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新模式探讨(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01 共14212字

  (三)政府积极促进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产学研结合,政府其实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产学研虽然最早在美国诞生,但是在今天国际化、市场化的背景下,产学研的道路多国家有很大推动作用。

  政府也在纷纷行动。下面来看看这几种模式:

  1、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 1988 年,一般而言,高新技术开发区指的是国家在某一特定区域内,首先是要在政策上进行倾斜,没有政策的支持,任何事都干不好。现在很多省、市乃至到区都有自己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一般来说,高新区都是依赖大学而建的,一方面可以依靠大学的科研成果和人才优势,另一方面高等学校也可以直接在高新区开办企业。从而有力的促进了产学研的结合。2、大学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产学研结合这个模式始建于 1990 年,当时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许多大学也积极探索,如何可以把自己先进的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在后阶段,大学先自己探索不同的路径,到了 1999 年起,政府开始着手进行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事实证明大学科技园的兴起,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它是中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在科技上向社会展示的窗口, 产学研结合是其基本特色。

  3、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这个举措是国家为了深化产学研的成效而设的,其实还是依赖大学的人才和技术,在 2001 年国家首批认定了 6 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都是“985”重点高校,在华东有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有清华大学、华中有华中科技大学、西部有四川大学、西北有西安交通大学。这些都是我国技术转让中心。这些技术转让中心基本上涵盖了我们国家大部分。承担着产学研的结合的重任。这些高等学校主要是结合行业共性问题,与一些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技术的开发和扩散,突破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已经形成了向产业转移的有效机制。

  四、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经验、问题与发展建议

  前面我阐述了产学研一系列发展问题,主要是从产学研结合的主体,近些年来地位的发展变化,相关模式的探讨,那么我们可以看出产学研结合是时代发展对高校的要求。也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三者的结合可以有力的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促进国家的科技创新。在探索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可是在国际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我们国家的产学研结合还处于起步阶段,还不成熟。在市场经济的经济的竞争中,我们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需要我们去总结,需要学者不断研究,也需要社会大力的支持。才能把产学研很好的结合起来。

  (一)基本经验概述

  从上面的理论研究来看产学研的结合,对我们国家具有深远的意义,从国家层面来看,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而也有利于学校、企业的发展,而且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从系统每一个要素来看,这里有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我们所谈的?

  经验是从高校的角度来看:

  1、产学研结合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从宏观角度看,产学研结合的目的无非就是统筹各种优质资源,包括人才优势,科研成果,资金的优势,而这些不可能是哪一个要素同时具备。整合社会优质资源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那么产学研结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三方的利益,而在根本上,最终的受益者还是政府,所以政府要做好统筹工作。另外从目前国内的事实来看,产学研结合的多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他们的良好运转其实得益背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我们说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政府是有形的手,虽然市场多是遵循价值规律,多数受无形的手控制,但是金融危机却随时也会到来,所以说,有政府的干预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市场的不足,使产学研很好的结合。另外政府主要是通过政策,税收和行政干预,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市场的缺陷,但是却不能很好的帮助企业抵御风险,所以政府应该建立平台,这样可以有力地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

  2、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主动寻求与企业进行产学研结合。

  学校最大的优势是人才和科技,而企业需要的这是学校的优势,所以学校和企业有合作的共性,在一定程度上说,高校和企业存在着合作的学术基础,关键是要找准合作的切入点。而目前中国大多数的民族工业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很多势力也不是很雄厚,再说它们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经济实体,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大多数企业不会主动的寻求与学校的联合。它们会觉得那样太慢,怕拖它们的后腿。所以高校应该主动服务,改变办学模式和办学思想。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办学也要考虑企业的需要。要主动去培养一些这样的人才,要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这样才能真正满足企业在技术和人才上的渴望。

  获取企业的信任。要让企业相信,学校不仅能够帮他们技术上问题,而且在情感上也愿意帮他们。当然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不要头脑一热,那样就会断送产学研结合。

  3、产学研结合要围绕国家的经济,社会重大发展项目来经行。

  其实根据国外的情况来看,产学研的结合都不可能是一个形式,其结合也是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过程。但是我们国家的国情来看,产学研的结合道路更是艰难,我们不要求结合的形式相同,但是我们需要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的探求,谋求更好的结合。而且经验证明,学校与企业的结合要围绕国家的经济,社会重大发展项目来经行。这样才会更有潜力。4、高校在产学研结合时应考虑学术水平的提示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高校对社会的良性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高校的主要职能有培养人才,高校在进行产学研结合时这个目标可以很好的实现,因为学生去企业从事实践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务实精神,也可以锻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另一个职能是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当然这是企业与学校进行结合的结合点。学校如果闭门办学,把科研成果至于展示厅,那又怎么知道自己的科技研究到底有多大的实用价值。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很多科研成果都可以得到验证并进一步推动科技的进步。高校还肩负着服务社会的职能,高校只要培养好人才,有更多的实际效用的科研成果,那就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

  (二)存在的不足

  1、从产学研总体发展来看,形式比较松散单一,能够长期结合的比较少,还缺乏正确处理好教学、 科研、 生产三者的关系的经验,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发展的不平衡仍然广泛存在。没有形成产学研长久结合的有效机制,还有就是不同主体的利益很难平衡,学校追求的他们的合作成果,企业则是以利润当先。所以要借鉴国外经验,在动态中建立相应的机制,更需要的具体的政策,法规的支持,才能更好的是产学研结合起来。

  2、从我们中国的产学研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们国家的体制是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而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体制。这样一来,高校很难与地方企业建立直接的联系,就算高校有这个愿望,主动服务,但是企业却不了解这个情况,所以也是很遗憾的,我们在进行产学研结合时,必须改革管理的手段。

  (三)产学研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目前在我们国家产学研发展相对迟缓,存在的现状是企业的科技创新比较薄弱,竞争力不强,而高校近些年来的科研成果在数量上不断上升。这就意味着我们国家高校与企业需要进一步的结合,这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技术转让机制问题不全所致。鉴于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1、企业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要积极利用好学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成果。与高校合作,促进企业创新体系的创立。

  2、政府方面的主要侧重于政策的大力支持,必要的时候在经费方面给予方便,贷款的政策支持,各级政府要主动搭建企业与地方产业合作的平台。努力探索出高校与企业长期合作的运行机制,鼓励大学进行创新性企业试点工作,加强高校应用型学科建设,同时要优化高等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

  3、高等学校要重视与企业的合作,注意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将产学研作为基本的办学方向。要主动聘请那些有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指导工作,从而加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第二节 顶岗实习育人模式的基本思路

  一、顶岗实习概念界定

  顶岗实习其实就是校企合作的一种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它是教学活动的延续。通常意义上的顶岗实习指的是在教学范围之内,在教学规定的时限内,在校学生去相应的企业或事业单位进行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看,顶岗实习可以看作是校内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