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班级管理中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12 共7048字

  三、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研究都比较丰富,但是,从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国外关于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研究较少,国内关于班级及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研究比较多。以下就搜集到资料针对国外有关非正式群体的研究和国内有关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研究进行一下文献梳理并作综述。

  (一)国外有关非正式群体的研究。

  非正式群体是是美国社会学家、管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现代管理心理学的先驱梅奥教授在"霍桑实验"中提出的。经过 8 年的实验研究,首先发现在企业中除了为实现企业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群体之外,还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仅仅反映的是成员之间的职能关系,而非正式群体是以感情为纽带为满足感情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反映的是群体中个体之间的感情关系。非正式群体内部有特殊的行为规范,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强化了内部的协作关系,同时,在非正式群体中有自己的核心人物或领袖,其对成员的影响力往往超过正式群体的领导人,因此企业中的非正式群体对整个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梅奥指出要提高企业生产效益,除了发挥正式群体作用外,还要重视发挥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自"霍桑实验"以来,不同领域的学者针对非正式群体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苏联社会心理学家 E·C·库兹明在研究生产班组中的非正式群体时指出非正式群体有时会降低生产率。他认为不要破坏正式群体中的非正式群体,而要加以引导,利用非正式群体以巩固正式群体。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对非正式群体的价值作了较为详尽的阐释,突出了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并且指出非正式群体是一把"双刃剑",若引导不善,将对正式群体产生消极影响。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针对小群体内部人际相互作用的模式及各个体成员在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状况提出一种实验方法--社会测量法,使复杂的人际关系可以通过直观的图形来展示。这些研究使非正式群体的理论有了实质性突破。

  (二)国内有关班级非正式群体研究。

  学生人际关系在班级中是微妙和复杂的。尤其是班级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非正式小群体,有很多学者对班级非正式群体及其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因、作用、类型、特征和管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

  1.班级非正式群体成因研究。

  朱前永在《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特点和对策》中指出班级非正式群体形成的三方面原因:第一,共同的爱好、兴趣和信仰。第二,某些客观因素,使他们有比较多的接触机会。比如家住在同一个小区,或住在同一宿舍楼,或在同一小组,或者从前就是同校同班的同学,或者家庭背景相近,比如父母是同事、朋友,家庭经济状况、文化教养相同等。第三,班级中某些有影响的学生,如班级、社团的干部,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或双差生,特别活跃或身体特别强健高大的学生等,他们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心人物,在他们周围形成小群体。

  江宏在《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探讨》中指出:在中学阶段,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产生,是学生在生理上出现"突变"为其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一方面,他们在心理变化方面最明显的特征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增强,萌发了成人感和独立意志,要求被理解、被承认、要求交往和归属。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随便将内心世界展示出来,也不肯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生理发育上的困惑、随之而来产生的各种想法告诉家长或老师,于是,希望找到与自己情趣相投的朋友倾心交谈,吐露真情。

  李文芬在《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心理成因分析》中认为,学生中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基于低层次的生理、安全的需要组成的非正式群体;二是基于归属、尊重等社会需要而结成的非正式群体;三是基于自我实现的需要而结成的非正式群体。

  魏耀煌,潘盛林在《学生非正式小群体的特性及其运用》中指出,学生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是交际的广泛性和归属的追随性,以及他们对伙伴的信赖和一定人物的号召的作用下形成的。

  另外,陈安福在《学校管理心理学》中认为,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产生与学生对正式群体的不满有关。

  林岳新通过调查,《在校未成年学生非正式群体问题的研究》得出学生中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有学校教育的错位(如应试教育、学校和班级的等级划分、第二课堂活动的缺陷);社会周边环境不良文化的影响(如体制转型带来的困扰、网络文化、影视文化等);家庭教育的缺失(如独生子女教育缺失、家庭结构的松散或解体等);未成年学生自我价值观念的萌生和独立人格的初步形成等。

  很多学者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总体而言,无外乎是组成非正式群体的个体自身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

  2.班级非正式群体作用研究。

  江宏在《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探讨》中指出,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是双重的,当非正式群体与班集体目标一致时,他们能成为建设班集体的辅助力量;当非正式群体与班集体目标不一致时,则对班集体建设起阻碍作用,从而削弱正式群体的凝聚力。文章重点突出了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有以下几点:1)有助于满足学生的某些心理需要。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4)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梁红在《班级非正式群体及其管理》中指出,班级非正式群体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功能,其中积极功能方面具体表现为:1)满足学生正常的心理需要;2)促进学生人格的独立与发展;3)促进学生的社会化;4)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5)对校内的安定团结具有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作为正式群体的辅助力量,有其积极功能。消极功能方面: 1)阻碍班集体工作的开展。

  当班集体与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不一致时,或者当班集体的要求与非正式群体的需要发生冲突时,又或者当班集体的规范限制了非正式群体活动时,会在非正式群体中滋生抵触情绪,形成与班集体相对立的群体力量,阻碍班集体工作的开展。

  2)传播小道消息。正确的和不正确的信息在非正式群体中都会以很快的速度传播,因此当流言飞语产生后,会在班集体内快速而广泛地传播,对集体危害较大。

  曾庆伟在《正视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中指出,非正式群体既对个人(成员)起作用,又对正式群体起作用,其作用性质既有积极的成分,也有消极的成分。1)非正式群体的个人作用。首先,心理补偿作用。这也是产生非正式群体根源。非正式群体是在集体不能满足其成员需要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其活动往往能满足个体在集体中不能被满足的需要。其次,控制作用。作为群体就具有一定的群体压力,所谓群体压力是指群体规范或约定俗成的东西,对其成员的行为产生的影响。再次,同化作用。非正式群体具有同化作用或标准构成功能,即群体成员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往往会改变自身态度、观点与评价标准,顺从或趋同于群体准则。最后,激励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个体不敢单独表现的行为与表现,在群体中却做了,这是群体归属感与群体认同感产生的作用,促使个体将群体看成后盾,并从中获得力量,从而鼓舞了个体的信心与勇气,唤醒了个体的内在潜力。2)非正式群体的集体作用。首先是参照作用,非正式群体的特殊本质及活动的多样性为其灵活调整自身行为提供了参考。其次是辅助作用,非正式群体是存在于集体中的,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辅助集体开展工作。最后是摩擦作用。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对集体也会存在一定的危害,影响集体目标的达成。

  目前,学者关于班级非正式群体作用的研究主要是从其与班集体关系层面出发,都指出了对班集体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用。

  3.班级非正式群体类型研究。

  朱前永在《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特点和对策》中根据班级非正式群体与班集体的亲疏关系,指出班级非正式群体有亲班级型、偏离班级型和反班级型。

  林岳新依据调查结果,在《在校未成年学生非正式群体问题的研究》中认为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有:1)兴趣娱乐型,这种类型的未成年学生,不满足学校安排的活动,希望有更丰富更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和活动内容;2)以网络为依赖获得信息和交友的网络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对现实书本知识、课堂教学实践、人际关系交往不适应;3)团伙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对社会有对立情绪和反抗心理;4)赌博型,这种类型的学生他们参照社会赌博的规则,在校形成赌博小群体;5)自卫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学习较差、自卑感强、抵制管理或阻挠班级正式群体的目标实现等。

  曾庆伟《正视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中指出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最初往往以某一事件为契机,以某一种思想为触发点,在此基础上相互之间通过交往和更多的接触,找到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是逐渐形成的,人数一般是由少到多,然后通过群体约定,最终形成相对稳定、动态的、独立的小群体。由此他在文章中把班级非正式群体分为:地缘型;兴趣爱好型;情感型;目标型。

  学者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把班级非正式群体分成不同的类型,这也凸显了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多样性特点。

  4.班级非正式群体特征研究。

  朱前永在《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特点和对策》中指出班级非正式群体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向心性;第二,稳定性;第三,协调性;第四,竞争性。

  此外,诸如盲目性、散漫性、排他性、可变性也是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贺云侠认为,非正式群体具有如下特征:1)以相近的心理特征和共同的心理需求为基础;2)大都以满足成员个人需求为目标,以相互之间的情感为纽带,不带政治色彩,有很强的凝聚力和行为一致性,不易解体;3)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威信高影响大;4)有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成员之间交流畅通,具有明显的自卫性、排外性,同时也不稳定;5)群体意识强烈,群体压力和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对其成员的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成员的从众行为和标准化倾向强烈,行为和信念高度一致或达到模式化程度;6)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

  吴铎指出非正式群体具有形成的自发性,目标的隐蔽性,规范的非正式性;角色承担者的不稳定性等特征。

  林岳新发现,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具有成员间地位平等、结构的不稳定性、本班化、本校化、同龄化、同性化的特征。

  多样类型的班级非正式群体有各式特点,很多学者通过实践调查发现了一些特征,但是,现有的实践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5.班级非正式群体管理研究。

  曾庆伟在《正视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中指出非正式群体作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那么,作为辅导员应该正确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加强引导,特别注意做好"领袖人物"的工作;加强对正式群体的民主管理,注意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信息沟通;对不同群体采取有区别的措施,切忌采取粗暴、生硬的办法。总之,要正确看待班级中存在的非正式群体。不能一味的抵制或取缔,对于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积极型的要鼓励、宣传;消极型的要促使他们从负面走向正面。

  江宏认为教育工作者对于班级非正式群体应:1)客观认识、正确评估和保护积极型非正式群体;2)因势利导,巧妙发挥中间型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3)加强德育工作,慎重对待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着力于转化。

  总之,现有的关于班级非正式群体管理的研究多是根据其对班级的积极与消极作用提出的,实证研究不够充分,具体措施的可行性与操作性有待验证。

  综上所述,关于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从研究内容来看,已有的研究涉及到了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多个方面,主要是从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作用、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主要类型、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主要特征、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对班级管理影响及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管理策略方面进行的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已有的研究既有纯理论的质性分析,也有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综合分析。

  (三)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国外学者对非正式群体的理论研究较为丰富,源于具体国情的不同,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研究资料却较少。国内学者们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研究,给予学生的个体成长极大的关注,促使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现有的研究已取得长足发展,但在一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上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关于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研究,主要是从班级非正式群体中个体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客观因素方面的分析,关于群体中个体的内在原因有待深一步挖掘;关于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已有的研究多是突出对班级的双重影响,多强调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影响,对群体中个体的影响研究还不够充分;关于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主要类型,已有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这也正凸显其多样性,需要结合更多实证研究,继续呈现紧跟时代的多样的班级非正式群体;关于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主要特征,已有的研究多是从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对班级的影响角度来呈现,在突出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个体角度的特征研究有待补充发展;关于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管理策略,已有的研究多是从理论角度的建议,缺乏实证的支持,有待进一步验证和实践。

  四、研究思路及内容。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为学生专门创设的一个有教育意义的理想小社会,学生之间在班级中的沟通与交往中形成了各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这些关系对整个班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班级作为学生个体成长的重要场所,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个体不容忽视。由学生个体组成的群体对学生个体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中也不可掉以轻心。为了班级的管理和实现班级的良好发展,班级管理者既要关注学生个体,也要关注由个体组成的群体情况。

  本研究总体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式,结合相关文献和已有的资料,确定如下逻辑框架和研究内容:

  首先,本研究关注班级非正式群体中的个体成长。在实证研究部分,通过实地观察和运用社会测量法,并绘制班级非正式群体网络图,来了解班级人际关系和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情况,区分三种类型学生。通过访谈,从个体角度考察分析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特征、内部的人际交往和最终探讨对群体中个体发展的影响。

  其次,本研究关注班级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管理的影响。班级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管理的影响早已受到一线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关注。本部分运用社会学理论结合实际的工作实践,从群体的角度分析班级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管理影响。主要涉及作为班级后台生活呈现的班级非正式群体是学生不可或缺的班级生活;班级非正式群体与班级正式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及对班级管理的影响;班级不同非正式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对班级管理的影响研究。

  最后,本研究探讨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和笔者以往的实践经历,反思当前班级非正式群体管理中的问题,指出针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管理中需注意的要点,并进一步提出管理策略。

  五、研究方法。

  根据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结合研究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进行分析,具体运用的方法有主要有文献法、调查法中的社会测量和访谈法、以及观察法。

  (一)文献法。

  通过检索和查阅现有相关研究资料,掌握可资借鉴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二)调查法。

  1.社会测量法:

  运用莫里诺社会测量法自行设计测定班级非正式群体的问卷《人际交往测验》,选取石河子某中学某班为研究对象,研究班级人际关系的现状。问卷的问题设计"若在班级中进行自由分组学习,你最想和班级中的谁成为一组?请在纸上写出 3 个你想和他\她编在一个组的同学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访谈法:

  为了解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情况,对班主任及部分学生进行访谈,获取第一手材料。设计关于班级非正式群体的访谈题目,主要有:在你们班级中,除集体活动以外,有没有经常在一起的几个同学?班级中的这些小团体会对你和班级工作产生怎样的影响?你是如何对待这些小团体的?在你们的班里,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同学们是怎么看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的?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使班级中出现这种非正式群体的?他们都有什么类型?你作为你们这个群体的一个"核心人物",你觉得和别的同学相比,在你的身上有什么样的特点?你为什么喜欢与这些同学呆在一起?这些同学身上有哪些吸引你的特点?为了解班级非正式群体与班委会班级正式群体的关系,针对班干部评价标准,设计"什么样的班干部是你最喜欢的?"和"什么样的班干部是你最不喜欢的"这两个问题访谈部分学生和任课老师。

  (三)观察法。

  通过观察可以直观发现班级非正式群体,并对其成员的活动内容和方式进行了解。主要观察内容:哪些学生喜欢呆在一起;他们都有什么性格特点;他们集体会做些什么;他们的交流方式有哪些;他们对班集体有哪些影响。

  六、相关理论介绍。

  (一)欧文·戈夫曼的戏剧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引用戏剧中的术语来研究微观社会学,说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他的理论被称作戏剧理论或拟剧理论,在其着作《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中予以详细说明。

  在欧文·戈夫曼的研究中,关注个体或群体在互动过程中如何运用一定的策略与技术向他人展示所期待出现的形象。他将这一形象展示过程比作戏剧表演,并用戏剧学术语分析在这一过程。

  戈夫曼提出,人们为了表演区分出前台和后台,前台呈现能被他人和社会所接受的形象,后台是相对于前台而言,为前台表演做准备的场合,可以呈现为他人和社会不能或难以接受的形象。

  (二)刘易斯·科赛的社会冲突功能论。

  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赛在其着作《社会冲突的功能》中指出,冲突是社会的常态,并突出强调了社会冲突的正向功能。认为社会冲突可以起到"安全阀"的作用,对于缓解和释放社会压力以及敌对情绪有积极作用;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可以引发群体内的团结与整合,增强群体凝聚力。

相关标签:班级管理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