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顺德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府行为现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18 共7940字

  第二章 顺德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府行为现状

  随着顺德区人口老龄化的加深、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出现以及养老需求的提高,早在2006 年顺德区就开始推广居家养老服务,并很快实现了十个镇(街道)的全面覆盖。顺德区居家养老服务之所以能够快速推进并收获成效,得益于政府的主导作用。本章主要描述顺德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及相关的政府行为。

  2.1 顺德区居家养老服务概况

  2.1.1 社会背景

  1、人口老龄化问题显着

  根据顺德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顺德区常住人口总数为246.48万人,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18.22 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 7.39%,见表 2-1 所示,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 11.54 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 4.68%,其中,80 岁以上高龄老人 2.38万人,占老年人口的 13.04%.

  (1)顺德区人口老龄化指标对比

  年龄中位数上升速度惊人。年龄中位数也称中位年龄或中数年龄,是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相等的部分,一部分在年龄中位数以下,另一部分在年龄中位数以上,年龄中位数的大小可以反映人口的年老或年轻的程度。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普查,顺德区人口年龄中位数就从 27.71 岁上升至 31.73 岁,短短十年的时间里年龄中位数就上升了 4.02岁,顺德区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明显。65 岁以上人口比重有所下降,但 60 岁以上人口比重升高,老年人口规模总量扩大。

  国际社会通用标准中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重超过7%或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重超过10%,参照这一标准,无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还是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顺德区老年人口所占比重都还未达到,但是,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十年里,老年人口总数及其增长速度正在进一步加快。根据 2000 年顺德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共 8.36 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 4.92%;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 11.95 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 7.05%.在十年后的顺德区第六次人口普查中,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长为 11.54万人,增长了 3.18 万人,但其占全区人口比重则下降为 4.68%;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增长为 18.22 万人,增长了 6.27 万人,占全区人口比重升高为 7.39%.0~14 岁人口比重下降明显。根据顺德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 年顺德区0~14 岁少年儿童总数为 29.76 万人,占全区总人口比重的 12.07%.而相同的指标,在2000 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还高达 17.34%.

  老少比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与 0~14 岁少年儿童人口数之比。老少比高于 30%是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是否老龄化的一项重要指标。将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十年间顺德区的老少比增长了10.4 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总量的迅速增加和少年儿童比重的日益降低使得顺德区人口结构朝着老龄化的方向大步迈进。

  (2)顺德区人口年龄金字塔比较分析

  人口年龄金字塔是按人口年龄和性别表示人口分布的特种塔状条形图,以年龄为纵轴,以人口数为横轴,按左侧为男、右侧为女绘制而成的图形,其形状如金字塔。金字塔底部代表低年龄组人口,金字塔顶部代表高年龄组人口,是形象地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年龄和性别构成的图形。

  从人口年龄金字塔看,见图 2-1、图 2-2,顺德区 2000 年以及 2010 年的人口年龄金字塔都较为明显地呈现出了"两头窄,中间宽"的特点,即少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较低,而劳动力年龄段人口比重较高。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010 年顺德区人口年龄金字塔中劳动年龄人口(即 14-59 岁年龄段人口)相比 2000 年顺德区人口年龄金字塔明显增厚,可以预计,不久的将来顺德区就会迎来老年人口的高峰时期。同时,2010年顺德区人口年龄金字塔相对于 2000 年顺德区人口年龄金字塔,塔底更为内敛,塔尖且钝,说明年轻人口比重正逐步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则不断上升,老龄化问题将逐步显现。

  可预测,未来三十年内顺德区老年人口的比例将会大幅提高。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养老问题将会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老年人的经济赡养、医疗保健、生活的照料和精神慰藉等需求会呈现井喷式的、大范围的爆发。

  2、机构养老供给不足

  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3 年 11 月,顺德区共有各类养老院 15 家,包括区级养老院 1 家、镇(街)级敬老院 12 家、村级敬老院 1 家、民办敬老院 1 家。共有床位 2851个,入住老年人 2225 人,平均入住率 78%.佛山市给顺德区下达的目标是到 2015 年底建成养老床位 7637 个,即养老机构床位数达老年人口的 4.3%,按照这个要求,顺德区目前床位缺口为 4817 个[1].

  目前,国际社会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的平均标准为 50 张,我国每千名老年人实际拥有养老床位数为17.7张[2].忽略2010年至2013年顺德区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按照 2010 年统计数据中 60 岁以上的老人 18.22 万计,2013 年养老床位总数 2851 张计,顺德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仅 15.65 张。这不仅远远低于国际社会的平均标准,也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养老床位资源缺乏。

  顺德区机构养老供给不足的另一个表现是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不相匹配。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的大多是生活方面的照料,服务对象大多是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对于急需医疗康复护理、紧急救援的失能失智老人,机构养老显然无力应对。

  3、在家养老的观念根深蒂固

  顺德区是一个传统文化比较浓厚的地区,在养老问题上讲究"孝道".老年人普遍希望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享受家庭的温暖;即使不与子女同住,也愿意生活在熟悉的环境当中,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有亲戚朋友可以往来,有子女孙辈时常前来探望。年轻人也不愿意将父母送进养老院,一方面是因为观念保守,怕给自己招来"不孝顺"的舆论压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养老机构收费相对较高、管理较行政化、服务尚不能很好的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2.1.2 居家养老服务现状

  1、服务方式

  目前,顺德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方式以上门服务和日间托老为主。

  顺德区 2006 年起试点启动上门服务,采取区级制定规范、镇(街道)向民办非企业单位购买服务的方式全力推动,并于 2009 年和 2011 年两次对政府资助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进行了提标扩面(即提高资助标准和扩大资助范围)工程。同时于 2011 年建立起政府资助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即每年的资助标准随着顺德区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保缴费标准的提高而自然增长,目前共为 12 类对象提供 220 元/月或 440 元/月两个档次的居家养老服务资助。截止到 2013 年 11 月,顺德区接受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老年人总数为1923 人,其中政府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资助的有 1686 人。

  日间托老服务自 2006 年起在容桂街道金秋颐养院试行,但是由于养老观念以及生活习惯等诸多原因,推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2、服务平台

  顺德区居家养老服务依托社区开展,充分整合各类养老资源,服务平台涵盖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平安钟服务平台、养老院等等。其中,专门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12 家,全部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平安钟服务平台两个,分别是安颐通助老服务中心平台和援通平安钟服务平台;各类养老院 15 家,在提供专门的机构养老服务的同时还提供日间托老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顺德区平安钟服务平台自 2007 年启动以来,均采用区级标准提供远程座席服务,并依托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实体支援服务,至 2011 年 6月已经实现了十个镇(街道)全面覆盖服务。目前,全区接受平安钟服务的老年人共有3400 余人,其中享受政府资助的长者 3097 人。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