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最低保障线,是国家为建设生态文明提出的一种底限思维,用创新的思路解决中国环境危机,处理保护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生态保护红线的提出符合时代特征,通过构筑生态保护红线,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破坏式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本研究基于国内外生态保护红线相关案例和实践应用,剖析了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内涵和科学本质,构建了涵盖生态空间、资源开发及环境保护三个方面的生态保护红线多维制度体系,建立了相应的划定技术方法及实施保障机制,并以此理论方法指导开展了福建宁德市案例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红线"的概念逐步应用于生态保护领域,其思想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孕育探索期、产生发展期和确立完善期,从严格管控事物的空间界限,逐渐拓展成为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一项制度安排,从自然科学领域延伸到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领域,可以认为"生态红线"的科学本质是为了避免对区域生态系统造成过度激烈扰动的一种约束人类开发活动的行为,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最低保障线。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人类活动行为失范导致,形成了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胁迫为特征的生态安全问题,从生态风险控制机制上,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产生胁迫作用的生态风险,其暴露途径可以归纳为空间占用、资源消耗和污染累积三种人类开发行为。因此,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制度上,生态保护红线应当是涵盖空间、资源、环境三个维度,体现结构优化、规模控制、效率提升、质量保障等多方面管理要求,实现底线保有、中线调控和上线警示的多目标管控的一套综合性生态管理制度体系。
根据以上理论体系和方法研究,本文选取福建省宁德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体系。结果显示,宁德市的主导生态服务功能为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敏感性以水土流失和海洋生态敏感性为主。生态空间红线总面积约为 4258.03平方公里,占宁德市陆域总面积的 31.65%;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方面,除满足相关污染排放标准及环境功能区标准外,根据当地自然地理、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围绕能源消耗、资源产出、资源底线、污染排放等方面研究提出了生态红线控制指标体系。最后,从法律法规、管理模式、考核评估及激励政策方面建立其配套的保障机制,促进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效落地。
关键词: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资源开发;环境质量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态保护红线的理论基础研究
2.1 生态保护红线基本概念
2.2 生态保护红线发展演变
2.2.1 孕育探索期
2.2.2 产生发展期
2.2.3 确立完善期
2.3 生态保护红线的内涵扩展
第三章 生态保护红线多维制度体系构建
3.1 多维制度体系框架构建
3.2 生态空间红线
3.3 资源开发红线
3.4 环境保护红线
第四章 生态保护红线多维制度体系构建技术方法研究
4.1 构建生态保护红线多维制度体系的基本原则
4.2 构建生态保护红线多维制度体系的技术方法
4.2.1 生态空间红线划定方法
4.2.2 资源开发红线制定方法
4.2.3 环境保护红线制定方法
4.3 生态保护红线多维制度体系的实施保障机制
4.3.1 法规制度保障机制
4.3.2 政府管理保障机制
4.3.3 市场调控保障机制
4.3.4 社会参与保障机制
第五章 宁德市生态保护红线案例研究
5.1 宁德生态保护红线建设背景
5.2 宁德生态空间红线体系构建
5.2.1 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
5.2.2 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红线
5.2.3 禁止开发区红线
5.2.4 生态空间红线综合评价
5.3 宁德资源开发红线体系构建
5.3.1 资源消耗
5.3.2 资源效率
5.3.3 资源储量
5.3.4 资源开发红线指标体系
5.4 宁德环境保护红线体系构建
5.4.1 污染排放总量
5.4.2 污染排放浓度
5.4.3 环境质量水平
5.4.4 环境保护红线指标体系
第六章 宁德市生态红线配套保障机制建议
6.1 健全地方法规保障,纳入政策规划体系
6.1.1 红线保护规章建议
6.1.2 政策规划编制建议
6.2 完善环保管理制度,加强监测监控措施
6.2.1 红线分级管控建议
6.2.2 红线监测评估建议
6.3 推进红线考核评估,强化社会公众监督
6.3.1 红线监管考核建议
6.3.2 社会公众监督建议
6.4 建立红线激励制度,引导生态产业发展
6.4.1 红线生态补偿建议
6.4.2 生态产业扶持建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