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级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特定环境。
群体的形成都依赖于一定的交流环境,初中生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也离不开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环境是影响其形成的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因素。在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研究中影响其形成的特定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距离的远近。
空间距离的远近会影响学生人际关系的亲疏,两者大致成正比关系,一般情况下,距离越近,联系交流越方便,关系一般越亲密。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个别成员住在同一个小区,平时一同上下学,一同嬉戏玩耍。在班里多是同组、同桌、前后桌的同学之间容易形成稳定的人际关系,班级非正式群体多是由此形成。
2.相互交往的频率。
对于学生群体来说,相互交往的频率越高,相越容易相互了解,互相了解的也就越深入,也就越容易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交往的频率与彼此相处的距离远近有一定的关系,通常距离越近,交往频率越高,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的学生即便是与同桌,也可能因为性格的原因而彼此交往的频率并不高。
3.相互认识的时间长短。
一般情况下,彼此认识的时间越长,相互之间的了解越深入,越习惯彼此间的相处模式,也就越容易形成稳定的人际关系。针对班级非正式群体中的成员访谈中有如此描述,"我跟他从小学都在一起玩儿,比较熟嘛,关系挺好的","我跟他认识都六年了,我们小学在一个学校,经常一起玩儿,熟得很,也就习惯和他在一起玩了""我跟他从小就认识,我的事儿他都知道,他的事儿我也都知道,有啥事儿就习惯跟他说说,他也是,所以我们关系铁得很".认识时间的长短可以作为他们衡量感情深浅的一个计量标尺。
4.彼此的相似程度。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班级中的个体一般愿意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
相似性首先体现在个体外在生物特征上,如相同的性别特征,这就很好理解在班级非正式群体网络图中直观的男女生群体各自为阵的现象;还有就是个子的高矮,在班级的日常观察中会自然看到成群结对的学生都是个子相当的,个子高矮对班级学生的交友有直接影响。学生个子的高矮直接影响到班级中的座位排列。个子较矮学生的座位通常位于教室的前排,个子高的学生通常被安排在教室后排,教室中的座位安排自然分离出高个子群体和矮个子群体。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非常在意自己身高,喜欢与同龄人作比较找到自己的位置。高个子的不屑与矮个子的成为好友,矮个子的学生也不喜欢与有压迫感的高个子做朋友。
相似性大多还体现在态度、观念、兴趣、爱好、个性及生活背景等方面。一般情况下,彼此在这些方面的相似性越大,越易产生相互吸引。尤其是双方在态度上的相似,更能产生吸引力。因为群体在讨论一些问题上态度的一致性能促进彼此情感的融洽程度,让群体成员产生志同道合之感,容易产生心理共鸣,形成密切的关系。
5.彼此的互补程度。
当双方在某些方面既有一定差别,又能互相包容时,则会产生强烈的吸引。
日常生活中常见到急脾气和慢脾性的人合作得很好,爱安静倾听的和爱说的成了好朋友的现象。在了解学生过程中,有学生表示"很多时候我想爱说一些自己的想法,那她会是我忠心的听众,那她呢,经常不爱表达自己的想法,她要有烦心事,我总会办法逗她开心","我有啥都爱说,比较外向,他比较内向吧,不爱说,心里有啥想法都闷着,但是我们俩相处的还行,有时候逼急了他,他就会把他的想法说出来,哈哈,我觉得我们俩还挺好玩的".互补性吸引往往是交往双方在人际需求方面恰好能够相互获得一定的满足。
(二)班级中的不同学生分层。
班级中不同学生分层的划分是随着班级中学生的交往而自然产生,是班级中的普遍现象。这种划分似是无形的标准,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帕森斯在《作为一种社会体系的班级:它在美国社会中的某些功能》中指出,"非正式群体的相当分明的声望分层,这实际上是一种势利的成份,它往往比成人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重要的是,虽然友侪群体的声望同其他成员的家庭地位之间有显着的一致性,但是,像小学里的成就等级一样,这绝不仅仅是社会分层尺度的一面'镜子',因为,有许多低出身的儿童被接纳入其成员的家庭地位高于自己的群体。这一分层的青年体系是作为一种真正的分类机制在运转的,它不是仅仅巩固先天获致的地位。"1.以成绩好坏而形成的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学生分层。
在班级学生之间的交往中,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交往群体的形成。学习成绩好的不屑与成绩差的交流,更有甚者视成绩差的同学为病毒,害怕受其影响;在学习成绩作为学生主要评价手段的班级中,成绩差的学生大多有自卑心理,不敢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交朋友,认为自己不够资格。
2.以是否是班委成员而形成的"管理人员"和"群众"学生分层。
吴康宁教授曾在《班级中的工具性角色、表意性角色及其引导》一文中指出,在我国中小学,班级的正式组织结构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的三层次结构:第一层是对整个班级的工作负责的角色,即班干部;第二层是对班级中的小组工作负责的角色,即小组长;第三层则是对群体分配至个人的工作及群体对个人的期待负责的角色,即小组一般成员。上述三层次角色结构基本上呈金字塔型,担任"管理角色" (班干部、小组长) 的只是群体中的少数成员, 而大部分成员则只是一般的"群众角色".
"管理"层内部团结一致时,对"群众"层的管理会整齐划一,或与"群众"层友好相处,或与"群众"层矛盾重重,形成"管理"阶层与"群众"层的对立群体;当"管理"层内部不团结时,各自拉拢"群众"层的同学形成自己的势力,在班级中针锋相对。
四、中学生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一)班级非正式群体形成特征。
1.自发形成。
班级非正式群体是在班级学生自由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没有规范的制度章程,也没有系统的组织机构,群体成员间的关系依托感情而存在。群体成员之间的感情随交往深入而深刻,依靠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发展。但是,群体内部客观存在着"核心人物",它随着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形成自然产生。
2.群体结构不稳定。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在生理、心理方面都有着急剧变化,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具有想法多变、思想不成熟、情绪不稳定的特点。因此,由这些中学生组成的班级非正式群体结构具有不稳定性,极易受到冲击而解体,又或者形成新的群体。
(二)班级非正式群体构成特征。
1.群体内部性别单一。
郑新蓉在其所着的《性别与教育》一书中指出,"青春期是个体性别刻板定性最强阶段。青春期又称为性别强化期。青春期的女生会看重自己是否能够得到同伴的喜爱,与其他女生发展亲密友谊;青春期的男生看重独立性和个人能力以获得男性同龄人的认可。"在中学的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构成中,通常是男生与男生一起,女生与女生一起。这不是说男女生零交流,班级中的男女生交流还是比较广泛的,也有性格开朗的女生与男生的关系发展很不错,但是还未到发展成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程度。由图 2-2 班级非正式群体网络图可以直观看出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员构成,呈现出单一性别特征。
2.群体的多样性。
中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规模是多样的。小到"铁三角"组合,大到八九人不等,还有大的非正式群体内部包含多个非正式群体的情况,主要由于构成成员关系的亲疏程度不等,又或者是兴趣爱好的不同而自然形成,必要时以大的群体形式呈现,不必须时以小群体的方式存在活动。
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的性质是多样的。有根据喜爱的学科不同而形成的学习群体,有根据不同的偶像崇拜而形成的粉丝群体,有根据不同体育爱好而形成的运动群体。
对班级中的某一同学而言,他所参与的非正式群体可以是多样的。在班级中,就一个学生而言,他可以参与到不同的群体当中去,特别是一些爱好广泛,性格开朗的学生,他可能是几个非正式群体共有的成员。班级中有些群体成员相互交叉,彼此联系,形成一幅复杂而生动的班级人际关系图。
3.自然形成拥有一定的威信"核心人物".
班级中比较成熟的非正式群体内部拥有自然形成的领军人物,即群体的"核心人物"."核心人物"有时是一个有能力、威信力极高的学生,有时会是这个非正式群体中的一个凝聚力强的小群体,由两到三人组成。不管是一个学生,还是两到三人的核心小群体,在非正式群体中都有较高威信和影响力。因而"核心人物" 能够左右群体内的舆论倾向,为群体成员设置一些不成文的群体规范,体现其群体特色与排外性,并对群体成员起到约束的作用。甚至有时"核心人物"会代表群体对其成员执行一些不成文却行之有效的奖惩措施。
4.成员之间关系亲疏不同,地位不同。
班级非正式群体内部构成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是不同的,有的成员善于调节人际关系,能够保持与群体中各个成员的亲近,在群体中的影响力会因此而提升,地位自然升高;有的成员不善于表达自我,会对群体中的某些成员产生疏远感,其影响力会相对降低,在群体中地位随之下降。尤其是成员与"核心人物"亲疏关系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其在群体内的地位。"核心人物"在群体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和影响力,一般来讲,与"核心人物"关系较为紧密的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会相对较高。
(三)班级非正式群体对班级作用的双重性特点。
班级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当非正式群体与班级目标一致时,他们能够与班级中正式群体形成合力,成为班级建设的辅助力量;当非正式群体与班级目标不一致时,与班级正式群体产生矛盾冲突,从而会削弱班级正式群体的作用力,对班级建设起阻碍作用。
五、班级非正式群体中的人际交往。
关于班级非正式群体中的人际交往的考察,主要是通过日常观察记录和对班级 43 名学生进行访谈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把班级学生之间的交往行为分类,总结得出以下三方面的信息。
(一)情感交流方面。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和日常观察,发现班级非正式群体中关系较为亲密的学生之间在情感交流方面突出呈现以下行为表现:秘密分享、内部起绰号和礼物互赠行为。
1.秘密分享。
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与小秘密,或涉及到个体重要的行为动向,或有悖于成人世界的道德规范与行为规约,在与同龄人的交流中易于被理解和接受,彼此秘密的分享使得相互间的感情进一步加深,关系更为紧密。
在关于群体内成员交往方面询问学生"你是否会与班内好友分享自己的一些小秘密"时,43 位学生有 5 位同学回答了不会分享,觉得"秘密嘛,还是自己留在心里吧,跟谁说都不保险",剩下的 38 位同学,约占全班同学的百分之八十八,回答会告诉好友,这里包含了"完全告知型"、"基本告知型"和"小部分告知型"的学生。他们表示"我跟他们之间是没什么秘密的,他们都知道我喜欢哪个女生,呵呵,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也愿意跟他们说,说了心情就会好,有次我跟我妈生气了,都是他们劝我的,感觉他们挺理解我","有时候会把自己的一些小秘密告诉班里的好朋友,她也会告诉我她的一些事,感觉说了之后,我们的关系更铁了,所以我们之间有啥事儿都会说一下,两个人就是生气了,过两天把事情说清楚了就又好了","看情况吧,有时候会有时候不会,有的事情会说有的事情不会说,因为大家都在一个班里,关系如果不好了,你的秘密不就曝光了,呵呵,我是不会把对我有杀伤力的事情跟他们说的,还有就是家里的事情不会跟他们讲,因为讲了也没用呀".总之,在班级非正式群体内,大部分成员个体会彼此分享自己的想法与秘密,有时会以彼此知晓对方私密事情多少来衡量彼此关系的亲密程度,这也说明了群体中个体彼此间较强的信赖感和群体的超强凝聚力。
2.内部起绰号。
在与班级非正式群体中的个体成员交流中发现,基本上每个成员在群体中都有自己专属的绰号,内部绰号突出了他们所在群体的特别,同时也表明了群体中个体彼此间感情的亲密与与众不同。群体的内部绰号不同于班级里绰号,班级里的绰号全班同学都知道,都可以称呼,无所谓关系的远近和亲密程度,但是,内部绰号仅仅在群体内扩散,彰显群体成员感情的深厚与独特。例如,班级中有一个女生群体自称"皇室一家",有七个成员,分别有"皇上""姑姑(皇上表妹)"三个"皇姐""带刀侍卫"和"带刀侍卫的妻子";更有一个男生群体中,有一个在外人看来极为霸道的男生,竟然在群体中有"娘娘"的称号,这个绰号是他们群体内的,群体外的人是不知晓的,即便知晓也是不允许称的。
3.礼物互赠。
相较于之前,如今的中学生得益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自己可以掌握一定的零花钱,在与同学交往中,特别是班级的非正式群体内部,个体间彼此礼物互赠行为比较普遍,可以被看做是他们感情交流的重要方式。"我们几个会在各自生日的时候聚会,用自己的零花钱给过生日的买礼物,买的都是他平时就想要的,大家都熟悉嘛,都清楚他需要啥。""平时的话,看到喜欢的小东西的话,会想到要给好朋友买的,我上次逛街看中了一条手链,觉得挺好的,就买了两条,送了李 xx 一条,我们都戴一样的,感觉好亲哟!呵呵".
从访谈中,能够很自然了解到班级中关系较为亲密学生间互赠礼物的情况,互赠礼物行为可视为彼此表达情感的方式。
(二)行为互助方面。
通过日常观察,发现在非正式群体内部,个体间的交往比较频繁,行为互助发生的频率是比较高的。下面主要从学习和生活两方面做说明。
1.学习方面的行为互助。
在访谈中,关于群体内个体学习方面的提问有"如果你在教室内做作业过程中遇到一个自己不会的题目,你第一时间会选择问谁?好友、老师还是学习好的同学?"约百分之七十八的同学直接选择问好友,他们认为"问好朋友不丢人呀,问学习好的吧害怕被嫌笨,问老师吧有点儿不好意思","好友吧,问老师太麻烦了,学习好的人家都不搭理咱吧","我喜欢和跟我差不多水平的好朋友一起研究,那样比较有成就感".从学生的选择中可以明显看到群体中的个体更倾向于主动向关系紧密的同伴寻求学习方面的帮助。在日常观察中也验证了这一访谈结果,在一节课刚结束时,这时候任课老师甚至未走出教室,有个别同学对课堂中的某一问题有疑问,看到他多会找与他关系较为紧密的好友商量与讨论,甚至有时会争论到引起在场任课老师的主动参与。班级中的个别学习型的非正式群体中的个体间在行为方面的行为互助是比较明显的,他们在合作中又相互竞争,齐头并进。但同时又有一些消极的学习方面的"互助"行为。在日常的早读开始前,会有很多同学补写作业的情况,在这些同学中不乏有班级非正式群体中的个体互相抄写作业的情况,他们理解"抄作业"为"互帮互助","不让抄就是不够朋友嘛".在群体的压力下,抄作业成为一些班级非正式群体集体上演的"互助"行为。
2.生活方面的行为互助。
关于班级非正式群体中个体在生活方面的行为互助,在访谈中设计问题有"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话,你首先会想到向谁寻求帮助或者是倾诉呢?"有约百分之三十五的学生会选择家里的亲人,多是兄弟姐妹,有约百分之六十一的学生选择与自己关系好的朋友,还有约百分之四的学生选择自我消化。这一资料可以表明,班级中的学生个体在生活方面更倾向于向同伴中关系紧密者寻求帮助或倾诉。他们表示"我们都长大了,不能像小时候儿一样,有啥事儿都跟家长说,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还有朋友嘛,反正我朋友挺多的","首先想到就是找关系好的哥们儿吧,我记得特别清,有次我妈刚给我的生活费,我给弄丢了,心里特别气得慌,但是又不敢跟家里讲,我跟 XXX(班里的好朋友)说了,他直接让我跟他在他家里吃了一星期的饭".班级非正式群体中的个体间生活方面的行为互助是多样的,有些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如给好友带早餐,帮好友一起值日等,还有些帮助是隐藏于他们的交往之中不易察觉。
(三)人际吸引方面。
学生在班级群体中结交朋友时,男女生呈现出不同的人际吸引因素,但是,处于前三位的人际吸引因素,不管是男生所说的"仗义、爱帮助人"、"脾气好、不记仇"、"公正、能以身作则",还是女生所表达的"比较外向、开朗活泼"、"体贴、善解人意"、"学习成绩好,还没架子",都彰显了人格因素在班级非正式群体中人际吸引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班级非正式群体在个体发展中的功能。
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容易受到同龄人的影响,伴随班级而发展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对班级学生个体的影响尤为突出。本节就班级非正式群体对班级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结合实际的观察和访谈记录,并运用相关理论,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积极方面。
1.满足学生个体正常的心理和精神需要。
班级非正式群体中的各成员间的交往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形成的主要人际关系,是他们在学校生活、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解释,个体会相继出现五个层次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进入学校的学生也是带着种种需要与欲求的,不仅有求知欲, 还有归属和自尊的需要, 而且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不同,性格特点不同,仅仅从班级的正式群体中是不能得到完全满足的。班级非正式群体正是由有共同兴趣爱好、性情相投的同学自发形成,能够满足其正常的心理和精神需要,如感情交流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等。班级非正式群体中的交往是对班级交往中必要和有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促进学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
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与同伴的交往是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要素。在与班级非正式群体成员的交往中, 彼此信任尊重,互相学习,从同伴身上认识发现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自我意识得到健康发展。如果同伴交往缺失,学生就缺少比较的参照群体,对自己的认识就会不到位,自我意识就得不到适时的发展。班级非正式群体中的同伴交往是促进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有效途径。
3.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班级非正式群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而交往能力在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非正式群体为学生提供了培养交往能力的环境。在班级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间的情感培养与维持离不开彼此的交流与交往,由于群体是自发形成,成员间的共同话题与喜好较多,能够实现成员间自由交流与交往,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交往能力强的学生个体能够与成员友好相处,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大家的喜欢和尊重,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班级非正式群体为学生个体提供了承担多种社会角色的实践机会。在吴康宁教授所着的《教育社会学》一书中指出,就所属社会群体而言,学生主要生活在由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构成的三种社会之中。
家庭和学校,对于处于青少年的学生来讲,是不可选择的,他们在家庭与学校中所承担角色也是无法选择、非自愿的。"与家庭、学校相比,同辈群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本身乃是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建构的产物。"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同辈群体这一概念"它几乎完全被用来指称儿童及青少年的非正式小群体".
在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交往中,个体拥有选择的自由。他可以是"核心人物",做群体的领导者,也可以是普通成员;他可以是群体活动的策划者,也可以选择作为参与者……不管是什么角色,群体成员拥有选择的自主权,自行选择参与或放弃。班级非正式群体中的这种自由为学生个体走上社会,尝试适应不同社会角色提供了最初的实践机会。
班级非正式群体使学生个体人际交往的范围加大,丰富其人际交往的经验,为个体社会化提供经验支持。由于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执行,现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缺少了与家庭中兄弟姐妹的之间的互动和交往,家庭中的同伴交往经验缺失。在班级非正式群体中的交往中,他们自愿组合,共同遵循群体中不成文的行为规范与原则,在同伴互动中,学生个体可以观察、体会并实践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相互尊重与体谅、平等、富有同情心、包容、谦让等。班级非正式群体中的人际互动与个体交往,可以弥补作为独生子女的学生对于人际交往的经验的缺乏,促使他们不断走向成熟,更好地社会化。
(二)消极方面。
1.助长了学生个体某些越轨行为的产生。
自发形成的班级非正式群体在其"核心人物"的影响下,群体成员在互动中会形成一些不成文的群体行为规范,也可以称呼为群体的"规矩".这些"规矩"拥有较高的威信,对群体内成员产生群体压力。在群体压力作用下,个体为获得群体成员的肯定和认可,促使个体的某些冒险行为甚至是越轨行为更容易出现。
"就青少年学生来说,服从自己群体的规范和要求常常是第一位的。有时,青少年往往宁愿牺牲与教师的良好关系,也不愿放弃与同学的良好关系,不愿牺牲自己在同辈群体中的位置。"在学生访谈中了解到的吸烟、喝酒、打架斗殴和混迹于网吧、歌厅等等不良行为是一些非正式群体中较为常见集体行为,在这些非正式群体中不乏一些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他们表示"大家都一样嘛,如果你不做,就会感觉你不是一伙儿的","习惯了,刚开始我也不愿意去那些地方,也不会喝酒,但是跟他们在一起后,感觉挺不错的,大家玩儿在一起挺开心的","只要是不被家人和老师抓到,也没什么的,大家都这样嘛,统一行动,要不然谁还找你玩儿呀".迫于群体的压力,学生个体容易盲从于群体"规范",助长产生一些不良行为,甚至是越轨行为。
2.容易使学生个体产生"去个性化"行为。
在社会心理学中,"去个性化"是个体的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个体在"去个性化"的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事情。在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学生个体常常在群体中活动,容易让学生的个性特征在群体中被隐藏,突出呈现所在群体的特征,因此,在班级非正式群体中易产生"去个性化"的学生。此类学生会觉得自己仅仅是群体中的一员,即便是做错事,老师也不会发现,也不会认为该自己承担做错事的后果,大家都这样做了,责任应由大家来分担。"责任分担"的想法会学生个体的责任意识淡漠,减弱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促使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产生。
当这些拥有类似个性的学生个体形成群体后,对班级建设的破坏力是极大的。
七、本章小结。
在本章中,研究的关注点主要是班级非正式群体中的个体。本章的研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通过实地观察选择较为合适的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运用了社会测量法快速了解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情况;根据社会测量的结果区分了班级中处在三种不同情感位置的学生,即人缘型、中间型和孤独型,并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和总结三种不同类型学生的各自特征;根据社会测量的结果,利用 UCINET 软件绘制了班级非正式群体网络图,可以直观了解到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情况。
第二、在运用社会测量法大致了解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之上,对班级学生进行逐个的日常观察和深入访谈,从个体角度考察班级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影响因素、特征和群体内的人际交往情况。关于影响班级非正式群体建立的因素主要是从特定的环境和班级中的不同阶层来进行考察;关于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特征主要是从其形成、构成和其对班级作用的角度来分析;针对班级非正式群体内部人际交往情况,主要总结了情感交流、行为互助、人际吸引三方面的内容。
第三、是本章的重点,综合以上的考察,最终探讨班级非正式群体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本部分主要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介绍。一方面班级非正式群体满足学生个体正常的心理和精神需要、促进学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可能会助长学生个体某些越轨行为的产生、容易使学生个体产生"去个性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