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自发组织也随之涌现,公益类青年自组织在社会公众参与度、青年诉求满足、社会体系的和谐、公众服务的完善补充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社会和谐发展,国家繁荣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改革开放在国内各阶层不断深化,中国社会进入了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组织、结构、互动协作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传统社会组织内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大量非政府组织纷纷涌现。青年作为社会中活跃度最高、自我表达和实现欲望最强烈的群体,为实现全社会和个人的完善,各种青年自组织迅速成立,并不断发展壮大,造成了较为深刻的社会影响。而公益类青年自组织作为国内外社会组织的主要类型,涉及范畴广泛,成员数量极多,影响较大。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新时期社会大环境下,国内外青年群体的价值观、个人需求越来越复杂多样,自主性和参与需求不断增强,而新时代的青年公益社会组织具有目标明确、组织灵活、行为便捷等多种特点,正好迎合了青年群体的需求特点,必然吸引大量青少年的参与。同时公益类青年自组织也促进提高了国内外青年的自主、自控、完善和公众服务意识,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公益类青年自组织是社会学家研究的重点,在对其相关概念的分析基础之上,针对具体的案例对公益类青年自组织现状面临的问题等内容进行分析,可以丰富公益类青年自组织的理论研究。
2.实践意义
根据相关调查,国内现有公益类青年自组织涉及的层面极其广泛,常见的有公共环境保护、社会公益、贫困区域的扶助、弱势群体的救助等,国内近三分之一的青年具有参与公益类青年自组织的主观愿望,充分说明我国当代青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众参与和服务意识基础。又快又好地发展公益类青年自组织,不仅能够促进国内公共事务发展,促进小政府大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还能显着降低社会优化成本,因此,公益类青年自组织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很有必要。
菏泽市在 2013 年召开首届公益高峰论坛,为全市公益类青年自组织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以促进公益类青年自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但在这种情况下,菏泽青年自组织尤其是公益类青年自组织的发展还是面临着很大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以及菏泽市在公益类青年自组织中的具体问题,本论文拟对菏泽市公益类青年自组织进行分析研究,这对改进并完善菏泽市公益类青年自组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同时可以为其他中小型青年公益类自组织提供一定的示范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严格意义上讲,青年自组织最早形成于西方社会工业化时期,因此对于社会组织的研究最早也是在西方社会出现的。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研究就已经起步了。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西方关于社会组织的研究进入了高潮时期。概括而言,国外关于公益类青年自组织的研究主要从定义、与其他非盈利社会组织的比较、内部管理、外部关系展开。
国外的"社会组织"概念是从现代科学和协同学理论衍生形成的。协同学的创发人哈根认为,从空间、时间到组织结构的稳定全过程中,没有外界干预,是区别系统是否为"社会组织"的关键。研究专家哈野科则指出,社会组织的最大的特点是组织内部自然形成的秩序和促进自我完善发展的动力。青年自组织区别于自他社会组织的关键在于,组织的主体为青年。
而公益类青年自组织作为新时代背景下自发产生的非政府行为的青年组织,在定义和范畴上,国外学者意见分歧 ,主要在于"非营利"的定义划分。"非营利"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与"第三(或独立)部门"概念一起提出来的。英国学者将其命名为"志愿者组织",东亚地区则更倾向于称之为"社团"、或强调其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特性。
以上定义相互交叉但都不完全,难以完全准确地概括"非盈利"和公益特性。当前,国际学者普遍认可公益类青年自组织的关键特点:民间自发性、组织性、青年主体、自治性、自愿性以及公益性。
公益类青年自组织的管理研究方面,德国物理学家 H.Haken 比较倾向于认为当一个社会系统或者其他类型的系统不再依靠社会的规则进行运作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混乱的状态.自组织则是这样一个基于一个各尽其职、自发的社会规则的协调下自行形成的一个有序的组织;国外学者从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多种学科研究出发,对组织管理的多个要素,例如领导决策、战略要素、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估等各个方面均有研究。保罗和罗伯特两位美国学者基于社会组织背景情况,探讨了公益类青年自组织的战略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管理学家彼得以企业管理研究为基础,组织使命、成果、人力和绩效管理、外部关系协调和自我完善等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组织的管理问题。
考虑到公益类青年自组织对于政府职能、社会和谐的协调促进作用,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学者韦斯布罗德、亨利、萨拉蒙以及吉德伦、罗伯特等从政府和契约失灵、第三方管控、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关系等各个方面,研究了公益类青年自组织与政府职能之间的促进互动和协调作用。韦斯布罗德认为在一些社会的非盈利的机构中,有一些人的工作状态或者是工作的行为表现可以描述为无私奉献以及不谋求私利,而在非盈利界,通过玩弄权力来获取相应的利益的行为和情况是很多的;萨拉蒙认为政府的发展在从直接治理到第三方治理中转变,地方性的政府的治理作用逐步加强,越来越多的自组织的力量凸现出来,这对于政府来说是一种工具性质的发展,同时萨拉蒙认为非政府部门其实也存在自己固有的缺陷,比如会面里所提供的慈善不足等问题;吉德伦则提出自己的类型学理论。
他认为政府在治理社会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一种政府支配的模式,同时还存在着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模式,另外两这在某种情况下会进行相关的合作产生双重模式.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社会组织发展较晚,相关的研究起步比国外晚得多。目前国内对于青年自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组织的定义、现状、组织形式和发展等方面,以实例研究和工作调研报告为主,研究对象多为正式组织,鲜少研究国内自发产生、自主运作和管理的社团,对于公益类青年自组织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关于青年自组织概念,2008年学者董悦提出,青年自组织是青少年因特定的兴趣爱好,或受到统一的利益驱动,自发形成的没有经过政府有关部门注册登记,或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内部注册备案的组织,其运作和发展都具有自发性.学者季淳指出,青年自组织应该是以青年为主要群体,由青少年自发组织、成立、管理、运作、发展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非政府组织,其组织特点为拥有成形的组织结构和章程.总而言之,所谓青年自组织就是以青少年成员为主体的,自行成立、运作、管理、发展壮大的社会性组织。
公益类青年自组织作为一种特殊的青年自组织,类似于志愿组织,但又有所区别。当前,国内外对于公益类青年自组织专项课题研究较少。学者谭建光、张文杰认为公益类青年自组织最大的社会功能在于其社会服务功能;学者王季魁在进行相关的社会调查之后认为公益类青年自组织是在一定的规模人群的基础上参与社会事务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会对社会青年产生相应的影响的青年组织.一般而言,公益类青年自组织是社会自发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规模的,以志愿精神为核心,以社会公众利益的事业目标为组织发展目标,自发形成,自主管理、运作和发展的青年自组织。其服务内容主要为对老弱病残、贫困居民等弱势群体的扶助,对社会环境的保护以及灾后援助等,主要形式有爱心社、义工团以及公益网站。
国内对于青年自组织,尤其是公益类青年自组织的研究视角相对比较宏观,大都着眼于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较少涉及社会功能。学者董悦认为,公益类青年自组织的发展迎合了青年一代的心理和自治需求,能够显着增强青年一代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心。学者何跃分析了国内公益类青年自组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认为社会发展、青年的心理和自治需求、技术和文化背景下志愿精神的普遍宣扬,是促进我国公益类青年自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国内公益类青年自组织的特征和作用的分析中,学者认为我国的公益类青年自组织具有主体固定、疏于管理、参与和运营无固定模式、多元化等特点,在激活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完善公益服务、扩大政策影响方面作用极大,尤其是在公民参与度的提升、青年一代心理诉求和表达、社会关系的融洽、公共服务的完善等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学者何跃认为网上的青年自组织存在着四个特点以及五个社会功能,其中包含分布人群广泛但无规则性等;学者韩德强认为青年自组织的兴起是一种特殊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在特征方面主要包含主题的特定性质、组织管理的无规则和组织运行的网络化等.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外对于公益类青年自组织的实例研究较多,理论研究较少,对政府体制中管控的公益类青年自组织的研究多,非体制内的研究较少,国内学者对于公益类青年自组织的研究相对比较浅,仍处于快速发展不断完善时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涌现越来越多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
因此本研究将全面把握菏泽现有青年自组织现状、特点、发展情况和规律,这将有利于促进相关管理部门切实了解当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特点,优化现行公益类青年自组织的政府宏观控制,同时有助于青年自组织的内部管理、互动协作的科学性及合理化,促进我国青年群体的心智健康成长。在既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对菏泽市的部分规模和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公益类青少年社会组织进行实例调研,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探讨,总结当前菏泽市乃至全国公益类青年自组织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和意见建议,供有关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