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老子道德思想评析
中华民族千百年文明的传统文化深谙着道德伦理规范,老子的《道德经》历来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政客商贾、凡夫俗子都热衷而熟读的经典思想集成。上到玄宗皇帝、洪武大帝,下到黎民百姓、贩夫走卒都对其钟爱有加。也有著书并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不同视角解读和阐释的著作百余部,既有对老子道德思想的引申和实践反思,也有对其思想的误读和曲解,更有对道德思想当代价值的认识。为建立客观辩证的认识策略和继承方式奠定了基础,也为当代老子道德思想研究奠定了基础。
3.1 对老子道德思想的误解
老子道德思想丰富宏远,其道德思想的阐释者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文化背景、时代环境、生活境遇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和评述。
3.1.1 望文生义的“异化”
老子用语的特异性注重以最精炼的字与句子表达最广博的哲学意义,并点射到更为深刻的自然情境下,让人们在理解其思想的过程中望文生义,产生了许多误解。
总体来看,特别是立足当代的学术视野,结合当代学术研究成果,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剖析老子道德思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当前学术界对老子道德思想呈现两种背离的态度。有部分学者完全站在肯定的立场看待老子的思想,将老子所提倡的“谦下不争”、“少私寡欲”、“自然无为”、“见素抱朴”、“尊道守德”等思想作为重要的信条而恪守,并将其思想引申到当代社会,注重阐发老子道德思想的现代意义,高度概况为影响个体价值养成和社会道德遵从的最高道德理念,明确肯定其积极的向上向善的正向力量。
而有部分学者对老子道德思想却持有对立的看法,认为老子提出的“无为”思想是引导世人抛弃社会责任,走向遁世和消极,他们不认同老子道德思想,将其思想等同于随波逐流和缺乏个性自主的“无所作为”.甚至有些学者认为老子道德思想是故弄玄虚和言过其实,认为老子所倡导的“无为”只是为了达到“无不为”的必要手段,将老子视为中国古代最大的阴谋设计者。还有部分学者认为老子道德思想的精髓在于其“玄学”价值,参透天命、地理与全部世间真理的“绝学”,将老子道德思想异化为完全的真理。
3.1.2 断章取义的“世俗化”
人们在对老子道德思想的理解上和运用上存在着刻意和无意的偏差,以便为己所用。一如部分学者本着为己所用的“私念”而对老子道德思想断章取义。二如部分学者采取了片面的方法论立场,要么绝对化的认为老子道德思想的积极意义,要么绝对化的认为老子道德思想的消极意义,没有辩证的审视老子道德思想的内部关系。三如部分学者强调文化学意义上的老子道德思想,而否定其当代价值的运用和影响,认为老子道德思想是有重要的历史贡献,但却割裂了古代文明与当代社会主义文明的必然联系。四如有的学者从语义学的角度重新诠释了“消极”和“积极”的意义,认为老子道德思想的消极其实是一种向上的道德力量,消极是消解误会、排解偏见、祛除杂念的意义。而他们理解的积极是指对老子道德思想的强化、放大、走向对立面的错误行为。五如有的学者质疑老子道德思想的原发性,怀疑老子的《道德经》为后人托古伪作,其思想观点是后人在传递中不断修订和编辑的,缺乏根源上的合理性。
观点种种,但是不管学者持有怎样的意见,作为这一主题的研究者,笔者仍然认为对于老子道德思想的研究必须从“尊重”出发,尊重老子道德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尊重老子道德思想在民族性格和人性塑造中的特殊作用,尊重老子道德思想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价值意义,更要立足客观端正的学术态度,还原老子道德思想阐发的本意,注重在当代社会更好的阐释、提炼和发展老子道德思想。
3.2 老子道德思想的当代道德教育价值
老子道德思想传承至今已经两千五百多年,特别是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继老子之后的许多圣贤和哲学家,并没有将老子道德思想拘泥于道家的学派门庭内,历史与当代社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却丝毫没有因为逾越千年而有所减弱,反倒在经历千年之后越发被当世推崇与认同,在充分认知的基础上继承和吸收。学者余英时认为“每一个源远流长的思想至少相对于它自己的文化系统而言都含有某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理和价值,思想虽然随时代而变,并且在一定的限度内反映时代,但同时又超越时代,不是时代所能完全限定的。而且从长远来看,它超越时代的意义甚至更为重要、更为基本。”[24](P59)正是由于这样的时代超越性,老子道德思想仍然影响和改变着当代中国人的智慧历程。从中国哲学的源流而言,老子道德思想深厚的哲学基础和广泛的学派认可度,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当下阶段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3.2.1“崇俭寡欲”的道德教育价值
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权力征伐、战事不绝,正是这样的时代让老子痛彻的领悟到人性是世间苦难的根源。无私无欲可以杜绝忧患,权贵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因为个体欲望超越了“道”的边界而肆意无度的结果。只有从根源上斩断当权者的私欲,才能换得天下和平。同时老子认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民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3](P66)这句话不仅指明了人们要客观的看待自己的需求和欲望的重要性,不能让欲望蒙蔽了自我认知的通路,认识心性的最重要的途径就在于个人对清明内心的自我审视。
而行动学意义上的“崇俭寡欲”的观念,就是要注重从减少个人的物质需求上来修炼内心的品格,人的心性与善性相通,对自我私欲的掌控往往代表着外物对人的心性占据的程度,也表明了一个人对“道”理解的层次与深度。“崇俭寡欲”的重要原则强调要坚守“三宝”,如老子所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13](P238)从其话中可以看出,所谓一宝为“慈”是指要慈爱、慈悲、慈祥、慈善,要发自内心的去奉献,以广阔的胸襟实现“崇俭寡欲”的最大作用;二宝为“俭”,是指要节俭、勤俭、俭朴,凡事都要早作准备,注重简单朴素的生活;三宝为“不敢为天下先”,也是要坚持“谦让不争”,不以功利之心追求过分的精神透支和物质占有。
世间万物都有自身的成长及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是刚性的、理性的、不可逆的,人在自然的规律中有着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不能违逆了自然的“道”,而让自然屈从于人性的自我和自大。如果人不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无休止的追逐声色名利,那么首先破坏了自己的道德生态,同时也破坏了自己最初真诚而朴素的自然本性,并且会将个人欲望的流毒排放到社会的空间中去,造成社会的群体性危害。老子认为“欲”乃是指心智作用的巧诈欲望,人只有充分的尊重自然、消解不必要的私欲,发挥规律指导下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做到客观有序。也正是基于此,老子劝诫人们要减少私欲,把私欲控制在自然无为状态下的合理的限度之内,主张淡泊处之,使心灵保持着“虚静”的状态。可见,老子倡导个体的人生实践要在“寡欲”的精神追求中实现杜绝忧患的目的。
3.2.2“无为而为”的道德教育价值
按照老子的观点,无为作为一种行为方式,是尊重自然规律,遵从道德戒律,顺其自然的行为,讲求不乱为、不强为、不枉为,强调个人内心意愿本性要与自然的秩序相统一作出符合“道”的衍生和发展规律的行动。老子的无为,其实质是“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说不是为了“无为”而“无为”,而是要通过“无为”来实现“有为”.老子认为,凡事都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积极的“无为”可以推己及人,消极的“无为”可以以退为进。也就是说,老子反对个人欲望强加于万物之上,否定人为万物之主的观念,认为过分突出人潜藏于内心的私欲而忽视自然的规则,那么这种理想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天下是有其内在规则的神圣的信器,不会因为人的意愿而屈从改变规则,人在“道”的规则面前是不能够突出自己的私欲的,人为改变的意愿和执着的事务如果丧失了“道”的指引也必然走向反面。因为万物有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轨迹,“道”所创生的万物并非都如人一样有智慧,也就是独立的人格意识,也没有明确的生存意义的探究,对自我存在的目的有终极的追问,创造万物的过程就是自然而生的过程,并未超越自然,而是尊重自然的行动,创造之后的万物,也完全依循着自己的规则自由的发展。
林语堂在《老子的智慧》一书中提到:“无为的目的就是使百姓不遗失自己的本德,不忘失自己的本性。人的本性不外乎平静、欢乐,而只有无为才可使百姓的性情达到宁静。如果统治者治理天下只有以赏罚为手段,那么百姓纯朴的性情就不能达到宁静,百姓无法治理,又如何去谈治理天下。”[25](P62)林语堂先生强调要从内心而发的自我修炼,正是“无不为”的“圣人”修为的过程。强调要顺物性而为,顺应规律,顺应物性,要允许事物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存在和发展,要允许既有独行的也有群随的;既有热血的也有冷血的;既有天上飞的也有水中游的。所以欲成为“道”法下的圣人就需要摈弃一切强求的、奢侈的、骄恣的东西,因势利导,不强作妄为而阻碍发展。
3.2.3“慎终如始”的道德教育价值
老子依据“道”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行为哲学方法论。认为天地万物本身都有起始,这个始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13](P226)阐述了这样的一种观点,即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都是有个过程的。老子认为,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守柔的根本原则是防患于未然是思考和行动的前置条件,但是绝不是凭主观意愿恣意妄为,特别是在事物进行过程中的趋势、状态及走向还不能够明确的时候,必须依据“道”的法则建立科学的预见观念,从运动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是顺物之自然,也就是遵循万物的基本规则,尊重生命的本性而不妄加干预,并且要恪守内心的准则,付出时间成本和心性的坚忍,避免盲动、妄为和忙乱,这样才无所失。
3.2.4“守柔处弱”的道德教育价值
老子道德思想常常以水为寓意的载体,水被看作“贵柔不争”之德的最好体现。《道德经》说:“天下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13](P268)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13](P28)因此,圣人作为“道”的体悟者、践行者,守柔处弱、随方就圆而不争,能够坚守坚忍的性格,负重而有德,居卑而忍辱,这也是老子对众人的引导。柔弱并非懦弱、恐惧、萎缩、无力,而又谦恭、包容、温和、柔韧。看似柔弱实则刚毅勇执。正如王弼所认为:
“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与自然无所违也。”[26](P65)老子强调:“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13](P92)老子希望人们不要妄自超脱于自然的约束之外,因为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要尊重众生的平等和智慧,无论是谁都要在生活中注重自我的修为,不要自以为是,而要切实的明确自己的意见和他人意见之间的界限与差距,并以尊重的态度客观辩证的汲取不同意见的有益内容。老子强调人必须有自己的想法,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冥顽不化,要通过平等的姿态、平和的沟通使自己的认知达到“道”的穷尽和“德”的修为。
综上所述,基于本体论的视角来看待老子道德思想,可以发现老子五千多字的《道德经》对道德思想进行了归纳,并倡导人们要遵从 “道”的指引,按照“道”的方式去生存、生活与自然相处,对待外物只有时刻秉持并体现出“崇俭寡欲”、“无为而为”、“慎终如始”、“守柔处弱”的人生态度。“崇俭寡欲”是克制欲望对自我心性进行修炼和塑造,“无为而为”是在心性静默的状态下有选择的做事,“慎终如始”是对所选择的“无为而为”的事做到坚持和理性的反思、“守柔处弱”是要懂得事物的变通性和对立性,客观的把握其中的规律内涵,“无为而为”是以谦虚的姿态守护道德的真谛。惟其如此,才能够不断的接近“道”的本相,并不断近道、悟道、明道进而得道。从而实现人性的真正回归。
3.3 老子道德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世间无绝对的真理,所有的思想也都是一体的两面,甚至老子道德思想也存在着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对立的意义,又由于后世的人们依据各自不同的阶级立场、学术观点、生活经历及内心态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读层面,也就有了正面与负面的不同作用。
3.3.1 老子道德思想中的消极内容
(1)神秘主义色彩
马克思说:“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表现为他自己的属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27](P75)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深刻的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和社会的共同产物,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老子道德思想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大法则也就是“道”上,更注重解读人在自然属性下的道德价值存在及其关系,而否定人所具有的社会属性。但是老子道德思想中的形而上学的辩证法与当代社会的价值信仰也有许多不相适应的消极内容,老子提倡为了不“失”而避免争“得”,为了免“忧”而不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这明显带有明哲保身的现实意义。同时,老子的“玄同”境界多少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不利于人们所理解与把握。
(2)没落的阶级观念
老子作为即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及其知识分子阶层的典型代表,面对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面对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攻讦,不得不采取了一种以“无为而达至有为”的“以退为进”的姿态。“历史的视域是要被我们现在的理解视域所占领的。在理解过程中发生的是不同视域的融合。这种融合意味着历史视域被注入,它也就同时被革除出去了。”[28](P289)老子道德思想以自然主义为阐发原点,这与建立在科学的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带有鲜明的没落奴隶贵族的阶级属性,以及明显的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方法论观念。必须认清其合理性边界,对其局限性有深刻的认知。老子道德思想受他所处的春秋时代农业文明的影响,对自然表现出的极端崇敬而忽略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性,以自身的经验主义代替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带有明显的反人性特征。将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等同视之,忽略了社会发展的本质特征及自然社会的局限性,没有认识到社会矛盾的解决对于实现和谐的重要性。
(3)社会退步观点
牟宗三说:“中国学者以往讲学,特喜圆教,动辄以圣人天地气象,圆通境界驰骋其玄谈。凭其直觉之一悟,遂直接迷恋于其中而不舍。”[29](P106)老子显然也没有走出圣人天地气象的历史怪圈。老子主张“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3](P274)欲望是人性的本质属性,没有人可以彻底“不争”,老子渴望人们在精神领域谋求高度自主的理想人格愿景,并将道德人格的理想状态设定在对物质生活的最低满足上,老子的这一主张带有极端的“小国寡民”主义倾向,这种理想化的社会退化思维,否定了文明进步与科学技术的价值,将社会发展的功绩抹杀并且竭力走退化的道路,以换取所谓的“天下大同”与社会和谐,这种理想化的倒退不值得称道。
(4)唯心主义主张
就其无为思想的辩证关系而言,胡寄窗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中明确的指出:“寡欲的具体表现是‘知足'.老子学派把知足看得非常重要,以为知足可以决定人们的荣辱、生存、祸福。……不仅此也,他们并将知足作为从主观上分辨贫富的标准。如知足,则虽客观财富不多而主观上亦可自认为富有。反之,客观财富虽多,由于主观的不知足,贪得无厌,能酿成极大的祸害。”[30](P209)从胡先生的分析就可以发现老子道德思想中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过分夸大人的内心感受的道德衡量尺度,并且将“知足”作为评判生活状态的根本标准,缺乏科学的事实判断依据,带有一定的错误引导性。同时,老子排斥一切人际交往,谋求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所倡导的个体的绝对独立和彻底自由。老子视人际关系为人性的枷锁,主张断绝一切社会交往和人伦束缚,以人性的退化换得理想王国的趋近,忽略了社会价值的参照标准,这种看法割裂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内在一致性,使得人性孤立于社会性的概念系统之外,当然也就不可能指出消除这种冲突的积极途径。不可避免老子道德思想被今日解读就具有局限性或者使人产生误解。
综上所述,老子道德思想蕴含了丰富的天人关系和处事原则,是当前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理念的重要理论来源,值得肯定。但是也要发现并注意到其道德思想中的消极甚至错误的观点和主张,更要在其思想主张的运用中有明确的指导原则。但是不管其消极因素与积极因素如何去界分,老子道德思想作为中国文化源流中最重要的典籍还是影响了中国人,并在继续改变着中国人的思维和信念。老子道德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更值得在深入实践基础上继承和发展。
3.3.2 坚持辩证地批判性继承
老子道德思想,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有合理之处,也有保守的成分。因此我们要客观甚至必须审慎的认识到老子道德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并将其从主体思维中剥离出来,予以扬弃,坚持辩证地批判继承的原则。
(1)坚持辩证地继承
老子倡导顺从自然,尊重人性与自然性的一致性存在,呈现“天人合一”的道德智慧和生活观念。老子道德思想的积极意义随着时代背景的改变和历史要素的流变,他所倡导一些核心观念具有了超时代的抽象意义,成为一些人寻求成“道”的方式或手段。
但是这样的结果显然是妨碍了当代社会对老子哲学主旨的理解,并且极易产生不可避免的“负面作用”.老子的道德思想及其观点与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价值目标、行为主张及育人导向都有着异曲同工的交集。但是这种作法显然对于博大精深而宏远深邃的老子道德思想来说显得过于简单化了,老子道德思想所包含的现代智慧及其教化价值却被有意或无意误认为陈旧继而束之高阁,未能真正发掘其合理的时代价值;但是不能因为这些“负面作用”就忽视老子道德思想的正面意义。如同对待其他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必须有客观而公正的态度,正如我们党历来主张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与改造精神,对于老子道德思想也不例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分析方法来解构老子道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老子道德思想应值得在新的道德教育理念中被发扬光大。
(2)坚持批判性继承
老子通过对道的特征进行了解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宇宙人世最根本的存在依据,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本质也是对道的遵从和效法,只有在道的指导下,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他指出,“道法自然”就是要求人们要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摒弃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因为人的个体属性才能在自然属性的界限内实现有序的发展和均衡,达到“自然无为”的人生境界。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被老子置于下位的次要位置,而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对自然是尊重规律,合理开发的原则,而不应该是只有顺从和屈服。老子建立的道德哲学的方法论视角是从事物的对立面也就是反向来论证其正向的合理性的,这也是《道德经》中文字的重要表达习惯。老子道德思想并不针对特定的事件或特定的意识领域而提出,他只是依据“道”的内在规律性顺势而为的表述人与自然的本质关联。灵活掌握是基本的运用基础。因此,我们在解读老子道德思想中,必须本着客观的原则,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去分析老子道德思想的主旨,剖析其精髓所在。
总之,在对待老子道德思想,将其置于现代道德语境下的逻辑转换,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特别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构建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全新工作理念和行为模式,进而掌控高校德育的全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