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老子道德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6-27 共890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高校德育教育中老子道德思想的引入研究
【第2部分】老子道德思想内涵及其对德育的启示绪论
【第3部分】老子及其道德思想概述
【第4部分】老子道德思想评析
【第5部分】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第6部分】 老子道德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第7部分】高校德育中老子道德思想的应用结论与参考文献

  5 老子道德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老子道德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总结和提炼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并系统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倡导以“道”为核心的道德价值标准、原则、规范及行动纲领,为当代高校德育提供了重要借鉴。

  5.1 老子道德思想对高校德育观念的启示

  高等教育的长度一再的被延展,而道德教育的深度却越来越浅薄,高校的德育课程使道德教育知识硬化为制度性的条款,缺乏生命力和生活气息。高校德育过程的应然状态就是重视学生的个体权利,尊重学生的个体自由,倡导学生的个体价值,塑造学生的个体素养,实现学生个体人格的完善与社会性格的健全。

  5.1.1“上善若水”对高校学生世界观教育的启示

  老子合于道的智慧,是由于万事万物都来自于自然并依循自然的规律而存在并内生而成自然之德,并生成了德的一些具体形式。老子赋予其“上善”的称语,上善代表着最高端的善举和善意。但是由于上善与道的趋近,也受于道的不可言说不可描述而只能托于水的比喻而说明上善的感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13](28)选择水作为最高的善的表现,老子认为水是万物存在的根本,滋养万物并且甘于下行,不掩饰也不虚伪,以最真实的状态展示自己的原相和特性,保持谦卑、不争、无为、自然和对事物充分的尊重包容,是寰宇大千世界中最符合自然的可被人感知的事物,这也正是老子不将水比作道,而称其“几于道”的原因。特别是以“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13](28)七个方面点明了“若水”的德行。

  “居善地”,是指水善于选择符合自身存在规律的地方来作为自己的处地,处低下而安于卑下。这也启示我们,人要认清自己选择自己最应该停留的地方,“呆在自己应该呆的地方”,以免越位失位;“心善渊”,就是说一个人的内心要像水一样沉静而平和,要保持平静的状态并且如“渊”的深沉而不可测。只有修心、修身,使心清澈、平静,做自身的主人,才能保持道德上的向善;“与善仁”时指在与人的交往和沟通中要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心存善念,保持名节,淡泊宁静,做到真诚、友爱和无私;“言善信”就是要像水一样不掺杂不真实的东西,真实不虚,将就信义,以诚信立身;“正善治”,是指要像水一样善于正确处理不同情况下的事物,要注重道德的约束力,清除内心潜藏的道德污垢,做自己道德的主人;“事善能”是指要象水一样善于曲折和起落,因势利导而不逾越自己无法达到的事情和状态;“动善时”是指要象水一样注重时势、时机的把握,顺应时势,把握时机。道是无形的不可感知的存在,水是有形的可感知的存在,但是“几于道”又验证了以水为存在的“上善”显而易见的已经无限接近了“道”的真相。“上善若水”也就成为老子道德思想中对人类最高道德追求的直观描述。

  《道德经》第十五章提出:“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13](52)说的是作为老子期待的道德达到上善若水境界的“圣人”所具有的谦和广博的心胸。正是由于圣人与身具有的谦卑向善和豁达的生存态度,使得老子所树立的道德参照更像是隐于世而不为人知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忘却自我存在,“以百姓心为心”这也类似于儒家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圣人情怀。

  基于此,上善若水追求的不是形式化的道德教化,而是以道德模范的身教和道德自由的社会凝聚力,以受教育者自身的谦和容纳如“水”般谦虚处下、乐于奉献的品质。

  因此,老子道德思想所倡导的上善若水所表达的真实的道德教化目标就是引导受教育者学习与自然属性一致的道德真理,把握万事万物的自然本性,完成生命存在的典范价值。老子顺应自然、为而不争的向上向善的“若水”情怀是一种气度也是一种为人的姿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并确立正确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帮助人们找到人在世界中的位置,确立个体的有效定位,并且能够在名利场的虚幻中找到最初的自己,对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5.1.2“返朴归真”对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返璞归真是道的起点与终点。老子提出:“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深乎!万物宗。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湛常存,吾不知谁子?象帝之先。”[34](P18)老子认为,道德就是生命本身的价值。认为人本虚静,是欲望遮蔽了其素朴的本真。

  人的本性是自然淳朴的不带有任何私欲和私利意愿的原生态道德状态。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实践领域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影响和干预着道德教育的活动进程及政策选择。老子道德教育思想与儒家思想存在着较大的强烈反差,其无为而治的思想体现了对儒家政治本位思想的批判和道德教化模式的重塑。老子道德思想其所倡导的富贵自然的理想人格又具有现实的返璞归真的方向构建意义。

  由于现实的人类社会,基于欲望的无度和私利主义的无边界扩张使得道德与失德的边界被撕裂,人性中的原生道德之美被污染,人的道德价值信仰失去了原生态的原发依据,也就不再具有持久的价值引导力和生命力。因此,高校德育应当是促使作为大学生的本我和动荡的社会价值观割据中的人伦挣扎下的自我救赎,秉持素朴的人性本性,找回自己本我的自然之道。寻找与道相合的那个本我,才能促使最自然的自我回归自然,实现德育的真实目标。

  5.1.3“遵道贵德”对高校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启示

  老子道学的主旨是“尊道而贵德”,“道”是道理、是理论,“德”是指行为、实践。“道”必须落实在“德”当中。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有其内在的法律,但是道不仅仅是宇宙之间的天地之道,更是纷繁复杂的人间之道。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35](P16-21)因此道德的失陷更需要仁义理性的重拾,并重建人性价值的道德认同。

  老子将“道”从玄幻的虚无空间引渡到现实生活的生活实践,倡导将“道”树立为人的生活信条,并指导人的具体生活实践。“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道与德不可分离,从“道”的原点投射在人们生活中的就是“德”.老子提出德与道是一体的并且一起共同构成其老子道德思想的核心内容,“道”和“德”是体与用的关系,德是道的作用的具体化表现形式和道的显性形态,“道”所衍生的万事万物显露的自然或社会属性都是“德”的具体表现。对于人的认识规律而言,因为形而上的“道”落到人生的层面上,其所显现的特性而为人类所体验、所取法者,都可说是“德”的活动范围了。“[36](P12)道是德的经验化成果,基于人的体验而生成并成为人的现实活动表现。这些作为人们行为处世所要遵循的”道“,就是现实生活中德的标准。并且强调以”德“为根基,实现证”道“和成”道“.

  老子道德思想是中国哲学体系中最深刻最有生命力和现实指导意义的哲学思想之一,落实到现实的人伦世界,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品格的形成和中国人的民族个性形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在当代持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伴随这种持续的生命力,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和传统道德观念价值体系中。可以说,”遵道贵德“的现实意义,就是将道的首要条件确立为”德“,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遵从”道“的本心,践行”德“的本行,在内在的修持上和外在的行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则去做。提升自我修养,养成良好的品德。

  5.2 老子道德思想对高校德育内容的启示

  党的十八大突出强调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要注重高校德育内容的设计和管理,老子道德思想为此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5.2.1”守柔处弱“对高校德育情感内容的启示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认为柔弱具有无比强大并超越世俗所认为的更大力量。这与传统倡导的果敢刚毅观点相反。老子所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姑。……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13](100)就是守柔处弱的一些具体表现。而后他提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13](260)可以说,只有守柔处弱,最终才能实现”天下莫能与之争“.

  最终老子用”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样的结论,把”守柔处弱“的观点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据此朱熹在《朱子语类》里有这样的评论:”老子之学只要退步柔伏,不与你争。所谓奚,所谓谷,只是低下处。让你在高处,他只要在卑下处,全不与你争,虽未必肖他,然亦是它气象也。只是他放出无状来,便不可当。……他只是占便宜,不肯自犯手做。“[37](P247)就此分析可知,”弱者道之用“,是说柔弱是”道“的作用之矢。所谓”柔弱“是针对逞强的作为而言,退强者刚愎自用,正如老子所言:”自矜、自伐、自是、自见、自彰,而世间的纷争,也多半在这样的心态下产生。“[38](P946)柔弱是”道“的重要体现。守柔处弱,就成为保持事物符合”道“的最妙的手段,是”自然无为“的主要体现。由此,在分析、探讨、论证基础上老子最终指出”守弱“并非真的是柔弱而不堪一击,而是以柔弱为处世的姿态和取向,最终要实现”守柔曰强“而后秉守柔弱,并战胜刚强,其真正的目的是”强“.

  当前大学生出现的一些群体性失范表现从反面说明了当前高校德育效果的真实状况,特别是随着社会转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凸显,人才资源配置效能被学科专业和高校知名度及学生个体的综合能力及其他要素作用下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差距,当代的大学生不再如八十年代的天之骄子们纵论理想,关注天下大事,他们更崇尚行动,关注个体的命运选择,注重寻求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把梦想变成了带有明确目标指向的现实生存与发展的行动。这样的现实也启示我们,高校德育不应该只是课堂的四十五分钟照本宣科,而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灌溉,要摆脱形式主义的说教,注重个体价值的有效实现。

  5.2.2 ”道纪之人“对高校德育价值内容启示

  老子的”道“从哲学层面辩证论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他倡导人回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位,回归社会上人该承担的责任,各尽其责,相互扶持,成为道德的实践者,这对高校德育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原发性启示。老子提出了人类认识论的新概念即”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3](P48)其中蕴含着深邃的”道纪之人“思想,老子认为”道“是”道纪之人“生成的前提,”道纪“是”道纪之人“所遵循的规律。[39](P12-17)”道纪之人“抱朴、虚静和守中的情貌特征,对当代大学生朴素品格、守静平和的心态养成和守持有度的处世准则,不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道德完善,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特别是随着许多社会公共事件的发生,大学生面对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道德质疑和道德判断的困惑,反映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情感,特别是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的道德价值判断中,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道德价值立场而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产生两极化的道德意愿表达,简单的表达为对或错的非此即彼。同时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化的新特点,道德义务和道德权利的失衡对社会公民道德和大学生道德素质都产生了诸多负向效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都要求坚持继承传统美德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当前高校德育问题的凸显更加显示了老子道德思想的内涵重德性、重修养的时代价值,是我国道德教育不断发展的历史财富,对当前德育也有着宝贵的借鉴。

  这就迫切需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当下社会存在的种种道德困境和现实的案例,真正倾听他们面对的道德选择困惑和内心的道德焦虑,促使学生即面对自己的内心进行深刻的道德自省,同时也要引导他们进入更为开放的思维空间进行社会道德反思,激发他们正向的道德诉求,促进高校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提升大学生的合理情感释放,提升其道德认知内在驱动力和理性驱动力。有利于激发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民族xuwuzhuyi、西方普世价值观、自由主义、公民政治及宪政民主的本来面目,祛除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构筑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与尊重个体价值统一的优秀品质,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5.2.3”崇俭寡欲“对高校德育活动内容启示

  老子在《道德经》中一再强调”崇俭寡欲“,少私欲是回归自然寻回本心的方法,多奢欲则是人生苦恼烦闷的源头。他对欲望在人性中的蛊惑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主张要超越世俗的物质欲念,不以主观立定是非好恶的标准,应以善心、诚心去对待他人,并且从本质上对名利的追逐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对欲望引发的人性道德困境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认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厚薄,名利不应该是生命追逐的主要样本,但是人类往往又容易陷入欲望的深渊不能自拔,不得解脱。欲望催生欲望的轮回和变本加厉的追逐,最终无法自拔,无法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很好的诠释了老子的”崇俭寡欲“的主张,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是追求更高层面的精神诉求的基础,而对人性的自我完善和精神世界的救赎是高层次的需求,人的欲望必须节制在生理和心理可以承受的可控限度内,消解私欲不是灭除合理欲望,对于物质的欲望,只是自然中物质存在的轮回,来于自然终究归于自然,人无法获知并完全占有物质的主导权,只有转向于内心,以精神来务实物质,理想的智者修炼自我的毅力,注重自身的精神诉求,才是自我价值的最有效体现。

  倡导”崇俭寡欲“将生理诉求与心理诉求的不同层次以理性的方式进行了分析,这有助于人们提升道德品质与生命的格调,抵抗多元文化交错冲击所带来的种种诱惑,并将心理诉求转化为道德诉求,将生命存在的内在之”道“升华为伦理规范的遵守。良知的显现贵在重天地之道,这既不是强权的胁迫也不是公众意识生态的引导,而是来自于生命自身原发的精神需求。当下的高校道德教育就是要像老子期待的那样要呼唤良知的道,坚守”崇俭寡欲“的观点,这对人们认清过度欲望的危害,抵御欲望的侵袭,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回归人性的本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3 老子道德思想对高校德育方法的启示

  传统教育要造就的是刚直不阿的正人君子,强调人要表现的坚强而果敢,智慧而理性。但是老子却表达了另外的观点,希望人们要表现出自然的本性,不要掩饰自己内心的柔弱,人要无为、无我、无欲、居下、谦虚自然,这既是教育理念的创造,更是高校德育方法的重要趋向。

  5.3.1”道法自然“对高校教师德育行为的启示

  ”自然“这一命题是老子首倡的概念,”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在 ”道“之上是”自然“,因此老子提出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3](P88)由于”道“不可名,所以它只能通过”自然“表达,”自然“主要不是具体的物质实体,而是事物自生自发、自然而然的一种本然状态。因此,”道法自然“重点就是强调人的道德实践以及人际关系都要尊重自然的本性。福禄贝尔批判了对受教育者自然性漠视和违背的行为,认为这有悖于受教育者的本性和自然规律,他说”我们的儿童像羊群一样被赶进教育工厂,在那里无视他们独特的个性,而把他们按同一个模式加工和塑造。我们的教师们被迫或自认为是被迫按照别人给我们规定好的路线去教学。这种教育制度既使学生异化了,也使教师异化了。“[40](P9-10)作为施教者的教师曾经也是这种异化关系中的不对等一方,而今成为了权威的把持者,并在成为权威的道德代言人的典礼上逐渐放弃了自己的自然本性。道德教育最忌讳的就是简单粗暴的外部灌输,因为”从教条主义出发,脱离学生的真实需要,我们的教育无异于戴着枷锁跳舞。“[41](P62)避免对受教育者个体的自然主题性的忽视,实现师生的平等是必要的条件。同时我们也需要一方面注重引入西方社会的有益精神产品和人文资源充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另一方面注重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要素,再造文化自信。

  师生关系中的尊重是双向的互动价值交换,因而老子”道法自然“的道德思想在高校德育的人才培育目标就体现充分的个体和判断力。道德思想中的师生关系要体现对等的尊重和平等的对话,达成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过程的有机统一,对个体价值的褒扬既包括学生也应当包括教师,只有实现因为尊重而尊重的良性循环才是正向流动的价值观效能,对个体的尊重不应当以绝对的德育模式去框定师生任何一方个体的存在方式及思维形态,更不能将师生价值锁定于德育课程的活动范畴内,学生个体差别才是社会多元化的根本动因。特别是”道法自然“思想改造下的师生关系,由对抗转向尊重,由控制转向包容,由权威转向沟通,由专断转向相互成就,这是传统的单向度模式向现代人际交往的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的转变,转变的不只是沟通的渠道和途径,更重要的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交往中人的自然属性和自然本位的回归,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师生关系的再度异化,并保持长久的道德教育模式的有效性。

  5.3.2”因性而行“对高校学生德育行为的启示

  面对价值选择的多元化社会,存在正面的道德理性和负面的道德非理性。既有大学生群体的特征,又有作为个体的特征。而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养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未来中国社会的道德水平,并影响着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道德深度,他们身上所承载的道德力量可以植入中国社会最深刻的生存领域,给中国社会的发展以绝对化的影响。对学生的尊重首先要从尊重其人性的角度出发做到”因性而行“.

  庄子提出了”因性“的概念,而老子的很多观点有都是对”因性“的直接破题,老子道德思想中的”因性“就是依循”道“的思维按照事物本来的规则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他认为单纯争论人性的善恶界分毫无意义,因为人性是”道“的衍生和表现,因而人性也是人最初的最原生态的精神姿态。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13](P62)他认为儒家所倡导”仁义礼智信“对社会而言是不足取信的。大道普行,自然无为,仁义无用。大道废弃,民风不纯,仁义而生。也就是说当民众淳厚朴实时,根本不需要刻意的倡导”仁义礼智信“,这也说明他所生活的时代处于病态之中。这也就从本质上对儒家思想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知识化存在而非道德存在给以了明确界定,儒家认为人的道德品行的评判标准是否符合”仁义礼智信“的概念行动原则,以一种刚性的、约束性的秩序、规范的形式制约着人们的言行。底层百姓符合”仁义礼智信“的概念行动原则的行为的出现主要是被动地依靠统治阶级的上传下达实现的,不是自然流露,而是有心作为,而这在老子看来是不可取的。有学者研究指出:”老子的人性论可以说是一种自然主义人性论或自然至善论“.[42](P5)”因性而行“就是强调在道德行为的实践中要注重防患于未然,以良好的道德姿态抵御不良风气的侵扰,同时在一些可能发生的失德失范的事件发生之前预先进行”未病“的处置,做好预防,而预防的关键就要把握人的心性,因人性而为。就当代高校德育而言,将道德目标设置于课程中,并设定在以课程知识的概念化及知识的条目化、文字化、形式化的方式上,是不符合道德的真正属性的,更不是将其内化为当代大学生个体道德的有效方式,高校德育将本应当内化于受教育者内心的精神异化为课程之上条文化的知识搬运,异化为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对象化活动。这会阻碍当代大学生实现有道德是生活目标。

  5.3.3”不言之教“对高校师生德育关系的启示

  ”不言之教“实则是老子之”无为而为“在教育领域的体现。这是老子对先秦时代社会变革中的民众社会生态切身感受后的意见集成,打破了儒家思想对教育路线的固有的捆绑、套路和貌合神离的政治本位观念,尊重个体的内在感受和精神共鸣,如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一书中的观点:教育就是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将教育视作一种个体想要传递并达到某种意愿的过程。

  老子在其道德思想的路线设计上,依循着”无为“的原则和方法重构了理论指导实践的现实教育情境,并将教育方法指向了”不言“的手段应用上。”儒墨都强调泛爱众的人类之爱的人本精神。“[43](P24)而不言之教从道德图景的预设和现实抵达的路径设定上都展示了一副与儒家思想倡导的封建伦理不同的文化形态,其思想充分补充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政治性与人性、教育与教化的分歧,弥合了理论与实践的断层,亦彰显了其浓厚的文化底蕴。

  对于教育的诟病及其反思,雅斯贝尔斯认为:”当今教育存有形式化的问题,教师以种种人为的方法来保持学生对他的敬畏,保留一些东西不教给学生,或者要求树立个人的权威和学生的盲从,放弃本质的教育,把不可言说之事用不真实的话直接表述出来。“[44](P28-29)按照他的观点来看,当代教育过分注重”言“教在活动传达中的作用,而忽略了教育者的主观感受,并直接侵犯了受教育者对教育形式及内容的主动性取舍权利,”有言“注重教育按照程序化的步调实现教学大纲和课程培养计划既定的针对全体受教育者的教育目的,”有言“遮蔽了教育的本质追求。鲁洁先生说:”来自教育者的因素也是影响道德教育效果的一个中间环节。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这种近距离的共生关系,教育者的道德表现和师生关系状态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德育影响源,教师如果不能与他所施教的德育影响‘统一’起来是无用的。“[45](P179-188)这也启示我们,在师生的德育关系中,”不言“强调的不是不说话的教育,而是强调避免无效的单纯以语言为载体的教育传递过程,倡导教育的自我教化过程,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动化的学习过程,触动学生多元化、差异化的个性化学习路径,突破高度统一的流水线产品化教育思维,避免沿袭计划经济式的学习规范。

  基于此,老子的不言之教所传达的诸多教育理念,均值得今日教育深思。特别是当前高校所执行的有言教育在目的应然与实然之间仍然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对立矛盾。有价值的道德教育不是刚性的制度化、条文化的、纸面化的而是体现人性的自然属性,以自然的归化实现道德的启蒙,以改变固化于规范性和本末倒置的说教式的德育课堂,以及消解教育者对课堂活动中先入为主的权威,使受教育者还原为教与学中的主体位置,实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的学习状态,并通过生活化的实践,展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真实道德体验,并最终实现个体的社会化价值。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者而言并不意味着教育者是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养成的驾驭者和主导者,而应当分清哪些该”为“,哪些应该”无为“,而最后又能达到”无不为“.因而,作为老子道德思想的核心内容,”不言之教“的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启示是深刻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