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论文范文10篇(13)

来源:学术堂 作者:李老师
发布于:2017-07-01 共54121字
  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是小说爱情篇章中的绝唱。田晓霞是高官之女,是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是赫赫有名的省报记者;孙少平是贫苦农民的儿子,是个随时面临失业的揽工汉,是个时刻面临危险的掏媒工。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社会阶层与身份地位有着天壤之别,然而他们的爱情超越了门第和职位的障碍,是真诚、真挚和美好的。在田晓霞的家里,少平与晓霞初次见面,当时像男孩子一样披着衣服的田晓霞热情地接待了窘迫、惊讶的孙少平,晓霞的潇洒和热情给少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他们的爱恋滋长于借书、读书、谈书的过程之中,经过多次接触,单纯的晓霞爱上了这个追求上进、有理想追求的贫苦男孩。当晓霞来到少平工作的煤矿,亲自下井体验生活后,她不但没有嫌弃干重活、脏活的少平,反而进一步被少平朴质、坚毅的品质所折服,晓霞“时时想念我那’掏炭的男人‘.这想念像甘甜的美酒一样令人沉醉”.生死契阔的“杜梨树下的约定”,更是将他们的爱情渲染到了无以复加的浪漫境地,他们的爱情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趣味、精神默契和独立人格之上,这种爱情模式是作家路遥最心仪、最钟情的,也是他花费心血最多的,极具象征意义。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随着田晓霞在抗洪救人中壮丽牺牲,这份理想的爱情定格在了最美丽最浪漫的一刻,成为一种永恒。虽然晓霞离去了,但少平还是遵守着“杜梨树下的约定”,来到了古塔山下。他坚韧地活着,充满激情地奋斗着,正如写给兰香的信中所说的那样,“只要没有倒下,就该继续出发”.少平所承受的苦难让人心酸,甚至令人产生怜悯之情,但正如歌德所说:“苦难留给的一切,请仔细回味。苦难一经过去,就会变为甘美。”少平正是在艰难生存中寻求情感的救赎,又是在情感的救赎中填补生存的艰难,变得无比坚强,并最终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将苦难意识折射在作品的人物身上,这是路遥在深刻体悟人生后,对现实生存的一种把握。路遥虽然不对生活抱消极颓废的态度,但他深刻认识到,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苦难是一种极大的反弹力,人生就是借助这种反弹力,从心智上超越苦难、追寻希望的。巴顿将军说:“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时的反弹了。”因此,路遥描绘苦难,深化苦难,不是为了表现陷入苦难后的无力自拔,而是为了实现超越苦难的终极旨归。路遥笔下的人物,生活于苦难之中,在苦难中挣扎,使他们身上具有了一种悲剧色彩。尼采认为:“真正的文化便是生命中各种力量和形式所结合的统一体。这种艺术观,使它否定悲观主义人生观而肯定悲剧精神的人生观。”[6]73路遥笔下人物的身上,孕育着苍凉、悲壮的人生况味和沉雄、崇高的悲剧美,但并没给人以悲观的感觉。这些对生活充满无比热诚的青年,他们心怀爱情,体味着生命的欢乐和痛苦;这些在未来的召唤下跃跃欲试的青春生命,向人们展示了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的品格,唱出了一曲曲平凡但又动人的人生之歌。
  
  参考文献:
  
  [1] 雷达。诗与史的恢宏画卷[J].求是,1991(17):44-48.  
  [2] 顾国泉。要有大跨度的超越意识[N].文学报,1987-01-22(5)。  
  [3] 贺雄飞。亵渎偶像[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4] 秦牧。当代作家谈创作[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  
  [5] 路遥。路遥文集·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问[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6] 陈鼓应。悲剧哲学家尼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