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全纳视域下弱势儿童教育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16 共446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全纳教育下弱势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研究
【第2部分】我国弱势儿童教育发展探究引言
【第3部分】全纳教育与弱势儿童教育
【第4部分】我国弱势儿童教育现状分析
【第5部分】全纳视角下美国弱势儿童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第6部分】对我国弱势儿童教育未来发展的建议
【第7部分】 全纳视域下弱势儿童教育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在全纳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弱势儿童教育,一方面,可以适宜的改变弱势儿童自身的生活和学习能力,为他们更好的适应未来新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真正的改变弱势儿童自身和及其家庭的窘迫的状况,从根本上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另一方面,在弱势儿童的教育过程中还有利于弱势儿童和普通儿童的有效融合,使更多的普通儿童能真正的理解弱势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上艰辛,能够和弱势儿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互相的帮助和学习,共同构建我们美好的和谐社会。

  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弱势儿童的教育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我国政府进一步完善弱势儿童教育的法律法规,加大在弱势儿童教育的财政支出,明确弱势儿童教育的监督责任。它也需要社会各界人士伸出友爱之手去真心的帮助弱势儿童,理解和接纳弱势儿童,共同支撑我国弱势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更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弱势儿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锐意进取,为弱势儿童教育的发展奉献自身的力量。只有这样我国的弱势儿童教育事业才能成长起来,才能真正的改变弱势儿童的命运。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由于时间仓促,加之个人在学术的研究水平和写作工笔有限,在研究内容略显不足,研究方法上也有些单一,在今后的研究上还应进一步的完善。同时,欢迎您的批评指证。


    参考文献

  着作:

  [1]陈云英,杨希洁,赫尔实译。全纳教育共享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 陈云英等。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华国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 邓猛着。融合教育与随班就读:理想与现实之间[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钱丽霞着。通学校促进不同学习需要学生有效参与的策略:可持续发展教育视野下的全纳教育实践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6] (英)皮特·本顿,提姆·奥布赖恩,范晓慧译。全纳教育与教师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邓猛。融合教育与随班就读:理想与现实之间[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 (美)苏珊·纽曼,李敏谊,霍力岩主译。学前教育改革与国家反贫困战略:美国的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9]田慧生,吴霓主编。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基于 12 城市调研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10]王毅杰,高燕。流动儿童与城市融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1]林秀锦。美国的早期保育与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2]周洪宇。教育公平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13]杨东平。中国教育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14]柳树森。全纳教育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5]黄志成。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6]杜越,汪利兵。周培植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基础教育:政策与革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17]汪明。聚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8]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编。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状况调查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9]余秀兰。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期刊:

  [1]刘焱。入学准备在美国:不仅仅是入学准备[J].比较教育研究 ,2006,(11)。

  [2]雷开春。我国儿童政策评估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1(7)。

  [3]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流动儿童教育[J].战略与管理,2001(4)。

  [4]张天雪。2009 年度中国儿童政策研究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5]李伟梁。试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

  [6]刘学东。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3)。

  [7]张青。美国乡村流动儿童的教育及其经验借鉴[J].外国教育研究,2007(4)。

  [8]安富海。关于西部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理性思考[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4)。

  [9]赵瓅。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途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6)。

  [10]范先佐。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公平与制度保障[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1)。

  [11]郑信军,岑国桢。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6,(3)。

  [12]李迎生。弱势儿童的社会保护:社会政策的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2006(5)。

  [13]周满生。全纳教育:概念及主要议题[J].教育研究,2008(7)。

  [14]邓 猛,潘剑芳。关于全纳教育思想的几点理论-回顾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3(4)。

  [15]陈瑶,洪明。提高低收入家庭学生学习成绩的教育典范--美国“KIPP”学校的产生与发展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7(9)。

  [16]余秀兰。社会弱势群体教育支持政策解读以关--于城市流动儿童教育政策为例[J].青年研究,2008(3)。

  [17]张远新,何先光。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权益保障长效机制的构建[J].云南社会科学,2007(6)。

  [18]谭友坤,卢清。试论弱势群体的早期教育政策支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

  [19]代振华。弱势群体教育的困境与消解[J].新视野,2010(8)。

  [20]王庆雨,刘艳雪。服刑人员子女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以陕西回归儿童村为例[J].知识经济,2011(17)。

  [21]宋占美,阮婷。美国处境不利儿童补偿教育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2,(4)。

  [22]陈瑞丰。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法律思考[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3]董茜。流动儿童教育衔接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24]张林玲。当代美国幼小衔接政策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外文文献:

  [1]Reynolds Arthur J.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ge22 Findings From the Chicago Longitudinal Study[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tudentsPlaced at Risk,2006,11(2)。

  [2]K.Allen Eileen&Cowbery. The Exceptional Child :inclusion in early childhoodeducation.[M].NY,Delma Pub,2004.

  [3]Amanda Keddie, Richard Niesche.It's almost like a White school now: racialisedcomplexities, Indigenous representation and school leadership[J]. Critical Studiesin Education,2012.

  [4]Donald A. Rock and A. Jackson Stenner.Assessment Issues in the Testing of Childrenat School Entry[J].The Future of Children,2005,15(1)。

  [5]Arthur R. Jensen. Spearman's Hypothesis Tested with Chronometric InformationProcessing Tasks[J].Intelligence,1993,(17)。

  [6]Greg J. Duncan and Katherine A. Magnuson. Can Family Socioeconomic ResourcesAccount for Racial and Ethnic Test Score Gaps? [J].The Future of Children.2005,15(1)。

  [7]Jeanne Brooks-Gunn and Lisa B. Markman.The Contribution of Parenting to Ethnicand Racial Gaps in School Readiness[J].The Future of Children,2005,15(1)。

  [8]William T. Dickens. Genetic Differences and School Readiness[J].The Future ofChildren,2005,15(1)。

  [9]Kimberly G. Noble,Nim Tottenham and B. J. Case.Neuroscience Perspectives onDisparities in School Readiness and Cognitive Achievement[J].The Future of Children,2005,15(1)。

  [10]Nancy E. Reichman.Low Birth Weight and School Readiness[J].The Future ofChildren,2005,15(1)。

  [11]Janet Currie.Health Disparities and Gaps in School Readiness[J].The Futureof Children,2005,15,(1)。

  [12]Katherine A. Magnuson and Jane Waldfogel.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Effectson Ethnic and Racial Gaps in School Readiness[J].The Future of Children,2005,15(1)。

  [13]Meryl Glaser, Ermien van Pletzen. Inclusive education for Deaf students:Literacy practices and South African Sign Language[J]. Southern African Linguisticsand Applied Language Studies,2012,301

  [14]Ednei Soares. Mother and woman between child and work: Report from a projectwith handicapped children[J]. International Forum of Psychoanalysis,2012,211.

  [15]LouisRoyce Botha. Using expansive learning to include indigenous knowledg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clusive Education,2012,161.

  [16]Maha Khochen, Julie Radford. Attitudes of teachers and headteachers towardsinclusion in Leban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clusive Education,2012,162.

  [17]LouisRoyce Botha. Using expansive learning to include indigenous knowledg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clusive Education,2012,161.

  [18]Srikala Naraian. Seeking transparency: the production of an inclusive classroomcommun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clusive Education,2011,159.

  [19]Kristine Black-Hawkins, Lani Florian. Classroom teachers'craft knowledge oftheir inclusive practice[J]. Teachers and Teaching,2012,185:.

  [20]LiseBird Claiborne, Sue Cornforth, Ava Gibson, Alexandra Smith. Supportingstudents with impairm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social inclusion or cold comfor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clusive Education,2011,155.
 

  致谢

  当我的论文写到此处的时候,我知道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和生活就要画上一个圆满句号了。从 2010 年开始准备考研至今,我一路在质疑声中走过来,许多人问我这么大年龄读研为了什么,其中也包括我自己。今天这一切都将尘埃落定了,细品品真的很庆幸当初的决定。三年的学习生活不仅圆了我自己十多年前的大学梦,它也让我知道了自己的知识有多匮乏,也培养了我增长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让我和这个时代贴的更近,让我的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当然我也深知这一切的获得和我的老师,我的家人以及我的同学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我要特别的感谢我的导师经柏龙老师,他在我三年的学习生活中,给予了我特别大的帮助。在学习方面,经老师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一直深深的影响着我,使我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我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更是给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使的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在生活中,经老师是一个通达人情的大家长,给我们营建了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让我有一种很强的归属感,使我能更安心的在学校学习。同时,我还要感谢张君老师,周润智老师,田若飞老师,赵爽老师,马立武等老师在我研究生期间所给予我在学习上的帮助。

  其次,我要感谢下我的父母,姐姐和姐夫。感谢他们在我读研期间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大力支持,使我能够安心在学校学习,最终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最后,我要感谢我们本专业的同学,感谢他们在我学习过程中对于我的帮助。

  感谢我的同寝小伙伴,感谢他们的陪伴,感谢他们对我的支持和包容。我还要感谢我们师门的学长和学妹们,感谢他们三年来在学习和生活上所给予我的帮助。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