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总结全文,本文主要从收益法的选用和参数确定两大方面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收益法评估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在收益法选用方面。本文发现,目前收益法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使用比例较高,但最终评估价值选择收益法评估结果的比例仍较低,只占到 37.06%。从可能影响收益法选用的几个因素的角度看,收益法在有形资产占比低但收益较高的行业(如文化传播行业和信息行业)选用比例较高。收益法在股权收购等股权置入类评估、国家持股和国有法人持股企业评估以及重大资产重组类的评估项目中选用比例较高。关联交易对收益法的选用几乎没有影响。成本法和收益法的评估差异率对收益法的选用影响较大。总体来说,收益法在我国并购重组实践中的选用较为合理,但由于对于不同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差异分析的不足,收益法的选用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评估人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在收益法的选用方面做出更加客观专业的判断。
第二,收益法的参数确定方面,本文以 2013 年深市主板并购重组案例为样本对收益法模型使用及参数确定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目前收益法参数确定仍存在明确预测期较短、收益额与折现率预测中相关指标相互矛盾、市场风险溢价选择随意性较大等问题。
另外,在折现率这一重要参数的确定分析中,本文还以2009-2013年我国A股主板及中小板数据为基础对 CAPM 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建议,在折现率的确定过程中,回归周期选择月度而不是周度。在选择计算市场收益率参考市场指数方面,如果可比公司为大规模流动性强的公司可以选择上证综合指数、深证综合指数及沪深 300 指数,而当可比公司属于中小型企业或可比公司同时包括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时建议选择深证综合指数。评估人员应该重视贝塔系数确定过程中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规范企业特别风险的调整(对 CAPM 单因素模型估计误差的调整)。
由于本人自身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有限以及论文篇幅的限制,本文对于收益法评估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只限于深市主板的数据。在收益法参数确定方面的实证研究还不够深入,未来可以对企业特别风险调整还有流动性折扣调整方面进行更多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Brigham, E., and J. Houston. Fundamental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11thEd. Mason,OH: Thomason-Southwestern, 2007: 335-340.
[2] Copeland, T., T. Koller, and J. Murrin. Valuation: 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valueof companies. 2ndEd. New York: John Wiley&Sone. (Orig. pub. 1990 byMcKinsey&Co.),1994
[3] Fischer Black, Myron Scholes.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3
[4] Hass, W., and S. Pryor. Building value through strategy, risk assessment, and renewal.Chicago: CCH Inc, 2006
[5] Ibbotson, R.G., P.D. Kaplan, and J.D. Peterson. Estimates of small stock Betas aremuch too low.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23,1997: 104-112
[6] Ibbotson Associates. 2008 Ibbotson stocks, bonds, bills, and inflation classic yearbook.Chicago, IL: Morningstar, 2008
[7] Kaplan, S., and R. Ruback. The valuation of cash flow forecasts: An empirical analysis.Journal of Finance 50(4), 1995: 1059-1093
[8] Kothari, S.P., J. Shanken, and R.G. Sloan.Another look at the cross-section of expected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e, 50,1995: 185-224
[9] Myers, S.C. The Capital structure puzzle, Journal of Finanee39, 1984:575-592
[10] Penman, Stephen H.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nd security valuation. 2ndEd. NewYork: McGrow-Hill, 2004
[11] Stewart, G. The quest for value: The EVA management guide. New York:HarperBusiness, 1991: 40-41.
[12] Thomas, R. Advanced DCF valuation measurement methodology: Predictivecapability,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Presented at the Midwest Finance Association AnnualMeeting.
[13] Tortoriello, R. Quantitative strategies for achieving Alpha. New York: McGrow-Hill,2009
[14] AL 埃巴.经济增加值--如何为股东创造财富(中文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15] 阿斯沃斯 达蒙德理.价值评估[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16] 艾斯沃斯 达摩达兰(Damodaran, A)着,罗菲主译. 达摩达兰论估价(Damodaranon Valuation)[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27-30
[17] 陈强.高级计量经济学及 Stata 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79-381
[18] 程凤朝,刘家鹏.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定价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11(11)
[19] 程凤朝.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务与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115-117
[20] 崔杰. 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贵州:贵州大学,2008
[21] 戴书松.公司价值评估[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2] 戴维 弗里克曼,雅各布 托勒瑞德着,孙茂竹,范歆等译.公司价值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
[23] 恩里克 R.阿扎克着,李凤云译.兼并、收购和公司重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45
[24] 高琳,鲁杰.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应用研究[J].中国资产评估,2011(6)
[25] 高秀敏.收益法评估股权价值中折现率的确定[D].厦门:厦门大学,2009
[26] 郜志宇,冯连胜,沈琦.收益法价值评估中贝塔系数β的理论及应用[J].中国资产评估,2007,(03)
[27] 黄方亮.公司上市与并购[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1:328-332
[28] 黄良文.投资估价原理(第二版)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9] J 弗雷德 威斯通等着,唐旭译.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
[30] 姜楠.资产评估原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2:19-25
[31] 李娜.房地产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32] 李书锋.中国资本市场企业并购重组[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1:68-72
[33] 李维安.中国公司治理与发展报告 2012[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372-373
[34] 刘文炳,张秋生.中央企业并购重组报告 2011[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9-11
[35] 刘鑫. 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3
[36] 刘玉平.收益法应用中收益额的选择及其预测[J].中国资产评估,2004(5)
[37] 罗利 托马斯(Rawley Thomas),本顿 E 格普(Benton E. Gup)编,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组编,中央财经大学资产评估研究所,中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译.价值评估指南--来自顶级咨询公司及从业者的价值评估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18-19
[38] 马军,余芳.关于我国无风险收益率选择研究[J].财会通讯(专业版),2006(01)
[39] 宋丽丽.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40] 蒂姆 奥吉尔等着,宋云玲等译.资本成本--为企业更好的财务决策提供指南[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37-55
[41] 汪海粟.企业价值评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
[42] 王少豪.企业价值评估中迭代计算技术的运用[J].中国资产评估,2011(12)
[43] 王竞达,刘辰.上市公司并购价值评估方法选择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2011,11:57-61
[44] 王竞达,瞿卫菁.创业板公司并购价值评估问题研究[J]. 会计研究,2012(10)
[45] 吴冲锋,穆启国.资产定价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66-67
[46] 杨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价值创造[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2:50-55
[47] 岳公侠,李挺伟,韩立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研究[J].中国资产评估,2011(6)
[48] 张春源,李姚矿.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中确定折现率的新思路[J].价值工程,2009(3):53-56
[49] 赵立新,刘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企业价值评估和定价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1:91-100
[50] 赵立新,刘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法评估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1:125-127
[51] 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课题组.2011 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3-5
[52] 中国证券报.扩张的时代--中国企业并购重组之路[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1:3-6
[53]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产评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1:10-11
[54] 沪深 300 指数及成分股结构特点分析.证券时报网,2013 年 11 月 28 日发布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 王竞达,刘辰.上市公司并购价值评估方法选择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