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隋代楷书书风融合之进程
2.1 书风融合的主客观原因。
隋朝从建立到灭亡不过 38 年,所存世的书法作品自然不如其他朝代丰富,且以碑、志为主,尤以楷书居多。然隋国祚虽短,在书法史上却是个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南北书风在隋代有了进一步的融会贯通。没有隋朝对北碑楷书和南朝楷书的融合与发展,就没有之后唐代楷书的成熟与繁荣。
2.1.1 隋代书法发展的历史背景。
公元 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也就是后来的隋文帝,篡权夺政,建立了隋朝。公元589 年隋文帝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跨过长江,灭掉了南朝的陈王朝,魏晋南北朝近 400年的分裂战乱局面终于结束。隋也继秦和西晋之后第三次统一了中国。当时南北门阀势力被削弱,隋代作为一个新兴的统一王朝,是在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对南北文化的整合表现出了极大的包容性。政治地域上的统一势必会引起了其他方面的统一,而经济和文化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起来。在一系列社会文化的统一中,文学艺术尤为突出,书法上也产生了新的气象,北朝书风的峻整雄强与南朝书风的流美逐渐融合起来,产生了精神爽朗的表现风格。
隋王朝统治者也很重视文化政策,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科举制度。隋文帝废除了以前的九品中正制度,选拔官员采用科举考试的方式,其优点在于英雄不问出处的一视同仁,充分调动了社会各个阶层人才的入仕热情。科举制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官政治的基础,一直沿用到清王朝。科举制度除了要求官员具备德才学问,还要求他们能写得一手好字,也就是所谓的"以书取士,科举入仕".科举考试的用字必须要规范,这其中包括书体的规范和结字的规范,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楷书形体的规范,初步确立了楷书的正统地位。《隋书》中记载隋还设有书学博士。《百官下》中云:"秘书省……加置楷书郎员二十人,从九品,掌抄御书。"唐代承袭隋制,才书坛新风,造就了楷书发展的鼎盛时期。
西晋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北方地区,北方经济要比南方经济发达,南方的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但经过吴国、东晋和南朝的大力发展,南方的经济已慢慢发展起来,文化方面更是因为世家大族的南渡而繁荣。到了隋代,政治上的空前统一带动了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其中与书法艺术联系最为紧密的科学技术就是隋代的造纸业。在敦煌出土的隋dai写经中,大多数都是外表呈黄色或淡黄色的经过染潢处理的纸张,还有部分是未经过处理的普通纸和涂布条。染潢技术出现在东晋,就是用黄柏树树皮晒干研磨成粉溶水后的水染纸,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虫蛀,这也就是敦煌写经能够保存至今的原因之一。潘吉星曾有实验报告,称这些敦煌写经的潢纸大多数具有"纸薄,纤维交织均匀,表面光滑"等特点。此外,敦煌还发现有楮纸、桑纸以及藤纸这些能够用来书写但是没有大规模使用的纸。这些不同材料纸品的大量使用,是科技飞速发展造纸技术进步的结果,为书家择纸提供了更为充分的选择,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书家创作水平的提高。
隋代皇帝延续了先祖对佛教的信奉,复兴佛教,佛学在隋代出现了繁荣局面。隋文帝下诏修建寺院,各大寺院都有名家的手笔,书法同样得到了统治者的扶植。《隋书》卷 35《经籍志》有记载:"开皇元年,高祖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记口出钱,营造经像。而京师几并州、相州、洛州等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于寺内;而又别写,藏于秘阁,天下之人,从风而靡,竞相景慕,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由此可见佛学之盛,而由于当时科技水平所限,佛经的大量需求不得不通过传统的人工抄写来满足,所以这一时期写经书家人数众多。关于写经书法情况,下文会有详述,在此不赘述。
2.1.2 书家群社会结构及书法观念变化。
书法是艺术的一种形式,而书家又是书法活动的主体,二者是分不开的。隋代政治上的统一引起了社会环境的大变化,生活环境的巨变必然会影响到书家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情趣等主观心理活动,进而影响到书家的创作心态及目的,最后在其书风上有所表现。了解隋代书家的书法观念及书家群社会结构,对研究隋代楷书书风融合很有必要。
据《隋志·经籍志序》记载:"平陈以后,经籍渐备。检其所得,多太建时书,纸墨不精,书亦拙恶。于是总集编次,存为古本,召天下工书之士,京兆韦霈、南阳杜頵等于秘书内外续残缺,为正副二本,藏于宫中,其余以实秘书内、外之阁,凡三万余卷。"由史料中我们发现,京兆韦霈以及南阳杜頵等人都是作为"工书之人"被朝廷召进宫中,可以想见"续补残缺"的质量有多高。隋代对抄写经籍的重视,以及抄写的数量和质量,还有专门征召的善书之士,这些都反映了隋代书家产生的社会基础。
在南北朝时期,南朝书法艺术比北朝的发展快,南北书家从数量上来看,南朝要远远多于北朝。马宗霍的《书林藻鉴》所收录的南北书家中,南朝有 177 人,而北朝书家仅有 82 人。就书家所处的社会阶层来看,南朝的门第观念根深蒂固,世家大族势力几乎可与皇权相抗衡,而南朝的书家也主要来自这两个阶层,如我们所熟知的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南朝的主流书风一直是高门士族书家的"二王"领导着,包括后来南朝书坛的领袖人物或是有影响力的典范书家,无不出自士族,这是由南朝政权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北朝书家的社会结构组成则有前后两期之分。前期,北朝的书家门第情况与南朝无异,也主要以士族书家为主,地域主要集中于今天的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四个省份。到了后期,北朝书家中寒门书家的比重较前期有所增大,但是从地域上来看,无论是士族书家还是寒门书家,则都依旧集中在以上的四个省份,来自陕西关中籍的书家几乎没有。
到了文化大融合的隋代,书家的地域分布与前朝大致相似,书家大多来自江左地区和山东地区。但毕竟隋代的政治中心在长安,且由于文化大融合的加深,有政治报复的文人及各类能人异士纷纷汇于关中地带,整个国家书法文化的中心也渐渐转移到这里。
这为广大的关中籍书法爱好者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尤其是伴随着交流融合的深入,他们中有的人开拓视野,已经开始感受到南方书法妙不可言的所在,并与本地书法加以融合,逐渐成为书法名家,这使得隋代书家中关中籍的书家数量较以前明显增加。
隋代书家中,出自前朝士族门第的书家人数居多,但在隋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关中名门士族书家地位最高,而南北朝旧高门士族书家的社会地位疾速下降,与其原先的高高在上不可同日而语。前朝士族门第的书家人数众多,直接影响着隋代书家的总体概况,而其社会地位的变更使得隋代书家在整体上呈现出向中下层甚至是平民百姓靠拢的社会倾向。南北朝时期,高门士族富甲一方,养尊处优,社会政治地位较高,他们的书法观念大多是追求书法在精神层次的内涵,而到了南北朝晚期和杨隋之际,社会等级重新排序,他们开始直接面临生存生活的现实问题,书法观念大变,书写不仅仅是精神方面的追求,更大程度的被当做实用工具和基本的生存手段。而许多旧的名门望族书家们也由衣食无忧回归到了中层或是下层平民百姓的生活,从书法发展的角度而言,有利于其在各个阶层的普及。
2.1.3 妍质兼备的书法美学思想。
所谓妍质兼备,那什么是妍?什么是质?简单来说,妍指的是妍美,就类似于诗歌中华丽奢靡的词藻,注重的是外在的表现。而质则给人一种袭古质朴的感觉,注重的是内在的实质。把他们放在书法的层面上讲,一个主要是从结构上来讲,一个则指的是用笔。妍是圆融流美的一种笔意,质是遒健硬朗的结构之美。在隋代这样一个大融合的时代,书法美学思想也不例外,它融合了南北不同的书法美学思想。
在南朝虞龢《论书表》中有云:"夫古质今妍,数之常也;爱妍薄质,人之情也。"他所代表的是南朝人们大多崇尚妍美的观念,他认为抛弃质朴崇尚妍美是一个时代趋势。在南朝崇尚妍美的大环境下,王献之的书风曾力压其父王羲之成为书家们争相仿效的对象。南朝王僧虔在《能书录》中有对二王的书法较为客观的评价:"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这其中王羲之的书法是质,王献之的则是妍。
由于经济发展地域不同等原因,北朝的书家思想相对保守,书法上多是对古法的承袭,也就偏向于质的一面。《北史》卷 9《周本纪上第九》上记载周太祖"性好朴素,不尚虚饰,恒以反风俗复古始为心云。"连皇帝都如此,何况整个朝风。
而到了隋代,由于文化大融合的深入,南北书法交流愈加频繁,北方书家爱慕南方书法的妍美匀净,南方书家则很欣赏北方书法质朴刚健。隋代很好的融合了二者,展现出了一种妍质兼备的书风新气象。魏征在《隋书》卷 76《文学传序》中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魏征指的是文词方面的审美观,而这种综合了南北的审美一样适用于书法。正是这种综合了南北审美的妍质兼备的书法观念,才推进了隋代楷书进一步发展,为唐朝楷书的鼎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书风融合的途径。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书风融合的途径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南方文士迁入长安,南人北人齐聚京城;第二种,对前代名家法书的的搜集,更方便临摹学习;第三种,大运河的开通,方面了全国文人间的交流学习。下面就对这三种途径进行梳理。
2.2.1 南方文士迁入长安。
中国有句古话这样说:"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根据历史发展规律,长期分裂之后必将迎来统一。中国社会在经历了长达两百多年的南北分治后,统治者和广大民众都希望统一,而每一次政治以及地域上的统一一般又会伴随着各个文化交相融合的大趋势。
但反言之,文化上的融合往往会为政治上的统一带来便利。早在南北朝时,就有南方名士入关。《周书》卷 15《于谨传》中有记载:"(魏恭帝元年)谨乃命中山公护及大将军杨忠等,率精骑先据江津,断其后路。……旬有六日,外城遂陷。梁主退保子城。翌日,率其太子以下,面缚出降,寻杀之。虏其男女十余万人,收其府库珍宝。"此外唐朝张怀瓘在其《二王等书录》也有记述:"承圣末,魏师袭荆州。城陷元帝将降。其夜乃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并大小二王遗迹遣后阁舍人高善宝焚之,吴越宝剑并将斫柱,乃叹曰:'萧世诚遂至于此,文武之道今夜穷乎,历代密宝并未煨烬矣!'周将于谨、普六茹忠等捃拾遗逸凡四千卷将归长安。"据以上资料的记载,西魏的大军在攻克下荆州之后,除了掠夺走大量的书画名家名迹,有一批江南名士也被一并带回关中长安。这批名士中最有名气的就属王褒了,这也就是着名的"王褒入关"事件。王褒入长安为南北书风的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批进入北方的江左书家和南方的法书轰动了北方书坛,打破了北朝书坛崔、卢代表,钟繇、卫瓘旧体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据《周书·赵文深传》记载:"及平江陵之后,王褒入关,贵游等翕然并学褒书。"此外,《北齐书》中有记载:"武平七年,周武平齐,与阳休之、袁律修等十八人同敕入京(长安),……齐灭,朝贵知名人如入周京者,度支尚书元修伯".周武帝时把在北方的南北文化名人全部都聚集在长安,这就方便了文人书家之间相互的交流,促进了双方书风的相互学习和融合。
至隋代,在隋文帝杨坚平陈战役大胜,结束了南北分治的局面之后,又有许多优秀的江南文士趁着全国统一的和平大环境,向北迁入都城长安。在这些北迁的文人中,不乏贤臣名士,诸如江总、褚亮、姚察、欧阳询、虞世南等人。这在《南史》卷 10《陈本纪下第十》中有记载:"三月己巳,后主与王公百司,同发自建邺,之长安。隋文帝权分京城人宅以俟,内外修整,遣使迎劳之,陈人讴咏,忘其亡焉。使还奏言:'自后主以下,大小在路,五百里累累不绝。'隋文帝嗟叹曰:'一至于此。'"大批江南文人名士迁入长安仕于隋朝,使得长安变成了全国的文化集聚地,带动了南北文化深层次的融合交流。对书法而言,这直接加深了南北书法的交流与融合,更缩小了二者之间的差距,促成了隋唐书法新风的形成。
2.2.2 对前代名家法书的搜集。
南北朝时期,南朝文化相对比较繁荣,南朝的内府收藏有许多前贤法书,但因为整个大局面是分裂战争状态,南朝也经历了多次战乱。既然是战争中,内府所藏的这些法书都不免被损毁或是流失民间的命运,纵然倍感惋惜,但历史如此,不容更改。
隋代立国及都城都在北方,书法风格自然承接北朝书风。但由于统一进程的加快,地域与政治都渐趋统一,南北双方对彼此文化的了解都逐渐加深。隋代的统治者很了解文化对政治统治的影响力之大,所以他们对江南地区的书法以及历代的名家法书都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加之在统一了全国后,文帝和炀帝为了稳固统治,重视全国文化发展的平衡性,有意识的倡导江南文化和江左书风,所以多次进行了搜集前代名家法书的活动。张怀瓘的《二王等书录》里有记载:"承圣末,魏师袭荆州。城陷元帝将降。其夜乃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并大小二王遗迹遣后阁舍人高善宝焚之,吴越宝剑并将斫柱,乃叹曰:'萧世诚遂至于此,文武之道今夜穷乎,历代密宝并为煨烬矣!'周将于谨、普六茹忠等捃拾遗凡四千卷将归长安。"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及隋平陈,(文帝)命元帅记室参军裴矩、高熲收之,得八百余卷。"武平一《徐氏法书记》也有记:"大业之始,后主颇求其书(指王羲之),往往有献之者。"除了大量搜集的之外,隋帝还派专人对搜集来的法书鉴定押暑,并进行妥善的保管,使得这些艺术瑰宝得以流传后世。
据《历代名画记》卷 3《叙古跋尾押暑》记载:"前代御府,自晋宋至周隋,收聚图书皆未行印记,但备列当时鉴识艺人押暑。······隋江总、姚察、朱异、何妥。大业年月日。
奉敕装。开皇年月日。内史薛道衡署名跋尾。亦有开皇年月日。参军事学士诸葛颖、谘议参军开府学士柳顾言、释智果。"此外,隋炀帝杨广还于洛阳的观文殿后面分别在东西两个方向建造了妙楷台和宝迹台,都是用来收藏前贤书画名迹的。
从以上的史例与记载可以看出,在隋代这个新兴的王朝,由于统治者对文化作用的正确估计、对书法艺术的重视,书法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统治者对前代先贤法书的搜集、鉴赏、整理等一系列活动,使得天下的古迹法书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妥善的保管和收藏。这些收藏与隋内府的法书可供皇室成员以及王公大臣对江左书风研习与临摹,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财富。这些种种都在客观上促进了书风的融合。
2.2.3 大运河的开通。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北方世家大族大举南下江南,带去了先进的文化,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会稽一带,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区。隋代沿用了北魏以来的租庸调制,以征收谷物、布匹等为主,财政调拨都是运粮,南方富庶地区的粮食需要运往北方。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隋朝一统天下,政治军事中心在北方,而经济文化中心却在南方,为了沟通南北,势必需要一条交通要道来巩固自己的大一统江山。但在古代,陆路交通主要依靠骑马、坐牛车或者步行,行动艰难缓慢,负重能力还小。而水可以通过乘船被利用来辎重,比陆路交通便捷。因此公元 605 年隋炀帝登基后即下令全线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都城洛阳为中心,北上可达河北涿郡,南下可至余杭地区,全长总共两千多公里,由永济渠、通济渠、邗钩、江南河四部分组成。大运河开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王朝的统治,加强国家对南方的控制,同时方便了南北交通联系和进行南粮北运。大运河接通了五大河流六大省,据说隋炀帝曾三下江南,浩浩荡荡,船队绵延 200里。大运河开通带来的交通上的便利必定会促进人员的往来和文化的交流,这对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有重大的意义。
在隋代,"黄河流域的经济在各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已从恢复转向大发展阶段,长江流域经过南北朝时期的开发,已接近黄河流域的发展水平。因此,我们可以说在隋代已真正实现了两大流域的经济结合为一体的优势,大运河的开凿正是实现这种结合的纽带之一".大运河接通五大河流六大省份,不仅将全国地域连接起来,也将各个地方的文化带到了都城,并将都城的文化传播到南北各地,加速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速度。书法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方面,也依赖于大运河促进其融合发展。早在南北朝时期,纵然全国的地域与政权还处于分裂状态,但南北两地对彼此的文化都已有了了解,并且还有较深的交流与融合。表现在书法文化方面即为,北人体会到了南方妍美书法的精妙之处,而南方的文人则欣赏北方书法的拙朴与浑厚,二者相互景仰。大运河带来的交通便利使得更多书家可以往来于南北,设身处地地感受南北不同的生活环境,这必将会对书家内心有所触动,并影响其书风。总之大运河的开通方便了全国书法爱好者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交流,在客观上促进了书风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