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因。主要来源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层操纵和公司治理等。内部控制风险是重大错报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降低控制风险。如果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或者制度执行力不足,都会导致控制风险增高。
相反,如果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较为健全且执行严格,那么就可以起到内部监督的作用,从而有效降低控制风险。另外,控制风险的影响因素还有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状况。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逐渐发展,公司经营活动市场化、资本构成多元化、规模持续扩大等,公司的经济业务变得越发复杂,经营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内部管理的层次与环节也相应增多,企业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大。上市公司经营状况越好、管理机构设置越透明、管理体制越健全,其经济活动就越规范,财务报表披露越真实,从而公司的控制风险就相对较低;反之控制风险就相对较高。
而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发生重大错报的更深层次原因。当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良好时代理冲突就会减少,从而公司价值也会提高。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公司应该有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合理配置公司的管理架构。例如总经理与董事长两职分离、聘请外部独立董事和设立审计委员会等。一般来说,拥有较高比例的独立董事可以对管理层的任意决策权有抑制作用,减少管理层利用"会计差错"操纵财务报表的动机。代理理论认为,在两权分离的现代公司中,代理冲突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在股东与以总经理为代表的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上。因此,两职合一会削弱董事会的治理效率。如果在治理结构的设置上没有考虑公司治理的因素,则容易出现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出现较高的代理冲突,为自利行为而操纵财务报表,同时增加上市公司的重大错报风险。
在杨志国,常志安(2004)进行的审计风险成因的问卷调查中,被调查者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公司治理缺陷",占 80.14%."内部控制薄弱"、"管理层迫于压力"、"管理层品行"等的选择比例均在 60%左右[37].该调查结果直接支持了以上的分析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曲晓辉,李明辉(2005)的调查问卷也证实了公司治理结构缺陷是造成我国虚假财务报告泛滥的主要原因[38].
2)外因。主要有股东和债权人压力,监管不到位,政府干预和行业环境等。
首先,股东和债权人压力。在企业正常运转情况下,上市公司一般都会给投资者分红,以保持公司的正常发展速度,融资方式可以通过股权或者债务等方式。但当上市公司面临着经营波动或者盈利能力急剧下降时,融资困难和对债权人的偿债压力的情况就会出现。公司管理当局为了能够达到融资目的,就会操纵盈余调节利润来虚增经营业绩,以获得配股权或贷款。
其次,监管不到位。目前我国法律对披露虚假会计信息没有明确一致的规定,导致打击力度不足,对虚假披露惩罚过轻,缺乏有效的民事诉讼制度,所以造成上市公司频频出现重大错报和虚假陈述。同时,证券市场监管不力,比如,首发股票监管不力,出现一些粉饰财务报表的公司上市,圈钱动机明显。再加上没有真正的公司破产制度,使得披露虚假信息所得收益远远超过惩罚成本,从而滋生了会计舞弊行为。
再次,政府干预。大国企对高管的业绩考核,使得管理层为了表现业绩,有强烈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表现本地公司良好的经济面貌,也会促进上市公司粉饰业绩,从而提高政府信誉等。
最后,行业环境。由于行业之间的竞争,当行业经营面临困境,经营者的经营压力增大时,会出现为了赢得融资机会而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或者以高价进行重组兼并,谋求新的发展机会。
(2)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主要从审计主体角度,审计师审计的风险。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审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与否和执行有效与否是检查风险的检查风险的依据。一般情况下,审计师不是对所有的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其他原因等进行检查,检查风险不可能为零,其他原因包括审计师选择了不适当的的审计程序、审计执行过程不对,或者对审计结论的错误解读。
检查风险主要是由于以下四个方面引起的。
1)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体制存在问题。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会计师事务所采用有限责任制,这使事务所的风险意识很低,审计师的职业道德层次也处于较低水平,如果仅承担有限责任,那么其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就失去了制约机制和保障,而且也使社会公众对审计行业的心理预期存在较大差距。所以,有限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2)审计收费普遍偏低。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的现状是审计收费普遍偏低。过低的审计费用迫使事务所通过减少审计人员、简化审计程序、缩短审计时间等方法来降低审计成本,这种做法势必会增大审计风险,降低审计质量。
3)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否对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避免法律责任有重要影响。虽然目前有很多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了如考勤、应酬费、工资奖金等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办法,但实际执行力不足使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审计方法存在问题。目前,国外的注册会计师职业界己采用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而我国仍停留在基础的账项审计和制度审计的阶段,相对落后的审计方法必然会带来较大的检查风险。
2.2.3 审计风险衡量
目前对审计风险的量化还比较困难,没有准确统一的办法,而且本文是进行会计差错更正与审计风险的实证研究,所以本文选用可以间接替代审计风险的两个指标即上市公司违规被处罚和异常审计收费来观测审计风险。
上市公司违规被处罚说明其财务报告存在错报或虚假陈述,而作为审计单位的审计师没有发现这些错报或虚假陈述,发表了与违规行为不符合的的审计意见,导致了审计风险甚至审计失败的发生。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里具有潜在性,若注册会计师的行为没有造成不良后果,未引起相应的审计责任,这种风险只停留在潜在阶段,不会形成审计风险使注册会计师遭受实际损失。审计责任的存在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基本因素。上市公司由于违规行为遭受处罚,而对违规行为发生时间的审计意见在被处罚时已经形成。如果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与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不相符,则说明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的虚假信息,没有通过规范、系统的审计方法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作出评价,从而发表了不适合的审计意见导致审计失败。与此同时,监管部门通常会对为被处罚公司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责任人、注册会计师等进行连带处罚,处以罚款或警告处分,对于情节严重的审计人员吊销从业资格。当注册会计师发表不符合客观事实审计意见的这种行为被证实时,必须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使潜在的审计风险转变为事实。反映出违规被处罚的公司潜在的审计风险较大。
对于上市公司出现的会计差错更正现象,有可能是由于财务信息本身的不确定性导致编报者难以把握而出现的重大错报或漏报,也有可能是财务人员的故意行为导致的。但不管怎样,那么财务报告在客观上已经存在风险隐患,如果审计师在进行审计测试时没有发现被审计公司已经存在的风险,那么风险将会转移到注册会计师身上。
如果注册会计师认识到这种风险,那么审计师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和事务所潜在的信誉损失等,需要通过修改审计计划、增加审计程序等对被审计公司评估风险水平,增加的审计成本和可能的损失需要通过审计费用来弥补。且在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审计收费应当反映审计风险的溢价补偿,在某种程度上,审计风险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程度反映了审计市场的效率。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风险水平分配审计资源投入,反映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风险的认识程度和控制程度。当注册会计师觉得上市公司潜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注册会计师通常会增加审计资源来控制审计风险,这样势必会增加相应的审计收费。这就是说,较高的审计收费即本文中提到的异常审计收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认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