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结论
老子道德思想中充满着理性的道德智慧与冷峻的实践思考。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人才培育模式和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实现转轨的重要时期,中国高校德育更需要全面解读和深刻反思老子道德思想,以“道”为中心,以道德教化的辩证逻辑为基础,以“无为而治”为道德终极追求,以“道法自然”为道德实践路径,以“谦下不争”为道德教育原则,以“不言之教”为道德教育方法,形成了完整的道德实践体系和价值观。
老子道德思想以独特的思维视角和方式,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特别高校德育的叙事语境下,阐发和当代社会价值的迁移与释放,对于构建符合当下高校道德教育生态的实际及有效德育目标的实现,对高校德育无疑都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本研究将老子道德思想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使传统的老子道德思想直接运用并指导高校德育的实践中,深化了对老子思想与高校德育的关系维度。对老子思想中的道德主张及其价值命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阐释,在老子道德思想的实践价值层面进行了经验提纯。内在的揭示了老子思想中的道德主张的当代价值,客观审视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及高校德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厘清了高校德育资源与社会对大学生道德诉求之间的断裂表现。对照现实问题进行思维关联和实践反思,并从老子道德思想中挖掘出符合当前高校德育的理论观点,对高校德育进行了现实建构。从全新视角为当代高校德育开辟了并拓展了宽阔的研究视域。
由于本人学术水平有限,对老子道德思想的精髓及其深层次所揭示的当代德育价值缺乏驾驭能力,因而现有研究仅仅是就这一主题进行的浅尝辄止的探索,对博大精深的老子道德思想的深入挖掘,对当代高校德育问题的总结和策略设计还需要深入求索,这也是本人未来将继续深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莫善钊。 国内哲学动态。 台湾: 老子研究出版社, 1985
2 魏元珪。 老子思想体系探索。 台北: 新文丰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7
3 晏中庆。 老子关于“无”的对话。 孔子研究出版社, 2005(4):32
4 施万费尔德。 老子管理。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5 司马迁。 史记。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6 牟宗三。 中国哲学十九讲。 台北: 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3
7 董京泉。 老子道德经新编。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8 丁四新。 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0
9 余培林。 新译老子读本。 台北: 三民书局, 1973
10 郭富收。 老子《道德经》全球发行量第二。 河南商报, 2009-6-9(3)
11 南怀瑾。 老子他说。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12 谢路军。 中国道教文化。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08
13 中和。 道德经注释。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14 陈鼓应。 老子的哲学智慧对当前文化危机的启发。 台湾: 东方养生 2010(1) :52-57
15 司马迁。 史记·太史公自序。 长沙: 岳麓书社, 2001
16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17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0
18 肖川。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长沙: 岳簏书社, 2002
19 蒙培元。 中国哲学主体思维。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5
20 唐君毅。 唐君毅全集。 台北: 台湾学生书店, 1997
21 张善文。 周易辞典。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22 朱谦之。 老子校释。 北京: 中华书局, 2000
23 严敏。 老子辨析及启示。 成都: 巴蜀出版杜, 2003(9):8-9
24 余英时。 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 台湾: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7
25 林语堂。 老子的智慧。 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
26 王弼。 王弼集校释。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27 马克思。 经济学哲学手搞。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28 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哲学洽释学的基本特征。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29 牟宗三。 历史哲学。 台北: 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3
30 胡寄窗。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
31 袁振国。 教育原理。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2 黄忠敬。 意识形态与课程。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3 易连云。 重建学校精神家园。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34 朱谦之。 老子校释。 北京: 中华书局, 2000
35 龚群。 道家人生哲学的历史作用一兼论儒道的互补性。 北京: 哲学研究出版社, 1997 (7): 16-21
36 陈鼓应。 老子注释及评介。 北京: 中华书局, 2003( 9): 12-14
37 黎靖德。 朱子语类。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38 星云。 道德经的和谐思想。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 2007
39 孙征。 老子道纪之人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启示。 许昌学院学报, 2014(1):12-17
40 福禄贝尔, 孙祖复。 人的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6): 9-10
41 肖川。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长沙: 岳麓书社, 2007
42 邵汉明。 儒道人生哲学。 北京: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2
43 张立文。 中国哲学史新编。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44 杨斌。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福建: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7): 28-29
45 鲁洁。 超越与创新。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179-188
46 Lianshiung Wen and KevinP.Hwang.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laozi thoughts 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2008
47 Thomas ShermanS.J.Being natural the good human being and the godness of acting naturally in the Laozi and the Nicomachean . 42Ethics. Dao, 2006
致 谢
时光荏苒,两年半的求学生涯如白驹过隙般一闪而过,仿佛昨天我还是站在辽宁工业大学的门外,渴望进入这个知识殿堂的一名学子。如今,手上已经多了一本厚厚的论文,它是意志力的体现,更是导师悉心指导的结晶。
在辽宁工业大学学习的时间里,我亲身体会到各位老师和前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和以身作则的敬业精神。由于理论知识的欠缺使我的创作之路充满了坎坷,在此我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周晓波教授,他的学识渊博,寥寥数语间流露着深厚的学识,使人受益匪浅。就本篇毕业论文而言,从提纲、修改到最后定稿,小到标点符号,大到整篇论文,周老师都给予了一而再、再而三的精心批阅 ,每个环节都凝结着周老师辛劳的汗水。再一次感谢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次毕业论文能够最终顺利完成,还要感谢对我悉心教导的所有老师:艾志强老师、刘振安老师、何政玲老师、刘建涛老师以及我的导师周晓波老师,各位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长期不懈的教导,使得本次的毕业论文最终能顺利完成。
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师姐方丽香,师哥孙亮的热心帮助!
最后谢谢所有老师的辛勤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