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论文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2.1 贫困的含义与划分标准
2.1.1 贫困的含义
目前,贫困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对贫困的界定也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这是因为:
一是贫困的内涵很丰富。在西方和我国的学术研究范围内,有人关注物质贫困,有人研究精神贫困,有人研究城市贫困人口,有人研究农村贫困人口。二是贫困的范围不好界定。
因为贫困的内涵很丰富,有的人表面上不贫困,但实质上是贫困的,有的人如果生活在这个农村,是不贫困的,如果生活在城市,则会属于贫困。三是贫困是动态的。人生活在时空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人创造财富的能力增强,就能摆脱贫困。有的人因为自然、疾病等因素,从富裕变为贫困。
国际上对贫困的定义主要有:在 1981 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世界发展报告》:贫困指不具备达到最低生活水平的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对生活水平进行衡量:
收入和支出;包括医疗保障在内的诸多社会、生活福利。2000 年,《世界发展报告》又明确了贫困的评价因素,除了物质、健康、教育上缺乏,在自我调控风险,表达诉求方面都有标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门对 “21 世纪贫困”进行了定义,贫困远不止通常说的“收入不足”,实质是人类发展必须的机会和选择权的被排斥,恰恰这些要素才能把人们引向长期、健康和创造性的生活。1989 年,欧共体对贫困进行了定义:“贫困应该被理解为个人、家庭和群体的资源--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如此有限,以至于他们被排除在他们所处的国家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之外。”
20 世纪 90 年代初,国家统计局曾系统研究过城镇、农村的贫困问题,并且形成了研究报告,对贫困给出了定义:“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他们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生活处于困难境地。”
另外,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对贫困进行了定义:1998 年,阿马蒂亚·森(印度籍经济学家)在《作为能力剥夺的贫困》一书中对贫困进行了描述:“贫困必须被视为是一种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英国学者奥本海姆在《贫困的真相》中指出:“贫困指物质上、社会上和情感上的匮乏。它意味着在食物、保暖和衣着方面的开支少于平均水平。”英国学者汤森在《英国的贫困:家庭财产和生活标准的测量》书中认为贫困是:“所有居民中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社会活动和最起码的生活和社交条件的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所谓贫困的。”美国的劳埃德·雷诺兹在《微观经济学》一书中说:“所谓贫困问题,是说在美国有许多家庭,没有足够的收入可以使之有起码的生活水平”.
综合国内、国外和官方专家对贫困的定义,可以看出,因研究的方向不一样,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贫困被赋予了不同的定义,但有一个特点是始终没变的,贫困是与富裕相对比形成的。贫困的存在是相对的,它可以逐渐减少,但要彻底消除很难。
2.1.2 贫困的划分标准
因为贫困的含义不好界定,所以对贫困进行划分也很困难,我们往往采取这样一种方式,即划定一个标准线,在标准线以上的为非贫困,标准线以下的为贫困。这个标准线非常关键,因为只有确定了标准线,才能确定贫困人群,政府扶贫才能有的放矢。目前,制定贫困线采用的科学方法主要有:
基本需求法。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食物需求法”, 按照维持一个人生存基本需求的原则,让营养学家进行测算,先得出维持人的身体正常生活的最低热量,根据热量得出基本食品消费项目和最低消费量,然后结合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计算出基本食品的价格,计算最低食品支出费用。最后,用最低食品支出费用除以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得出一个值,这个数值就是贫困线。
恩格尔系数法。恩格尔系数是食物消费支出在居民总支出中比重高低的反映,比重越高,说明生活水平越低,比重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较高。用一个家庭用于食品消费上的绝对支出与已知的恩格尔系数相除,得到所需的消费支出,这个数值就是贫困标准线。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曾以恩格尔系数来确定贫困线,恩格尔系数在 60%以上的人口为贫困人口,根据这个恩格尔系数算出的消费支出就是贫困线。
马丁法。马丁·雷布林认为贫困线由两部分构成:食物贫困线、非食物贫困线,食物贫困线是满足人体生存需要的一组“基本食物定量”的价值量,非食物贫困线是人们为满足基本生存所必须的衣着、住房、医疗等费用支出。非食物贫困线有最高或最低两条线,加上食物贫困线,就构成“低的”贫困线或“高的”贫困线。如果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消费支出低于贫困线,这户家庭就是贫困家庭,家庭人口就是贫困人口。
收入比例法。这种方法是把一定比例最低收入的居民及其收入水平,定义为贫困居民和贫困标准。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一刀切”的模式会造成贫困人口认定的不准确,客观性较差。
可以看出,以上列举的几种主要贫困线标准,各有优缺点,有的容易操作,有的测量不够精准,从基本上可以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指基本生存不能保证,相对贫困指生活的水平相比同时代、同地区的人要低。但是,贫困线会是一直变化的,因为贫困的标准更多的是相对贫困,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贫困线的标准会逐渐提高。
2.2 扶贫的含义与中国扶贫的标准
2.2.1 扶贫的含义
国际上通常把消除贫困称作反贫困,英文词汇是:anti-poverty,针对的是对贫困现象的消灭。在特有的国情基础上,我国把反贫困称之为扶贫,更加强调扶贫的主体,强调政府的行为。在词汇意义上,我们能看出,扶贫更加突出贫困治理的具体行为,它表示通过政府的具体治理,通过资金援助、政策扶持、人力智力支援等手段,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从而实现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
2.2.2 中国扶贫的标准
在 2008 年前,中国存在两个扶贫标准:绝对贫困线、相对贫困线。绝对贫困线就是确定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标准线,相对贫困线就是确定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标准线。
(1)绝对贫困线。绝对贫困线的制定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因为上世纪中国农村贫困面很大,农村贫困人口很多,在当时的财力情况下,扶贫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所以,绝对贫困线的标准较低。
1986 年,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给出了贫困人口的标准,206 元,这也是 1985 年当时农村人均纯收入。这个标准经过了大量的调查,对 6.7 万户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进行了调查,这个标准是能够维持基本生存的最低费用。这个标准以农村人均纯收入为参考,并根据物价指数变动而变动,2000 年调整为 625 元,2005 年,调整为 683 元[20].
1997 年,政府组织人员对农村贫困人口标准进行了一次详细测量计算,采取的计算方法为:先确定最低营养需求,再计算出最低的食物消费支出和非食物支出,最后得出贫困人口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