输业务。网络广播是指采用 IP 协议、通过互联网、以计算机为终端的音频传播业务。网络报刊是通过互联网发行和传播的报刊,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应用到报刊出版、发行、利用的全过程.

  戏曲借助于新媒体综合视频、音频、图像、声音等综合的传播,最先做的就是戏曲资料的整合和数字化,整合和数字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拯救和保护的过程,各地区有关于戏曲的资料,图画,发展史,地方戏曲的类型,以及现有的戏曲继承人等等这些资料可以作为图片或者文字进行上传至网络,视频、音频等的上传,可以供网友们下载或者在线观看,戏曲爱好者或者戏曲艺术家也可以将自己珍藏的碟片或者资源上传,达到整合的目的,使得戏曲的资源在网络上得以丰富,网友就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得相应的信息。

  美国的《连线》杂志主编安德森发现,企业的 80%的利润并非来源于 20%的热门产品,而是来源于他后面的那条长尾。因此他提出,在互联网的世界里,长尾是最重要的价值源泉。

  借用到传播学上来讲,长尾是最重要的传播价值群体,戏曲是排除了 20%的热门的传播内容,但是它的存在,是具有价值的那 80%所创造的传播"利润".

  任何人可以将自己的信息上传至网络,也可以下载别人上传的信息,在网络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已经兼容,网民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传受双方没有明确的界限,使得人们的交流和互动更加的自由,在传统的传播中,以前不被人们所注意的反馈,在网络中却有了自由的发展空间。

  例如微博平台的运用,中央台戏曲频道新浪微博于 2012 年 5 月 16 日开通,是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的官方微博,此平台现有粉丝 54 万多,平均每天一条微博信息的推送。在微博平台上形成一定的影响力。CCTV11 也推出了栏目微博,《梨园闯关我挂帅》

  栏目在新浪微博的粉丝量有 184526,每期节目开播之前都有节目的预告,也会推出一些京剧的创新玩偶,好玩的图片,以及艺术类的其他信息播报。

  (二)手机新媒体。

  近年来,随着通讯设备的更新换代,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人们的通讯工具来使用,智能手机的出现,功能一步步的完善,越来越智能,堪比一部小型电脑。手机的技术的进步,也改变着传播媒介的变化,它融合了报纸、电视和网络,被人们称之为"第五媒体",手机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体,以高度的便捷、海量的使用用户以及平价的价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通过有关分析数据的预测,高端智能手机的销售量在未来 5 年中,将享有最高的增长率。

  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融合,推动手机快速成为新媒体,随着通讯技术(例如 3G、4G)、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不仅仅作为通讯设备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兼备一部小型电脑的功能,同时融合报纸、信息、网络的功能,是媒介融合的浓缩媒体。

  手机报也是依托于手机,而订阅的一种类似于报纸的形式,通过运营商的平台而发送给用户的一种电子报纸,是报业在新媒体中的延伸。手机电视是新媒体与电视的融合,也是借助于手机智能化技术的基础上的,视频播放的运用,是视听媒介在新媒体中的延伸。

  手机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体出现在人们的事业之中,是伴随着随着上海文广新闻集团获得第一张手机电视运营牌照之后,生产力的水平和政策的变化影响着媒介的发展,而新媒体的出现,也是在生产力水平和相应政策的出台中诞生的,手机从最开端的 2G 网络,到现在进入从 3G 到 4G 的转换,手机电视已经呈现了高速的增长。

  不管是手机报还是手机电视,都是将信息融合于手机终端,包括当前广受大家欢迎的微信、手机视频网站平台等,手机视频平台最缺乏的就是资源,而将戏曲视频加入到视屏平台中,为手机视频平台增加资源,在同时也促进了戏曲的传播。微信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软件,广受当下中年人以及青年人的喜爱,甚至各大公司的内部交流都开始使用微信,微信的公众账号平台为戏曲提供了一种可能,创立微信公众平台,通过新闻、名人轶事或者当前戏曲、戏剧、话剧动态,吸引青少年的注意,扩大其影响力,同是创立戏剧微视频,在手机终端中广泛的传播。

  微信公众帐号的开通,为戏曲的新媒体传播同样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例如,潮州戏曲广播 FM1031 公众帐号,致力于梨园动态、明星咨询、票友活动和戏曲广播信息的发布,还有会员注册、奖品查询及节目互动等等,该频率的目前粤东地区影响力较大的戏曲资讯发布媒体,帐号主体是潮州市广播电视台。CCTV11 戏曲频道官方微信,安徽广播电视台戏曲广播公众帐号,是安徽省第一家专业戏曲广播电台,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传播平台,帐号的主体是安徽广播电视台。戏曲广播公众平台,是河南电台戏曲广播官方微信等大量的官方及组织公众平台,在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戏曲在手机新媒体的传播,开启了自己所独有的传播优势。

  (三)电视新媒体。

  电视新媒体包括数字电视、互联网协议电视、移动电视和户外新媒体.数字电视的运用提高了电视节目的质量,互联网协议电视的推广增加了其交互性,移动电视和户外新媒体的应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一切智能化手段的应用建立在科技和生产力的前提下,朝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而电视的智能化的发展,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特别是移动电视和户外新媒体的发展,从当前来看,大量的广告信息运用于户外新媒体和移动电视上,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戏曲要深入突出传播的则是移动电视和户外新媒体,移动电视普遍在交通工具上运用,用于减轻旅客的疲劳或者无聊,在广告的投放上,移动电视有着比较先天的优势,那么在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上,移动电视的普遍运用,也可以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优势。

  户外新媒体的传播更加广泛,它广泛出现在公交、地铁、轻轨同时还包括航空港、地铁站等衍生出来的渠道媒体,这些媒体所在的位置都属于人流相对于集中的地区,它的宣传能力较强,在人们不经意的时间里,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些影响,将戏曲内容加载在其中,在戏曲的传播中,从而造成相应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节 青春版《牡丹亭》分析。

  青春版《牡丹亭》是 2004 年由台湾着名学者白先勇先生倾情打造并在两岸四地和国外成功演出的昆曲经典作品。一时间受到国内外青年观众的激赏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文化热潮。

  青春版《牡丹亭》就其表面而言,突出"青春"二字,而"青春"不仅包括所改编的剧本表现青年人的喜好,吸引青年人的注意,还表现在歌颂青春、歌颂爱情,利用青春演员,演出青春的符号。

  剧本的整理。在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中,剧本是戏剧作品的精神的体现者,也是思想内涵的核心力量。青春版《牡丹亭》在尊重原着的基础上,对原作进行反复的推敲和论证,保留经典的折子戏,从情真、情深逐渐推进到至情的层次。遵循只删不改的原则,保留经典,不仅满足了演出的时间要求,同样保留了原着的古典审美。改编者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着的经典唱词和对白,也没有对情节和人物进行增添。因此使得演出目不暇接。

  演员的选取。青春版《牡丹亭》的所有的演员,均是由年轻演员担任,这源于"青春"二字的实际运用的阐释。从年轻的演员中挑选适合出演《牡丹亭》的候选人,对挑选出来的演员进行形体、表演、唱腔等方面的培训,使得沈丰英和俞玖林被选出担任主角。虽然经过短时间的培训无法达到大师的境界,但就主角表演上完全保持了昆曲的传统,细腻传神,余音未袅。

  音乐的运用。青春版《牡丹亭》采用西方歌剧的主题音乐形式,把歌剧的音乐技法运用到戏曲音乐之中。在人物的演出中,人物主导主题,突出特定人物的音乐个性,使得不同曲牌的音乐融为一体,统一了全局的音乐形象。全剧具有完备的戏曲乐队和交响乐队,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呈现了一席五彩斑斓的视听盛宴。在音乐伴奏上,运用传统的丝竹音乐和大提琴的忧伤。达到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

  服装舞美设计。青春版《牡丹亭》中的服装的设计总体呈现年轻的感觉,尤其是主角的服装,采用了手工苏绣,质地柔软飘逸,形成精美、素雅的风格。舞台的设计也使得昆曲的古典风格与现代剧场相结合,集合专家出谋划策,大大的拓展了虚拟空间,舞台地板首次采用白色,把中国的书法融合进去,形成整体的古典文学风格。

  充分的媒体传播。青春版《牡丹亭》的充分的传播,是由几方面同时构成的,唯美的剧照宣传,借助于新闻发布会的集聚力量,开展学术论坛会,广泛的开展高校活动,发挥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网络传播空间的蝴蝶效应,借助于新兴媒体的力量等的综合性的传播。

  第四节 戏曲传播的新思维。

  (一)传播者--在传统戏曲文化基础上创新戏曲理念。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作和沉淀下来的优秀的艺术创作成果。戏曲是集各艺术于一身的综合性审美艺术,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审美特点,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正如余秋雨所说:"作为一种自然而又自发的世俗文化,它对应着中国人的深层心理,与国人一起跌跌撞撞走到了现在"戏曲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衰落再所难免。但是,戏曲的发展只要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就有其发展的空间,因此,当代社会提出要发展和传承戏曲文化,必须要强化戏曲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文化,才能在保证戏曲内涵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戏曲。

  戏曲文化不是放在博物馆里的展品,是可以活动起来的艺术品,传承戏曲文化,就得从根本上创新戏曲在当下媒介环境中的理念,戏曲的发展与传承不能只停留在过去曾经的辉煌之上,应该主动的进行自主的创新,以适应当前大众文化下的人们的审美需求,在保留戏曲基本创作理念基础上,反映当前青年人的审美倾向。

  从戏曲的发展史的长河中来看,戏曲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的魅力来源于不同艺术元素的交相呼应,共同映衬。对其未来的发展,也一定是在"集百家之所长"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创作理念,才能给人以新意。比如,戏曲音乐剧《长河》的编排,就将中国的戏曲元素与西方的音乐剧相结合,创作出意味深长、深刻感人的佳作。再如由浙江京剧剧团的《王者俄狄》,用中国写意的美学创作出另一番韵味的希腊悲剧表达。

  这些例子都是戏曲在当下审美环境中的有效创新。

  (二)受传者--增加戏曲爱好者。

  戏曲当前已经有一定的戏曲爱好群体,而这些戏曲群体大部分人群中,中老年人占较大的比重,通过前面的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培养青年人的固定的受众群体,对于戏曲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下的媒体环境中,经典片段的赏析一直是各大媒体推崇的方式,但是对于传统戏曲爱好的,大部分的是中老年人,传统的戏曲文化审美,已经不能满足青年人对于戏曲的审美期待,那么就需要创新的戏曲形式和表达方式,来吸引青年人的审美要求。青年人喜欢寻求新鲜感、娱乐至上的思想潮流,还有凸显年轻的活力和时代的气息,白先勇结合两岸三地联合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不管是在演员的选取,剧本的改变,舞台的搭配,服装的重塑上面,都符合了当下青年人的审美需求,但对于吸引青年人对于戏曲的爱好上,仅仅一部还不足以构成一定的影响,在这一点上,需要更多的新的戏曲,新的戏曲不仅包括对于传统戏曲的新的改编上,同时在新剧目的创作上,打造符合当下青年人喜欢的话题,但又不失思想性的作品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青年人具有代表性的群体,对于他们的戏曲的培养,不仅在剧目的演出和戏曲尝试的学习上,还在于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上。

  当下媒体传播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了解受众喜好基础上,来办好每一期的节目,传统的舞台传播,受众和演员的表演,在一个空间中,相互之间的情绪的感染,受众的反馈与表演者之间在氛围的沟通上都是即时的,这种即时性让观众最大限度的满足的对戏曲的审美期待。而视听媒介在传播戏曲的过程中,虽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也缺少了受众和演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视听媒介如何突破这种缺憾或者说是弥补这种缺憾,就显得尤为重要,缺憾的弥补,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吸引传统的戏曲爱好者,继续关注视听媒介的戏曲传播。在这一点上,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栏目的成功,与栏目组在节目中有效的和观众的互动是分不开的,通过现场观众的投票,场内外的短信互动,参与节目的评选,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传者和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栏目被观众所接收和认可。这给当下大量的戏曲栏目提供借鉴。

  (三)传播媒介--优化传统媒介基础上依托新媒介拓展传播渠道。

  就戏曲而言,在传统的媒介基础上,电视戏曲的形态与往日的舞台传播形态不可同日而语,戏曲所具有的独特的魅力不能完全在媒介中展现,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戏曲能够借助于电视传播媒介,让更多的受众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上,接触到了戏曲信息和演出。从辩证法上来讲,任何事情都存在两个对立的方面,我们不能够消解,但是可以弥补。

  在信息时代发展的今天,新媒体的突飞崛起,不得不受到我们的强烈的关注,它有效而快速的传播方式,是戏曲传播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机遇。戏曲面对当前的媒介机遇,做好充分的准备,大胆创新适合青年人的审美需求,同时也保留经典的传统剧目。让观众在新的媒体环境下,有自己更多的选择点。

  网络新媒体的充分应用,不仅表现在网络资源的充分共享,随时能够找到资源的基础上,还表现在戏曲主动出击,在网络新媒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利用平台充分宣传自己,发布最新戏曲的信息,方便大家了解戏曲的演出资讯,发布广告,让大家知道网络戏曲平台的存在,让大家来关注这些资讯,从而形成影响力。同时,当下明星比较火的微博等,戏曲的演员也可以借鉴这种传播方式,建立自己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年轻的戏曲演员,也了解戏曲的剧种和流派。还可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属于自己的戏曲宣传平台,例如中国川剧网的建立、《2048 牡丹亭版》网页游戏的创建及推广。

  手机新媒体的运用就更加的灵活和关键,灵活是基于当前手机的越来越强大的基础上,堪比小型电脑,人们运用手机的便携和方便,利用空暇时间上网浏览信息和新闻,零碎的时间,构成了有效的传播,利用手机平台对自己的营销,显然是不可忽略的巨大的潜在力量。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