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社区养老服务法律规范优化分析参考文献与致谢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14 共201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国内社区养老服务法律体制优化研究
【第2部分】城镇社区养老服务法规改善分析绪论
【第3部分】社区养老服务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础
【第4部分】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制度的发展进程与绩效评价
【第5部分】国外社区养老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第6部分】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制度架构的进路分析
【第7部分】 社区养老服务法律规范优化分析参考文献与致谢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1]陈可冀。老龄化中国: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2]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一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杨团。独立与企业之外运作于社区之中---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J].民政论坛,2000.
  [4]蔡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宋晓梧。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6]国务院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小组办公室编。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辽宁篇)[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7]陈杏铁、张正义主编。老年社会工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邻沧萍主编。社会老年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1999.
  [9]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中国老龄研究中心编着。《老龄工作数据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11]郑秉文等。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共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12]陈佳贵,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01?200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3]田雪原等。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十一世纪上半叶中国老龄问题对策研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0.
  [1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5]丁建定、杨凤娟。英国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16]穆光宗。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M].华龄出版社,2002.
  [17]陈红霞。社会福利思想[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8]谢美娥。老人长期照护的相关论题[M].(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
  [19]郭成伟、王广彬。公平良善之法律规制一中国社会保障法治探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20]明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1](英〕苏珊。特斯特。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M].周向红、张小明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2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一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商务印书馆,2000.
  [23]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二)论文类
  
  [1]罗元文。社区服务与养老保障体系[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9)
  [2]秦岭,张秋秋。借鉴日本老年福利制度提高中国老年福利水平[J].日本研究,2002(3)
  [3]谢芳。美国的退休社区与"居家援助式"养老模式[J].社会,2004(12)。
  [4]杨蓓蕾。英国的社区照顾: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J].探索与争鸣,2000(12)
  [5]杨宗传。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J].经济评论,2000(3)
  [6]缪青。中国社会化养老的主要趋势:居家养老和居家护理[J].城市问题。2000(5)
  [7]张辉、金建辉。京城养老服务现状摸查[J].了望新闻周刊,2010(13)
  [8]张卫东、居家养老模式的理论探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3)
  [9]刘同昌。社会化:养老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人口与经济,2001(2)
  [10]蔡防,孟听,王美艳。中国老龄化趋势与养老保障改革:挑战与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04(4)
  [11]部莉君。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2)
  [12]穆光宗?丧失和超越:需求老龄政策的理论支点[J].市场人E1与分析。2002(8)
  [13]原新。老年人消费需求与满足需求能力基本关系的判断[J].广东社会科学,2002(3)
  [14]刘晶。城市社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居家养老生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探索[J].人口学刊,2005(1)
  [15]程玉申、周敏。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1998(4)
  [16]刘桂芝。社区社会保障的模式设计[J].税务与经济,2002(5)
  [17]毛明华。构筑社区平台:城市反贫困的新思路[J].江南论坛。2004(3)
  [18]郭荣贵。公共服务社区化制度建构探索[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3)
  [19]秦桂娟。构建依托社区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
  [20]旖学莲。社区服务养老模式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4(1)
  [21]张卫。人口老龄化与完善城市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一以南京市为个案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1(12)
  
  (三)外文资料
  
  [1]WilliamG Cockerham, This Aging Society.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991. 19-28
  [2]C.Heginbotham, The Voluntary Ethic and Community Care, Return to community. London: Bedford Square Press, 1990,15-41
  [3]AngelaDew, Tim Griffin, Aging in Place: Good practice source book. New South Wales; Centre Fo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Studies, 2002,99-107
  [4]ParricialWalt, Edith M Freeman. Dennis L Poole. Community Building. Nasw Press, 2004.
  [5]EstelleJames. Providing Better Protection and Promoting Growth: A Defence of Averting the Old Age crisis. 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Review. 1996. 49: 3
  [6]RogerBeattie,Warren Megillivary. A Risky Strategy Reflections on the World Bank Report Averting the Old Age Crisis. 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Review. 1996, 48 : 3-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