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论文范文10篇(7)

来源:学术堂 作者:李老师
发布于:2017-07-01 共54121字
  张娜[9]将作品中的爱情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孙少安和贺秀莲、田润叶和李向前为代表的从无爱的婚姻到朴素的爱模式,内里饱含着日积月累的亲情和人道关怀; 第二种是以田晓霞和孙少平为例的冲破世俗的爱,这种由生命激情爆发、超越世俗的爱情是作者理想化的心灵寄托,饱含着对纯洁爱情的讴歌和对人性的关怀; 第三种是以金波和藏族姑娘为例的没有终点的爱,痛苦而残忍的爱情更显出爱情的珍贵。王正[10]则中从社会转型期的特定历史语境出发,将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模式视作以农民为主题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爱情主题的新起点,超越物质身份的差异、将文化趣味上升为爱情的第一要素,爱情叙事和文化叙事融为一体,尽管这种爱情的结局不圆满,但过程是充满浪漫和诗意的。梁建在《路遥笔下孙氏四兄弟姐妹婚恋观的发展》[11]中立足改革开放前后特殊的社会背景对孙氏四兄妹的爱情经历作详细分析,聚焦城乡交叉地带乡村青年的婚恋观从传统“依附型”向挑战权威、追求自由恋爱不断演变的趋势,这种变化折射着历史嬗变和时代进步。
  
  《平凡的世界》中的几对青年人在追寻爱情的道路上都经受了或多或少的磨难,爱情似乎总是以悲剧收尾,给人留下无尽的遗憾。部分学者着眼于作品悲剧爱情的原因探析,如孔德超在《浅析〈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与田润叶爱情故事的悲剧性成因》[12]中从现实原因和个人主观态度等方面分析了孙少安和田润叶的爱情破灭的原因,封建门第观念和二人城乡身份的巨大差异以及人物主观上的无奈的妥协态度共同导致了悲剧结局。郭嘉兴[13]则从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两个方面分析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悲剧,认为二人虽有坚定的精神追求,但实际上有意忽略了众多现实矛盾,作家安排晓霞殉职恰恰是忠于现实的理性表现。此外,李蕾[14]把《平凡的世界》的爱情悲剧上升到美学价值,从审美角度审视人物的情感和命运。
  
  3. 城乡问题研究。
  
  路遥是一位典型的“农裔城籍”作家,《平凡的世界》同样是作家徘徊于城市与农村的交接地带、深入地诠释生活在这个特殊地域的人们矛盾且复杂的心理状态的代表之作。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在农村知识青年追求爱情和自我进步的过程中带来的困苦与矛盾更加突显了现代文明与乡土传统的对比与冲突,这种冲突不仅是小说主人公所面对的生存困境,也是路遥和整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与冲突。部分学者着眼于作品《平凡的世界》中城乡二元结构给人物及现实社会带来的矛盾和冲突,这类研究文献有19 篇。
  
  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宋西顺的《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之间---简析〈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润叶》[15],他着眼于田润叶这个人物的双重性,从其在面对爱情选择时的矛盾、犹疑、尴尬心态洞悉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交汇、矛盾和冲突,正是这种社会结构的差异塑造了一批像田润叶一样成长于乡村、生活在城市的都市村姑,传统和现代的双重性也内在地决定了人物悲欢的命运。王永军[16]在对比中探析少平和兰香两兄妹的爱情,提出路遥在人物情感发展中发现了合理规避“城乡交叉地带”爱情悲剧的路线,首先个人应通过身份的转变融入城市,继而汲取城市文化的营养,获得文化的共融和认同,尊重包容城乡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这也正是消除城乡交叉地带矛盾的理想途径。徐方方[17]在其硕士论文中就《创业史》《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三部作品进行分析,以乡民形象生成史来追踪当代文学作品中呈现的乡民人生走向和乡土社会结构变迁以及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乡民们的焦虑和困境。刘丽丽在《现代文明的渴望和传统乡土的眷顾》[18]中则以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为例,运用文本分析和社会批评相结合的方法,从作者对乡土传统的礼赞、对现代城市文明的渴望,以及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城乡之间、乡土传统和现代文明之间的巨大差距展开论述,探讨像高加林、孙少平、孙少安这样的农村探索者在社会历史转型的特殊时期如何在土地和城市之间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
  
  4. 作品语言应用研究。
  
  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不仅体现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品主题的表达,同样也表现为语言材料的合理安排和语言技巧的运用上。而就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立足于语言学角度对作品展开研究的较少,相关文献仅见 16 篇,研究视阈也较狭窄。
  
  李妍的《〈平凡的世界〉的词语重叠现象研究》[19],从语言艺术的角度入手,探讨其中的词语重叠方式和重叠词语的词性分布及其在特殊语境中的表达效果。胡海娟[20]以民俗文化理论为支撑就《平凡的世界》展开研究,穷尽式地统计作品中的民俗词汇并深入评释其后浓郁的陕北民俗文化。另外朱希芳在《〈平凡的世界〉中“光”的语义韵和类连接研究》[21]中探析路遥在“光”字的选择上所体现的语用特点。作为一部深受读者欢迎的长篇叙事小说,《平凡的世界》在语言运用方面具有许多特色,这方面仍存在极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
  
  5. 叙事结构研究。
  
  在《平凡的世界》宏大的叙事结构中,路遥以传统现实主义手法全面而具体地描画当时农村与城市的真实生活状态,作品内容丰富却不杂乱,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作者叙事策略的巧妙安排。围绕作品的叙事结构及叙事策略展开研究的文献从 1989 年干与的《灰色的困惑---〈人生〉〈平凡的世界〉的原型分析及其它》[22]开始到 2015 年李建军的《一把剪刀似春风---论〈平凡的世界〉的反讽叙事》[23]共有27 篇,也属于作品本体研究中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的领域。其中,宗元[24]以路遥的创作意图为切入点,指出作者对于史诗品格的追求首先就从时间范畴上限定了《平凡的世界》故事情节的客观发展,凭借着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作家才能自由地在横纵两个维度上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及身处其中的普通人做出阐释与评价,同时作品以双水村为圆心,幅射出的却是众多不受圆心制约的情节线索,从而呈现张力十足的结构样态,线索之间时而交叉时而平行,既打破了传统小说创作的封闭模式,又保持了作品结构的有机统一。而元章[25]在其硕士论文中则从作品的叙事时间和具体的叙事策略入手对《平凡的世界》进行深层次挖掘,揭示文本暗含的叙事、历史和生活三重逻辑,并对这三重逻辑间交错的关系做出解读,进而总结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独特的叙事模式。
  
  ( 二) 作家的创作情怀和心路历程研究。
  
  在学界如火如荼地对《平凡的世界》做内部研究时,部分学者早己把视角转向文本内容背后作者的创作情怀和心路历程,57 篇研究文献在所有文献中占 1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