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基于儿童文化的幼儿课程设计分析注释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8-21 共4254字
  注 释:
  
  [1]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
  [2]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25.
  [3]李铁芳。《日常教育生活中儿童立场如何可能》[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4]卜卫。《扞卫童年》[J].读书。2000(3)。
  [5]刘晓东。《论儿童文化:兼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互补互哺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
  [6]边霞。《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1(3)。
  [7]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5.
  [8]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9]丁海东,杜传坤。《儿童教育的人文解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89.
  [10]边霞。《论儿童文化的基本特征》[J].学前教育研究,2000(1)。
  [11]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92.
  [12]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17.
  [13]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186.
  [14]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187.
  [15]杜威。《儿童与课程》[A].吕达等主编。杜威教育文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14.
  [16]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306-307.
  [17]马拉古兹。《孩子的百种语言》[M].台北:台北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21.
  [18]唐淑主编。《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19[19]张雪门。《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M].台湾书店,1966:1.
  [20]唐淑主编。《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0.
  [21]唐淑主编。《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72.
  [22]张沪编。《张宗麟幼儿教育论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84.
  [23]张华。《体验课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61.
  [24]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2.
  [25]虞永平。《生活化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7.
  [26]王一军。《儿童文化课程:理论、实践与案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
  [27]丁恒杰。 文化与人[M]. 北京:时事出版社, 1994:47.
  [28][英]泰勒。原始文化[M].蔡江浓编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8.
  [29]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5.
  [30]韩民青。文化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5.
  [31]滕守尧。艺术化生存[M].四川:四川人们出版社,1997:298.
  [32][英]马林诺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5.
  [33]曲辰。中国哲学与中华文化·绪论[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1.
  [34]简明社会科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176.
  [35]裘指挥。理解儿童文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3(2)。
  [36]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4.
  [37]边霞。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7.
  [38]周作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122.
  [39]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591.
  [40]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1.
  [4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4.
  [42]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91.
  [43]威尔逊。大自然的猎人[M].杨玉龄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
  [44]威尔逊。大自然的猎人[M].杨玉龄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01.
  [45]鲁迅。朝花夕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36.
  [46]法布尔。法布尔观察手记--苍蝇的生活[M].何晓敏,武英译。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99:210 .
  [47]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34.
  [48]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77.
  [49]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48.
  [50][法]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诗学[M].刘自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173.
  [51][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2.
  [52]荣格。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M].刘国彬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294.
  [53]泰戈尔。飞鸟集[M].郑振铎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170.
  [54]丰子恺。丰子恺文集:文学卷一[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114.
  [55]贾平凹。我的老师[N].文汇报,1994,5(5):5.
  [56]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105.
  [57][法]卢梭。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1.
  [58]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287.
  [59]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530.
  [60]陈鹤琴。陈鹤琴全集(第一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9.
  [61]刘晓东。论教育与天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62][奥]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M].吴晓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12.
  [63][美]迈尔。生物学哲学[M].涂长晟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17.
  [64]王天一、方晓东编着。西方教育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264.
  [65]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49.
  [66]范圣宇主编。爱默生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45.
  [67]张秀章,解灵芝选编。托尔斯泰感悟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4.
  [68]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07.
  [69]吴昌恒,韩敬体等主编。古今汉语实用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1818.
  [70]三民书局大词典编纂委。大辞典[M].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5:3098.
  [71]张志泉。体验教育--当代教育的呼唤[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4:
  [72][美]H.加登纳。艺术与人的发展[M].兰金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119.
  [7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290.
  [74][美]杜威等。学校与生活: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16.
  [75][美]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8.
  [76][意]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理,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主译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38.
  [77]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3.
  [78]陈群波。 "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幼儿园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52.
  [79][法]让·皮埃尔·内罗杜。古罗马的儿童[M].张鸿,向征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54.
  [80]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1996.
  [81]边霞。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1(3)。
  [82]蒋雅俊。儿童、经验与课程:课程哲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105.
  
  主要参考文献:
  
  书籍类:
  
  [1]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虞永平等着。学前课程的多视角透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虞永平着。学前课程价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王一军。儿童文化课程:理论、实践与案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5]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6]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黄雄武。童年与解放[M].北京:首都大学出版社,2009.
  [8]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孙云晓。扞卫童年[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10]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1]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丁海东,杜传坤。儿童教育的人文解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13]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14]刘彦华。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15]唐淑主编。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6]虞永平。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7]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8]边霞。儿童艺术与艺术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9]卢梭。爱弥儿[M].商务印书馆,1996.
  [20]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1]约翰·杜威。儿童与课程[A].吕达等主编:杜威教育文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2]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3]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4]马拉古兹。孩子的百种语言[M].中国台北: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论文期刊类
  [25]郑轩。儿童文化视角下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2012.
  [26]钱雨。儿童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7]张晓玲。教育视野下的儿童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8]刘智成,边霞。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儿童文化研究述评[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2(11)。
  [29]刘晓东。论儿童文化-兼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互补互哺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
  [30]杜晓利。走向儿童文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9)。
  [31]边霞。论儿童文化的基本特征[J].学前教育研究。2000(1)。
  [32]卜卫。扞卫童年[J].读书。2000(3)。
  [33]陈榕。从儿童文化反思幼儿园课程[J].广西教育。2009(12)。
  [34]丁海东。儿童精神的基本特质及其教育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4)。
  [35]丁海东。儿童精神特质的人文解读-文化二维视野下的儿童精神[J].学前教育研究。2009(9)。
  [36]边霞。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1(3)。
  [37]王春燕。学前课程内容的构建[J].幼儿教育。2004(1)。
  [38]裘指挥。理解儿童文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3(2)。
  [39]虞永平。游戏、儿童与学前课程[J].山东教育。2001(3)。
  [40]左瑞勇,杨晓萍。在文化哲学视域下重新审视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J].学前教育研究。2010(9)。
  [41]唐晓娟。幼儿园课程与教学[J].学前教育研究。2005(1)。
  [42]黄进。童年形象的建构与审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