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区域环境创设与利用的原则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0-21 共2632字

  第三部分 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区域环境创设与利用的

  一、传承性原则

  民族文化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像物质文化可以通过名胜古迹的形式得以保存,但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既需要以文字符号这种外在形式存在,还需要人们以精神方式保存、传递,而教育对精神保存和传播可以通过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进行。教育可以将社会普遍认同的信仰、社会规范、价值观和其他的民族文化传递给受教育者,尤其是学校文化,它的受众非常广泛。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现在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9.5%,但没能按时入学的0.5%比例的孩子就以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居多,也就是绝大部分的幼儿都进入幼儿园进行学习,由此可见幼儿园已经为广泛传播中华文化做好准备。

  由于中华文化不仅要以物质形式存在,还要以精神方式传播,开展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区域环境时,就不能把中华文化局限到每个具体事物,而是要延伸到精神文化层面,把中华文化完整的传播出去。让幼儿知道什么是中华文化,知道受到中华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思想是什么样的、行为又是怎样的。因此,在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区域环境创设时,要坚持民族文化传承性原则。以中国服饰在区域环境创设为例 ,教师对内容的选择要考虑中华民族服饰的特点,如果幼儿园所在地以汉族居多,那么就可以选择以汉族的服饰为主要内容,兼之以少数民族极具代表性的民族服饰;如果幼儿园在少数民族聚居地,那么就要以本民族的服饰文化为主要内容,辅之以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另外,需要让幼儿了解服饰背后的文化意义,让幼儿在区域环境中有充分接触民族文化的机会,让中华文化在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区域环境创设与利用中得到较为全面的传承与发展。

  在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区域环境利用时,教师自身就要以中华文化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同时要指导幼儿按照中华文化的行为规范应该怎么做,并且监督幼儿是否按照中华文化的行为规范去做,以及幼儿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中华文化的要求。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在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区域环境利用时,可以要求幼儿要做到谦让。这样不仅可以维持区域的秩序,减少幼儿因争抢玩具造成的安全事故,还可以让幼儿身体力行的感受中华文化,培养幼儿形成谦让的美德,真正做到不仅在物质上坚持传承性原则,更要在精神和行为上坚持传承性原则。

  二、创新性原则

  文化没有丰富和创新,就没有真正地发展。文化按照存在的形式,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存储形态的文化,一种是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存储形态的文化依附于实物、符号、科学技术等载体,虽然可以避免因个体的死亡而带来的流失,达到保存的日的,但它把文化当作“死”的文物看待,只具有保存的意义。活跃形态的文化,不仅依附于物体、文字等载体,还依附于人的载体,文化体现在人身上,就不再是“文物”,而是思想,它把“死”的文物变成了“活”的文化。

  只有教育才能把存储形态的文化从物质载体上转移到人身上,与人的思想、智慧、情感建立联系,从而使文化成为影响人的行为的现实力量。教育激活文化的功能最主要体现在对文化的丰富和创新,一方面要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应当今政治、经济、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教育要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教师不仅是传播者还是创造者,要做研究型教师;幼儿作为教育的主体,不仅是参与者更是创造者,教师和幼儿携手才能创造出适合当今社会要求、幼儿需求的中华文化。在区域环境中,幼儿的自主性更强,更要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不断丰富和创新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很大一部分是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难以避免地出现不符合当前社会需要的问题。比如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当今社会人人平等,不会再出现这种“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现象。古时有“男女七岁不同席”的说法,现在男女平等,这种说法已经被时代淘汰。教师对于区域环境创设时中华文化元素的选择,要体现教育的创新性,首先要做到对古老的中华文化进行筛选,选择适合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现实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清朝末年的名句“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现清朝泱泱大国,长期以天朝自居的优越感,以及对其他民族的轻视。

  但是这一个爱国的名句,老师在讲解时可以着重点在爱国情感方面,以及挽救国家的雄心壮志。这种讲解不是语文课、历史课的正确答案,但是它是适合幼儿的,因为阐明以天朝自居的优越感要追溯到中国的悠久的历史,对于幼儿是深奥而枯燥的,这是教育创新性的体现。

  三、爱国主义教育原则

  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区域环境的核心内容,在学习和感受中国文化的时候,常常会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精深,为有这样的祖国而感到骄傲,自然而然就会有保护它爱护它的愿望。教师要在区域环境创设时,增加爱国的内容,在利用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幼儿产生爱国主义情感,积极引导,进行爱国情感的启蒙。

  张宗麟在《爱国主义教育在幼稚园》中指出,爱国主义教育不但在幼稚园里可以进行,而且应该在幼稚园时代开始。但因寇敌日逼,国难加深,统治者禁止人民爱国,爱国有罪,救国有罪,但爱国教育在民间、在各级学校里燎原般的燃烧着。这种爱国主义教育为我国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发挥重要作用。当前,中国主张和平,但是仍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存在,近期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黄岩岛争端,以及显示存在的文化侵略,是我国的教育义不容辞的肩负着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责任。区域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不忘坚持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原则。

  爱国主义对于幼儿比较遥远、抽象,国家是由一个个公民组成,家庭是国家的基本单位,爱国也可以理解为热爱国家的公民,热爱家庭。在幼儿阶段爱国可以通过爱自己、爱父母、爱亲人、爱家乡、爱集体、爱祖国,这样循序渐进进行,最终让爱国不再抽象。教师在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区域环境创设与利用时要始终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原则,在区域环境创设时首先要渗透什么是爱自己、如何爱自己。比如剪纸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那么在区域环境创设时可以教给幼儿如何拿剪刀、如何剪纸、剪刀头不要指向他人等等;幼儿在外出时,要紧跟家长和老师,远离危险地带,不给自己造成伤害,逐步向爱祖国过渡。

  幼儿年龄小、知识储备少、辨别能力弱,教师在区域环境创设与利用中要树立正面的典范,言传身教,增加幼儿体会爱国情感的机会。在区域环境中准备爱国故事书、爱国连环画,在国庆节的时候利用爱国气氛最高涨的时间,让幼儿知道什么是爱国,体会国家兴荣昌盛带来的愉快体验,通过爱国主义情感体验为幼儿爱中国、爱中华民族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