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老子及其道德思想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6-27 共8361字

    2 老子及其道德思想概述

  老子是中国古代集哲学、文化、思想众多领域独树一帜而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思想先贤。老子其人及其著作散发着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生命力和道德魅力,同时也铸就了当代中华民族悠久而优越的民族品格,对老子生平及其《道德经》的再认识有助于还原老子所处时代的状况及其思想发展历程。

  2.1 老子及其著作简介

  老子的生平是中华文化历史阶段的独特人生体验中值得后人咀嚼和深入研究的内容。他的著作《道德经》所蕴含的深厚智慧也值得当代人解读与思索。

  2.1.1 老子简介

  (1)老子生平

  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5](P1650-1651)曾经担任类似于当代国家图书馆馆长的周朝“守藏室之史”,熟知上古典籍和历史,精通“阴阳”和《周易》,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一书。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5](P1650-1651)现代人称呼其为老子,并不是其本名,有说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更多的倾向于这是对其的尊称。“老”是指其德高望重而长寿具有影响力,“子”是指其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中有一定地位的人士且有一定的学问和德行。由于历史久远加之老子的隐世态度,使得后世对老子的认知以及其生平的还原有着极大的困难。就连司马迁也无法真实考证出老子的生卒年,所以为老子列传也只能采取“以疑传疑”的方式用与老子同时代的传说中的人来证明老子的存在。

  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老子的最终下落也是传说,据传老子在侍奉周朝百年之后,不忍再参与到政治斗争和再忍受黎民的生灵涂炭,于是辞官向西行,骑着青牛走到函谷关外,留下了《道德经》也是其毕生的唯一著作。

  (2)老子的贡献

  中国从古至今许多学者都致力于考证和研究老子为后世留下来的《道德经》,很多人都认为其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因此也被后世尊奉为“中国哲学之父”.中华传统文化流传千年,留存至今汗牛充栋的著作遗产不计其数,但是能够被后世公认为中华民族的灵魂根基,也只有老子的《道德经》。牟宗三先生曾经说过:“道家的兴起及系统的性格决定于诸子的起源问题。……道家思想背后有个基本的洞见,就是自由自在。”[6](P87)其精炼的九九八十一章,仅以简洁优美的五千文字,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老子所有的思想智慧都集结在短短的五千言里面,从《道德经》中不仅可以看到老子宝贵的生命哲学思想更能切实体悟到老子道德思想的深刻本源。

  2.1.2 老子著作

  (1)《道德经》的内容及版本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百家的一部经典著作,是道家思想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汇聚为五千余言八十一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作者的生卒年及其经历考证都存在极大的困难,特别是对于道德经一书由于流传过程中后人的增删和修订以及刊印错误出现了至今仍然没有定论的版本。从古至今,有关于《道德经》的注译本、校诂本和各类研究性著作层出不穷,汗牛充栋。[7](P2)据统计,清代之前,《道德经》版本有 103 种之多,当代校订本共三千多种。目前,学术界较为重视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个抄本,称为帛书甲本、乙本。帛书道德经,早王弼本 400 余年,近些年许多学者推崇帛书,但甲本缺字 1400,乙本缺字 600.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道德经》版本,是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本。

  丁四新先生在其著作《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及其《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中曾说道:“在反复研读《解老篇》、《喻老篇》的作文体例后,可推知《韩非子》引《老子》所据之文本很可能是一个完整的本子,以至于韩非子一再称其为’书‘.毫无疑问’书‘指《道德经》一书,且与《史记》所谓’着书上下篇‘相表里。所以准此,从韩非《解老篇》的本研究更充分证实了《道德经》存在于韩非之前。”[8](P112)台湾学者余培林在其著作《新译老子读本》中说到:“’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所谓的’上下篇‘,’言道德‘,’五千余言‘,都和现行的道德经符合,是史记的说法应该可信,但是后代怀疑它的人却不少。”“有人以为是太史儋所作,有人以为是庄子之徒所依托,有人以为是吕不韦门客所撰辑,更有人以为是汉人所掇拾。

  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这纷纭众说中,我们认为还是史记的说法最为可信。”[9](P10)就当代的版本而言,陈鼓应教授《老子今注今译》选用的校订版本还是相当客观的,参考了历代版本和注家,偏重于哲学研究,这也是本研究重要的参考文献。

  (2)《道德经》的后世价值

  《道德经》被作为道德的最重要宗教典籍及指导思想为民众所知。汉末张道陵尊奉老子为创世教祖,尊称为太上老君,后以《道德经》为教典,创立了道教,并作《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解释《老子五千文》,自此成为道教的基本经典。《道德经》更是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哲学巨著。[10](P23)南怀瑾先生在《老子他说》中说:“《老子》一书,原著不过五千言,可以说,几乎是一字就涵盖一个观念的好文章,一句就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它告诉了我们许多法则。几千年来,研究流传下来的古今名家的著作,有数十家之多,如果搜罗广泛一点,也许可达到百家以上;其文字也达到了数百万字,好像一直研究不完,解释不尽;而各人的说法,又各不相同,似乎有了”各家老子“或”老学的各家。“[11](P76)通过学者观点的梳理及笔者个人的学习心得,诚以为老子确有其人,而老子出函谷关前受尹喜之托而作《道德经》也应确有其事,《道德经》是老子道德思想的大成,且流传千年而逐渐成为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文明符号。正如学者所说:”道家的思想既有对宇宙本体的探讨,又有对社会人生的研究;既有系统的认识论学说,又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可见,道家思想更具有哲学意蕴。“[12](P2)基于以上对于老子其人及其《道德经》的分析,对老子道德思想的现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2.2 老子道德思想概述

  2.2.1 老子思想概说

  老子思想概述而言是一个字,即”道“.”道“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

  (1)”道“的涵义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即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3](P4)老子认为,作为世间最普遍的原则和规范,道的存在形态是玄妙的、深远的和无形的,是宇宙万物奥妙的法门。道作为宇宙的最高本源是先于中国传统思维所定义的神与上帝的存在而存在的。陈鼓应认为这句当中的第一个”道“指的是可表述的天地间的运行法则和人事的规范;第二个”道“是动词;第三个”道“则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现象界赖以生存之本。[14](P52-57)”道“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以”道“为起点诞生了万物的基本起源,这种起源放射诞生了虚无和存在,虚无和存在相互经纬又衍生了空间,以空间为场域才诞生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谈《论六家要旨》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15](P740)就是强调老子的”道“的核心思想并不是空洞的而是能够把握和掌握的基本规则。”道“虽然是不可感知、不可触摸的概念化存在形态,但是从相对论的方法论引申可以发现,我们站在存在的角度看”道“,它是不可测量的,近乎于谬论,但是立足于虚无的角度看”道“,它却可以统摄全局,以本源而生本体。

  (2)”道“与”德“的关系

  就”道“与”德“的关系而言,按照老子的观点,”道“造就了轮回中的万物,”德“滋养着普遍中的万物,对他们加以养护,使万物成长、发展,并结果成熟。从德上映射道的存在,老子归纳为”无为“、”素朴“、”守柔“、”不争“、”不言“等道德表达形态。

  从万物生灭的源头追溯,可以说”道“作为世界的源生编码,安排了世间的万事万物的轮回和解构。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行道去复命归根,一切都彰显在人的具体生活实践之中,彰显了老子的”道“与”德“的涵义相通之所在。

  2.2.2”无为而治“的道德终极追求

  (1)何谓”无为而治“

  老子根据”道法自然“的观点,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无为而治“追求的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本性,遵从规律的正向引导,实现道德教化的内向化、内生化和个体化。这也是”道法自然“之上追求的道德终极目标。《庄子天下篇》中概括《道德经》的观点,指出道德经是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说大体从”无为而治“的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终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

  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亦即不要固执地违反事物的本性,不强使物质材料完成它们所不适合地功能。“[16](P76)这种”无为“强调的是规律之上的无为,但是这并不等同于无所作为,也不是消极怠慢的空置时光,而是不乱作为、不妄自作为、不依据自然而虚为,无为并不是自我否定的无人为。但当世的人对”无为“的理解往往从字面意义上去探讨和识别其基本意义,认为无为就是无所作为,就是放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一味的以消极避世的态度来冷面现实的问题。所以说”无为“的本意是”有为“、”可为“,即遵循客观规律地去”为“,《道德经》中称其为”为无为“,也就是”无为“的态度去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13](P8)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以无心做事。

  这正是道家所说的无为和无心。“[17](P213)这是说要在道德的语境中要用”无为“的自然法则来对待世事,警戒自己,他不是用空洞的语言来教训别人。这就像天地一样让万物按照自然发展而生长,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他滋养了万物并且不横加干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夸自傲,万物靠它生长但它并不据为己有。它为世间万物立下显著功勋却不自居其功。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只有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

  (2)如何”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思想启示我们,作为道德终极目标的图景,道德教化的实践者必须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规则,以客观性的自然法则指导主观性的人的道德思想构建,塑造行动的道德行为,这也就要求作为道德教化的引导者必须要端正自己的道德信仰,只有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才能塑造自我,以清明的道德形象示人,这也才能借助”不言之教“实现”无为“的天人合一。

  基于这样的立意,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3](P202)在此老子强调管理者或道德教育的引导者并不是一味的要蛮干或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贡献所有的心力,成就重大的功业,有时候忽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而充分尊重道德教化对象的能动性让自己处于”无为“的状态更有意义;他还说: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13](P56)在此,老子强调要保持内心的空灵,保持生活该有的平和,也就是说只有放空心念,保持清静的行为。虚静是生命的本质,也叫回归天命,这种生命的本质也是自然的常道。只有把握这种自然的常道才能复归于生命的本质,只有回归生命的本质才是对自然的真实把握,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人在自然面前的虚妄和自大。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说,:”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另一个(或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18](P94)这与老子道德思想的观点基本一致,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道德回归人性的过程,是不断追求道德还原和人性完美的进程,是道德价值引导的过程。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以”无为“实现道德智慧的亲近。而要避免对规律的违背,要充分尊重道德教化对象的主动性,因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才能达到”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缉然而善谋“.再者,要保持”无为“的稳定平和身心姿态,做到以不争对争,以知足寡欲对争名夺利,以安分守己对尔虞我诈,以重道守德对失道动乱,保持清静无为的自然生态。

  2.2.3”道法自然“的道德实践路径

  (1)何谓”道法自然“

  ”道“是《道德经》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章提出:”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13](P56)明确提出了道的概念内涵,认为”道“为万物之本源,明示了道的前进的动力,点明了道前进的程序,告诉人们宇宙万物运行的法则都从人的自身得以昭示。老子认为道就是人的存在原则、人的本性,天道效法自然,故也内在于人的存在之中,在此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世界的根本存在。“[19](P5)有道就有自然,道以自然为依,自然之法就是真道之法。道要自然,天地要自然,作为万物灵性的人更要自然,自然而然又是无为的本色。这也指示了人们怎么在具体的生活中去认识道,去认识道的内在规律,去把握道的实践真理。

  老子在第十七章提出:”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13](P60)点名了自然的本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关于道的这样一种抽象的概定,就构成了其道德思想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无论是形而上的”道“,还是作为社会规则及生活法则参照的”道“,都是在”自然“的本质属性下运行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价值选择。理解了”自然无为“思想,也就把握了老子道德思想的主干。

  (2)如何”道法自然“

  按照西方学者的观点,事物的概念价值都是人基于自己的立场和主观取舍所进行的程序设定,价值判断的前提是基于个体的差异以及差异的不同取向而生成不同的价值选择,价值选择的变化影响着价值关系的确立,而价值关系的最大公约数就成为社会普遍的道德共识,在道德实践系统中就成为德育目标。唐君毅先生指出:”老子认为’自然‘更是一种人生修为的方式,人们在’自然‘中存活,依靠的是内心的涵养与’道‘的契合。不矫揉造作,不奸诈虚妄,一切乃是自然的流露,一切都顺应自然的道理。内心修炼程度越高,就对’道‘的体悟就越高。当然,如果刻意的、形式的、追求功力的去修炼,一切也是’虚无‘,反而身心疲惫,违背了’自然‘而然的路途。自然的修养是不需要依附任何的概念和条件的,老子说的’自然‘就是如此的不露痕迹,一种生命历程的自然滋长,所要依靠的就是随着自然的脚步来走,这所得到的就是那无形的历练,以致最后’道‘就如同自己一般。“[20](P327)这也验证了,”自然“与”道“之间存在着特定的规律性关联,”自然“是”道“的根基和前置状态,而”道“是”自然“的投射。

  ”道法自然“思想注重人性的道德价值实践,为当世人提出了明确的修身法则和基本的道德信条,特别阐明了人在自然规律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种群和谐、人与自我和谐的方法论意义。这与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与现实意义都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契合。老子道德思想既是人生智慧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启示,对当代社会价值的塑造依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尊重人的自然本性,回归自然属性的道德教育才是真正具有实效性和人性关怀的直抵心灵的教育,这与老子倡导的道法自然、无为而为思想不谋而合,这也是老子道德思想在当下时代作为医治病态中的道德社会生态的一剂良药和祛除心病的妙方。这也是老子道德思想的时代价值的贡献所在。

  2.2.4 ”谦下不争“的道德教化原则

  (1)何谓”谦下不争“

  老子竭力主张”道“的最重要特性是谦下不争。他在《道德经》中提出:”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13](P124)意思是认为自己的不伟大而最终才能够成就自己的伟大。其内部是深刻的量变到质变积累以及物极必反的深刻道理。生长万物却不居为己有,兴做万物却不自恃己能,长养万物却不为主宰。老子强调:”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誉。“[13](P144)就是说,贵是以贱为根本的,高是以低下为基础的,因为这个道理,侯王才自己谦称为”孤“、”寡“、”不谷“.这难道不是把低贱当作根本吗?所以最高的赞誉是无须夸誉的。因此,不愿意如玉一般华美,而宁可像石块一样坚实朴质。老子在这里申明了,贵以贱作为根本,高以下作为基础。所以高贵的事物必然都扎根于贱下的事物之上。易经中提出的:”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21](P14)就是这个道理。

  (2)如何”谦下不争“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必须与人交往才能获得自身的发展。老子告诫人们要注重修炼自己的为人处世的德行,懂得含藏内敛,要谦虚居下,居下不是消极避害,而是要通晓”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22](267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正因为江海处于低洼,所以百川都会汇聚而来。只有坚守”处下“做到”不争“便能够消解争端,培养容人的肚量。所谓”不争“就是要做到”居善地,心善渊,事善能,动善时“,凡事要为之有道,不能意志消沉而郁郁寡欢,要以有”为“来发现和明细对立事务的两个端点。不争的根本在于把握事物对立面中的一侧,而了解另一侧的真相。”虚怀若谷“就是心境上实现了”不争“的”上德“之人。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13](78)因为事物是对立和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的两方面都需要我们细致剖析机理,把握其内涵,但是也要明确对立者同时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忽视彼此的关联,要把世界的视野放置到更为博大的境界,辨识到在”曲“里面含着的”全“;在”枉“里面含着的”直“;在”洼“里面含着的”盈“;在”敝“里面含着的”新“.老子的”为而不争“是建立在人性的丑恶引发的社会危机基础上的原罪的解脱之途,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争权夺利造成了社会上的罪恶盛行。他认为”不争“是消弭干戈、制止争斗的终极药方,”不争“有助于人们重新找回曾经的豁达与仁厚,重拾宁静致远的精神操守,对于缓和人际关系的冲突,稳定社会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极有帮助。

  老子所倡导的”谦下不争“在当代道德价值培育中能够帮助人们建立明确的精神诉求,给以人们明确的道德思维框架并帮助人们实现可以触及的精神高度。只有切实对老子道德思想有准确而深刻的认知才能理清老子道德思想中潜藏的道德价值,才能真实的把握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思想精髓的根脉,打通传统与现代道德思想的关联,汲取更多的精神养分,使得积淀于高校德育中的老子道德思想与德育实践土壤更为坚实厚重,实现民族精神与德育的有效融合再生,并不断赋予中华文化以新的活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感染力向心力。这样对人们的精神修养境界的培育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2.5 ”不言之教“的道德教化方法

  (1)何谓”不言之教“

  《道德经》开篇即称道,可道,非常道,与这非”可道“之道相应,老子申示其教为”不言之教“.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3](P82)老子认为一切当下的状态都是冥冥之中自然的造化和顺势而为的必然。从其所处的作为不自由的个体的民众和社会现实状况来看,个体价值的实现与社会民主的现实图景都在于不言之教的教化,以不言之教实现塑造个体和改造社会的现实手段,更源于以不言而实现无所不言的有效完满目的。因此,不言之教的“无为”中顺应自然之“道”正是道德教化的根本。

  (2)如何“不言之教”

  教而不言或不言而教是耐人寻味的,老子所倡导的“不言之教”是针对“言教”而发的。“不言之教”作为老子道德思想的理想状态,关注的重心并非儒家思想倡导的“言教”的理论知识,而是在“言教”之外寻求实践性的知识和反思性的知识,既批判又弥补了“言教”所倚重的理论知识的不足,又在保持知识的完整逻辑状态的同时,突破以知识为本的非道德教育的固有范畴。其亦将不言之教看做个体获得道的主要途径,一是强调自然而为,在人性的教化中要合于自然的言论,以潜移默化的引导对个体施以自然而然的教化。二是“强调教育者以身为参照,为受教育者树立道德模范的正向榜样。也有将”不言之教“直接翻译成”潜移默化的身教“.[23](P8-9)正如老子所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对受教育者道德的发展有直接影响。三是强调受教育者的习惯养成和实践积累,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强行者有志,这说明老子认为,受教育者的个体道德践行需要不断的体悟和行动,体悟的是道,行动的指向是德。行不言之教是老子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教学的一种方法。老子的”不言之教“蕴藏着极为深刻的自由理念。生活上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正是不言之教的教育目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