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就业导向下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制定
民办高职院校以就业导向,就必须坚持高质量、具特色的发展方向。只有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提高就业率和口碑才能在生源市场中吸纳优质学生;而特色的办学是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寻求生存的根本方法,追求做到院校“品牌效应”,从而是学生择校、企业择人才能得到保障,确保招生与就业双向成效。
一、 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
(1)高职院校发展的总体战略
一个企业的最高层次就是其发展总体战略,它要求企业对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十分明确。通过 SWOT 分析法对影响民办高职院校的内外诸多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得出,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应该抓住机遇,有效利用资源大力提升学校办学能力和质量,形成自身独特的办学模式以追求品牌效益。民办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企业市场调查和对毕业生跟踪信息反馈等方法,从而应市场需求对专业设置及时调整、对教学方法及时改革等;市场开发上,加大宣传力度,增加校企合作进一步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注重本质性教育资源的优化,建立雄厚的师资队伍,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训练能力的培养,培养出容忍单位追捧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2)高职院校发展竞争战略
我国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在明确自身办学资源优势的前提下,在高校竞争发展过程中将成本优先战略优化教学成本问题,差异化战略指明办学特色。所谓成本优先战略,即低成本战略,是指同类型企业之间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以降低产品利润为手段来打击竞争企业的策略。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民办高职院校生源会普遍趋向于广大西部地区和其他普遍相对贫困的农村地区,而对于这些地区,只有降低学费、住宿费标准和降低消费水平,推行优惠的学院政策、各类奖助学金政策才能够有效的吸引生源,如果还是盲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念只会固步自封,最终只会是生源受损、发展受阻等问题的出现。
所谓的差异化战略,指的是对公司的服务或产品差异化分析,从而形成在同等行业中自身的独特性。将差异化战略运用到高校办学中来就是要明确高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走具有院校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差异化办学是高等职业院校从办学之初到成熟的必然过程。一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普遍存在专业雷同、相互效仿的现象,一味追求专业设置的“热门”,失去了自己区别于同等高职院校的特色,趋于类似和盲目跟从违背了市场对各类人才广泛需求的现实,出现了“热门”过热而“冷门”紧缺或专业不对口的情形。因而高职院校只有树立“差异化”的特色办学理念,才能在教育竞争中立足,使高校大众化的状况得以缓解。
第三节 战略实施
一、 以就业为目的,转变办学指导思路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 21 世纪,社会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方向在不断更新和变化,导致民办高校存在滞后性和局限性的问题,人才的培养和适应能力跟不上市场节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高校本身的教学。因此,如果民办高校想要解决滞后性的问题,就应该应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做好社会市场调查和分析预测工作,对社会在未来的人才需求作出科学评估,并据此提前改进人才高校培养方案,重点对学院专业建设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出科学调整,以提前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培养走在时代前沿的发展需求型人才。
二、 重视内涵发展,加强学生能力建设
从总体上而言,加强学生能力建设和重视内涵发展属于同一个问题。它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知识到职业能力的转化,以能力为本位结合企业特定岗位,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具备今后具体从事职业所需求的实际能力,从而提供在社会产业中适应岗位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内涵发展,加强能力建设就要从以下多个方面入手:
(1)学生综合就业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应该注重授课中,把“知识客体”向“学生主体”进行过渡转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对专业知识学习和认知能力。 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育的导向上注重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让学生在学习理论后将实际动手能力的补充和具体化。此外不同产业和企业的专家都是该行业的代表,他们往往更能把握该职业的动向和对该行业未来的预期以及对从事者的新能力、新要求的把握,因此应该将“企业专家导向”列为“教育专家导向”之上,听取业界的权威人士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2)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的构建。合理设置课程模式是基础,根据对口企业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制定学生课程安排,课堂评价体系合理化、课堂考试和教学的标准化、考察制度具体化;其次,加强课堂能力培养改革,实训的实施和考核落实到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做到课无虚设,能够培养学生具体的适应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标准。
(3)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加强。对于自主性强高职院校可以试行教师队伍内部竞争制度,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给与重视鼓励,提高科研能力,此外加强学生选课反馈制度的改革,集中授课教师进行培训,开展学生的听课和评课方案,通过反馈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4)学生素质教育力度的加强。对于学生素质教育,民办高职院校应注重德育的加强,通过开展校园各种活动,如社团活动、俱乐部活动、学术交流等,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课堂外的能力和情操。其次,通过校内外实训加强学生综合能力,比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职业技能创新竞赛等。此外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来加强培养学生的创业思想和意识。如创业大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其管理经营能力,实现提前接触社会行业的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