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蒙太奇思维于历史街区空间的可行性
通过前两章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电影蒙太奇还是建筑蒙太奇其手法都是以编辑组织镜头和场景来加强情节或是空间的感染力。同样道理,作为城市空间中具有特殊身份的历史街区,承载着具有电影影像一样的传播功能,其原有的建筑艺术群体的空间营造也与电影有着近乎完全的相似性。这使得蒙太奇思维在历史街区的空间中有了特殊的意义,尝试从一个新的视角充分考虑对历史街区空间体验的营造。
4.1 电影蒙太奇与历史街区空间的相似属性
4.1.1 从受众角度出发
顾名思义,电影的受众就是电影的观看者,可以说一部片子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吸引观众所创造的票房决定的。同样,对于历史街区的开发与保护,其目的也是在于得到游客的认可才能保证商业盈利。电影受众与观众,通过电影的带入感,最大化地去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街区的特殊环境,带给游客的是它独有的古香古色,唤起人们对历史记忆中某种片段的联想。总之,两者的目的都是在于让受众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和精神体验,所以电影与历史街区在创作手法上有着共通之处。
4.1.2 从创造者的角度出发
所谓创造者是对事物或事件以最大价值创造出来的产物。对于电影来说,导演就是它的创造者,可以说没有导演的统领,电影就像没有灵魂的身体一样,没有任何的方向感。
对于今天的历史街区的改造来说,创造者也就是给予它第二次生命的设计师,以尊重历史街区原有的空间形态和肌理为前提,以“导演”的身份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像电影一样,把游客的思绪带入到对历史的回忆中。从这样的角度分析,导演能创造出一部好的影片来源于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入理解从而获得的创作灵感。相同,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通过对电影艺术的研究汲取更多创造力的养分。当然,这样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两者在重新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找到了共性。
4.1.3 传播信息功能角度出发
电影影像与历史街区在艺术领域的学科交叉中,既存在一种共同性又具备很强的承载力以及可识别性。它们同作为社会媒介传播信息的功能,具有反映社会生活及现实的相同特点。电影情节既是取决于现实生活,又是反映现实社会的载体;而历史街区更注重回忆展示历史生活的痕迹,通过当下的生活状态影射出历史事件。总之,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电影情节与历史街区都是在记录并反映当下的生活状态。通过“镜头”切换的模式,寻找视觉的不同体验和联想。
4.2 电影影像与历史街区空间一致的主题性
叙事,即讲故事,一个好的故事当然要有好的主题才能吸引人的注意力。一部电影若带有很强的主题性的同时向观众传达某种情感及艺术理念,自然会触动观众的内心感受。如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大屠杀那段屈辱的历史故事,引起了观众内心的痛恨和爱国之情。同样的,讲故事不仅限于语言,一个能够承载文化积淀的历史街区,“讲述”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事件,感染着游客的心理认知。具有明确主题性的历史街区叙事空间就是这样将本质与意义融入到游客的精神体验中。如图 4-1 是宽窄巷子中的 3D 景观墙,生动地展现了成都市井文化的生活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回忆。
相反,有些历史街区空间平铺秩序,使人感到索然无味,就是缺少主题性和特色性,无法留住游客匆匆走过的脚步。显然,电影影像和历史街区空间的设计都需要具有很强的主题性,来表达一定的核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