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香港与内地艺术团体的管理制度比较绪论(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03 共8681字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艺术管理学科起源方面的研究费朗索瓦。科尔伯特在《文化产业:营销与管理》中介绍了第一个艺术管理专业于 1966 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设立,这标志着艺术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①1966年,哈佛大学 Douglas Schwalbe、Thomas Raymond和 Stephen Greyser 三人一起成立了艺术管理研究院,在艺术管理领域开始作相关研究,为艺术管理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72 年,Ichack Adizes 在《加州管理评论》的相关论文中认为,艺术管理功能及组织机构还没有得到探知,艺术仅仅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领域。1978 年,《哈佛商业评论》刊登了《管理艺术》一文,该文作者是 Raymond 和 Greyser,这篇文章的出现标志着艺术组织和管理问题正式建立联系。②
  
  (2)香港艺术团体发展方面的研究Gerard Henry(2007)在《艺术与文化:香港或一个创作集体记忆》一文中认为,香港政府通过香港艺术发展局向艺术机构提供赠款,政府给个体艺术家、艺术团体提供了良好的艺术创造氛围,使得艺术团体维持良好态势运作。③Anita Ng Heung Sang(2009)在《香港视觉艺术教育网络和探究式教学途径的使用》一文中认为,香港艺术工作者在艺术教育领域注重结合自身环境,为市民提供共享的艺术空间。使得香港市民能积极参与艺术团体开展的各类艺术活动,营造出积极健康并充满活力的艺术团体工作氛围。①Frank Vigneron(2013)在《香港艺术工作者两个相互竞争的惯习》一文中认为,香港艺术团体工作者在参与艺术工作上与内地存在差异。②香港十分重视艺术机构的培养,特别是艺术教育机构,新的机构提供新的方法并创造新的概念,来促进香港艺术教育的发展。此外,香港重视艺术市场的培养,使得艺术工作走向市场。

  (3)艺术团体管理方面的研究Stein, Tobie S.(2000)在《为表演艺术团体管理人员创造机会》中指出,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非营利性表演艺术团体以服务大众为目的。③非营利性艺术团体受到法律的约束。非营利性组织包括剧团、交响乐团、芭蕾舞团和现代舞公司都属于为公众利益服务的组织,它们直接通过捐赠或者政府资助参与到市场,为美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少贡献。参与艺术团体组织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可以为社区带来很多服务,青年文艺节目可以减少青少年参与犯罪行为以及降低辍学率。Thomas More Smith(2007)在《政府私人捐款资金对非营利性艺术表演团体的影响》中使用一些模型及评估技术,研究政府拨款和私人捐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政府对于非营利性艺术团体的资助与私人赞助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④非营利性艺术表演团体通过政府财政拨款、私人赞助、自营收入、会费、租用空间和设备等多种途径获得资金来源。政府对于艺术团体的财政资助额增加,会有效降低私人资助额。Lacayo, Richard(2009)在《文化衰退》中谈到,由于受到经济大萧条的影响,美国很多博物馆以及表演艺术团体纷纷遭受冲击。此外,有将近 10%的工作单位出现裁员情况。⑤康涅格蒂歌剧在内的众多剧院关闭,尽管他们已经正常运行了67 个赛季。全国各地乐团,歌剧院,戏剧团和舞蹈公司都在削减薪水。Pletz John,Kapos Shia(2013)在《艺术筹款的科学学习》中谈到古德曼剧院、芝加哥交响乐团和芝加哥抒情歌剧院这些表演艺术团体如何利用网络工具来提高他们的筹款活动。⑥电子商务能够提供在线订票服务,并帮助艺术团体收集有关客户的数据,从而与他们建立未来的通信。古德曼剧院、芝加哥交响乐团和芝加哥抒情歌剧院等非营利组织投资于技术,使得它们更容易购票或网上捐赠并收集有关潜在的捐助者和用户的价值信息。

  通过收集国外文献资料可知,国外学者对于艺术团体管理体制方面研究资料相对较少。西方国家主要通过相关政策法规来调节并控制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西方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文化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文化资源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调节配置。英国与美国的艺术表演团体发展一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表演事业繁荣发展。而英美两国都是奉行竞争与市场的国家,对艺术表演团体都采取开放式的管理方式:美国是一种间接管理模式,英国则是采取直接与间接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英国人发明的一套文化管理方法被称为“一臂之距”(arm's length),政府不直接管理成千上万个具体的艺术团体,而是通过中介机构来间接管理,中介机构接受政府相关委托并向政府提供文化政策建议,协助政府决定财政拨款项目并对效果进行监督评估。这种公共财政资助模式目前已被欧洲及其他发达国家普遍接受。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关于内地艺术表演团体发展方面的研究毕雪梅,尤志国(2009)在《河北省艺术团体发展概述》中首先从艺术团体的数量、艺术团体区域分布、艺术团体的类型、从业人员及结构、资金投入和分配状况、工资形式与收入水平等方面对河北省艺术团体进行了问卷统计。揭示出河北省艺术团体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并基于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认为河北省应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应重点扶植特色品牌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多元化发展,在体制上应不断改革创新,对艺术团体内部人员机构加大改革。①王文章(2009)在《艺术管理概论》一文中认为,对于艺术表演团体的管理实质上就是组织和协调多个群体开展艺术生产,这种艺术生产涉及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因此有别于企业生产管理。艺术管理包括微观管理和宏观管理两个层面,其中微观管理实质上是对于艺术表演团体内部的管理,宏观管理则是对于艺术事业的总体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艺术管理也逐渐出现新的特征。②魏龙(2013)在《略论新形势下的艺术表演团体》中认为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艺术团体发展的需要。需要培养开放的观念,着眼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拓宽渠道来发展艺术团体。认为艺术团体的发展不能只注重经济收入,更应体现出社会价值,由此才能保证艺术团体可持续发展。且必须注重开放理念、提高组织效率并将艺术的社会价值放在首位,才能使得艺术表演团体的发展具有持久的生命力。③冯丹娃,起文华(2014)认为非营利艺术团体遇到的突出问题是资金问题,主张加大对非营利组织的宣传力度,加强全社会的责任意识,引导更多志愿者、企业资助非营利艺术团体。①耿纪朋、郑小红、龚珍旭(2014)在《中国艺术管理发展史考略》中对中国的艺术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揭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管理的特点。②李俊(2015)在《我国艺术产业管理的对策》中谈到,政府引导是艺术产业管理的顶层设计。政府应当培育市场按照产业经济的规律来运行与发展,需要为社会成员创造出一个公平合理、健康向上的艺术氛围和市场环境,从而保证艺术市场管理有序进行。③
  
  (2)关于香港艺术团体发展方面的研究黄士芳(2003)提出,为了保障公民的文化需求,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文化政策。④香港政府主要通过香港康文署、香港艺术发展局、香港区议会来制定并实施相关文化政策。香港康文署为文化政策的执行部门,香港艺术发展局是专门为艺术团体提供资助服务的艺术机构,香港区议会则是重点支持地区性的艺术团体。三个部门机构拥有不同的职能,共同管理扶持香港艺术团体的发展。王鹏(2007)认为香港艺术文化之所以在业内具有深厚的影响力,是因为香港十分重视艺术文化产业的创意型及服务型特点。认为广东应当汲取香港文化创意产业成功的经验,注重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品牌效应,让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⑤梁燕丽(2012)在《中西文化交汇下的香港话剧》中认为,香港话剧之所以能迅速发展,是因为香港处在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长期开放、中西交融的文化环境使得香港话剧能够跨文化沟通与互动。香港话剧结合了西方现代戏剧的特点,借鉴了西方话剧的许多优点并保留了本土化的特色,中西交融的风格使得香港话剧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香港话剧成功的经验能给内地话剧的发展带来许多启示。⑥张晋琼(2013)在《港澳民间粤剧团体的生存状况及港澳政府对其的扶持》中谈到,香港民间粤剧的发展得益于香港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投入。香港政府努力营造适合粤剧团体生存发展的环境,通过场地建设和租用,给粤剧团体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香港的民间粤剧拥有多种途径申请政府的资助,包括香港民政总署、香港文化局、香港社工局等众多部门都为香港民间剧团提供补贴和赞助,从而使得香港民间粤剧团体能持续快速发展。①张刚(2014)在《香港艺术文化政策对我国演艺院团发展的启示》中研究指出,内地演艺院团的发展应当借鉴香港文化艺术政策成功的经验。认为香港里外互补的文化政策值得内地学习,香港在发展文化艺术的过程中重视与亚洲国家如韩国、日本的人才交流及节目合作,建立文化艺术网络,加强合作沟通;香港构建强有力的政策框架,使得演艺产业在政策法规的保护下不断发展壮大,香港文化的发展重视以人为本、全方位推动及建立伙伴关系,这些策略原则使得香港艺术团体不断繁荣发展;香港政府对于不同类别的演艺团体能区别对待,内地在艺术团体改革的过程中应该从中得到经验总结,正确处理好艺术团体改革中的利益矛盾。②
  
  (3)关于艺术团体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刘斌(2010)认为艺术表演团体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载体作用。认为艺术团体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面对当今市场竞争及体制改革的浪潮,发展艺术表演团体可以使得传统文化实现当代发展。③王东(2013)在《关于民间文艺团体的思考》一文中认为民间艺术团体传承我了我国传统文化,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应该足够重视民间艺术团体的发展,加强民间艺术团体的建设。民间文艺团体可以弥补国有院团的不足,通过民间文艺团体的各种演出活动,可以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时代的进步,民间文艺团体也面临着发展困境,民间艺团人员缺乏政府重视,艺术团体发展资金严重不足。需要构建多方合力对民间文艺团体给予足够重视,引导并鼓励其发展。④李媛媛(2014)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非营利文化组织的兴起》中谈到,非营利性文化组织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单一的公共文化产品提供方式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在西方国家,文化类非营利组织在承担公共文化产品提供功能上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美国拥有将近 140 万非营利性文化组织,推动美国社会文化不断发展进步。英国在艺术团体和政府机构之间引入非政府公共文化机构,负责联系和资助各类艺术团体,即所谓“一臂之距”原则,有效促进艺术团体的发展与管理。⑤
  
  (4)关于艺术团体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刘筠梅(2008)归纳出内地艺术团体在改革的过程中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艺术团体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众多不足之处。①姬汝茂(2008)认为应当科学划分各级文化管理部门的职能,全面调整组织结构,不断创新艺术文化产业的管理发展模式,培育大型文化流通企业。②和云峰(2009)认为应当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支持艺术团体的发展,并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引导民营艺术团体不断发展。③叶再春(2010)认为大媒体时代的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需综合考虑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势及地方政府的有益探索两个层面的因素,应当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现象。④陈世香(2012)在《中国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背景、成果与发展趋势》中提出,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深化改革事业的重点领域,认为今后一段时期,理论和实践界应当着重探索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实践现状及发展趋势,界定并澄清改革进程中的阻力和动力机制。⑤刘震(2013)认为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应吸引更多社会及民间力量参与,从而促进文化行政管理方式的变革。⑥满岳海(2014)在《当前艺术表演团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首先从艺术表演团体演出经营、艺术表演团体内部管理两个层面梳理了当前我国艺术表演团体管理存在的问题。紧接着总结出艺术表演团体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认为从个体人员层面,应加强对演职人员及基层行政人员的监督管理;从群体团队层面,应加强群体团队的建设及组织的运行效率;从组织系统层面,应当不断优化艺术表演团体的机构设置并注重艺术团体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水平。⑦王相华(2014)认为首先应当重视完善相关政策的制定程序及效果评估,将政策评估融入实际工作当中;其次应该努力构建文艺院团有序发展的法制环境,制定相关的行业法规,规范并促进演艺业健康发展;最后要结合政策评估成效,巩固政策的执行并继续深化关键领域的改革,更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引导作用。⑧绕先来(2014)对法国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进行了探析,认为中国需要创新原有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⑨吴曼莉,李剑(2014)在《“一臂之距”管理机制在区域文化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中认为我国在文化管理上采取“一臂之距”原则具备可行性。“一臂之距”管理思想主张将政府的部分管理职能下移到第三部门,在政府与艺术团体之间引入行业中介等组织。中国应当借鉴英国“一臂之距”管理理念并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推进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①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