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国内学术界关于意识形态的研究开始活跃,出版了大量意识形态领域的专着和学术论文。近年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方面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可以查阅到关于意识形态的论文大概 180 篇,其中部分文章结合现实、论证详实、观点新颖。如:孙百亮在《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隐蔽性与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系统分析了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通过包装后,夹杂在文化系统中对中国进行渗透,渗透的隐蔽性是非常难以察觉的,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李玉环教授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若干问题研究》中,针对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客体及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系统论述;吴琦、袁三标在《从话语权视角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系统分析西方国家利用高新的网络技术渗透他们的思想文化、政治观点,从而达到意识形态全球性扩张的“强势信息文化”态势,并指出西方这一态势的发展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巨大挑战。
同时,在互联网上通过各大搜索引擎搜索到关于“互联网与意识形态”的着作和论文也高达五十多篇,多篇文章视角独特、观点鲜明。其中影响较大的包括:杨立英、曾盛聪的《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研究》一书,该书系统分析了全球化和网络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和挑战,并指出面对全球化和网络化境遇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进行教育创新;郭明飞教授的《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阐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互联网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加强网络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之策,以期最终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实践目的;张再兴先生等人编写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中,立足于网络社会的崛起,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迁,围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特别是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重点研究,提出具体的对策和方法,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另外,针对意识形态建设方面进行研究的论文和着作很多,如:楚丽霞教授的《网络社会中青少年德性的创造》、吴玉荣教授的《互联网上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及其引导对策》、沈志军教授的《网络化趋势中的高校校园媒体建设》、戴黍教授的《互联网与高校德育》、陶文昭的《网络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刘德中的《信息网络化与党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挑战》、上海市 2000 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组的《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对新时期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影响”课题组的《互联网对当代青年的影响调查》,这些文章针对网络发展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带来影响的不同方便和角度加以分析,并提出我们要科学利用互联网。
1.3.2 国外研究现状
与中国注意到网络对意识形态的影响的时期相比国外更早的对其进行了关注,关于网络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文章层出不穷,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埃瑟·戴森的《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巴雷特教授的《塞伯族状态:因特网的文化、政治与经济》、丹尼尔·贝尔的《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爱德华·赫尔曼的《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E.雷迅马的《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的政策》、奥托·纽曼的《信息时代的美国梦》等,这些着作主要从网络发展对民主的影响、对社会的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方面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并对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研究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背景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意识形态及其意识形态网络渗透,分析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现状,选择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渗透重点对象的原因以及西方国家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渗透的重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当前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冲击和后果。
从而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建设,具体来说,本文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绪论,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阐述了课题来源、意义、研究目的和国内外学术界与本课题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成果,指出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地方。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意识形态的概念,意识形态安全的界定以及意识形态网络渗透。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当前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现状,首先,分析当前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网络转向的成因;其次,阐述了西方意识形态选择高校作为网络渗透重点对象的原因;最后,论述西方意识形态对高校网络渗透的重点。
第四部分: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分析,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首先,当前我国高校了主流意识形态现状;其次,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部分:主要解决的是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建设,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主导地位,包括思想上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的重要性、加强信息源建设、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战斗力、加强高校网络理论阵地建设的人才和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加强高校网络文化软硬件建设,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1.4.2 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整理研究法。查阅大量有关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等相关研究内容的文献资料。通过相关文献了解到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对所选研究对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只有参考了经典文献才能明白目前学界对该问题研究的广度及深度,并从中找到研究的创新点,为论文的写作做好了前期铺垫工作。
第二,定性分析法。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的思维加工,通过对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等相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相关见解。
第三,比较研究方法。比较分析西方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区别,通过比较和分析找到正确的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第四,网上调研方法。课题的研究与网络密切相关,需要通过网络大量查阅相关信息和相关统计数据。本论文查阅了上百篇的网络信息资料和网络教育,通过网站、网页、BBS、E-mail、超链接等手段,随时随处查询并接收有关意识形态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