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高校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策略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27 共3490字

  结 论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深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革命,它正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的各个行业。网络的兴起和发展,不仅给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的中国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及其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竭尽全力地输出他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他们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青少年身上,而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思维活跃和流动性强的群体,从而成为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和目标。本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得出以下两点初步结论:

  第一,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它给我们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是我们党领导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载体。新时期,网络的快速发展,在高校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第二,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战斗力,高校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监管力度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从而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主导地位。

  本文详细阐述了意识形态的定义,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的现状及对高校的影响,认真分析了在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渗透背景下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建设。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的出现,要求我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争取不断巩固和扩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上的话语权。

  鉴于本人学识有限,本文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背景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还不够深刻,个别观点难免有失偏颇,比如,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高校网络渗透的认识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挖掘;在对策建设上缺乏高层次的认识和分析,总之,本文的研究还是初步的,探索性的。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研究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本人在未来的学习中一定认真研究,积极向导师及各位老师请教和学习,弥补自己不足之处。新时期,我们要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主动的把相关研究工作坚持下去,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英]大卫·麦克里兰。 意识形态[M]. 孔北政等译。 吉林: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5: 7.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26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29.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81.
  [5] 唯物史观新视野。 东方出版社, 1999: 191
  [6] 刘建军。 马克思主义信仰[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65.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6 卷[C].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2: 35.
  [8] [美]塞缪尔·P·亨廷顿。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 王冠华, 刘为等译, 北京: 三联书店,1989:94.
  [9] [美]塞缪尔·P·亨廷顿。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 王冠华, 刘为等译, 北京: 三联书店,1989:73.
  [10] [美]埃瑟·戴森。 2.0 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 胡泳等译。 海南: 海南出版社, 1998: 17.
  [11] [美]尼克松。 1999: 不战而胜[M].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6 : 53.
  [12] 王列, 杨雪冬。 全球化与世界[M]. 北京: 中央翻译出版社, 1998: 10.
  [13] 钱海源。 帝国主义的战略阴谋: 在中国搞意识形态多元化[J]. 当代思潮, 2000(12)。 23.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176.
  [15]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C].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123-124.
  [16] 单晓红。 媒介素养引论[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3)。 11-12.
  [17] 易舟。 我在美国信息高速公路上[J]. 兵器工业出版社, 1997: 294.
  [18] 诺姆·乔姆斯基。 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秩序[M]. 江苏: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 3.
  [19]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EB/OL].
  [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1.
  [21] [美]尼葛洛庞帝。 数字化生存[M]. 胡永等译。 海口: 海南出版社, 1996: 191.
  [22] [法]卢梭。 爱弥儿-论教育[M]. 上卷。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8: 27.
  [23] 王吉法。 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淡化倾向及解决对策[J]. 发展论坛,2001(5)。
  [24] 王建华。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53.
  [25]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91-292.
  [26] 侯惠勤。 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虚假性之判断与当代意识形态之争论[J]. 河南大学学报,2002(2)。
  [27] 肖前, 李秀林, 汪永祥。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260.
  [28] 敖带芽。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相关问题的探讨[J]. 攀登, 2010(1): 14-19.
  [29] 孟浩明。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原则要求[J]. 党建研究, 2009(4): 92.
  [30] 秦维红。 网络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策略与对策[J]. 思想政治研究,2009(5):11-12.
  [31] 刘雷, 王发龙。 信息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大连干部学刊,2011(2): 42-44.
  [32] 余宝刚。 网络论坛环境下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J]. 长白学刊, 2010(3):37-34.
  [33] 张骥, 程新英。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回应[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2): 67-79.
  [34] 朱光磊, 于丹。 中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双重挑战与政治稳定[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3): 70-74.
  [31] 包仕国。 全球化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 思想理论教育, 2007(7-8): 99-106.
  [32] 樊瑞科, 金彦龙。 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探析[J]. 中共贵州省委党 校学报, 2010(4): 61-63.
  [33] 王永贵。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5:130-152.
  [34] 童世骏。 意识形态新论[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78-90.
  [35] 季广茂。 意识形态[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18-26.
  [36] 樊瑞科, 金彦龙。 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探析[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0(4): 61-63.
  [37] 张静, 周三胜。 论网络传播条件下党的意识形态建设[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6):61-66.
  [38] 方延明。 媒介传播的社会责任与“问题意识”[J]. 南京社会科学, 2010(7): 105-110.
  [39] 胡辉华。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论[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1(6)。
  [4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52.
  [41] 戚水贞。 加入 WTO 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J]. 世纪桥, 2003: 3-5.
  [42] 鲍宗豪。 网络与当地社会文化[M]. 上海: 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1:3.
  [43] 梁计生。 因特网与青少年[J]. 河北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1(4): 18.
  [44] 毛林根, 张凤奎。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M].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05: 34.
  [45] 郭明飞。 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16-33.
  [46] 杨立英, 曾盛聪。 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 135-168.
  [47] 孙百亮。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隐蔽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学术论坛, 2009(07): 14.
  [48] 楚丽霞。 网络社会中青少年德性的创造[J]. 当代青年研究, 2000(3): 16-19.
  [49] 沈志军。 网络化起势中的高校校园媒体建设[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4): 33.
  [50] 乌尼日。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及对策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8(12): 33-39.
  [51] 赵春苗, 曹鹏。 意识形态视阈下的高校学生党建[J]. 高校党建, 2009(12): 26-35.
  [52] 谢松明。 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J]. 重庆工学院, 2008: 22.
  [53] 李崇富。 关于“普世价值”的几点看法[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9): 45
  [54] 卢新德。 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 山东大学学报, 2010(3): 19-23.
  [55] Ralph Miliband. Socialism in Question . Monthly Review, 1991, 42 (March): 32-34.
  [56] Michael Lowy. Twelve on the Crisis of “Really Existing Socialism”. Monthly Review, 1991: 43(May): 21-24.
  [57] Cassels Alan. Ideolog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Modern World.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6: 77-85.
  [58] Jorge Larrain. Ideology and Cultural Identity: Modernity the Third World Presence .Polity Press,1994: 35-42.
  [59] Anthony Giddiness. Four Theses on Ideology .Arthur; Mari Louise Kroger(edited)。 Ideology and Power in the age of Lenin in Ruins. St.Martin's Press, 1991: 17-2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