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儿童文化的童年价值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8-21 共4449字

  二、儿童文化的童年价值

  客观来说,童年只是人生命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不存在任何具体的形态特征。

  可是回忆起童年,出现在脑海里的往往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自在生活:有树上鸣叫的蝉、有水中聒噪的蛙,有小伙伴的迷藏、有夕阳下唤我们回家的爸妈,即使是在回忆中,我们每个人仍然能感受到那迎面而来的热情与生机。是的,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童年,而作为每个人生阶段的初始,童年也因其短暂和对人生的深远影响而被人们格外的珍视和尊重。因为珍视,所以童年的内涵就值得我们每个曾经的儿童和所有现在的儿童去探讨。那么到底什么是童年呢?卢梭曾指出:"在宇宙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

  应该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40]

  他认为,童年是自然规律发展和进化的结果。杜威也曾提到:"社会生活日益复杂,需要一个较长的婴幼期,以便获得所需要的力量。"[41]

  他认为童年的延长存在是为儿童融入以后的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做准备。另外,蒙台梭利也提出:"漫长的人类童年使人与动物完全区别开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屏障,因此人被看作是与所有生命不同的生命。"[42]

  由此可知,教育思想家们把童年看作一种特殊的人类学现象来肯定其价值和地位。通过生物进化论我们知道,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一种动物,而作为生物进化的顶点,人类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动物,其很多主要特征,像拥有发达的大脑、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意识等,使得人类成为地球上的独特生命而存在。

  人类学证实,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大脑的进化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童年正是在原人脑的持续进化过程中诞生的。相比于其他动物,人类发育速度是最慢的,从出生后开始,人类至少需要 20 多年的时间来走向成熟。正是人类童年期的延长,才能够保证在人类组织发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大脑更好地接受外部文化刺激,使得个体能够在缓慢成熟过程中接受足够多的文化熏陶,从而学习技能,发展智力。另外,童年期的延长也为童年精神生活扎根未来的成人生活提供契机,儿童在社会文化结构与个人大脑基本结构的相互整合中,实现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发展。除了接受所属社会的文化陶冶,童年也为儿童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创造自己文化提供了无限可能。由此可知,童年的产生与存在是生物进化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童年的存在和价值也必然绵延于人成长的一生。

  而儿童文化又赋予了童年独特的人文魅力。儿童文化现象有着悠远历史,是人类文化历史积淀过程的浓缩,但其又是一个全新地从头开始;是复演的但又是与时俱进的;是文化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儿童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童年时期儿童身心的发育是密切联系的,故乡这一童年栖居地赋予了我们童年的记忆,那里不仅是我们成长的发源地,也是我们个体生命的归宿,更是我们个体心灵的归宿。

  因此我们可以说,童年是每个成人的精神故乡。童年满载着我们的生命和灵魂,赋予了我们独一无二的儿童文化。另一方面,儿童文化的童年价值也是无可替代的。

  (一)儿童文化是培植童年心灵的精神土壤

  儿童文化在儿童与周围环境互动过程中,进行着其特有的自我意识的表达,感知着其自身视角下的切身体验,从而发散出带有人文性的精神光芒。儿童文化源于个体生命的开始,之后便一直延伸向儿童成长的整个童年时期,成为支配童年精神和生命的主导力量。而这种文化特质不仅不会消逝,反而会作为成人文化的根基一直延伸到整个生命中去。毫无例外,我们每个人都来自童年,也都会在成年之后怀念那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怀念丰富多彩的童年文化。着名的生物学家威尔逊曾说过,正是自己童年时对大自然的迷恋,才造就了成年后在生物学方面的建树。其自传中也有关于他童年记忆的描述:"一个小男孩来到深水边缘,满心期待地准备迎接新奇事物。他就像是远古以前的成年原始人,一个贪婪的古代原人,来到比如说马拉维湖湖滨,或是莫桑比克海峡边。"[43]

  在书的末尾他还提到"若时光再次流转,我仍然会是天堂海滩上的那个小男孩。"[44]

  鲁迅在其着作中也提到过:"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回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有的意味留存。"[45]

  昆虫学家法布尔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是也曾感慨:"上岁数的人常常冥想过去的日子,好奇心被唤醒,从无意识的地狱的边缘获得自由,是多么快乐的日子啊!遥远的回忆使我再次生活在自己最美好的岁月里。"[46]

  我们不难发现,童年生活以及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而这些印记,实际上是儿童文化的一个缩影。

  童年里放风筝、捉迷藏,斗蛐蛐、粘夏蝉,无不体现了儿童文化中热情、活泼、好动的精神特质。而这些特质,如果放在成人身上可能就会被嘲笑为幼稚,但是放在童年那段特殊美丽的时光,却是无尽的乐趣。因此,童年的永久魅力总会让我们留恋不已。

  儿童文化的发展是连续而不停歇的,因此,其人文性精神及影响就会深刻地嵌入人的人格品性之中,在未来的人生发展道路上如影随形。如果把整个人类精神文化看做是一座摩天大厦,那么儿童文化就如同这个大厦底部牢固的地基。没有儿童文化的滋养,童年心灵就无法得以孕育;没有儿童文化的熏陶,童年的心灵就无法变得生机而富有灵性。蒙台梭利在《有吸收力的心理》一书中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儿童不是一个事事依赖我们的呆滞的生命,好像他是一个需要我们去填充的空容器。不是的,是儿童创造了成人;不经历童年,不经过儿童的创造,就不存在成人。"[47]

  这种"儿童是成人之父"的观点,虽然带有一定诗意性的隐喻,但是无不体现了儿童最终会走向成熟,走入成人世界,以及每一个成人都是在经历了童年期及儿童文化的熏陶后,由自身不断丰富发展而形成的这一事实。儿童创造了成人,儿童文化孕育了童年心灵,在其后发展中,又进一步的影响着成人文化精神。
  
  (二)儿童文化是影响童年精神走向的引路标
  
  着名教育家刘晓东教授曾在其着作中回忆起在他高一时曾写过的一篇名为《童年轶事》的文章,他提到,整个写作的过程使他反身又走进了童年世界,回顾他的童年所带给他的种种经历。那篇文章得到了年级各班教师的肯定,并作为佳作被朗读点评。虽然现在的他已经成为童年研究和儿童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军人物,但是回首这段经历让他发现,"高中一年级的这篇作文竟然是我的这一研究的起点,甚至体现了我现在通过研究而挖掘的全部的学术内涵。人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一个轮回。我想,自己的童年研究结集出版的时候,这篇作文作为序言或引言,将是十分恰当和有趣的。"[48]

  因此,在其的另一部着作中,他就提到"任何时候的哲学性质的冲动往往会影响人一生的世界观和人生道路的选择。"[49]

  法国哲学家巴什拉也曾说过:"人的童年提出了他整个一生的问题,要找到问题的答案去需要等到成年。我带着这个谜走过了 30 年而没有思考过它一次,今天我知道在我开始出发时,一切都已决定。"[50]

  童年时期所产生的文化,有探索有发现,但是也有很多的疑惑和不解,而正是这些隐藏着记忆深处的精神文化,决定了童年心灵的走向。不论是来自哪个行业的杰出人物,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童年经历和生活,因而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道路,但是童年生长所浸润的精神文化,是一种热情、诗意、幻想的儿童文化,这种文化又使得人们能够感受体验着近乎一样的出彩人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这个童年不论是痛苦还是幸福,平凡还是伟大,都历经着儿童文化的熏染,在儿童文化的滋养下,人们的童年心灵出发,沿着既定的人生方向,走向成熟灿烂的人生。

  (三)儿童文化是促进童年成长的力量源泉

  波兹曼曾说:"人们应该理解儿童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儿童天真可爱、好奇、充满活力,这些都不应该被扼杀;如果真的被扼杀,则可能失去成熟的成年的危险。"[51]

  儿童文化是广阔无限的,它源于自然,贴近自然,伴随着对现实世界的好奇,充满幻想的探索和呈现人之初的本真纯净。这样的儿童文化必然承载着童年成长的无限可能。人们能够从儿童文化中寻得生命最深刻的能量,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与磨难,总会想起童年的种种无忧。荣格在其自传中曾这样描绘他在回忆童年游戏时的感受:"这些东西仍然具有生命力呢。那个小孩仍然就在不远并具有我所缺乏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生命。"[52]

  可见,回忆曾经的儿童文化,不仅可以回溯到人文精神的最深处,而且还能够在那里深刻地把握精神世界,寻得精神支撑,帮助其走出精神危机。那么,儿童文化为什么能够潜藏着无限可能呢?首先,儿童是自然之子,他们有着更贴近自然的本性,他们可以和鸟儿对话,与山川交流。他们源于自然,是大自然娇宠的孩子,因此只有在自然之中,他们才能够如鱼得水般的自在生活。儿童赋予了这个自然界里的一切生物以情感,并将其纳入到自己的文化世界中。他们用游戏的方式来探索自然,用诗意的幻想去理解自然,在直观体验中感受自然,丰富文化世界,所以,在儿童文化里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然而在现代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成人文化中最缺少的正是儿童这种回归自然,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天性。其次,儿童世界是感性又充满幻想的。这就使得儿童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创造出一个丰富、生机、活泼并且充满力量的世界。他们可以在幻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来回穿梭,自由转换。上一秒他还是动物世界中的小花猫,转眼就变成了洋娃娃的好妈妈;他可以一会儿骑着小板凳开火车,不一会又成了在板凳上坐诊的医生。纯净的儿童用那双未经尘世熏染的清澈双眸平等地看待那个远远广阔于现实的世界,那个世界是成人所不能全然体察到的,那种无意识的儿童文化力量,也是抽象逻辑的成人文化所产生不了的。另外,儿童身上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是成人所不能及的。对于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不久的孩童,世上的种种都是新鲜的、有趣的。他们用自己稚嫩的小手和小嘴巴来探究这个世界,不计伤害,无畏而执着。他们可能会被尖利的仙人球刺伤,可能会被冒热气的暖瓶烫到,可能吃了带土的小草,可是,这都没有阻止儿童观察世界的脚步和欲望,而正是这份热情与好奇,使得儿童文化中多了些对自然的热爱和本真的童趣,在这份持续不断的探索与创造中,开启了探索生命宇宙的里程,使得童年得以成长,并且推动儿童走向成熟。

  儿童是自然天真的儿童,童年是清新本真的童年,儿童文化是热情鲜亮的文化。正是这种纯真带来的一抹清新让许多人都对儿童及其文化无比推崇。泰戈尔写道:"每一个孩子出生时所带的神示说:上帝对于人尚未灰心失望呢。"[53]

  丰子恺也曾在其散文中写道:"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有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最明确、最完全地看到。"[54]

  贾平凹也在《我的老师》中表达了其推崇儿童,想要拜儿童为师的想法:"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斟字酌句,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老师。"[55]

  总之,无数文人墨客、教育家、思想家都不惜笔墨地赞美儿童,讴歌童年,崇拜儿童文化。在儿童文化这个广阔无限的世界中,童年心灵得到滋养,童年方向得到指引;在儿童文化的推动和创造中,童年得以成长,儿童走向成熟。儿童文化决定了人类进步的进程,也会引导人类进入更高的文明之中。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