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研究现状与相关理论回顾
2.1 物流配送理论回顾
2.1.1 配送的概念
配送一词,原本是从日本直接引用到我国物流领域中来的。1985 年底,日本政府颁布的《日本工业标准(JIS)物流用语》中将配送定义为“将货物从物流节点送交给收货人”。1998 年,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教授西泽修在他的专着《物流 ABC 指南》中对“配送”一词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从发货地到消费地之间,所有进货品、半成品、发货品及库存品都是有计划、统一地进行管理和实施。配送是费用最低、服务最好的送货方式。它为了最有效地将原材料和产成品送达,把采购、运输、仓库的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6]
2001 年 4 月,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在颁布的《物流术语》中,将“配送”定义为:“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分拣、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2.1.2 配送在物流中的作用
在继物质资源消耗、劳动消耗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物流成为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处于物流末端的配送活动是物流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是业务流和物流集成一个综合性供应链的一种特殊环节,是整个物流过程中包含储存,分拣,配货,装载等狭义的物流活动,也是包括运输,交货,验收,送货上门等商业活动的广义物流活动,能够增加物流效益,完善物流系统,改善和提高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在物流系统的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作为物流服务的一部分,配送直接面向顾客,它可以最直接地反映服务的水平,所以配送强调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将指定的商品提供给指定的消费者”的同时,也要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标准。特别是零售连锁企业,配送的功能和质量,配送的服务水平,具体而直观地体现了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对其需求的满足程度[7]。
2.1.3 配送服务的构成与重要性
1.配送服务的构成
配送服务就是对客户商品物流的保证,它包含三个要素:
(1)拥有客户所期望的商品(2)符合客户所期望的质量(3)在客户希望的时间内配送商品2.配送服务的重要性从理论上讲,配送服务之所以在企业经营中如此重要,主要有以下原因:
(1)配送服务已成为企业差别化战略的重要内容(2)配送服务水平的确定对企业经营绩效有重大影响(3)配送服务是有效联结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重要手段(4)配送服务方式的选择对降低常年成本也具有重要意义.
2.1.4 配送服务与成本
配送的成本就是指在配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来说,有六类成本:库存管理成本、作业成本、运输成本、订货成本、客户服务成本和信息成本。
配送成本的一般特征:
1.配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有着紧密关系。提高配送服务水平就会直接带来配送成本的大幅增加。
2.虽然配送成本是指在配送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但其中有不少成本是配送部门所无法控制的,因为还要受到外部的商品交易市场、交通运输条件、企业内部管理与分工的直接影响。
3.在配送成本中,不同功能成本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的现象,就是指一种功能成本的减少会使另一种功能成本的增加,因此,配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追求总成本的最小化,而不是单独某一成本的降低。
4.配送成本削减的乘法效应。举例,如果说配送成本占销售额的 1%,那么当配送成本降低 1 元时,相当于使销售额增加了 100 元。可见,配送成本的下降对于配送企业的经营影响巨大。
5.因为配送作业的特殊性,在配送过程中,不仅需要劳动力的付出,同时还需要一些物质资源的付出,特别一些专业的配送作业还需要一些特殊的专业设备,投入大,且不能通用。
6.配送往往单向进行。配送多是企业完成生产后,将产品配送给消费者,是由卖方到买方的单向活动。因此我们说配送服务的最终目标就是以尽可能低的配送成本来实现较高的配送服务。一般来说,配送服务与成本的关系有四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在配送服务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考虑降低成本。通过改变配送系统的方法,在保持原有既定的配送服务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来寻求降低配送成本的途径,即追求配送效益的提高。
第二种形式:在配送成本不变的前提下,考虑提高配送服务水平。在既定的配送成本水平下,通过有效地利用现有投入的成本来改善配送功能,提高配送的服务水平,追求成本绩效。
第三种形式:只单纯为了提高配送的服务水平,不惜加大配送成本的投入。这也是大多数企业在提高配送的服务水平时经常采用的办法,是企业在已经特定额顾客或特定的商品面临竞争时通常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它主要就是通过增值物流服务来实现水平的提高。
第四种形式:用较低的配送成本去追求实现一个较高的配送服务水平的状态。这才是我们所说的一种最理想、最科学的方法,通过对企业物流系统的重新改造,实现一种新的物流配送模式,达到既降低成本又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
一般来讲,配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存在着效益递减的关系,当同样投入服务成本时,产生的服务水平的效益是不同的,在服务水平较低时,效果明显;当服务水平已较高时,服务水平的提高效果不高。因此,服务水平的提高不能无限度放大,否则,成本的加速上升会使整个系统的效率下降[8]。
2.2 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的相关理论
2.2.1 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的内涵
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是指将各连锁店的货物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安全送达指定商店的物流活动。配送是一个完整的,先进的运输活动,是一个“匹配”和“发送”两个项目的组合,所谓“匹配”就是对货物进行集中、分拣和组配,其核心是一项组织活动,所谓“发送”就是以合适的方式将货物送达至指定地点或用户手中[9]。因此,超市配送并不是简单地把各商店订购的货物送到商店,而是要根据各店的采购要求,进行准备货物、分配货物、装载货物,然后在相关的物流过程的组织指导下以确定的配送方式和供货通道,进行送货,保证各个连锁分店的销售与供给,所以说简单的送货只是配送中一个小环节,送货并不简单等于配送。因此,提高物流配送体系整体的运作效率,才是提高整个连锁零售系统响应效率的最根本措施,是降低连锁零售企业总体运营成本,提高连锁零售企业竞争力的根本要求[10]。
2.2.2 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的主要特点
1、订单种类繁多,配送必须准确及时对于连锁零售业,每家门店要销售上万种商品,所以每个分店都有大量种类繁多的订单,而且订单变动的频率也非常快,加之连锁超市的店铺数量多、分布广,那么对其物流配送就提出了较高的时间和准确性的要求。
2、商品保质期要严格的控制连锁零售业就是靠着消费者的口碑和认可逐渐站稳市场,特别是一些食品,直接影响消费者的生命安全。由于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保质期要求,要确保提供给消费者的商品质量,就要求零售连锁配送系统必须对每个产品的保质期都严格控制和管理,决不能不会容忍一点错误。
3、价格调整要灵活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使得市场中的需求变化瞬息万变,商品价格会随着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而随时上下浮动,那么连锁零售超市作为市场商品销售主要渠道,其价格的准确制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是否购买,从而影响各门店的销售业绩,因此就要求连锁零售业的物流配送体系要对所有商品的价格变化进行准确、及时的记录,并随时反馈给供应商,才能促进与供应商的双赢合作。
4、拆零分拣由于连锁零售业专门从事商品零售,所以在连锁零售业的配送中心中有一道工作程序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分拣程序,配送中心要按照店铺的补货单要求对货物进行拆零和分拣。
以上四个特点充分表明连锁零售业非常需要将所采购的商品及时、准确地送到商场,保证商品的配送质量,和供应商的良好合作,都需要依赖于先进、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11]。
2.2.3 连锁零售业统一配送的意义
对于零售连锁店企业,其最重要的物流特点就是,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经营,因为其特征表明零售连锁经营能够产生规模经济,从而获得价格优势。
而其中统一配送是帮助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店备货和发货的一个统一的过程,说明了现代商品流通的发展趋势。随着连锁零售业的发展,以及零售业为了寻找新的利润来源,降低成本,统一配送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于大型零售连锁店的统一配送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挖掘第三利润源,降低物流成本。零售链利润的第一来源是提高利润率,降低采购成本,第二是扩大销售,增加利润来源,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这两者都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空间已经变得变小,所以只有开发第三利润源,降低配送成本,通过提高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效率,改变传统的交付方式,和先进的传输技术的使用,实现最终目标增加物流利润。
2、增强各门店销售功能。连锁零售超市的配送就是以客户为服务目对象,为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而建立的,体现了配送的服务性。统一配送能保证各门店需要的各种货物都能在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下按时送达,确保了门店不缺货、不断货,稳定了销售情况。因此,使门店销售功能得到充分提高。
3、降低门店库存,加快商品周转率。统一配送必须要采用以配送中心为核心的配送方式来完成配送活动,从而打破了我国传统的各门店原本自设店内仓库及货物流通分散的落后局面,这样就可以充分扩大超市的销售空间,如在 1997 年,华联超市在各门店实行“零仓”策略,其配送中心也仿照国外超市实施 24 小时实时配送的方法。去掉了商店仓库,公司突然扩大了销售面积 5000 平方米,还有 1800 万元的月销量的增加,同时也降低了库存资金的占有率,和商品的周转次数,还促进了商店的销售。由此可见,对于连锁零售企业来说,配送功能优化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采取集中库存,统一配送的方法[12]。连锁零售超市追求零库存是统一配送必然的结果。统一配送,降低超市的库存,也成功地降低了超市的经营成本,减少货物积压,加快商品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