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概述
2.1 桑植民歌产生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
桑植县隶属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在远古时期被称为西南夷地,为澧水的发源地。"处于东经 109°41′~110°46′,北纬 29°17′~29°84′,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县域土地总面积 3474 平方公里,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地形复杂,高山延绵,河流纵横"(桑植县概况编写组,2012,pp.1-2)。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平地面积仅占全县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其群山挺拔,秀木参天,满目清翠,碧水蓝天,由此又有着"绿色生态海洋"之美誉。桑植县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其森林、矿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更是桑植县的一大财富,境内有亚洲第一洞、国家级 4A 旅游景区九天洞,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天平山原始森林,世界恐龙之父无牙芙蓉恐龙化石产地。与此同时,桑植更是一块宝贵的红色土地,是革命的老根据地、贺龙元帅的故乡以及中国工农红军红二方面军万里长征的出发地。
桑植县是一个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据 2009 年统计,全县共有土家、白、苗、蒙古、回、高山、壮、满、侗、瑶、维吾尔、彝、黎、布依、水、朝鲜、佤、藏、哈尼等 27 个少数民族共 42.2698 万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 92.5%"(桑植县概况编写组,2012,p.11)。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及悠久的历史沉淀,孕育出了多姿的音乐文化,桑植县拥有着浓厚的民族音乐文化底蕴,其文化内容涵盖了文学、语言、音乐、舞蹈、戏曲、美术、手工艺、民间知识、人生礼仪、民间信仰等多个方面。长期以来,全县各民族之间共同劳作,共同发展,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其浓郁的风情习俗所创造出的多姿多彩的文化,流传至今的已然成为精髓。特别是桑植民歌已成为桑植县的一张名片,桑植更是被冠以"中国民歌之乡"之美誉,2006 年,桑植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中。除此之外,桑植傩戏、桑植花灯、桑植白族仗鼓舞、桑植白族游神等都是桑植民族文化的瑰宝,成为桑植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资料记载,桑植县多元民族音乐文化的显现经过了三个重要时期,分别是清雍正七年(1729 年)、清末明初以及新中国成立。在清雍正七年改土归流之前,汉族儒家文化原属慈利县十四、十五都,"三溶"地区(外半县)及土司上层人士中传播,之后随着流官进入桑植,以及"军家"、"客家"的迁入,再加上官方的大力支持与提倡,儒家文化和土着文化日益融合,逐步形成了璀璨多姿的桑植民族文化;在清末明初时期,县里一些外出求学、追求革命和进步的知识青年开始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文化,在经过了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之后,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普及。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桑植各民族人民翻身解放,激情迸发,各民族的音乐成为了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 世纪 50 年代初,街头演出宣传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上夜校扫盲学文化成为了时尚,同时逐步建立健全了文化行政事业及事业机构,组建起了专业和业余文化工作队伍,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的指导下,文化工作者大力挖掘、继承和借鉴民族传统文化。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初,桑植民歌作为桑植县的文化品牌正式登上了首都北京的舞台。
2.2 桑植民歌的传唱区域。
桑植民歌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桑植县境内的 39 个乡镇地区,在贵州省、四川省、湖北省等省与桑植县邻近接壤的周边地区也有传唱。
桑植民歌因其分布的地域片区不同而体裁各异,总的来说,桑植境内共可分为五道水、陈家河、凉水口、廖家村、官地坪、瑞塔铺、澧源镇及周边城区等六大片区。而桑植县根据各地区的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等差异又将这些地区分为内半县和外半县,五道水、陈家河、凉水口、廖家村为内半县,澧源镇及周边地区、官地坪、瑞塔铺为外半县。其中五道水片区以山歌、小调为主;陈家河、凉水口片区以花灯调、风俗歌、礼仪歌为主;廖家村以祭祀歌、傩腔为主;官地坪以号子为主;瑞塔铺以小调、革命歌曲为主;澧源镇及周边区域以革命歌曲、花灯调为主。
2.3 桑植民歌的发展脉络。
桑植民歌可考历史距今约两千多年,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屈原的《九歌·湘君》中:"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外族人纷纷迁居至桑植县,在各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中,也为桑植民歌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明代之时,倭寇盛行,土家儿郎们在桑植土司的带领下奋力抗倭,这一时期诞生了大量用以表达家人对其思念的歌曲。到了清代,桑植民歌已广为普及,正如乾隆年间所记载:"土家正月赛灯、摆手、唱摆手歌,为秋千之戏,至正月十六为止"(李玲星,2014,p.15)。而在大革命时期,在贺龙元帅的率领下发动了桑植起义,并建立了以桑植为核心的湘鄂革命根据地,云、贵、川等周边地区红军在此集结的同时带来了其各自所处地区的民歌,并快速的与桑植民歌相融合,以此推动了桑植民歌的发展;直至新中国成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与弘扬,专门派文艺工作者深入桑植县对桑植民歌进行收集与整理,据统计,现已整理出的桑植民歌约 2300 余首。
1956 年,以卢菊香为代表的十多位桑植本地民歌手首次将桑植民歌在长沙唱响,次年,卢菊香一行三人在北京演唱了《马桑树儿搭灯台》、《太阳出来照白岩》等曲目,使桑植民歌开始走向全国;1981 年,《中国民歌集成》出版,有 260首桑植民歌收录其中,至此,桑植民歌得以正式出版,桑植民歌在全国各地开始得到有效的传播。2006 年 5 月 20 日,桑植民歌正式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同时,《桑植民歌精选》在桑植县民族事务局编撰,2006年 12 月,"华夏清音"中国民间经典音乐展演在北京举行,桑植民歌作为潇湘印象进行了专场演出,得到国内外观看嘉宾的一致好评。多家电视台争相报导桑植民歌,桑植民歌唱响于各大卫视的屏幕之上。2008 年 11 月 19 日,中国首届桑植民歌节在桑植民歌广场举办,参加此次演唱的除了桑植本地的民歌手外,还有郁均剑、王丽达等着名歌手;演唱曲风既有原汁原味的桑植民歌曲调,又有在原有曲调基础上注入新元素,进行创编的新民歌,全场大约两万多观众一起见证了这一盛事,对于宣传、普及、推广桑植民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0 年 6 月,"桑植民歌走进校园原生态音乐会"在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厅上演,桑植民歌首次走进校园,桑植县被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列为实践采风基地。2011 年 11 月,桑植县举办了"第二届桑植民歌节".同年 12 月,以尚生武、谷彩花为代表的桑植民歌手参加了在台湾举办的"楚风湘韵"第二届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2012 年 1 月,由侯碧云、钟燕等编导的《桑植民歌联唱》在湖南省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活动中喜获一等奖。同年 7 月,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组织了十多位专家教授亲临桑植县,并深入到洪家关、五道水、巴茅溪等地进行采风,并以保护与传承好桑植民歌为主题进行了专项座谈会。
2.4 桑植民歌的功能。
2.4.1 娱乐。
娱乐是桑植民歌的主要功能之一,演唱桑植民歌成为了桑植人民生产生活中的主要娱乐活动。传唱至今的桑植民歌更是对桑植人民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反映。桑植县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与外界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古老的生产生活中,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精神生活无比单一,演唱桑植民歌成为了桑植人民一种自发的娱乐项目,人们以演唱桑植民歌来自娱自乐。白天在地里干农活时,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相互之间采取对歌的形式进行民歌演唱;晚上收工回家,家中老小围坐在一起,大人唱一句,小孩学一句。如此,一唱一和,一来一往,桑植民歌很自然的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人们以演唱桑植民歌为自己的娱乐休闲活动。桑植民歌的歌曲结构短小,且灵活多变,没有固定的歌词,大多数都是依曲即兴填词:在固定的曲调上依据当时当地的演唱氛围唱出相应的歌词,其即性发挥更加凸显了桑植民歌的独特趣味。如在演唱山歌时表现尤为突出,一般来说,对唱山歌的时候没有固定的歌词,歌者就在记忆中选取固定的一个曲调并根据自己的所想而进行填词,随心所欲的唱,你唱上一句,我跟着上一句的歌词接下一句,同样的曲调填上不同的歌词,就变成了不同的歌曲。歌词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时而风趣幽默,时而真挚感人,是人们内心实感的真实再现,于歌唱之中营造出了十分和谐、融洽欢乐的气氛,使得在场者叫好声不断,欢声一片。充分体现了桑植民歌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宗旨,桑植民歌极强的娱乐功能,为桑植人民单调的生活增添了趣味性,充实了桑植人民的生活。
2.4.2 抒情。
桑植民歌是对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去疲劳、寄相思、传爱意是桑植人民借以演唱桑植民歌最常抒发的情绪。在传统的农耕生产劳作中,白天在外劳作,为了缓解劳动中的疲劳,演唱桑植民歌成为了大家的发泄渠道。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人民的生产工具极为简陋,体力活动成为了主要的劳动形式,劳动号子作为桑植民歌的一种歌曲体裁,在桑植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配合桑植人民进行生产劳动的一种歌唱形式,在歌唱中形成了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生产模式,在集体劳动时常有出现,劳动号子以其简短的旋律、紧促重复的歌词,来指挥、引领着人们进行劳动,由此而给体力消耗大、动作重复单一的劳动起到了去疲劳、提精神、鼓舞士气的作用;除此之外,桑植民歌作为一种交流、沟通手段,歌者于歌唱之中传达对心上人的爱慕与思念之情。淳朴的桑植人民对于自己的爱慕对象害羞于言语的表达,就以演唱桑植民歌为渠道,隔山呼应、以歌传情,以歌词寄相思,以曲调达爱意,在一问一答、一回一应之间喜结连理。
由此,桑植民歌成为了桑植人民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
2.4.3 礼仪教化。
桑植民歌在桑植人民心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特别是将民俗礼仪融入到桑植民歌的演唱之中,使得桑植民歌与桑植本地的风俗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中映射出了桑植县独有的民族精神气质。桑植民歌在反映人们生活喜、怒、哀、乐的同时,也蕴含了桑植本地的一些礼仪礼教于歌曲中。将本地的礼仪礼节以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来,人们通过耳濡目染的形式接受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些礼仪礼节固定下来,扎根于脑海。在一些特定的民俗礼仪中演唱桑植民歌已成为一种定式,如在姑娘出嫁时唱哭嫁歌。
《哭嫁歌》是土家族比较有代表性的婚俗民歌。土家族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所以土家族的女儿以哭嫁歌的形式诉说着婚嫁的礼仪。土家族的姑娘从小听着《哭嫁歌》长大,轮到自己出嫁时,以歌曲来表达自己对父母、家长的不舍,与此同时,家人也会以歌唱的形式,诉说不舍的同时告诫即将出嫁的姑娘在远嫁他家之后应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媳妇。除此之外,丧葬歌、酒宴歌、咒语歌等等都是需要在一些固定的民俗仪式中演唱,并以这样的形式将民俗礼仪沿袭下来,礼仪教化是桑植民歌的一大突出功能。
2.4.4 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是桑植民歌的又一重要功能。桑植民歌作为桑植县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蕴含并传播着丰富的区域民族文化,包括民族生存经验,生产、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等等。历史上落后的经济、闭塞的交通,使得桑植人民很少和外界有交流,也很少有人能够接受到学校教育,桑植人民大多以口头文化教育为主,世代的积累并流传成为了桑植人民文化获得的主渠道。桑植民歌是在桑植人民长期且广泛的群体性的即兴创作以口传心授的方式逐渐形成、积累和发展而来的。在《哭嫁歌》、《傩戏仪式》等桑植本地的特色文化中,都将桑植民歌这一艺术形式包含其中,桑植作为一个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其只有语言而无文字,桑植民歌作为一种语言化的艺术形式,与本地的文化紧密相连。以土家族为例,桑植境内的土家族传统文化大多以音乐的形式承袭下来,特别是以歌唱的形式流传至今,如果歌唱消失,土家族的文化也将面临着消失的危机。如对桑植民歌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的看出,多数土家族歌曲就是以本地方言为基础,进行依字形腔来创作的,本地的方言成为了桑植民歌自身特色形成的重要因素,本地语言被丢弃,也就无法唱出桑植民歌特有的韵味。因此,像《马桑树儿搭灯台》、《花大姐》等极具地方代表性的歌曲就要求用桑植本地的方言进行演绎,这样才能够将桑植民歌的原汁原味性演唱出来。
人们在传唱桑植民歌的过程中,能够使民族生存发展经验、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传唱桑植民歌,客观上起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本章小结。
桑植民歌产生于湖南省西北部山区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桑植县。因其传唱区域之广泛、历史之悠久、体裁之丰富、歌声之淳朴促使其得以流传至今。桑植民歌作为桑植人民日常的重要交流方式,是桑植人民自然心声的流露,而这一自然原生性的歌唱形式又将桑植县的特色文化融于其中,使桑植民歌具有娱乐、抒情、礼仪教化与文化传承的多重功能,且各个功能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交错相融。桑植民歌于高亢嘹亮、委婉缠绵之间将个人情感和本地区习俗、礼仪、教化巧妙的融于一体,对于传承桑植区域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于传唱之中,将桑植县的地理、人文、风俗、礼仪等映射于世人面前,并沿袭下去,世代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