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宋代画论中的人文要素与园林营造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17 共4911字

  第三章 宋代画论中的人文要素与园林营造。

  3.1 山水画与山水园对自然美的追求。

  由于中西方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国传统的自然观与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西方强调主体和客体的对立关系,对待自然是以征服挑战的心态,崇尚人类中心主义。而中国传统的认知环境,使中国人文和更重视与自然的和谐和统一,"天人合一"就是中国世界观的最高境界。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认识伴随着人类历史的文明在发展。作为中国古代最初的自然审美观,孔子的"君子比德"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德"就是说自然景物之所以美,是因为人作为社会主体可以从自然中感受到人情味儿的存在。在这里的'德'是指伦理道德或精神品德;'比'指象征或比拟。总的来说,就是将人们的某种品格和情操赋予自然生物,使其人格化,也就是说自然物的价值并不在其本身,而是比附在它身上的某种道德情操的价值。更注重自然生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同时也意味着更注重人的主体地位。

  宋代山水画、山水园林的成熟发展更象征着人们对于自然的欣赏,享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写道,"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将自然山水比作生命体,把它们拟人化比喻,使其拥有了人的特质,这便更和谐的将人与自然环境融入在一起。"山水先理会大山,名为主峰,主峰已定,方作以次近者远者小者大者,以其一境主之于此,故曰主峰,如君臣上下也","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冈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通过这样的比喻手法,我们可以看出古人认为自然环境与人一样也有使其协调在一起的法则和规矩。[19]

  这些绘画观点,与造园的观点基本一致。

  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的"畅神",将自然界与人的关系又进一步扩大,强调了精神愉悦的核心意义。"畅神"是将人进一步地融入到自然界中,人们对自然山水欣赏早已突破了"比德"的审美观,人们开始按照自身不同的秉性和追求选择不同的自然环境,以达到心神舒畅的目的。[19]

  《林泉高致》中说道"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人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便会拥有同样的情感。

  从古人的山水画中我们不难看到,人作为景观的一部分在整幅画中的布置,占的比例很小,更多是强调人在自然环境中的与自然相互协调的活动。例如郭熙的《树色平远图》。

  宋代画论中还有很多表达对自然美欣赏的语句。

  以上段落通过对自然山水全面而精辟的概括,表达了自然山水对画家、文人的重要性,山水不是单一而成,而是互成整体。山水元素是文人抒发感情和文采的主要对象,于是山水往往伴着人的相似之处而出现。

  画家通过绘画抒发对自然山水的欣赏,山水画的价值亦同于中国古典园林,园林是一幅立体的山水画,是大自然的缩景。造园家们将大自然的美景刻意地创造在繁乱市井之中,营造宁静的空间,正是对大自然的欣赏,在纯粹自然界中过着完美的田园生活对于现实中的大多数文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他们将自然搬在自己的住所附近,使得可以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中吟诗作画,交友品茶,来满足内心对自然生活的追求。

  北宋的书学理论家朱长文曾在《乐圃记》中这样描写他自己规划经营的私人园林"乐圃":……冈上有琴台,台之西隅,有咏斋,予尝抚琴赋诗于此,所以名云。'见山冈'下有池……池中有亭,曰'墨池',余尝集百氏妙迹于此而展玩也。池岸有亭,曰'笔溪',其清可以濯笔。溪旁有钓渚,其静可以垂纶也。"可见,造园家在造园时充分考虑了自身与园林的结合,将人物的活动融入到园林的每个景致中去,赋予景观实际的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各种精神和文化需求。[20]

  3.2 宋代背景下的山水人文化。

  山水画与山水园林的存在说明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取决于人所处的社会背景。然而,处于同一个大环境之中,不同人的不同秉性与生活环境又决定着这种关系的异同。阅读宋代的画论,感受宋代山水文化高雅的同时,发现作者在谈论山水时的感情色彩是不一样的,那么他们所描述的绘画法则不仅仅是传授绘画的心得,而是面对山水不同心境的依据。下面以李成的《山水诀》和郭熙的《林泉高致》两篇不同语言风格的画论作对比,探究宋朝文人的不同山水观。

  《山水诀》语言风格较为简洁,多成口诀形式。文中说道:"野桥寂寞,逍遥竹坞人家,古寺萧条,掩映松林佛塔".与《园冶》十分相像。这是这篇画论的感情灵魂,充分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在山水间的理想生活以及人世间的沧桑变化。这不仅仅反映作者的自然审美观,更是作者人生观的体现。"楼观仍须间做,亭庵不在常施。"园林建筑的存在是为人在生活中对其的利用,那么这段话就表达了作者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状态。希望在山水画中创造出一种宜居的隐居生活环境。这样的环境中,有人工痕迹的存在但仅仅是满足使用的需求。

  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文章中讲解绘画技法的部分就不单单是这样浅显的表述,文中说道:"落笔无令太重,重则浊而不清,不可太轻,轻则燥而不润。烘染过度则不接,辟绰繁细则失神。"这不仅是典型儒家中庸思想的表现,也是和谐美的表现。不能太重,不能太轻,不能太燥,不能太润。那也就是尽可能的保持事物最原始"清"、"润"、"神"的本质。自然界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最美的。

  "石布棱层,根脚还须带土","乔木疏于平野,矮窠密布山头".这样的布置是最接近自然的状态。有人的存在有少不了人为的痕迹,但作者认为山水画的创作又要有艺术化的行为方式。如果是经过处理的景致不则宜出现险景:"颠崖危石,不用频施;峻岭枯槎,也宜少作","乔木耸直,蟠屈者一株两株;乱石礌堆,奇怪者三块两块".这也足以说明作者理想的山野生活是平静而不凶险的。

  如果说《山水诀》反映的是人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那么《林泉高致》则表现的是人与山水的另一种关系。郭熙将人和社会的关系反映在山水中,这时的山水不但反映了人在自然中的状态,也显示了人在社会中的状态。[21]

  《画诀》中山水布局如君臣上下、林石安置如君子小人。将人于社会之中的等级制度加赋在山水之上。将山水比德、山水拟人、山水同体。此处比德即人类品德,拟人则是人情感,同体就像五官五脏六腑。李成认为山水自然是为人而存在的,《林泉高致》中"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山水画的存在是为人存在的,特别是社会中的文人,山水画的价值应该是不仅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更应该创造一个让身心共畅游的自然环境,那就是"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

  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在这样的环境中丘园所产生的功能便是全面的。可养素,即可处;可啸傲,即可乐;可隐逸,即可适;可飞鸣,即可亲。是文人们的精神家园,此时文人园这也便是文人与普通老百姓的区别所在。田与园便不再是同一个概念。

  但是作者所渴望的并不是对仕途不满,过着隐居的生活环境。而是将精神与精力赋于服务社会和朝野之上,希望在太平盛世的时代实现自身的报酬。正如郭熙所说"直以太平盛日,君亲之心两隆,苟洁一身出处,节义斯系,岂仁人高蹈远引,为离世绝俗之行,而必与箕颖埒素黄绮同芳[22]哉。"然而,繁忙的仕途生活使文人士大夫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畅游于山水之中,那么山水画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解决途径,使得他们可以"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这就是《林泉高致》中所说的"贵夫山水之本意也".

  《林泉高致》中描述了水的各种形态:"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回环,欲肥腻,欲喷薄,欲激射,欲多泉,欲远流,欲瀑布插天,欲溅扑入地,欲渔钓怡怡,欲草木欣欣,欲挟烟云而秀媚,欲照溪谷而光辉,此水之活体也。"水在保持其自然状态的同时,也因满足了人们活动而拥有了特殊的价值,也就是"欲渔钓怡怡".山水为人而存在,作者刻意的要求山水围绕人来布置,提到"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这样的浪漫主义情怀使得水会因为人的互动而更具魅力。[23]

  《山水诀》和《林泉高致》中都涉及到生活在山间之人,但却不是同一种形象,前者是代表着隐士,后者则是朝廷中有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那么山水画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文人们的精神需求。在他们眼中,山水自然不仅仅是多变的环境系统,更潜移默化的认为自然像人居社会一样也有自身的规则和制度。两篇文章都描述了四季对山水环境的影响,在《画诀》中也详细论述了春、夏、秋、冬山水的不同景象。这三个论断虽然都是描述山水的四时之景,但其切入点和核心思想的表达层次山却又有差异:一指四季环境状态,一指人的表情,一指人的心情。这种表述的意义与整篇文章是相一致的,让人们觉得世间万物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在一种无形的统治下才能有序的发展。进一步说明社会与自然也是在这样强有力的统治下才能相互融合,协调统一,达到相对理想的状态。

  《林泉高致》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表达方式上都与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经验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一致。这是它所在社会的背景所影响的,也是以作者的社会地位为支撑的。而《山水诀》中描述的生活是一种隐居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就意味着对社会环境的放弃,意味着可以走入山水之间,居于其中,享受山水之乐,看山水,画山水。那么社会的条条框框就不再是作者发挥的影响因素了。[24]

  这样不同的山水观是不同的人物个体与社会背景所影响的,那么山水对于不同人物的意义就不尽相同了。宋代山水园林普遍居于城市之中,与贵族、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看来,便是《林泉高致》的意图。正如张凯在《以林泉高致为视角探析中国古典园林》一文中论述的山水画的价值论同样适用于园林。园林对人们来说是另一种生活的体验,他们将园林里的景象按照生活习惯以及其原始的特征进行有规律的组织和创造,将人的创造力与自然的灵性结合在一起,打造满足其生活情趣的美妙空间。这正是山水园林对于宋代文人们的意义所在。

  3.3 宋代画论所论山水画中的生态环境观念。

  在古代山水画论中,山水画家和理论家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也为我们展现了其中的生态环境的观念。《林泉高致》中的《山水训》在开篇提到君子爱山水的原因与在自然本身的审美价值。作这其中也包含了诸多的生态环境观念。[25]

  第一方面是回归原生态,在作者描述的环境状态中,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原始风情,使观赏者摆脱了社会的人工痕迹,融入到最原始的自然环境中去。

  于是,我们便很自然的将这样的环境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联系在一起,人们喜欢这样的环境,是因为喜欢与各种生命体的接触,喜欢置身于其中的放松和体验,喜欢将自身缩小到尽可能不可见的程度,不被发现,不被繁事所扰,回归到原始状态。

  第二方面是创造可游可居的人工生态。《林泉高致》中说道:"世上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这里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并不是指一般的自然山水,而是人融入到自然的不同方式,是加入人居的人工山水,即私家园林。

  "可行"指有路,无论是自然山路还是人工园路。是步履自由,是自然环境可被利用。"可望"指眺远,近为看,远为望,即有可借景的台或楼或山岗。是眼光自由,是人对自然环境的视觉感受,是静态的接触,但仅凭"可望"并不能使人彻底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可游"的意义则完全不同于前两者,指有景,是身心自由,使得人完全置身于自然之中,才能从各个角度感受大自然的美,才能获得内心的愉悦和满足。而"可居"的程度又超越了"可游","可居"指有住宅,是可持续自由,是人与自然环境融合的最现实的方式,这就是人类最高的居住理想--园居。以上的实现源于生态环境中加入了人工的痕迹,即是人工生态环境。此时可行是道路交通,可望是角度和高度;可游是因景和借景,可居是白天可晚上,今天和明天。自然界中本没有没有路,没有视野,没有因借,更没有居所,山水一旦和日常生活产生了联系就从本质上将人的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在园林上就称为园居。

  宋代园林普遍位于城市之中,与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息息相关,人居住与自然之中,享受着自然带来的美好,这就是自然带给人的最直接的生态环境观。

相关标签:园林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