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穿戴式健康医疗设备的研发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09 共261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可穿戴式医疗监测设备的设计开发
【第2部分】穿戴式设备和大数据技术在医疗健康中的应用绪论
【第3部分】穿戴式设备的研究背景
【第4部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医疗服务概念设计
【第5部分】穿戴式健康医疗产品需求研究
【第6部分】穿戴式健康医疗产品设计与评估
【第7部分】穿戴式健康医疗产品配套APP设计
【第8部分】 穿戴式健康医疗设备的研发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 论

  医疗是穿戴式设备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分析公司预测,在不久的将来,穿戴式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至少能占可穿戴设备 50%的份额。的确,最迫切需要受益于穿戴式设备的人群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但现在国内针对这两类人群的产品却并不常见。这两类人群由于身体的缘故,不会因一时兴起而购买,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将产品闲置。依赖于穿戴式医疗设备提供的服务可使他们可以真正远离病房,因此,他们是最为稳定的客户群。

  移动医疗和远程医疗是未来医疗的大势所趋,就如今的市场情况来说,有些公司没有经过医院同意,私自和医生签约,在 APP 平台上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这样的方式并不值得效仿。国家卫生计生委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向本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应当经其执业注册的医疗机构同意,并使用医疗机构统一建立的信息平台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所以,利用医院的资源,为特定病患提供专属的医疗监测服务,帮助病患更好地治愈疾病,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方向。

  全文的主要工作及得到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

  1.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医疗健康邻域,能为病患提供实质性的帮助。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病患身体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可以为医生诊断病情、调整药物和治疗计划提供数据支撑。将数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建立数据库,可以加深医生和病患对疾病的了解,分享成功治愈的经验。也可以帮助病患了解医生的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生。

  2. 通过对用户的心理和行为研究,分析出用户对产品的主要需求是了解当前身体状况及得到相关建议和帮助。结合设计学原理设计的穿戴式健康医疗产品,通过用户测试的检验,证明其具有可用性。

  3. 总结出设计配套健康医疗 APP 的基本原则是:第一,减少信息层级,将所有引导性内容都显示在主页,层级最多设立三层,并由箭头引导返回;第二,提高图形的识别度,在识别度不够高的图标旁边都加有文字注解;第三,数据结果用最直观的图表表示,这样可以增加用户对数据的理解度,避免造成困扰。

  本文的缺点和不足:

  1. 本文研究的大数据技术和穿戴式设备在医疗邻域的应用,概念是比较超前的,是基于未来远程医疗的发展和云计算大数据的普及,就目前来说,我国医疗系统并未完全信息化,而且较为封闭,不能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我国穿戴式设备医疗健康领域的运营机制也尚未形成,相关法律法规仍需健全,这些方面本文未作详细讨论。

  2. 调研的样本量不够多,结论有局限性。受时间和精力等的限制,本文调研的人数不多,虽也得出对设计有价值的结论,也经过部分用户的验证,但不足以得出设计是否成功的结论。成功的产品或服务设计要求对隐藏着的市场需求和偏好详细地了解,本文对市场的了解主要通过文献调研得来,有着不小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 我国慢性病患者超 2.6 亿[EB/OL].
  [2] 中国可穿戴医疗市场巨大 五年后规模或达 50 亿[EB/OL].
  [3] 2017 年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接近 50 亿[EB/OL].
  [4] 陈东义,夏侯士戟。可穿戴计算的发展[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1,7(8):8-12
  [5] Dan Saffer.交互设计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4-89
  [6] 刘金剑。穿戴式 3C 产品的人机交互模型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10
  [7] 可穿戴设备迎来爆发年[EB/OL].2014-01-08
  [8] 2014 年穿戴式设备起飞年 过百亿市场有待开发[EB/OL].
  [9] 张欣。可穿戴医疗要迈过五道槛[J].中华工商时报,2014(04):1-4
  [10] 趋势:健身类可穿戴设备市场日趋饱和 医疗康复领域被看好[EB/OL].
  [11] WellDoc 与 CardioNet 专注于健康管理的可穿戴公司[EB/OL].
  [12] medicalexpo[EB/OL].
  [13] 九安 ihealth 三款可穿戴医疗设备风靡 CES[EB/OL].
  [14] 可穿戴医疗研究[EB/OL].
  [15] 王芳,吴效明。穿戴式社区医疗健康监护系统的设计[J].健康管理,2014(01):25-31
  [16] 可穿戴健康医疗设备前景广阔[J].健康管理,2014(01):25-31
  [17] 曲黎明。亚健康监护智能理疗穿戴式系统设计与实现[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3
  [18] 博克斯。潜移默化-用户体验设计行动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02-156
  [19] 张超。基于产品设计的人物角色模型构建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大学,2009
  [20] 库伯,瑞宁,克洛林。交互设计精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47-206
  [21] 叶米兰。扩增人与产品的交互方式[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大学,2010
  [22] E-Ink[EB/OL].
  [23] 鲍淑娣。远程医疗-穿戴式生物医疗仪器[J].技术报告,2004(05): 1-4
  [24] 乔磊,蔡颖君。设计色彩[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57-62
  [25] 王继成。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78-96
  [26] 孙效华。可穿戴设备交互设计研究[J].装饰,2014(02):28-33
  [27] 李世国。交互系统设计[J].装饰,2007(02):14-16
  [28] 罗德密尔克。以用户为中心的软件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77-98
  [29] 彭佳。基于用户体验的老年智能手机 APP 界面交互设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3
  [30] Jeff Johnson,张一宁。认知与设计理解 UI 设计准则[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57-102
  [31] Ma,H.Around you,Design for you[M].Beijing: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Industry,2013:34-38
  [32] Courage,C.and Baxter,K.Understanding your users[M].Amsterdam:Morgan KaufmannPublishers,2005:29-76
  [33] Frascara,J.Desig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M].London:Taylor & Francis,2002:35-89
  [34] Sauer,J.and Franke,H.and Ruettinger,B.Designing interactive consumer products:Utility of paper prototypes and effectiveness of enhanced controllabelling[J].Applied Ergonomics,2008,39(1):71--85
  [35] Stone,T.Managing the design process--concept development[M].Beverly,Mass.: RockportPublishers,2010:102-156
  [36] Wilson,C.Interview techniques for UX practitioners[M].Waltham,MA: MorganKaufmann,2014:58-97
  [37] Stcsig.Measuring Usability with the USE Questionnaire[M/OL].
  [38] James Colby.Proper ESD protection is key to ensuring reliability of medicalwearables[EB/OL].
  [39] Stephanidis,C.Universal Access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M].New York:Springer,2007:98-136
  [40] Josh Ong.Meet the Nymi authentication wristband, the first wearable device I'm actuallyexcited about[EB/OL].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