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一、论题的提出
20 世纪 70 年代末,陈忠实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小说《接班以后》,引起文坛注意。从 1978 年亮相文坛后,陈忠实的中短篇小说创作颇丰,出版的着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夭折》、《蓝袍先生》、《地窖》等。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信任》获 1979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立身篇》获 1980 年《甘肃文艺》短篇小说奖,《尤代表轶事》获 1981 年《延河》
短篇小说奖,《第一刀》获 1980 年《陕西日报》“好稿奖”一等奖,《康家小院》获1983 年《小说界》首届优秀作品奖及陕西省 1984 年文艺创作“开拓奖”荣誉奖,《初夏》获 1984 年《当代》文学奖,《十八岁的哥哥》获 1985 年《长城》文学奖,《四妹子》获 1988 年陕西作协首届“双五”文学奖,《日子》获 2007 年首届蒲松龄小说奖及首届陕西文艺大奖艺术成就奖,《李十三推磨》获《小说月报》2013 年第 13 届百花奖等。
赵树理和柳青,对其创作影响深远,是他人生中的文学导师。与他们一样,陈忠实的小说中展现的一直是乡村,评论家们也因此把他称之为“农裔城籍”小说家。
1985年之后,陈忠实强烈地感受到要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艺术个性的作家,就要经过“剥离”.他所谓的“剥离”,就是从固有的观念和意识中抽离出来,对新的事物和新的观念进行审视,择其优劣,同时伴随痛苦的情感变化,完成思想观念的转变等。陈忠实将目光从当下生活转移到了1949年前的关中社会,由反思农民现实生活走向了反思民族传统文化,回归到了本土文化的创作方向上。1997年,长篇小说《白鹿原》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使得陈忠实享誉中外。着名学者范曾称他完全可以和世界一流作家相媲美。这部作品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都有着无可取代、独标一帜的地位。
因此研究陈忠实的小说既能了解他思想、艺术个性的转变,又能在某种程度上了解当时的文学思潮。
近年来评论家对陈忠实的小说研究,大都关注的是长篇小说《白鹿原》,探讨了《白鹿原》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集中探讨了主题、语言、结构等方面,而对作品中的空间问题很少有人谈及。因此从空间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白鹿原》就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二、《白鹿原》研究现状
近年来对陈忠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白鹿原》,作为陈忠实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一直是评论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文集有:李国平等主编的《<白鹿原>评论集》,冯希哲、赵润民主编的《说不尽的<白鹿原>》等等。可见,在中国当代的文坛上,《白鹿原》是非常值得研读和评论的。下面就近年来关于《白鹿原》的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总结梳理。
1、《白鹿原》的主题
主题方面包括文化主题(主要指家族文化、地域文化、宗法文化)、民族主题及历史主题(主要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出发)等。
(1)文化主题。畅广元的《陈忠实论:从文化角度考察》是一部独特的作家作品论,它把近年来评论界对陈忠实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白鹿原》评论部分以“文学文化学”为指导,发掘小说中的文化精神和文化视界①。段建军以海德格尔的生存哲学为理论,融贯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刻阐释了《白鹿原》的乡土生存哲学②。赵录旺从文化叙事的当代意义、写作中叙事语境的双重性、文化叙事中的审美意向、传统文化语境中的女性生存叙事等方面系统阐释了《白鹿原》③。其他还有王玉林的《<白鹿原>论稿》和郑万鹏的《<白鹿原>研究》等。
(2)历史主题。王芸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出发,认为《白鹿原》既反思了历史,又塑造了历史,“历史”和“文本”相交融。论者还对《白鹿原》中存在的祠堂意象、主仆关系等进行了研究④。
(3)民族主题。王玉林从共产党与人民解放战争的关系角度出发,展现了共产党人为取得战争胜利所付出的艰辛及在创建新中国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斗争精神⑤。
2、《白鹿原》的人物形象研究
《白鹿原》中有众多的人物形象,如父辈白嘉轩、鹿子霖、朱先生、鹿三、冷先生等,子辈黑娃、兔娃、白孝文、白孝武、白孝义、鹿兆海、鹿兆鹏、白灵、田小娥、冷大小姐等。评论家对他们的研究侧重点各不相同,呈现多样性。
(1)文化方面。研究者大多认为朱先生、白嘉轩、鹿三是儒家文化的代表,黑娃、鹿兆鹏、白孝文等为儒家的叛逆者,如郭鹏飞的《<白鹿原>的文化解读》,彭松的《白鹿原上的迷路者》等。
(2)叙事学方面。陈思广探讨黑娃形象在小说中的叙事学作用。论者认为黑娃是整部小说的关捩⑥。
(3)女性批评角度。吴成年对鹿兆鹏媳妇、田小娥、白灵等三位女性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他将鹿兆鹏媳妇定为挣扎在理性与情欲之间的弃妇,田小娥追求欲望,是人性复苏的叛逆女性,白灵崇尚自由,是具有独立意志的现代女性。她们非正常死亡的悲剧命运揭示了正处于社会重大转型期的现代中国的秘密与真相:男女两性关系依旧不平等,女性解放还远未完成⑦。其他还有海南专门分析了白灵形象⑧。周朔集中研究了《白鹿原》中的女性群体的生存状态⑨。
3、《白鹿原》的艺术成就
(1)审美意象的研究。卞寿堂的《走进<白鹿原>考证与揭秘》一书运用考据法,在深入细读《白鹿原》以及对地方文献史料探究的基础上,对“白鹿原”等意象进行了“考释”.徐桂梅详细探讨了“白鹿”意象、“白狼”意象、“鬼蜮”意象和“鏊子”意象的艺术效果⑩。
(2)《白鹿原》的语言运用。《白鹿原》中的语言,李建军、阎纲、薛迪之、白烨、韩承红等都专门探讨过。如韩承红主要分析了《白鹿原》中出现的关中方言。她认为小说中出现的地方方言,不仅增添了作品的特色,而且对作品的表现力具有重大的作用11.
(3)《白鹿原》的结构。赵德利、孟改正从三段论这一审美叙事手法出发,认为《白鹿原》在人物塑造三段论中展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发掘了人性中复杂的一面;情节演进三段论中通过多样复杂的意象情节变化,呈现了广阔的社会关系结构;主题意蕴三段论揭示了民族心灵秘史12.
(4)《白鹿原》的叙事研究。杨素秋运用经典叙事学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结构、叙事角度三方面分析了《白鹿原》13.其他的期刊还有李小巴的《<白鹿原>和它的叙述形式》,段建军的《创造奇美的话语世界》等。
另外,李建军、朱水涌、梁亮、杨传珍等人还注意到《白鹿原》与其他作品的比较,如与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梁斌的《红旗谱》、贾平凹的《废都》、张炜的《古船》等。朱水涌把《白鹿原》与《红旗谱》做了比较,认为这两个分属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本,展示了两种不同的历史叙事,两种不同的叙事风格14.吴培显从《红旗谱》、《古船》、《白鹿原》三个文本出发,讨论了当代“家庭”叙事的演化过程及取得的成就与失误15.
三、空间理论研究概述
19世纪,世界“沉湎于历史”.在时间和历史的优先权下,空间维度往往被忽视。20世纪,空间问题逐渐得到了重视。哲学学科出现了“空间转向”风潮,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空间”、“场所”和“文化地理学”上,主要发掘处在时间和历史的笼罩下的空间的异质性和本体性。
(一)、批评理论的空间转向
爱德华·W·苏贾将空间理论形成的路径分为三种:“后历史决定论”、“后福特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后历史决定论”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挑战了“历史决定论”.“后福特主义”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西方的社会现实生活进行了政治经济学的空间分析。“后现代主义”是指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空间化。“后历史”、“后福特”、“后现代”三者之间是互相交融的。
空间理论的先驱是列斐伏尔和福柯。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一书被看作是正式标志着人文社会学科的空间转向。他提出“社会空间”概念,认为社会空间由社会生产,同时也生产社会。空间有物质、社会、精神三种。
福柯指出,19世纪的“着魔(obsession)”是历史,它影响着世界的进程。但从那之后,占据时代重要地位的应该是“空间”.他把空间与权力联系起来,在《权利地理学》中,指出空间是一切权力运作的基础。空间不仅是政治冲突和斗争的场所,同时也是权力争夺的对象 .
继列斐伏尔和福柯之后,当代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戴维、苏贾等人又进一步对空间问题进行了研究。詹姆逊从文化层面切入空间。戴维专门对城市空间、后现代性状况、全球化、身体等现象进行了非常细致而周密的解读,并借助“时空压缩”概念对20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转变进行了分析。爱德华·W·苏贾创作了着名的空间三部曲:
《后现代地理学》、《第三空间》和《后大都市》。他批判注重客观性和物质性的“第一空间”模式和偏重主观性的“第二空间”,主张倡导“第三空间”,试图探讨人类生活的历史性、社会性和空间性。
(二)、叙事学的空间转向
1、国外研究状况
在批评理论界的空间转向的影响下,叙事学开始引入空间理论,关注叙事中的空间形式,空间与时间的关系,空间与语言、结构、情节及读者等的关联。
实际上,早在列斐伏尔和福柯之前,1945年,约瑟夫·弗兰克(Joseph Frank)就在他的着作中具体提出了“空间形式”概念,而且从语言的空间形式、故事的物理空间和读者的心理空间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现代主义作家(包括艾略特、乔伊斯、普鲁斯特等)用“同在性”取代“顺序”,打破叙事的时间顺序,让读者在空间上而不是在时间上解读他们的作品,从而突破时间的束缚,取得空间艺术的效果。
巴赫金在探讨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时提出“艺术时空体”的概念。巴什拉的《空间的诗学》从现象学和象征主义的角度,对私人空间如卧室、衣柜、厨房及隐蔽空间如洞穴、角落等展开了美学分析。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提出“生活的空间”的概念。
在先驱者的影响下,众多学者进一步深入地探讨空间问题。不过叙事学中的空间理论说法多样,有时甚至自相矛盾。如关于空间的形式问题,西摩·查特曼在其着作中明确提出了“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其中“故事空间”主要是指事件发生的当下环境,“话语空间”则指叙述者所在的空间。米切尔在《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中指出文学空间的四种类型:字面层,描述层,文本表现的事件序列,故事背后的形而上空间。安·达吉斯坦利和约翰逊提出“开放空间”与“封闭空间”.韦斯利·A.科特在《现代小说的地方和空间》中区分了三类空间:“自然的空间”、“社会政治的空间”、“个人私密的空间”.罗侬则提出“框架的空间”和“架构的空间”.其他学者如S·雷比肯在《空间形式与情节》中专门讨论了情节的“空间形式”问题,认为情节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佐伦将文本的空间结构主要划分为地志学、时空体及文本三个层次。
2、国内研究状况
在国外的叙事学的空间转向的带动下,国内研究者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了空间方面。秦林芳编译的《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是最早介绍国外空间叙事理论的着作,较为全面。程锡麟等的《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也对国外空间叙事理论进行了梳理。龙迪勇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着作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图像叙事:空间的时间化》、《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等六篇文章。他在《叙事学的空间转向》中认为空间元素既在叙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叙事学研究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余新明在《小说叙事研究的新视野》中指出空间生产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也生产空间,两者互相影响、密不可分。其他还有陆扬的《空间理论和文学空间》等。
在具体的实践上,张世君的《〈红楼梦〉的空间叙事》是代表性的着作。此书从空间叙事角度出发,不仅弥补了以往“红学”研究在此领域的空白,而且涉及到了中西叙事领域。龙迪勇探讨了空间叙事的类型和特征,指出空间不仅是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而且小说家通常用空间呈现时间,用空间来推动小说的叙事进程。他将空间形式分为中国套盒式结构、圆圈式结构,其他还有链条式、桔瓣式、拼图式、词典式等。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从四方面展开:一是研究陈忠实在《白鹿原》中是如何叙述风景及风景在叙事功能方面的作用。二是探讨陈忠实如何呈现祠堂的空间布局和叙事艺术。三是集中分析六棱塔空间意象的生产和其体现的文化意蕴。四是探讨空间与时间的关联及空间的历史隐喻。
本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列斐伏尔和福柯、韦斯利·A.科特等人的观点,探讨《白鹿原》中的空间形式,剖析空间叙事艺术和空间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