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人格在青少年依恋与偶像崇拜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3-02 共8217字

  第 5  章 讨论与分析

  5.1 青少年的依恋现状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从依恋对象来看,青少年中对母亲的依恋最强,对朋友的依恋紧随其后,而对父亲的依恋则相对最弱。总体来看,青少年的依恋发展较好。

  由此可见,青春期的个体由于其生理、心理各方面的转型与日趋成熟,其依恋状况也相应地发生转变:正由浓郁的父母依恋向朋友依恋倾斜。一方面,青少年成人感的出现促使他们想早日摆脱父母的控制,实现个体的独立;同时,日渐沉重的学业负担和起早贪黑的作息时间,使正处于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与父母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而他们在学校与同学朋友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因而青少年的朋友依恋状况较好也就不足为奇了。另一方面,本质上讲,青少年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独立,他们也不能真正摆脱与父母的情感联结,很大程度上他们还需要父母各方面的支持。至于青少年出现在母亲与父亲依恋状况上的差异,可能与父母角色的分工有关:通常来讲,从婴儿时期开始,个体最早出现情感联结的对象就是母亲;而相较于父亲,母亲在对待孩子的时也更耐心细心、温柔体贴,更易博得青少年的欢心。

  年级在依恋上的主效应显著,事后检验发现,初中学生的依恋状况明显好于高中学生。这可能是因为较初中而言,高中的学业负担和升学压力更大,青少年更专注于学业而疏于对父母及朋友关系的打理、疏于关注当中的情感体验造成的。学习情况的主效应显著,事后检验发现,学习靠前的青少年的依恋状况也明显地好于学习居中和学习靠后的青少年。这一点或许用依恋研究的先驱者梅的理论更容易解释,她提出,那些有较强元认知能力的人可以消除不良依恋体验,进而能培养出较高质量的依恋。学习是一种能力,而学习情况就是这种能力最直观的体现方式。通常来讲,学习能力好的人其知情意等各方面都优于常人,他们可以运用其元认知能力修复或消除不良依恋体验,强化与不同依恋对象的情感联结,建立高质量的依恋关系。

  性别、生源地、家庭情况和生活情况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因素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由此可见,依恋作为一种强烈而持久的情感联结、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础,其产生与发展都是具有普遍性的,与男女、城镇农村都没有关系。另外,青少年的理性思维日益发展并逐渐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也使得他们在依恋关系的发展中渗入更加理性的成分,更加辩证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家庭情况(如父母离异、单亲等)和生活情况(如没有与父母一起生活等),因而青少年的依恋发展不会因为他们与父母同伴的分离而终止。

  5.2 青少年的人格现状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看,青少年人格的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和情绪性五个维度均衡发展,且发展状况较好。青少年还是很乐意用快乐、健谈、友善、合群、细心、谨慎、有想象力等积极的词汇和语句来形容自己,同时他们也注意到自己的一些不良品质,如容易情绪激动、比较脆弱等。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的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受到现时代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的影响,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教育不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对其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同时,学生自己也越来越关注自身内部的发展,这也为其健康人格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习情况在五种人格特质中均出现了显著的主效应,正如上文谈到,学习是一种能力,拥有良好学习能力的个体更易习得并且保持有效的行为习惯,能够适时的表达自我的情感与需要、态度与价值观,也能够对自我性格与能力的展现进行调控,以达到适应环境的最佳状态,从这方面讲,学习靠前的青少年当然更倾在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和开放性上得分更高,而情绪性的得分则相对更低了。除开放性外,年级在其余四种人格特质上均出现了显著的主效应。具体来看,初中学生的外向性得分显著地高于高中学生,这可能是因为高中的学业负担和升学压力更大,青少年将绝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学业而减少了与他人、与社会的接触,变得相对封闭的原因。无论是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低年级的宜人性发展状况都明显地好于高年级,原因之一可能是与刚入学的新集体适应问题需要个体表现出更多的友好善良、乐于助人等积极的人格特质,以便于他们能更好地融入新集体,获得群体归属感;原因之二是高年级的学生可能更关注自身的独立,追求成熟感。初中学生的谨慎性得分显著地高于高中学生,可能与初中生的行为处事方式更机械而高中生则能更灵活地处理问题有关。情绪性的得分随年级的增长而增长,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长,青少年对于自己情绪的调控能力更强,能够更有效的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开放性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见新时代的青少年基本都具备接受新鲜事物的觉悟与能力。性别、生源地、家庭情况和生活情况的主效应均不显著,说明人格的发展也具有普遍性。

  在外向性中,生源地与学习情况的交互作用显著,生源地在学习靠后的青少年中存在显著差异,农村中学习靠后的青少年的外向性得分最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观察到班级里来自农村的学生好像没有那么活泼,甚至会显得有些胆怯。而在中学这个特别注重成绩和排名的时代,考试得高分的人不仅是老师的宠儿,连同学也会喜欢,因此成绩在一方面增长了农村学生的信心,让他们愿意敞开心扉去结交朋友;但是如果有来自农村,成绩再糟糕一点,加之处于敏感的青春期,青少年们可能更愿意把自己封闭起来也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

  在谨慎性中,生源地与学习情况的交互作用显著,相较于农村,城镇青少年在谨慎性上的得分更有规律可循,这或许与他们从小接受了更加系统的训练与学习有关,学校教育常灌输的一种观念是"细节决定成败",因而具有高谨慎性的城镇学生越容易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相反,农村的青少年由于教育资源不足,缺乏对其人格中谨慎性的培养,他们当中学习成绩的高低由智力决定的成分更大,只有那些天资稍平又想要在学业上取得好成就的人才会更多地关注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转而发展出一定细致、有计划的特点。

  5.3 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状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查的 479 名青少年中,没有偶像崇拜的有 237 人,占总人数的 49.5%;有偶像崇拜的青少年有 242 人,占总人数的 50.5%,可以看出,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状况是基本对等的。这与已有研究结果和预期情况不符,柳力平、何小忠等人的研究均表明偶像崇拜在青少年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大部分青少年都存在偶像崇拜。而此次研究得到不同结果的原因之一可能与调查被试的选择有关,如柳力平将研究群体选择在某明星的歌迷会中。原因之二也可能是被试对"偶像崇拜"问题的误解,大多数理解的"偶像"仅限于影星歌星,其理解的"崇拜"也属于狂热的程度,在此次研究结果中,属于极端偶像崇拜程度的青少年比例最多(病理边缘程度和关系幻想程度);同时,通过进一步的现状调查研究也证实了该假设,在现状调查前主试特意向被试说明了偶像的范围不仅局限于影视明星,也说明了崇拜并不一定要达到狂热的程度,结果就发现存在偶像崇拜的青少年达到了 71.3%,这也印证了青少年可能存在对"偶像崇拜"的误解。

  年级在偶像崇拜的五个层次中均出现了显著的主效应,且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无论哪一种崇拜程度,初三和高一学生的得分都显著地高于其他三个年级,由此可见偶像崇拜在 15、6 岁时达到发展的巅峰时期。15、6 岁之前的青少年,由于其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不成熟,面对各种富有吸引力的明星偶像完全没有抵抗力,再加上大众媒体及其同伴的不断强化,他们很容易沦陷,产生不同程度的偶像崇拜;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身思维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成熟,加上其接受的教育洗礼增多,青少年在面对偶像崇拜问题时也变得更加理性了,能够调控自己的崇拜程度。性别在娱乐社交程度和关系幻想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且都是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说明女生的偶像崇拜更富有将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或以此结交志同道合的伙伴的色彩,一定程度上也能反应出女生更容易感性用事、更易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中的特点。学习情况在完全认同程度与病理边缘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学习靠前的青少年的得分显著地低于学习居中及靠后的青少年,说明学习能力较好的青少年对偶像崇拜也具有一定的警惕意识,能避免自身陷入不良倾向的偶像崇拜中。

  生源地、家庭情况和生活情况的主效应均不显著,由此可见,随着大众媒体的普及,偶像崇拜也突破了城乡的界限,对偶像的迷恋也不再是城市青少年的特权了;另外,偶像崇拜作为一种个性化的产物,父母亲属对青少年是否崇拜偶像、崇拜哪类偶像等问题不能产生决定性作用,两代人间在审美价值观等问题上也存在代沟,因而家庭情况和生活情况在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上不具有显著差异。

  在娱乐社交程度与情感投射程度,性别与年级都出现了显著的交互作用,且二者的简单效应分析结果相似,通常来讲大部分年级中,男生在娱乐社交和情感投射上的得分都是低于女生的,原因可能与不同性别的思维方式发展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男生们开始逐渐展露他们的优势,他们更加理性地认识偶像,容易出现对偶像的免疫。

  5.4 青少年依恋、人格和偶像崇拜的相关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的依恋与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和开放性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情绪性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具有良好依恋关系的个体通常也具备良好的人格特质,即呈现出更活泼友善、细致开放的特点,原因是这类个体相信自己所拥有的安全港湾给予自己的支持,他们更愿意不断去探索世界、结交朋友;另一方面,青少年与其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的发展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人们也更喜欢那些具有积极人格特质的个体,因而具有良好人格特质的青少年也更容易发展出高质量的依恋关系。此外,出现不如意的情境时,拥有高依恋质量的个体也较少地表现出情绪激动、情绪极端等,而是不断地思考及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他们从小形成的行为模式与心理预期使得他们对这个世界抱有更加积极温暖的认知,也促使他们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而不是一味地消极抱怨、反击报复,导致更焦虑紧张的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依恋与娱乐社交呈显著正相关,即说明具有高质量依恋关系的个体更容易出现娱乐社交程度的偶像崇拜。由此可见,青少年良好的依恋关系更容易得到迁移,促使他们对其他对有吸引力的个体(偶像)产生认同与崇拜的心理。当他们与其他人群相处、建立与发展新的人际关系时,新的情感联结又能促使他们反思及修正原始的依恋模式,反过来也能促进其依恋的发展。从这方面讲,适度的偶像崇拜对青少年的成长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五种人格特质与偶像崇拜间也存在一定显著的相关关系:外向性与娱乐社交呈显著的正相关;宜人性与完全认同呈显著负相关、与病理边缘呈显著负相关;情绪性与偶像崇拜的五个程度都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存在偶像崇拜的青少年一定具有高情绪性的特点,轻度偶像崇拜的青少年还具有高外向性的特点,中度偶像崇拜的青少年还具有低宜人性的特点。

  5.5 青少年依恋、人格和偶像崇拜的回归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的依恋和人格均对其偶像崇拜作出了不同程度的预测。具体来讲,依恋、情绪性能对娱乐社交程度的变异作出 3.7%的解释;情绪性、宜人性、外向性能对情感投射程度的变异作出 5.5%的解释;宜人性、情绪性、外向性对完全认同程度的变异作出 9.0%的解释;情绪性对关系幻想程度的变异作出 3.2%的解释;情绪性、宜人性、外向性、谨慎性对病理边缘程度的变异作出 12.3%的解释。说明,依恋及五种人格特质均能对其偶像崇拜程度作出可靠预测。

  5.6 人格在青少年依恋与偶像崇拜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通过对依恋、人格、偶像崇拜的中介作用分析,结果发现,中介作用只出现在依恋与娱乐社交的关系中;影响娱乐社交的路径有四条:第一条是依恋对娱乐社交的直接影响;第二条是依恋可以通过外向性间接影响娱乐社交;第三条是依恋可以通过宜人性间接影响娱乐社交;第四条是依恋可以通过情绪性间接影响娱乐社交。

  由此可以说明,青少年的依恋关系只会影响轻度的偶像崇拜。不同依恋质量的个体具有不同程度的外向性特质,进而能间接地影响到他们出现不同情况的娱乐社交程度的偶像崇拜,通常依恋质量较好的青少年更愿意不断探索其周围的世界,也更能表现出活泼健谈、外向开朗的人格特质,而这类人格特质也更容易促使他们在产生偶像崇拜时仅将偶像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或是以此作为结交志同道合的伙伴的渠道,而不是产生狂热的、病态的偶像崇拜。宜人性在依恋与娱乐社交的中介关系中出现遮掩效应,依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个体是否愿意接触和融入其他群体的程度,因而依恋与宜人性的关系是正向的;而如果青少年已经具备了友善合群的特质,则他的偶像崇拜已不再具有将偶像作为结识新朋友和巩固现有朋友圈的工具的色彩,更多的可能或许仅仅是单纯的崇拜偶像,将偶像崇拜作为自己课余的休闲方式,因而宜人性对娱乐社交的影响是负向的。情绪性在依恋与娱乐社交的中介关系中出现遮掩效应,与宜人性的中介作用不同,依恋对情绪性的影响是负向的,而情绪性对娱乐社交的影响是正向的,说明依恋质量高的青少年通常具有低情绪性的特点,而低情绪性的青少年则更容易出现娱乐社交程度的偶像崇拜。拥有高依恋质量的个体对这个世界抱有更加积极温暖的认知,面临困境他们也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而不是一味地消极抱怨、反击报复,进而导致更焦虑紧张的情绪;同时,出现偶像崇拜的青少年通常都具有情绪性的特点,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很多青少年在谈论到自己的偶像时会伴随兴奋难耐、情绪激动等表现的原因了。

  5.7 教育建议。

  5.7.1 给家长的建议。

  加强父亲角色在青少年成长发展中的教育作用。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青少年在父亲依恋上的得分最低,其原因可能与父母角色的分工有关,然而父亲角色及其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青春期的父亲教育也尤为重要。首先,父亲应该提升自己的认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分担家庭教育的责任,不能将青少年的教育全部扔给母亲(尹霞云,2012);另外,父亲教育对青少年人格的塑造也有重要作用,父亲可以在具体的社会实践和活动中进行言传身教,培养青少年刚毅坚强的性格,塑造 "男子气".

  提倡尊重、平等、关怀的家庭教育。对于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家长更应该平等地与他们相处,改变父母权威的思想观念,尊重青少年,听取青少年的合理性意见和想法,对于其不合理的地方,父母应采取适当的表达方法,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在尊重青少年的基础上对其成长发展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5.7.2 给老师的建议。

  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在依恋方面,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学习在依恋中的主效应显著,因而培养和提升青少年某方面的学习能力对高质量依恋关系的形成应该具有显著效果,例如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依恋方面的团体辅导,提升青少年对依恋质量的认知,分板块地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训练,如通过对同伴关系的辅导提升其朋友依恋的质量、通过感恩教育提升其父母依恋的质量等(高爽,2014),逐步消除其不良的依恋体验,以自愈的方式提升青少年的依恋质量。在人格方面,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源地与学习情况的交互作用显著,因此老师应该多多关注农村学生,尤其是农村中成绩靠后的那部分学生,可以对其采取自信心训练,使其克服自卑心理,培养更健全的人格。

  5.7.3 给家长和老师共同的建议。

  摆正立场,正确地认识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提倡偶像--榜样教育。青少年适度的偶像崇拜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家长老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味地打压禁止可能会引起青少年的不满与叛逆。青少年由于其不成熟性在面对偶像的光环时,容易沦陷、容易影响学习,家长老师的担心不无道理,这也就要求教育者在面对病态偶像崇拜倾向时给予及时引导。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换个角度看问题,适度的偶像崇拜不仅能让青少年在新的情感联结中反思及修正其原始的依恋模式,促进其依恋发展;还能够使青少年学习和吸收偶像的闪光点,促使其形成更好的性格和意志品质。本研究的结果也揭示了现当代的青少年偶像崇拜并没有家长老师想象的那么极端,青少年在对待偶像崇拜的问题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性,在现状研究中他们自己也谈到应该提出适度的偶像崇拜,并且表示出对于极端偶像崇拜行为的反感。家长和老师应该充分提炼偶像的榜样功能,教会青少年批判地接受偶像,利用偶像对青少年的亲和力和情感共鸣,化偶像为榜样,真切地教会青少年学习偶像的优点,使崇拜偶像成为其自我成长的养料(岳晓东,2004)。

  发挥作用,引导多元化的偶像崇拜。研究表明,偶像崇拜可能只是青少年发展中的小插曲,在 15、6 岁时达到顶峰,此后会逐步消退,家长老师的严格打压除了加大双方的矛盾,其有效性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更明智地做法是结合家长老师自身的知识与阅历,对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发挥引导作用,对青少年崇拜哪类偶像、崇拜偶像的哪些特质做好严格的把关,充分发挥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积极作用。偶像崇拜的现状研究表明当代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仍以影星歌星为主,崇拜偶像也是以外貌因素为主,兼有部分偶像个人的才能或性格因素,由此可见,当代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类型单一,且青少年关注的多是表象性的因素,因此家长和老师的把关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潜移默化的方式向青少年传递健康的偶像崇拜观,引导青少年更多地关注偶像的内在性因素,突出偶像才能及性格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教育意义;同时应该拓宽青少年的视野,如向其推荐有意义的书刊、鼓励青少年的创造发明、带领青少年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接触和了解多种领域的知识,引导多元化的偶像崇拜,有针对性地增加文学家、科学家、成功企业家等的曝光度,帮助青少年学习和了解多方位的知识,增长见识。

  注重对青少年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到青春期,青少年的思维发展逐步转向以理性思维主导,虽说这是必然趋势,但家长父母在其思维发展中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家长和老师应该遵循青少年思维发展的规律,在适当时机为其提供适当的、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培养其明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培养其乐于思考的兴趣。这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的学习,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其陷入不良的依恋体验,适时地调整认知,培养高质量的依恋关系。其次,理性思维也能避免青少年陷入病态的偶像崇拜,帮助其选择健康合理的偶像,当其所崇拜的偶像出现不合理的举动(如吸毒、虚假代言等)时,青少年能理性接受并作出合理选择。同时,理性思维也能帮助青少年进行健全人格的自我教育。

  5.7.4 给大众媒体的建议。

  大众媒体应多方面、全方位地对影星歌星进行报道,减少青少年的误解;同时应增加不同类型、不同领域偶像的曝光度,引导青少年多元化的偶像崇拜。青少年由于认知思维发展的不成熟很容易片面地看待偶像,只注重其光鲜亮丽的外表、注重其"轻轻松松地日进斗金",很容易忽略其成名路上的艰辛与努力,忽略了偶像本身最值得我们学习与认同的地方。其次,应该规范大众媒体对青少年群体的报道,尤其是对其负面新闻的报道,青少年本就是一个敏感的群体,信息化的社会很容易对一件小事夸张放大,对青少年形成不利影响,例如家长和老师对青少年偶像崇拜极端性的误解可能就来自于大众媒体,社会大众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认知大部分都来源于大众媒体的报道,而这些报道大部分都是一些极端的粉丝,如"某粉丝因他人不喜自己的偶像而对其破口大骂,掀起网络骂架风波"等,长此以往,人们也就形成了一种偏见,认为存在偶像崇拜就是一种极端的崇拜。另外,研究发现青少年对"偶像"的理解较为狭隘,仅限于影星歌星,忽略了对科学家、文学家等其他领域中值得学习的榜样。

  5.8 本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5.8.1 本研究的创新。

  在方法上,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和问卷法共同对青少年偶像崇拜问题进行研究,除了量化的资料数据,还能得到质性的开放式答案,能够更加综合与全面地分析青少年的偶像崇拜问题;在研究内容上,本研究重点探讨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内在机制,系统研究了其依恋、人格与偶像崇拜的关系,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人格因素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使研究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在结果的使用上,本研究结合现状调查和问卷分析的结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就青少年偶像崇拜问题对家长、老师和大众媒体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5.8.2 本研究的局限。

  在被试的选择上,由于时间精力的有限,采取就近原则取样,导致样本中高一年级的比例较大,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与可推广性;在研究工具的选择上,由于题量偏多,被试可能产生疲态,导致其作答的不认真,尽管在施测前先与被试阐明问卷及研究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施测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但仍不能排除被试出现不认真作答的情况。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