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本文作者在湖南联创集团工作多年,先后在行政管理部、综合计划部以及运营管理部任职。多年的工作经历,发现虽然湖南联创集团自创立以来一直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整体企业文化仍然存在着众多不足,并反映出众多管理问题。
本论文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小型座谈会、资讯收集等多渠道方式,深入了解湖南联创集团的管理现状,并运用相关理论对集团的文化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既肯定其优点又指出其不足。通过归纳总结,得出湖南联创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集中反应为以下几对矛盾关系:强调流程规范与提高运作效率之间的矛盾;以企业发展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矛盾;注重结果目标与强化授权责任之间的矛盾;加强控制、稳中求变与追求创新、变革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关系解决的关键点即在于合理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通过对综合信息进行科学的疏理、解析、解读、总结与提炼,提出了湖南联创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方案。该方案以“诚信、进取、人本、和谐”的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根据企业文化的不同层面划分为三部分内容:
(1)内层理念文化方面,提出“诚信、进取、人本、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和“积极向上”为主的企业精神,并分别给予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以详细解释和描述,通过对这些理念的详细阐述可以从不同的管理方面清晰员工的认识,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理解得更加深透,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力的指导了员工的行动。
(2)中层制度行为文化方面,要求在制度文化建设层面,要创建和谐团队型组织,合理授权、有效沟通、加强凝聚力、提升信任度;做到高效务实、精细管理,以人为本,加强学习和创新导向、激励与约束并进。在行为文化建设层面,要做到自信大方,积极进取,修身立德,正言正行,打造联创人行为品牌。
(3)表层文化建设方面,以“诚信、进取、人本、和谐”的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在标视和形象文化建设层面,要注重个性鲜明,美观大方,团结进取,朝气蓬勃,讲责任,创效益,促和谐。在企业环境文化建设层面,要注重亲情化,人文化,现代化,整洁大方,布局合理,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在企业产品文化建设层面,要做到诚信服务,精益求精,市场导向,质量至上。
为确保该方案的有效实施,本文提出了具体实施原则、推行步骤、保障措施以及效果评价机制等内容。其中,效果评价与修正过程是最为关键又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项程序,因此要尤为关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效果评价同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能一层不变,只有在原有水平上不断的进行改进和提升,才能真正的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发展。
通过对湖南联创集团企业文化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得出以下4点结论:
首先,企业文化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它是一种管理理论,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之后,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运用文化手段进行管理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没有真正理解企业文化的管理学属性,他们将企业文化建设当做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从而陷入了 “为搞企业文化而搞企业文化”的误区。。
其次,企业文化不是CIS(企业形象设计),它不是“策划”出来的,而是从企业的发展历程中提炼出来的。一个企业的文化其实是伴随着企业的成立就已经客观存在了的,受企业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的企业会拥有不一样的文化。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和最标准的企业文化,只有最适合企业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
再次,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体系构建上要保持指导思想的高度一致性。它既包括纵向上的一致,又包括横向上的一致。纵向上,从企业文化的内层理念层,中层行为层到表层的形象层均要以核心价值观(即上述定义中所表述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为指导,保持思想上的高度一致;横向上,企业文化与公司战略、公司治理、流程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管理模块均要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保持思想上的一致性。总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既像旗帜一样,统领企业的方向和战略;又像地基一样,支撑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内容。
最后,企业文化建设方案的形成固然重要,但与方案相配套的运行机制更重要,没有运行机制的保障,企业文化建设无疑是纸上谈兵,最终只能沦为一场“文化秀”,所谓的运行机制,即本文所指的实施原则、实施步骤、保障措施以及效果评价等内容。
本文研究的特色在于,围绕如何实现企业文化的管理学属性这一观点,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一项系统的工程,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现状调查、理念提炼、文化传播、文化深植等工作。但由于时间和作者的能力有限,对湖南联创集团的企业文化研究仍存在着很多局限性,如对国内外企业文化界出现的一些最新研究理论还没有提及;对企业文化管理体系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等。在今后的工作中,作者将继续深入研究、探索企业文化的建设,希望能够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公司的发展建设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湖南联创集团能够更加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苏豫.浅析民企二次创业的文化建设.琼州学院学报,2009,16(1): 88-89
[2]戴钢书.现代企业文化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罗长海.企业文化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北京同心动力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实战案例.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5]郝玉林.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长青基业评论,2009,(2): 31-33
[6]周业友.企业文化建设思路与对策.商场现代化,2008,45(2):339
[7]郭纪金.企业文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8]张德,潘文君.企业文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9]威廉·大内着.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孙耀君,王祖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0]张德.企业文化建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1]刘光明.企业文化.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2]张德,潘文君.企业文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3]舒化鲁.决战十大竞争力.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4]陈光林.中国企业发展史企业文化因素初探:[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5
[15]特雷斯·迪尔,阿伦·肯尼迪.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唐铁军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16]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科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李晓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7]河野丰弘.改造企业文化.彭德中译.台北:远流出版社,1992
[18]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19]李俊.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形成分析:[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5
[20]Quinn R E, Cameron K S. Diagnosing and Chang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Basedon 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NewYork: Addison-Wesley Press, 1998
[21]黎群.对企业文化测评方法的研究.2012-09-12
[22]张勉,张德.组织文化测量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8):5-7
[23]杨护埃.努力拓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实践,2001,43(5):47-48
[24]吴平.解析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6
[25]申明.中国式管理的难与易.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26]陆源琨.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民营企业文化.农家之友,2009,8(13): 13-15
[27]孙兵.企业价值观的解读与描述.2012-02-22
[29]罗伯·高菲,盖瑞士·琼斯.公司精神--决定成败的四种企业文化.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
[30]王学秀.企业文化九谈.长青基业评论,2009,(3): 26-27
[31]彼得斯·托马斯.追求卓越:美国优秀企业的管理圣经.戴春萍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32]王政.浅谈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的文化力., 2008-08-04
[3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34]Cameron K S,Quina R E. Diagnosing, Chang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ddison-Wesley: New York, 1998
[35]刘图德.民营中小企业的文化“血型”.管理学家,2009,2(1):90-91
[36]张尚侯.企业文化的传播与根植,2009-11-20
[37]Carpenter T D, Fennema M G, Fretwell P Z, Hillison W. A changing corporateculture. Journal of Accountancy, 2004,21(6): 57-63
[38]Marsick V,Watkins K. Demonstrating the value of an organization's learning culture:The dimensions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questionnaire. Advances in DevelopingHuman Resources, 2003,19(5): 132-151
[39]潘晓时.中小企业企业文化论纲.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135
[40]Martin J. Meta: Theory Controversies in Study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StanfordUniversity Work Paper, No. 1676,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