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唐山市中学田径课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23 共145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 唐山市中学田径课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第2部分】国内外中学生田径教学研究现状
【第3部分】唐山地区初中田径课现状研究方法
【第4部分】唐山市初中田径运动开展现状与问题
【第5部分】唐山市中学田径运动改革对策的探索
【第6部分】新课标下初中田径教学问题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摘要
  
  学校体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深入,中学学校体育也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改革“2001年9月我国开始进行新一轮的中小学的体育课程改革,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田径教学一直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被认为能积极有效的增进健康,在过去的田径教学中,许多体育教师还是注重三基教育而忽视学生的现实生活能力教育,学生对田径课感到枯燥无味“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唐山市十所中学的体育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调研,了解田径课的教学现状,并对田径课教学实施的因素,教师的基本情况,对新课标的理解以及对参加继续培训的效果,田径课时分配情况,教师和学生对田径课的认知情况以及田径课教授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田径成绩评价方式、教学环境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中学田径课教学是否有所改观。

  应当如何改变项目自身所带来的不利因素,积极应对新课标、新理念”为此对唐山市中学田径课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1、田径课的基本部分时间安排太短,准备活动内容单一,更有甚者,安排内容和田径运动技术的学习没有关系。

  2、初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高峰期,品质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都在这一时期完成,而现阶段唐山市初中田径课安排内容不甚合理,不符合生理、心理特点。

  3、如今的体育课是活了而且新颖了,但是把体育课安排成纯娱乐和兴趣的课,忽视运动技能的学习,缺乏必要的运动负荷。

  4、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材的缺乏影响田径项目开展的进一步发展。学校领导缺乏体育教育与学生健康意识,“应试教育”,“提高升学率”的思想普遍。

  5、有些体育老师在责任意识、运动技能教法和内容方面没有创意能力,把体育技能学习强加给学生,放羊式教学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学生不喜欢低利率和学习髙频度、高负荷强度的运动。临近学期考试,经常能发现体育课,被占的现象。这都违背了新课标的“健康第一”思想。

  6、唐山市初中体育老师在评价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学生在技术和体能的运动,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全面的评估和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将大大简化评估的内容,教学评价表单一,没有做学生的综合评价。

  关键词:唐山市;田径运动开展;运动技能;问题对策  
  
  目录
  
  1 前言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内研究现状
  2.2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3.2.2观察法
  3.2.3调查法
  3.2.4问卷调查法
  3.2.5数理统计法
  3.2.6逻辑分析法
  3.2.7专家访谈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在田径技术学习方面对初中生的影响现状调查
  4. 2田径课程结构时间安排情况
  4.2. 1田径课学习时间安排情况调查
  4.2.2田径课的时间结构安排情况
  4.3唐山市初中田径运动开展现状的评价
  4.3.1唐山市初级中学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调查
  4.3.2田径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情况
  4.3.3唐山市初级中学体育课时数的现状
  4.3.4唐山市初级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组织形式的现状
  4.3.5田径场地、器材配备情况
  4.4田径运动幵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4.1田径运动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4.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4.3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4.4.4安排田径课的内容和初中生心理、生理特点问题的分析
  
  5 唐山市初中田径运动开展改革对策的探索
  5.1田径运动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
  5.2体育教师应该增加田径课学术性运动参与时间
  5.3田径运动教学在趣味性的前提下保证负荷量
  5.4有效改革竞技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5.5加大学校体育器材、场地等设施投资
  5.6改善国家教育机制、提高家长体育思想
  
  6 结论
  6.1 结论
  7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