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新模式探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01 共14212字

  第三章 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新模式探讨

  第一节 “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

  一、产学研结合的主体问题探讨

  在已有的研究中,众多学者对产学研的主体进行了界定。首先来界定一下产学研的含义。“产”是指在各类产业中依托技术创新的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家;“学”泛指学术界,包括人才、技术、知识、和成果;“研”主要指各种层次的应用型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和科技人员;众多学者从多个角度和不同发展阶段对产学研主体进行深入探究,但都没有在观点上达成一致。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要素的输入和输出与外界的与外界的坏境紧密相关。

  所以从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都是主要的参与者,但是在这三者之间谁是最重要的执行者就是一个要探讨的问题。从系统论的角度来分析,在产学研结合中我认为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政策的支持,和舆论的导向。但政府不能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者,而高校是非盈利的组织,高校的主要职责是传授知识,不是输出产品,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也不是主体,据此分析,科研机构也不是主体。那么企业可否成为产学研结合的主体呢?首先从系统论的角度要素的输入和输出来看,企业成为主体是可能的。因为现代很多企业不仅可以更为敏捷直接地了解市场需求,而且可以将这种需求与高校的成果和科研单位的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产学研的结合过程中,企业担当了协调者和执行者的角色。其次,企业的运作和管理完全是市场化的,自由的。

  它受市场和价值规律的影响。它的运行方式灵活,而且不受政府的行政干预,更有利于协同科研,学校进行产学研结合。

  再次通过国外发达国家产学研结合之路的经验证明,产学研结合的成功与否,必须考虑企业这个因素。其实企业作为主体是最为合理的,但是在我国为什么企业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是企业介入课题少,都被科研院所垄断。二是企业作为研究开发的力量薄弱,大多依赖学校和科研院所。

  在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企业作为主体的地位越来越被人们认同,现在国家正在从政策上支持企业,要进行协同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现代社会中,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赢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而且必须意识到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我国产学研结合地位的提升

  过去,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产学研在深度、广度、效度上的结合范围很窄,也只有在最近几年,产学研结合的地位才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的产学研模式中,结合的方式主要限于大学,而大学多是公立性大学,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大学在结合中的角色就是提供知识的培训,而科研单位的则主要是把研发的出科技成果向企业进行转化。也就是说最早的产学研结合方式只是作为高校的尝试性的工作,企业和高等学校合作的水平不高,只是停留在较低层面的合作,很长一段时间内合作内容非常狭窄。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产学研已经构成了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学研发展的大概脉络:在 1992 年 4 月,当时国家总理朱镕基就开始倡议产学研要结合发展。后来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时任江泽民总书记提出“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的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的要求。这些是政府层面的倡议,但是高校和企业的结合发展当然要相对迟缓。

  结合也是局部性的。1999 年 8 月 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1],决定中已经很明确地把产学研结合提上议事日程,要大力加强企业与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

  再后来教育部也明确提出各级高校和行政部门要转变认识,特别要正确认识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创新,技术产业化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个非常重要。2003 年 10 月 23 日教育部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大学科技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建立大学科技园的重要性,他认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是一流大学的象征。可见他把创新与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快速发展,可以大大加深高校与地方政府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从以上的脉络分析看,各级政府都很支持这样一种新趋势,也可以明确的看出,产学研结合已经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探究
  
  中国的产学研结合模式,有的是企业和学校自发形成起来的,当然也有的是政府努力的结果,在这种模式中,企业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企业是实施这种模式的桥梁和纽带。如果没有企业的积极配合,那么这种模式也就无法实施。

  (一)以高校企业为主的产学研结合的模式

  1、高校承担重大科研课题。

  高校承担重大科研课题,注重科技的研发,也是对国家科研发展的重大支持。在科技研发过程中,培养了大批人才,创新性人才是国家创新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高等学校不仅赢得了科研经费、缓解了学校的经费紧张问题,而且也攻克了很多科技难题,这是我们国家在大学与科研初步尝试,通过这些研究扩展了人才培养模式、 使得人才的培养质量大大提升。例如北京大学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和电子出版系统,就是在国家多年科研资助基础上,与企业联合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并成功实现产业化的。

  2、高校与企业开展全方位的技术合作。

  在这些合作中, 主要的类型有技术开发,技术开发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

  高校提供人才支持,企业提供经费。这是一种双翼的结合。还有技术咨询,企业可以在运作过程中向高校进行相关的技术咨询,为企业答疑解惑。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还有技术转让,转让过程中,学校要收取一定的转让费。技术服务。这主要是指在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在后续过程中对企业的进一步的支持。在技术合作模式中,主要还是以企业为主,企业它是以市场为导向,同时也是根据它自身的需要进行合作开发。近些年来,在东部一些发达的省份,科研经费的比例大幅度提高,一些大公司也与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内外结合优势互补的研发设计体系。目前大家熟知的像清华紫光,它是中国高校产业的代表之一,主要依托清华大学雄厚的科研力量、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多学科综合优势,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创新优势、品牌优势来谋求中国在中国科技前沿的发展。还有清华同方、北大方正等企业,他们主要是清华,北大自己创办的企业,与大学等科研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他们在产学研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在我国产学研方面走在前面,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二)合作研发模式

  此模式主要是企业与一流大学或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研发的一种模式,在此模式下要求三方的科研人员合作,共同参与研究项目的开发。这种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抵御外界风险能力增强。

  1、联合实验室。

  目前在国内也有很多大型企业与高校建立了这种模式,像我们国家自主产权的中兴通讯公司与北京邮电大学共同成立了 一个实验室:“北邮中兴联合实验室”.那么目前国内这种模式已经慢慢的在发展开来,其实联合实验室为什么在产学研模式中具有这么大的作用呢?因为它有最重要的一项业务就是高校组织专家对企业已经开发的技术产品进行一系列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还有对技术攻关人员的培训,从而提出一系列可行性意见,提高了技术人员的素质。然后企业重新研究技术报告,重新调整样品的研发,利用最好的产品快速占领市场。

  2、与企业合作建立工程技术中心。

  其实中国的高校的科研成果是很多的,也很出色,但是由于高校成果多为实验室规模,要想把这些成果转化企业可以使用科技。要经过很多中心环节,而高校与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就可以省去很多中心环节,从而加快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素的步伐。

  3、合作研发模式的评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较好地体现互补效应,结合起来比较容易,抗风险能力强。而且共赢度高,但它可持续都比较短,实施起来难度也比较高。所以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一流大学和比较知名的企业的联合。需要一些优厚的外部条件。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