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语
书风融合从最初的细微发迹到隋唐楷书作品中的显而易见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楷书书风的融合,发展到隋唐达到了一个空前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楷书风格类型,最有名的是初唐楷书四大家,例如欧体,褚体等。从文章第三章第二节所述来看,"初唐四家"楷书书风的形成与书风融合有莫大的联系,四者的楷书风格形式特征都饱含南北书风融合的迹象,可以说是书风融合的产物。隋唐时期的楷书书风融合极大程度的丰富了楷书的表现形式和技法,推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影响了初唐以后的众多书家。以"初唐四家"为代表的书家们将楷书书风完美融合,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并初步确立了以"法"为笔法追求的唐代楷书。"初唐四家"楷书一出便为书家们所追捧,泽被深远,为盛唐书风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楷书书风融合进程发展到"初唐四家",尤其是褚遂良,已经高度和谐统一,接近完美,他的出现代表着有明显尚法特点的唐楷开始形成。而这之后楷书书风的融合,则更多的指的是将篆书、隶书、行草书的一些书体特点融入楷书的笔法和书写中,从而在法度森严的楷书中创造出一些有别于传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我这里所提到的将隶书的书体特点融入楷书与之前楷书未从隶书中独立出来时所包含的隶书用笔有着本质的区别。书法作为艺术,注重的是千变万化的奇妙,总是墨守成规没有创新其生命力必不旺盛,因此要保持书法艺术的活力,必须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源源不断的与新事物融合。而楷书在隋唐之后,也没有停止其书风融合的脚步。盛唐的颜真卿和晚唐的柳公权都在楷书书风融合的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颜真卿在书法上所取得的成就与其家学有莫大的渊源,其祖辈中善书者众,且多为文字训诂与篆籀者,这在其《颜家庙碑》一文中就可证实,家学的长期浸染,其篆籀功底自然不可小觑。颜真卿出生于盛唐时期,而当时的楷书在初唐四家的努力下,已初具法度,其自然也会为时风所影响。颜真卿学书初期曾学习褚遂良,并透过褚遂良的书法用笔直追二王笔法。颜真卿天资聪颖,勤学苦练,充分继承了初唐以来的书法成就,但是究其书风而言,古法的继承是基础,而其创造确是必不可少的。颜真卿在初唐楷书的基础上融入篆籀分隶书体特点,汲取篆书庄穆的神韵而淡化其形状。在用笔上将篆书的圆笔融入楷书,加粗点画,强调中锋,变内擫为外拓笔法,结体平画宽结。他突破了"二王"一脉的飘逸柔媚,挣脱了主流时风,一改初唐楷书体长瘦硬的形态,创立了宽博宏大,气势磅礴的楷书新气象,为唐代楷书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继颜真卿之后的算得上楷书大家的就是柳公权了。柳公权出生于晚唐,紧接初唐中唐,而之前的"初唐四家"以及颜真卿这样的楷书大家们所留下的墨宝应当比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多的多,也更为准确直观。柳公权是当时的大官僚书法家,可以接触学习这些前人墨迹的机会自然比平常人多。楷书从魏晋开始一直发展到唐代,尤其是经过"初唐四家"以及中唐颜真卿的努力,楷书的笔法种种都已完备,而柳公权在楷书上的成就也就与之对这之前各家书风的融合贯通有关,达到了将各家笔法轻熟就轻的为自己所用。柳公权最初学书也是从王羲之入手,然后阅尽魏晋及初唐笔法,师法诸家,然后融合贯通,最后自成一家。《旧唐书》的《柳公权传》中记述其曾书有西明寺《金刚经碑》,然此碑早就失传,我们难以考证。书中记载《金刚经碑》所书楷书的笔法不仅有钟王晋楷遗韵,还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以及陆柬之等书法大家的用笔意味。这便是柳公权对楷书书风进行融合的明证。此外,《续书断》中还评其书"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一家".至此,楷书书风融合发展在唐代便有了一个完美的总结。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点校。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崔尔平选编点校。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3]崔尔平选编点校。明清书论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4]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纪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5]真田但马(日)。中国书法史(上)[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6]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7]侯开嘉。中国书法史新论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8]朱关田,唐代书法考评[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9]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10]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11]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9.
[12]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3]刘胜角。古代楷书发展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14]周来祥。中国美学思潮[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15]西林昭一。新出土中国历代书法[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0.
[16]颜之推。颜氏家训。[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17]蒋善国。汉字形体学[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9.
[18]黄惇。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19](唐)令狐德棻等着,周书
[20]赵振乾。大学书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21]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22]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23]中田勇次郎。中国书法理论史[M].卢永麟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24]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25]姜澄清。中国书法思想史[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6]许啸天。隋书经籍志·新式标点[M].台北:群学社出版社,1931.
[27]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8]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9]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30]金宝祥。隋史新探[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
[31]叶昌炽、柯昌泗。语石·语石异同评[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2]释道世。法苑珠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3.
[33]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6.
[34]方若。校碑随笔[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
[35]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5.
[36]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
[37]雷德侯。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38]欧阳询、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5.
[39]洪迈。容斋随笔[M].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
[40]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
[41]马永卿。嫩真子[M].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42]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2.
[43]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5.
[44]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
[45]黄伯思。东观余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46]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47]郭尚先。芳坚馆题跋。
[48]虞晓勇。隋代书法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3.
[49]左明明。楷体字的发生和形成[D].南昌:南昌大学,2008.
[50]单宁。隋代墓志书法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2.
[51]李海燕。隋唐五代石刻楷书的传承与变异[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52]闫晓姣。试论隋唐时期南北书风的融合及其发展趋势[J].艺术百家,2012:310-312.
[53]朱永新。中国古代学者论志意本质[J].心理学报,1996 年第 2 期:201-208.
[54]潘吉星。敦煌石室写经纸实验一览表[J].文物,1966 年第 3 期。
[55]王振,陈阳静。南北书风融合述略--从五世纪中期的南风北渐说起[J].书法,2013:52-55.
[56]卢慧纹。江左风流与中原古法--由王褒入关事件谈南北朝时期的南北书法发展[J].青少年书法,2005:13-18.
[57]王连富。北派书风与盛唐气象[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103-107.
[58]李永辉。浅析北魏时期南北书风融合[J].聊城大学学报,2008:
[59]唐荣。浅论南北书风的相互影响--从《张玄墓志》谈起[J].嘉兴学院学报,2008:142-145.
[60]刘亚刚。南北书派的裂变[J].书法赏评,2012:39-43.
[61]李建礼。刍议隋唐楷书的成熟[J].潍坊学院学报,2006:.118-120
[62]张世杰。楷书的流派与风格[J].书法研究,2007 年第 136 期,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