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班级、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基本概念的界定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12 共6937字

  第一章 绪论

  班级是学校中存在的最基本的教育单位与管理单位,也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组织。非正式群体作为班级中的一种普遍的存在,是班级中人际关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和班级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正如 A·B 彼得罗夫斯基等人在其着作《集体的社会心理学》中所述"在任何群体中,各种人际关系形成着一种复杂的人际结构。了解这种结构,对于一个集体的教育者和领导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实践意义,有助于班级管理者把握学生在班级环境中个体成长进程,对于提高一线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伴随着班级授课制和教育相关学科的发展,针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研究逐步发展。本研究借鉴了众多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以期能够有所突破,并希望对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有所启发。

  本章将主要介绍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问题提出、基本概念的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及内容、研究方法、相关理论介绍。

  一、问题提出。

  非正式群体普遍存在于各式群体中,尤其是在中学班级中,对于渴求同伴关系的青少年,班级非正式群体极易形成。班级非正式群体作为班级中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它集合了班级中各种复杂而微妙的人际关系,对班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需要慎重对待的班级重要存在。

  在导师的认真指导下,本人结合自己已有的教学和班级管理经历和研究生阶段在校关于教育理论学习后的一些思考,提出针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研究的选题。

  以下将从本人的班级管理实践和理论学习后的思考两方面来梳理选题的背景。

  (一)班级管理工作实践。

  2010 年 7 月份本人大学本科毕业,毕业后在一所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学校担任代课老师,期间不仅担任英语学科教学工作,还有班主任的工作,积累了三年班级管理经验,期间接触到不同类型的班级和班级管理模式,也了解和认识到各类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客观存在。在这三年间分别接手了两个班级,第一个班带了一年,第二个班级带了两年,以下就这两个不同班级来进行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经历介绍。

  1.缺乏管理经验时的无所适从。

  第一年我就担任了初一年级两个班的英语老师,并是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

  教学和班级管理,对于初登讲台的我来说都是难题,工作无从下手,准备处处留心老教师的做法,在模仿试验中前行。后来了解到我接手的班主任工作是之前两个老师推脱不愿带的班级,原因是班级问题学生多,纪律差,成绩差,出力不讨好的工作没人愿意做,更何况把学生的成绩和老师的绩效捆绑在一起进行考核。

  还好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有的是初入职场的兴奋与工作激情,准备大干一场。

  因为是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的学校,我接手的班级又是本地学生班级,班里基本上都是本校小学毕业生,他们很多还是同班同学,对学校的每个角落都很熟悉,很快结成伙伴关系。有经验的班主任告诫我:"不要对他们客气,他们是很会顺杆往上爬的,上窜的狠。"而我准备和他们做朋友,想当一名与众不同的老师。接触一段时间之后,我才发现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复杂多样的,习惯差异大,秉性差异大,成绩差异大,还有背景差异大,他们的差异让我头大。初一的学生玩儿心比较重,尤其是男孩子,三五人结成一个小群体,不管课堂上,还是课间十分钟,总能折腾出一些事情。初一上学期整天面对他们搞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事件,用笔在同学衣服上乱花、集体上课玩打火机烧作业本、用小刀划坏同学衣服、画并传阅低俗漫画、课堂上顶撞老师、集体旷课上网、聚众打架等等。与学生做朋友之路不平坦呀,每次我都尽力去跟他们做沟通,去说服教育,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大多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娇惯让他们目中无人,而状况不断的局面我也有些疲于应对,因此,我与他们做朋友的想法随着第一学期结束而结束。

  第二学期我开始对违纪同学仿照其他教师的做法进行处理,找家长到校沟通共同教育,严重违纪的结合家长意见让学生回家反思,写出反思检讨并在全班同学面前承诺不再有类似违纪。严肃整顿班级纪律后,班级表面上风平浪静了,一些男生老实了,而女生们拉帮结派的现象突出出来,三五成群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搬弄是非,一起左右班级舆论。更有对立群体,在课间、放学后、网络上吵闹怒骂。当时有学生给我发过班里一个看似文静可爱的女孩子的 QQ 空间一篇说说截图,上面的骂人语言让我难以置信,这样一个表面文静淑女十足的女生还是班级里一个群体的老大,班里有好几个女生跟随她,源自于她长得比较漂亮,有外班男生喜欢她,有可拉拢的势力和源源不断的零食。我惊讶于这样一个老师眼里的乖乖女竟然还有如此一面。类似于这样的群体班级里还有几个,群体成员表面上遵守班级纪律,私底下对班集体的建设和班风的营造都产生了极坏影响。

  相较于男孩子明目张胆地违纪,女孩子私底下的舆论散播更难以掌控与管理。我选择与班长多沟通寻找突破。班长是一个"女汉子"型的女孩子,可以与男生交朋友,与女生聊心事。通过班长了解班级女生群体的具体情况,尽力与他们缩短心理距离;并通过班长做群体领头人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理解相聚一起的缘分不易和班级团结友爱的意义;利用节假日与她们一起公园聊天交心,邀请个别学生家中做客……随着用心接触,彼此交流,班级舆论好转,班风渐正。虽然这个班的整体成绩不算理想,但同学之间及与老师的感情深厚,初二重新分班后经常互通信息,联系较多。

  2.有一定经验后的严防死守。

  2011 年 9 月迎来一班新生,由于有了前面的复杂经历和管理班级的经验,我特别注意班级小群体的存在。管理班级初期,我经常利用各种机会"敲打"一些露头的学生:不要拉帮结派。结果,班级里的确没有出现对班级舆论造成公开影响的小群体,但是班级没有凝聚力,平时组织个活动特别困难,安排到个人的活动,各个推三阻四,学生班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不强,班级日常工作需要老师在场督导,否则就一盘散沙,学生各行其是。班委的培养让我煞费苦心,总找不出满意的人选,不放心他们的工作能力,班级很多班委工作只能由我代劳,事无巨细,劳心劳力却被学生认为"管的宽",身体很快吃不消。

  很多班主任劝诫我要学着放手管理班级,随着下学期到来,正巧学校推行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学习上实行"师友合作",学生与学生一对一自由结成小对子,一师一友,互帮互助,实行捆绑式奖惩。按照学校要求,放手班级管理,学生自由结伴学习,学生对这一变化感到新奇,也充满期待。经过一学期的磨合,学生之间已彼此熟悉,我采用学生推荐的方式选用班委,待工作慢慢步入正轨,班级里出现了一些可喜变化,竞争与合作的机制出现,班级学习氛围渐浓,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竞争小群体,有几组师友组合联合竞争,有以学科为单位,出现了各学科的兴趣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竞争等。学风正,成绩自然突飞猛进,随着班级成绩在年级里崭露头角,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明显增强,班级的各项工作都慢慢有所好转。升入初二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也越来越懂事,自主管理的水平有所提高,很多班级事务已不需要老师插手可自行处理。

  初二中途有三名转学生的加入,对班级管理有一定的冲击。三名转校生是外校退级的初三学生,年龄比本班学生大两三岁,成绩和习惯比较差。最初在班级里默默无声,随着对环境的熟悉,三人中有两人年龄相仿,脾气相投,志趣相合,慢慢结成二人组合,私底下两人结伴上网吧,旷课打篮球,吸烟喝酒。他们讲究哥们儿义气的做派对班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男生们很认可,女生们很欣赏。结合家长对这二人组的教育没有明显成效,我只能压制他们对班级的影响,这二人组成了班级里的独特存在,班级成员既不远离他们也不亲近他们。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二零一三年七月份我考上研究生离开他们。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实践让我认识到非正式群体在班级中的普遍存在,也让我体会到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研究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零一四年三月份进入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实习阶段,这个时候我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教育管理专业学位课程,并且确定了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中小学的学生管理,所以在实习期进入班级的目的是清楚的:深入观察班级小群体的存在和变化,结合所学教育社会学的知识和社会学理论研究影响班级小群体形成的因素及小群体对群体成员和班级的影响等一些问题。

  (二)理论学习反思。

  自班级授课制在学校中实行以来,班级中就始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群体,已有的工作经历也让我明白班级各色群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作为班级中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班级中各式群体的管理工作不可忽视。但是,针对班级里的不同群体该如何有序地开展工作却让我毫无头绪,摸索中前行,尝试的几种方案效果都不尽人意。研究生阶段有幸跟随导师和其他任课老师学习教育学课程,有机会结合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来反思自己的工作实践。

  1.关于教育的相关思考。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关于教育目的如是说:"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教育产生于人的社会活动。人们在具体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直接经验的获得、交流与传递本身就具有教育功能,专门教育的出现主要是由掌握了一定知识与经验的长者对年轻一代施加影响和经验传递。在雅思贝尔斯所着小册子《什么是教育》中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你那请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①因此,教育可以看成是一种有目的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并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学校教育应该以社会的需求为主要依据,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其施加教育影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学校是人们以现实社会为原型为学生设计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呢?以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为代表的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顺应人的天性,把人培养成人,发挥个人的个性,提高个人价值,强调社会的价值就是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与之相反,以迪尔凯姆、孔德、赫尔巴特、凯兴斯泰纳等人为代表的社会本位论者认为个人的发展以社会发展为前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人,强调个人的价值在于满足社会的需要。杜威在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下关于教育目的有第三种解读,他认为教育本身即目的,目的本身就是随实际情况的变动而变动的。

  以上三种观点都不否认人的社会性,也不否认教育目的的社会性。

  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个体发展,社会发展的功能是建立在个体的良好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任务是充分发挥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2.关于班级授课的相关思考。

  人类社会早期,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这种教学形式教学效率低下、组织松散、混乱。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大大提高,个别教学形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17 世纪,夸美纽斯总结了一些教会学校的教育经验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大教学论》中正式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他提出一个教师可以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同时上课,这样不仅教师教得省力,而且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激励与帮助,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学习。这种能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组织形式逐步流传开来,为各国采用。

  相较于别教学,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其缺点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一直以来,世界各地出现了许多对班级授课制的改进与创新,时至今日,班级授课制仍然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教学组织形式,足见其魅力。在我国,班级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还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

  班级是学生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地,是人们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的一个有教育意义的理想社会,为学生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提供的一个理想环境。

  进入班级的每个学生个体都是带有自身差异的,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不同,成长的生活环境有差别,个体的身心发展也是处于不同位置,基于个体差异,他们在班级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有区别的,他们在群体中的生活又会使他们各自产生不同的体验,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个性发展,为实现个体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班级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为学生的个体社会化成长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带有自身个性特点的学生在班级群体中生活,相互间交流与融合,彼此间相互影响,使他们逐渐解除在家庭中养成的依赖性,学习到家庭中所学习不到的社会规范与秩序,在群体交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逐步掌握到一定的适应社会的知识与技能,班级生活使他们逐步调整自己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为将来走向社会更好适应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班级还整合了班级成员个体的影响力而形成班级发展动力。

  班级授课制在提升教学效率方面的表现十分突出,尤其是在"效率优先"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学校教育也特别强调教学效率的提升,然而,班级授课制对学生个体成长尤其是个体社会化方面的影响常常受到忽视。现如今的很多现代"私塾"的流行,在家学习的案例频见报端,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学校班级教育中的不足,何以让学生离开教室?何以让家长放弃高效的班级授课制?

  反思如今的教育,追根溯源,错不在班级授课制,而是现如今的学校教育过于追求效率,而忽视了学生成长。在学校,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活生生的学生与老师,都是用数字来衡量价值。原本最具温情、最有文化气息的校园却在学校过于追求高效率的指挥棒下对学生逐渐失去吸引力。但是,作为一线老师,是学生在学校中最亲近的管理者,我们能否在不影响学校高效教学质量的追求下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个体成长?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和实践的。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或者说服务者,班主任是学校里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成年人,有责任为学生创造一个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让学生在其中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成就、成长和归属。

  中学班级里的非正式群体是以情感为纽带的群体,在班级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以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为突破口,为班级学生创造一个适宜发展的环境,这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本文关于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研究是在以往很多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进行的,为了研究的顺利进行,结合之前学者的研究结果,现将本文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主要包含班级、非正式群体、班级非正式群体。

  (一)班级。

  班级的概念,始于班级授课制(class-based teaching system)的出现。

  夸美纽斯在其着作《大教学论》中首先作了系统的论述,他认为班级包括学班和学级。现代意义上的班级指的是学班,学班是将同一学习目的或任务的人群根据某一标准进行界断和安排,是对学生施加系统的学校教育影响的场所。教育社会学上,关于班级的概念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其中一种是以帕森斯为代表,把班级看成是一种社会系统;另一种是以华勒为代表,把班级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我国学者谢维和在《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

  中分析比较两种观点,提出把班级看成是一种特殊群体更为合适,本论文关于班级的概念即是以此为基础。

  (二)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与正式群体相对应的一组概念,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

  "正式群体是指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有既定的目标,有固定的编制和群体规范,成员占据特定地位并扮演一定角色的群体。"而"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等为基础自发形成,无固定目标,无成员之间的地位和角色关系的群体。"根据一般社会学的观点,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等为基础自发形成,无固定目标,无成员之间的地位和角色关系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的概念出现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由美国的梅奥在其霍桑实验中提出的。他认为:"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交往中自发组织起来的,由于共同的兴趣、感情、共同的目标等自愿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它不像正式群体那样处于稳定和平衡的状态,而是处于不断适应,不断重新组合当中。"继霍桑实验后,人们从不同角度对非正式群体做过各种定义。

  综合以上有关非正式群体的定义,研究者虽然对非正式群体界定的角度有所差异,但已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以区别正式群体,突出其个性特点:一、就形成方式而言,是不同个体因兴趣爱好相同或个性相似而自发组织形成;二、就存在状态而言,不论是规模还是成员构成,群体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且普遍存在于各组织中;三、就组织规范而言,没有官方的明文规定,有赖于群体中个体间形成的共同情感来维系,亦或群体中核心人物的权威。

  综合以上的各种定义,笔者认为:非正式群体是不同个体因共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背景和个性而自发形成的以感情为依托且无正式明文规定的群体,并且客观存在于社会的一切领域之中的。

  (三)班级非正式群体。

  教育领域内对非正式群体的研究是随着班级授课制的普遍实行和教育相关学科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由于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一词来自于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因此它具有与其他学科中非正式群体的共同特征。

  根据上文有关非正式群体的定义,可以推理出,班级非正式群体是指在学校的班级中普遍存在的,学生根据相同的兴趣、爱好或相似的个性与处事方式而自发形成的班级小群体,以班级中的伙伴群体或称同伴群体为突出代表,区别于班委会这样的班级正式群体。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