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结束语
自身的建设,要重视思想建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高校民主党派成员思想上主要呈现出四方面的特点,其中思想特点的主流思想健康,责任意识的强烈,这些对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维护现有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体现出积极作用。
同时,部分高校民主党派成员也体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动机不纯等负面特征。而高校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也还存在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缺乏特色,民主党派成员政治素质不高,高校民主党派思想建设制度缺乏等问题。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造成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对思想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建设工作方式缺乏创新以及考评制度缺失的原因造成。因此,从政治意识、政党意识、自觉意识、奉献意识以及核心价观方面构筑意识体系;从丰富思想建设活动、打造思想建设网络平台方面创新工作手段;建立思想建设涵盖领导、评估监控内容的工作机制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改善高校民主党派思想建设成效。
由于研究对高校民主党派研究的时间限制、理论知识欠缺等原因,不能吃透相关民主党派建设以及统战工作的政策,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表现在对高校民主党派的分析上还在一定程度上留存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一般性特征,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以及思想教育方法的应用上,与高校民主党派成员自身特征的适应结合程度还不够紧密,文章最后措施的提出在内在联系上缺乏系统性。继续研究重点应体现在多元价值观影响下如何坚定共同理想等方面,如何做好新常态下高校民主党派思想建设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其他方面的紧密结合等几个具体方面,使得高校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建议措施更具时代感、实效性,有利于解决高校民主党派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明圆。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9(3): 8-9
2 庄莉。 高校民主党派思想建设。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4): 11
3 杨爱珍。 思想建设是提升参政党素质的重要途径。 参政党理论与实践, 2012(2): 5
4 任世红。 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理论分层。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10): 15
5 张美云。 民主党派思想建设方法。 论政党制度, 2010(6): 19-20
6 殷丹。 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特点与思考。 人民论坛, 2011(2): 12-15
7 马雁。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新问题及对策。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3): 7-8
8 许勤。 当前民主党派思想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4): 5-6
9 唐忠英。 当下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及对策。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2009(4): 8
10 张大成。 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2013(6): 12
11 罗佳。 新时期高校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改进。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1):24-25
12 单联民, 涂晓群。 支持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3): 34-36
13 李昌英。 纪立芳。 高校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建设的思考。 岱宗学刊, 2005(1): 19-21
14 徐伟光。 新时期高校民主党派工作初探。 化工高等教育, 2004(1): 66-67
15 赵恩桃。 浅论民主党派思想建设。 科教文汇(下半月), 2006(6): 32
16 吴惕安。 俞可平。 当代西方国家政治理论评析。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4
17 王惠岩。 政治学原理。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8 王国勇。 当代西方政党理论述评。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9(5): 15
19 王邦佐等。 政治学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
20 郑宪等。中国民主党派建设理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21 屠鹤云。 中国民主党派通论。 花城出版社, 1997
22 张峰林。 浅谈民主党派在高校中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发挥, 学理论。 2009 (15): 25-26
23 刘岩。 我国高校统战文化问题研究。 沈阳工业大学, 2009(6): 12-13
24 张耀灿, 陈万柏。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5 列宁选集: 第 4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8 列宁选集: 第 1 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年, 1995
29 郑宪。 关于民主党派成员思想状况的调研报告。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11): 17
30 张凤玲。 甘肃省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现状分析。 甘肃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 (8): 21-23
31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 人民出版社, 1993
致 谢
岁月如歌,光阴似箭。转眼间,两年半的研究生求学生活即将结束,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首往昔,奋斗和辛劳成为丝丝的记忆,甜美与欢笑也都尘埃落定。辽宁工业大学以其优良的学习风气、严谨的科研氛围教我求学,以其博大包容的情怀胸襟、浪漫充实的校园生活育我成人。值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所有关心、爱护、帮助我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美好的祝愿。
本论文是在导师张大成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之下完成的。两年半来,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导师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然时间不长,却赋予我终生受益无穷之道。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几易其稿,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我向我的导师张大成副教授表示深切的谢意与祝福!
本论文的完成也离不开其他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与帮助。还要感谢同门的师兄师妹们,在完成论文过程中给予我许多鼓励和帮助。回想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虽有不易,却让我除却浮躁,经历了思考和启示,也更加深切地体会了法学的精髓和意义,因此倍感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