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结语
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有助于发展我国的慈善事业,提高全民素质和道德水平,有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章通过X 高校学生对慈善的总体认知调查及培养途径现状的调查,以甘肃省 X 高校为调查对象,从学校、社会、家庭及大学生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其中学校方面涉及到课程设置、慈善社团的发展、教师作用、校园文化、人文管理等,社会方面主要就慈善组织、慈善法规建设及慈善监督等方面展开分析,家庭方面就父母文化程度、言行举止及父母教育方式等方面展开,大学生自身从慈善认知、慈善动机、慈善情感、慈善参与展开调查分析。通过分析找出 X 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积极寻找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的途径,让慈善意识根植于大学生心中。
由于自身学术水平能力有限,导致文章的理论研究层次还不够深入,必然还有很多不成熟的观点,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本次调查只是调查了甘肃省的一所高校,同全国诸多的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样本量较小,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其二,在问卷的设计上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特别是在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做法、大学生慈善的责任意识等问题的设计上存在不足之处;其三,由于时间的限制没有对高校慈善信任度进行认知调查。自身在资料收集和信息的整理方面也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些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探讨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艾玲,徐日春。对高校设立慈善助学基金的思考[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2]贝奇·布查特阿德勒。美国慈善法指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贝希·布查尔特·艾德勒等着。通行规则:美国慈善法指南[M].金锦萍,朱卫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4] 常 烨 . 构 建 慈 善 文 化 对 当 今 慈 善 事 业 发 展 的 启 示 [J]. 南 方 论刊,2007,(6)。
[5]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陈明。意识的起源与结构[J].出版发行研究,2006(3)。
[7]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陈真。道德义务与超道德行为[J].伦理学研究,2008(5)。
[9]单玉华。慈善意识相对弱化及其伦理成因[J].郑州大学学报,2007,(6)。
[10]杜高慧。论和谐社会构建中公众慈善意识的培育[D].上海师范大学,2011.
[11]冯英等。外国的慈善组织[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12]高红,窦正斌。中国社会现代慈善理念的匾乏与培育[J].东方论坛,2007(6)。
[13]何兰萍。慈善、道德与社会和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14]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15]冀相英。我国大学生慈善行为及其培育途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16]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M].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
[17]李刚。劝善成仙-道教生命伦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18]李寿和。高职院校慈善文化的培育[J].教育探索,2007,(10)。
[19]刘彬。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0.
[20]卢汉龙。慈善关爱与和谐[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1]卢少求。高校道德教育应采取的改革措施[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3,(1)。
[22]高红,李雪卿。论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慈善文化[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5)。
[23]黄家瑶。中西方慈善文化的渊源比较及启示[J].天府新论,2008,(3)。
[24]陆镜生。中西方慈善思想异同刍议[J].慈善,2001,(2)。
[25]罗竖元。培养慈善意识发展慈善事业-美国经验及其启示[J].行政论坛,2011,(18)。
[26]罗天莹,张兴杰。论社区工作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理论学刊,2007,(2)。
[27]马广海。社会心理学[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28]孟令君。中国慈善工作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9]米歇尔·鲍曼。道德的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0]裴菁。高校设立慈善助学基金的重要性及路径选择[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5)。
[31]孙涛,董双慧。高校慈善捐赠的重要性、可能性及其路径选择[J].教育学术月刊,2008.
[32]孙岳楠。儒家仁爱观与我国公民的慈善意识养成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33]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载《教育科学》,2004(4)。
[34]王鸿飞。大学生成长环境影响其慈善意识的实证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1.
[35]王小波。试论普通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意义、影响因素及其途径[J].道德与文明,2006(2)。
[36]文丽。当代大学生慈善价值观的培育问题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0.
[37]吴瑾菁。道德认识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8]谢志平。关系、限度、制度:转型中国的政府与慈善组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9]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0]徐卫华。发展慈善事业的理念认知与行为方式[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41]徐永光。关于慈善文化的一点思考[J].中国青基会通讯,2005,(14)。
[42]许察金。公民的慈善精神及其培育与发扬[J].西华大学学报,2008,(6)。
[43]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4]杨明伟。公民慈善意识及影响因素分析-在济南市的调查[D].济南:山东大学,2007.
[45]张会平、李虹。大学生利他动机的调查研究[J].载《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
[46]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7]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8]郑乐平。慈善公益理念、惯习和机制[J].社会观察,2008(1)。
[51]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2]周中之。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3]Sharon Braslaw Sundue. Confining the Poor to Ignoranee Eighteenth 一 Century American Experiments with charityEducation[J].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2007(5)。
致 谢
三年前我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和父母的希望来到了自己喜欢的大学学习,转眼间,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就要结束。谨此论文搁笔之际,首先感谢我的恩师毛乃佳副教授长期以来对我的关心和指导,毛老师从论文的立题、开题报告、到论文的具体写作过程,特别是在论文框架的拟定和论文思路的确定上,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她为我的论文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此深表感激之情。导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她的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对我的一生都将受益匪浅。不仅在学习上,在生活上毛老师也像我的亲人一样经常打电话关心我,每次寒暑假放假回家,毛老师都会主动打电话问我们是否安全到家,生活上遇到不开心的事,只要找毛老师诉说,她那乐观、豁达的性格就会深深的感染我,让我觉得只要有一颗阳光般的心,什么事都将过去。再次真心的谢谢毛老师。
感谢教育学院的所有老师。感谢思维深邃而又具有独到见解的刘旭东老师,您的哲学思维令我们佩服。感谢善于启发人质疑与反思的樊改霞老师,总是能理论联系实际,让我们学到很多。感谢给我们言传身教的吕晓娟老师,给我们讲述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让我从不知所用到现在的基本掌握和运用。感谢让我们自己在课堂上锻炼讲课及自由表达的李虎林老师、杨军老师。感谢周晔老师、高小强老师、白亮老师在论文开题与写作上给予的指导与建议。
感谢所有的同学与朋友,在研究生三年给予的温暖与关怀,感谢蒋金霞抽出自己宝贵的时间为我一字一句修改论文并提出宝贵的意见。感谢学习中遇到的心灵相通的同窗好友冯静、王海云、刘倩楠等等。感谢室友刘婷婷、郭亚妮、孙晓彤在生活上对我的帮助和鼓励。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给予我学习和生活上的支持,让我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安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