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文献回顾
第一节风险相关概念
一、风险的定义
英文中风险"Risk”一词源自于意大利古语‘‘Riscare”,意思是“失去的危险”,然而在风险管理研究及实践过程中,对于风险进行定义则显得并非那么容易,直到现在学术界对风险的概念依然莫衷一是。
风险的提出始于19世纪末的西方社会,1895年,美国学者海因斯(Haynes)在《风险:一项经济因素》(Risk as an Economic Factor) —书中最早提出了风险的概念,他在该着作中指出:风险意味着损害或损失的可能性,某种行为能否产生有害的后果应根据其不确定性进行判断。⑴继海因斯之后,有很多学者都从不确定性的角度对风险进行了阐释。1901年,美国学者威利特(Willet)在其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EconomicTheory of Risk and Insurance)中指出:风险是关于不愿意发生的事件所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⑴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奈特(Knight)在其着作《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书中将风险定义为:风险并非一般的不确定性,而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⑴1964年,美国教授威廉姆斯(Williams)和汉斯(Hands)在《风险管理与保险》(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书中将风险定位为:风险是在给定的情况下和特定的时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间的差异。
2001年,国际内部屯计师协会将风险定义为可能对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2002年,英国风险管理学会(IRM)、保险和风险管理师协会(AIRMIC),以及公共部门风险管理协会(ALARM)共同发布了风险管理标准,将风险定义为事件及其后果的可能性的结合,既关注风险的消极面,也关注风险的积极面。[3]学术界对于风险的定义尽管见仁见智,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强调了风险的“不确定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学者们除了看到风险所造成的失败之外,也开始高度重视风险所导致的变革与机会。
二、风险的特性
风险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客观性、普遍性、不确定性、两面性以及可变性。
(一)风险具有客观性
风险的存在与发生,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意志之外。
只能采取风险管理办法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以及损失的程度,不能期望彻底消除风险。
(二)风险具有普遍性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个体以及企业都面临着各种类型的风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前所未见的风险会不断产生。
(三)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由于客观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人们对于事件未来产生的结果不可能完全确定。各种事物都面临不确定性,对于管理当局的挑战在于确定追求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准备承受多少不确定性。
(四)风险具有两面性
风险不仅意味着损失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包含了收益的不确定性。风险总是同机遇并存的,既有其不利的一面,同时也有着有利的一面。有风险才有机会,风险是机会存在的基础。因此,重要的是区分风险中的威胁和机会,尽力避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努力利用风险创造收益。
(五)风险具有可变性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并互为制约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动之中,这些变化有可能引起风险的变化。所以在一定条件下风险具有可转化的特性。
三、风险的类别
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因而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风险进行多种多样的分类。
如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可将风险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技术风险等;按风险的性质分类,可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按风险损害的对象分类,可将风险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按风险是否可分散分类,可将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按风险影响的范围分类可将风险分类为基本风险和特定风险。⑴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划分风险种类,同样有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柯尔普将风险分为市场风险和公司特有风险;澳大利亚学者大卫(David)将风险分为经营风险、行为风险和管理风险;安达信将风险分类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作业风险、法律风险、会计风险、资讯风险、策略风险;《巴塞尔协议》的分类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的分类为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
综合各种分类,本文倾向于将企业面对的主要风险分为两大类:业务风险与财务风险。业务风险是指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业务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几方面:技术产品的创新,市场的需求及竞争的压力。[7]这里的财务风险则是指的广乂的财务风险,将在后文中进一步论述。
第二节财务风险相关概念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
目前学术界对财务风险的定义同样存在一定的分歧,主要存在两方面的观点,也就是所谓的狭义财务风险与广义财务风险。
(一)狭义的财务风险
狭义的财务风险也被称为传统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这种财务风险源于企业负债,因此又被称为融资风险或筹资风险。这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公司在使用财务杠杆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只要存在债务融资,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
(二)广义的财务风险
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难以预计或避免的因素影响,使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涉及企业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以及企业环境中的各个因素。企业的资金运动按“资金—成本费用—收入—利润—资金”的运动轨迹循环,企业财务风险也贯穿了资金运动的始终。从资金的流动来看,企业在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资金收回及收益分配各个环节都存在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所有的影响最终都集中体现在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方面,财务风险可以讲是企业风险货币化的表现形式。
本文研究的范围为广义财务风险,也就是针对贯穿整个资金流动过程,遍及所有财务活动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
二、财务风险的类别
不同的企业出于不同的管理需要,或者同一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都不尽相同。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财务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可以划分为内部财务风险和外部财务风险;按照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可以划分为轻微财务风险、一般财务风险和重大财务风险。
目前比较常见的方式是按照公司理财活动进行划分,可将财务风险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一)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经营决策失误等因素影响,造成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或使得收益变化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所有者投入,另一类是借入资金。因此,企业的筹资风险又可分为收益变动风险和偿债风险。收益变动风险主要源于资金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偿债风险则主要源于缺乏足够的现金支付到期债务。
(二)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投资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企业的投资风险又可分为长期投资风险和短期投资风险。长期投资风险主要源自对证券、外汇、长期股权及固定资产等进行投资产生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投资报酬率与预期目标之前存在的偏差。
短期投资风险主要源自对各项流动资产投资结构的不合理,或受流动资产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而造成的风险。
(三)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是指企业销售产品,从产品资金转换为结算资金,再从结算资金转换为货币资金的过程中在时间以及金额上的不确定性。企业资金要想顺利回收,首先必须完成产品的销售,这个过程就是产品资金到结算资金的转变,销售工作的完成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显而易见。产品销售之后,从结算资金到货币资金的转换又受到外部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企业信用的影响,其间的复杂程度同样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
(四)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有些是比较明显的,如偿债能力的降低,未来自有的用于企业发展的资金的减少;有些则是潜在的,如公司为了满足内部融资需求而减少对投资者的利润分配,可能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影响公司的声誉和价值。
除上述几类财务风险外,公司财务活动中涉及到的财务风险还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衍生品交易风险、成本风险、内部控制风险、会计政策及运用的风险等,将在后续的分析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阐释。
三、财务风险的成因
不同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总体上来讲,主要是财务活动本身的复杂性、环境的多变性、人们认知的滞后性,以及财务管理可控范围的局限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可以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划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一)外部因素
1.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
自然界在运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变的趋势,而这些难以预料的变化有时会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一定的冲击,如地震、海It、呢风、洪水等。例如企业的有形资产等会因为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发生而遭受损失;季节性因素会产生商品销售的“淡季”和“旺季”。这些不确定性因素最终都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成果。
2.政治法律环境的不确定
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因素的变化,将直接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各种政治力量、政治观点的对抗会直接造成地方政治局势动荡,进而影响到企业在当地的经营。另外,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变得越来越平,不同国家之间政治环境会产生相互影响。例如,由于政治局势不稳定,造成中东地区原油减产,会影响到全球成本油价格,从而造成一些企业的成本上涨,利润减少。
各国的经济法规都会对在当地经营的企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我国目前颁布的《证券法》、《合同法》、《公司法》、《会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都会对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企业一旦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就有可能遭受制裁,进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企业所处的国内经济环境和国际经济环境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周期的波动,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变化,通货膨胀及就业情况都可能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财务风险。日益发达的融资市场、投资市场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此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不同国家之间经济相互影响的程度更为深远,国际经济环境的动荡对国内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更加巨大。
(二)内部因素
1.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
财务管理中有一条自利行为原则,是指人们在进行决策时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会选择对自己经济利益最大的行动。自利行为原则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委托——代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应该把企业看成各种自利的人的集合。一个公司涉及的利益关系人包括股东、债权人、政府、社会公众、公司高管、员工、供应商等等。这些人或集团,都是按自利行为原则行事的。企业和各种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大部分屈于委托代理关系,这种相互依赖又相五冲突的利益关系,需要通过“契约”来协调。例如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目标并非完全一致,股东的目标是使自己财富最大化,而经营者则会追求增加报酬、增加闲暇时间、避免风险。由于目标的不一致,加上信息的不对称,经营者可能做出背离股东利益的行为,如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这些行为都将损害股东利益。其他类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风险,这些代理关系的存在为企业埋下了财务隐患。
2.财务活动自身的复杂性
企业财务活动较为复杂,其涉及的风险问题贯穿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例如,企业在筹资决策中的资本结构问题,企业投资中的多元化问题,企业利润分配中的留存比例问题,企业F1常资产管理中的存货及应收账款管理问题,这些都可能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此外,由于进行财务分析的会计报表、财务数据、市场数据等都只可能最大限度的接近真实情况而不能完全反映事实,据此决策的不完全可靠性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
3.企业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
公司战略中将企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不尽相同。导入期的企业,其现金流出量较大,经营不确定性较高,债务融资风险较大,一般采取权益融资方式;成长期的企业现金净流出量仍然很大,依然保持了较高的经营风险,主要适合权益融资方式;成熟期的企业,净现金流入量增加,经营风险中等,可以采取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结合的融资方式;衰退期的企业,现金净流量增加,但是面临着退出市场的风险,这期间比较适合的融资方式是债务融资。
4.企业自身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
企业财务风险机构的设置和风险防范制度的建设是企业管理财务风险的重要环节,但国内不少企业风险意识较为单薄,有的根本没有设置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有的虽然设立了风险管理机构但却并没有发挥作用。财务风险管理能力还依托于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这在很多企业中也是最为薄弱的环节。财务风险管理需要较高的专业素养,早期的中航油亏损5.5亿元,近年来国航、东航等套期保值亏损数十亿元,都是企业缺乏风险控制能力的表现。
第三节财务风险分析方法与控制技术简介
一、财务风险分析方法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旨在运用专业技术手段,准确的发现和判断企业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为后续进行风险防范决策与风险控制提供依据。财务风险方法很多,概括起来包括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流程图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法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法、杠杆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Z模型分析法等。
(一)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主要依赖于分析者的经验、能力及主观判断确定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这种方法适合于在定量评估所需要的充分可靠数据无法取得或者获取和分析数据不具有成本效益时使用。
1.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式。这种方法通过刺激并鼓励一群知识渊博、了解风险情况的人员畅所欲言,开展集体讨论,以发现风险所在。适用于充分发挥专家意见,在风险识别阶段进行定性分析。
2.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为专家意见法,是在一组专家中取得可靠共识的程序,其基本特征是专家单独、匿名发表各自的意见,同时随着过程的进展,这些专家有机会了解彼此的观点。该方法适用于在专家一致性意见基础上,在风险识别阶段进行定性分析。
3.流程图分析法
流程图分析法是从流程的各个步骤中发现潜在风险,从中寻找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并据此分析风险产生的后果的方法。在企业财务风险识别过程中,运用流程图绘制企业的财务管理业务流程,便于识别企业各种财务管理活动的关键风险点,明确企业的风险状况。
(二)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以企业财务报表及其他历史数据为基础,运用数学模型或概率方法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进行具体分析。这种方法要求企业具有较为完整可靠的历史财务数据信息。
1.财务报表分析法
广义上的财务报表分析法包括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四个部分,进行财务风险识别时使用的方法主要是财务分析法。这种方法以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报表附注为基础,运用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等进行分析。
比较分析法在比较对象方面,可以通过比较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历史数据,进行趋势分析;也可以通过比较行业平均数或者竞争对手,进行同类分析;还可以比较实际执行结果与计划指标之间的差异,进行预算差异分析。在比较内容方面,该方法可以比较财务报表项目的总金额;可以比较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结构百分比;可以比较反映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等重要财务比率。因素分析法是依据财务指标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2.杠杆分析法
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杠杆效应,也就是固定成本在提高公司期望收益的同时也增加公司风险的现象。经营杠杆是btj固定性经营成本所引起的,衡量经营杠奸大小的指标叫经营杠奸系数,该系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比率。财务杠杆是由债务利息等固定性融资成本所引起的,衡量财务杠杆大小的指标叫财务扛杆系数,该系数是指每股收益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比率。这两种杠杆的连锁作用称为总杠杆作用,总杠奸作用的大小可以用总杠杆系数表示,该系数是指每股收益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比率。
杠杆分析法是对经营杜杆系数(DOL)、财务杜杆系数(DFL)及总杠杆系数(DTL)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企业风险的方法。该方法的依据为:杠杆系数越大,企业风险也越大。通过杠杆系数分析,能够了解某一企业在一定的成本结构与资本结构下,营业收入变化时,对每股收益的影响程度。另外通过比较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企业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管理。
3.敏感性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是针对潜在的风险性,研究项目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变化至一定幅度时,计算其主要经济指标变化率及敏感程度的一种方法。敏感性因素一般可选择主要参数进行分析,若某参数的小幅度变化能导致效果指标的较大变化,则称此参数为敏感性因素,反之则称其为非敏感因素。该方法从改变不同因素的数值入手,估计结果对这些变量的变动的敏感程度。
4.Z计分模型分析法
Z计分模型的原理是通过检查公司的财务报表来预测公司财务风险,该模型于1968年由美国学者爱德华?奥特曼(Edward Altman)建立。Z模型公式为:Z = 1.2X,+1.4义2+3.3:^3+0.6^^4+0.999^^5。其方法为先计算出五个比率,然后乘以预先确定的权重因子,再相加,即可计算出Z模型的结果。五个比率中Jr,=(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可用于计算公司的流动性;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可用于计量资产负债比率;义3=息税前利润/期末总资产,可用于评级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发展水平;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值/期末总负债,体现了所有者权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本期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可用于计量公司资产利用效率。
Z模型开发出来后,通过研究人员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对于公司破产之前两年的策略及财务失败的预测非常精准,但是对于超过两年的期间,精准度会下降。当Z值为2.675时,处于平均风险水平,当Z模型的预测结果小于1.81时,说明企业处于危险之中;Z模型的预测结果大于2.99时,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如果Z模型的结果在1.81 — 2.99之间,表明需要对企业开展进一步调查才能明确风险。
二、财务风险控制技术
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等部门制定并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在风险应对策略中比照COSO风险管理框架,归纳了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4种应对策略,参照这4种策略,财务风险控制技术可以归纳为以下5利I:
(一)财务风险回避法
该方法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时,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放弃风险造成的损害程度较高的方案。例如,在选择交易对象时,拒绝与信用差的对象进行交易;在投资业务中,禁止各业务单位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回避风险的作用是相对有限的,因为任何经营活动都不可避免地伴有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降低法
该方法是指企业采取措施降低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的危害性,使其保留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主要有三种措施:一是通过支付一定的代价以减少风险损失出现的可能性;二是采取措施增强风险主体抵御损失的能力;三是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和办法减少损失出现的可能性。釆用该方法需比较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以保证其可行性。
(三)财务风险转移法
这种方法是指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实体或个人的方法。转移风险的方式很多,概括起来有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以及风险证券化。保险转移是指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签订保险合同,由保险公司为预定的损失支付补偿。非保险转移则是指通过风险性资产或财务活动本身,将财务风险损失负担转移给非保险机构。风险证券化是指通过将保险风险证券化的方式来转移风险。
(四)财务风险对冲法
该方法是指企业采取多种手段,引入多个风险因素或承担多个风险,使得这些风险的影响能相互抵消。风险对冲法必须涉及到风险组合,而不是针对单一风险。常见的风险对冲方式有资产组合使用,多种外币结算的使用,套期保值等衍生金融工具运用。
(五)财务风险保留法
该方法是指企业对所面临的风险采取接受的态度,承担风险带来的后果。
通常情况下,对未能辨识出的风险,企业只能釆用该方法。另外,即使对于巳辨识出来的风险,如果企业缺乏主动管理风险的能力,缺乏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也只能被动选择此方法。对于影响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风险,一般不能采用风险保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