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救助论文

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的对策思考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1-14 共7347字
  五、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的对策思考
  
  我国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来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只有当慈善理念在人们心里深深地扎下根,“慈善事业”这棵爱心之树才会根深叶茂地成长。所以,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及个人的共同努力。
  
  (一)学校层面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主要还得依靠学校,包括学校的文化底蕴、教师的言行和慈善社团作用的发挥等等。
  
  1.加强学校人文管理、建立和完善学校规章制度
  
  人文管理是“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X 大学要以人为本,在管理过程中多体现人文关怀,要有以“爱”为核心的思想品德素质,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发课堂,开发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慈善活动,如“爱心诗歌朗诵比赛”、“爱心义演、义卖”、“民间爱心活动”等,让学生感受到奉献的快乐。调查发现 X 大学缺乏慈善相关方面的规章制度建设,所以学校可以对学校师生的慈善行为进行规范,规定成文或不成文的办法、制度等,比如《对家庭困难学生实施助学金办法》、《鼓励学校人员进行志愿者服务的规定》等,规范和约束师生的行为。
  
  2.开设相关慈善课程及定期举办慈善讲座
    
  第三,X 大学也可以利用科研优势,加强高校慈善问题研究。高校可成立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专门从事慈善文化,通过对慈善相关方面的研究,培养专业的教师,为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提供指导。
  
  3.教师在慈善意识培养上要发挥主导作用和引领作用
  
  教师不仅是人类灵魂教育的工程师,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实践者和开拓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往往能对大学生社会慈善价值观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的大学老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要以身作则随时随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大学生言传身教,主动参与到社会慈善活动当中去,通过实例激励学生对社会慈善事业的热情和激情,为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和形成树立良好的榜样和带头作用。比如在访谈时,有位同学这样描述他们的老师:老师平时省吃俭用、两袖清风,多次拿出自己的工资救济我们班的贫困生,他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我们,使我们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现在老师患有重病,却还在一线工作,我们通过“捡瓶子救老师”活动来表达对老师崇高的敬意。爱是相互的,爱也是无私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老师平时要以身示范、为人师表,为大学生、为自己树立良好的榜样,为慈善做积极的践行者。
  
  4.发挥大学生慈善社团的积极作用
  
  慈善社团的发展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意义深远。首先,X 大学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组织和指导,可以成立跟慈善相关的有关社团,可以成立“慈善部”的专业服务性部门和社团组织,1如阳光协会、爱尚微公益、自强社、蓝天疾控协会等,借助学校的引领来引导学生组织各式各样的慈善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推进慈善活动,认真做好策划,在活动中强化学生的慈善意识。例如 X大学自强社在三月份举行以“学习雷锋”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发扬雷锋精神,传递正能量;在六月份毕业生要离校的时候开展以"感恩母校"为主题的捐赠物品活动;2在九月份新生刚入学的时候,要开展感恩为主题的教育,对新入学的同学中急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所有新生开展感恩教育、慈善教育,引领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参与慈善活动,体验慈善活动的快乐。这就是很好的例子,别的慈善社团也可以根据自己社团的性质和宗旨,定期举办相关的活动,既可以发展壮大社团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慈善意识。第二,学校要扩大社团的资金来源。可以在学校内部宣传社团的作用和功能,让学生和老师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获得社团发展资金,也可以利用主题网站、BBS、QQ、微信、亲朋推介等不费成本的宣传方式向社会各界求的帮助。第三,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通过社团组织培养一批懂慈善知识,又懂社会工作的学生干部群体,强化这些学生干部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通过学生干部的带动带领更多的学生投入到慈善事业中来,达到以一带十,以十带百,以点带面的辖射效果,促使慈善事业沿着科学化、精细化发展。
  
  5.利用大学精神为大学生参与慈善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大学精神可以让大学生满腔热情、理想信念坚定、价值追求正确,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这对慈善的培养无疑是有利的。
  
  慈善是人类道德的最高境界,是人文关怀精神的具体体现。只有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并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与人文精神,才能使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得以提升。X 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具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古朴与现代融合,每年的“九月放歌”、“师大杯”、“辩论赛”、“学术科技比赛”等都展现了其强大的校园精神面貌。所以借助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在培养学生的慈善意识方面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二是凝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与道德精神;三是通过环境建设、制度建设和思想建设造就人文关怀的文化氛围和激励机制,引导大学生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生理想与生活方式。
  
  6.加强社区和学校的联系,增强大学生参与慈善的积极性
  
  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上发生的感人事迹,如果能够经常进入校园,也可以激发大学生参与慈善的热情。所以,X 大学学生要走出校门,同地方慈善组织联谊共建,形成社会提供平台,企业积极捐赠,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运作模式,在扶贫、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方面融入高校志愿服务,开展如高校义务服务进社区,爱心基金会,社会实践基地等活动,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同时结合地方文化,走富有特色的慈善文化,X 高校可以将甘肃文化、长城精神融入慈善教育,改善人际关系,淡化冷漠社会关系,改变大学生只对自己熟悉的人进行帮助,而对陌生群体表现出漠视的现象,在全社会内营造良好的慈善氛围。
  
  7.利用学校所处地理位置优势,培养大学生的慈善意识
  
  X 大学地处西北地区,源于历史、文化的发展,其地理位置决定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信仰各种宗教,中西方的宗教思想和观念较为浓厚。在调查中很多同学都有宗教信仰,如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这些同学可以通过宗教观念如“积德行善说”、“善恶说”等影响周围的其他同学,形成正确的慈善意识。另外,X 大学是一所师范类院校,有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从小的生活习惯决定了他们较勤劳、认真、努力、更愿意奉献。所以学校可以联系各个中小学、孤儿院、养老院等,让他们通过实习和志愿服务体现自身的价值,如到敬老院给老人读书,去教堂打扫卫生,去图书馆整理书籍等等,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些家境较好的同学,从而形成整个校园处处洋溢慈善氛围,每个学生人人拥有奉献精神。城市学生从小见多识广,也可以通过和农村学生形成“对子关系”,帮助农村学生开阔视野,增加他们对慈善的理解和认识。
  
  虽然学校是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的最主要方面,但是如果社会和家庭无法提供给大学生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那么学生出了校园进入社会以后,在学校形成的良好品质又会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社会及家庭在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时也需要发挥其辅助的作用。
  
  (二)社会层面
  
  1.加大社会媒体对慈善的宣传力度激励大学生的慈善意识
  
  社会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传播方式加强对慈善文化和慈善事业的宣传,突出 X 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慈善活动和表现形式,如社会企业人士出资到学校开展“高校捐赠工作站”、“高校慈善超市”、“高校义务服务进社区”等活动,以增强慈善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培养 X 大学学生的慈善意识。新闻媒体要挖掘慈善典型人物,合理利用榜样示范激励大学生。舆论应尽量引导大学生关注“平民慈善大使”,使慈善榜样更加具有亲和力和可效仿性。另外,也可以发动大学生去寻找自己身边的“慈善大使”,使榜样更具有说服力和公信力。
  
  2.完善慈善立法,加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完善慈善立法,并不是将慈善参与的自愿性上升到司法层面的强制性来实施而是为了保护慈善参与者的权益,帮助其规避慈善参与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使其更加放心、安心地行善,以此达到维护参与者积极性的目的。西方国家的慈善法相对较成熟和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捐赠者的合法权益,值得我们借鉴。所以我国的公益事业组织法仍在酝酿之中,社会各界也盼望着这部法律能够早日出台。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慈善组织持怀疑态度。所以,耽误之际就是完善慈善立法,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如我们可以建立慈善捐赠反馈机制,让捐赠人了解钱物的去向,打消他们的捐赠疑虑;接受有关机构和公众对慈善运作全过程的监督;对违法乱纪的慈善机构或相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有了健全的慈善法规和对慈善组织的信任,才能树立良好的慈善氛围,加强大学生的慈善意识。
  
  3.规范捐款人的行为,制定相应的慈善政策法规
  
  调查发现企业、个人等慈善家会到 X 大学进行慈善捐助,但他们捐助带有伪捐的现象且行为极不规范。如某知名人士承诺每学期给贫困大学生一千元的助学金补助直到他们毕业,却只执行了一年,剩下的却成了空头支票。还有捐助者不顾受助者的人格尊严,将所捐款项和物品堆放在受助者的眼前,让路人皆知,这极大的伤害了受助者的人格尊严。为此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其捐助者的慈善行为,如可以制定《捐助人慈善规范行为条例》、《保护受助者的人身权益》等规章制度,约束和保护双方的行为和权益,使慈善事业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发展。
  
  (三)家庭层面
  
  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个生活场地,父母是每个人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培养至关重要。
  
  调查发现,X 大学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条件不宽裕,再加上父母对教育带有很强的期望值,家庭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方面所涉及的慈善知识几乎很少,所以家庭教育该如何在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1.引导父母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才观
  
  从客观上讲 X 大学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其父母靠务农生活,其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劳累使父母对教育带有很大的期望值,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将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源于这种观念,平时父母可能会经常告诉孩子在学校好好学习,而把一些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视为浪费时间。其实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学业上成功,更应该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毅力和正确的价值观,所以父母不要过于强调大学生的学业和成绩,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树立全才思想,不仅在学业上要求孩子进步,更要在做人、做事方面要求孩子进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能力、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父母要多到外面走走,或是借助网络、电视等媒体了解社会需要的人才,树立全新的人才观。
  
  2.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提高父母的文化程度
  
  X 大学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由于历史和经济原因,其父母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这一现象决定了父母对慈善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参加慈善活动,从而影响了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所以,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提高父母的文化水平,势在必行。一方面,国家可以加大对农村父母教育的投入,如举办夜校、走读班等,让父母在闲暇时间学习与慈善有关的知识。另外每年都有大批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当地政府可以利用他们在外面的所见所闻,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及会议,让他们积极发言,听取其新潮想法和思想,鼓励他们创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自己的精神世界如参加慈善活动或鼓励孩子参加慈善等。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家校联合机制即大学老师或大学生到农村通过专题讲座、放映影片等提高父母对外界事件的关心,也可以利用媒体到农村宣传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或自然灾害,引导父母关心慈善,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形成全家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
  
  3.父母要以身作则,发挥正面教育
  
  调查中,很多父母来自农村,其文化水平较低再加上生活不宽裕,可能在某些方面会表现出较低的教养,如张口粗话,为了小利和邻舍发生争执,甚至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等。其实父母平时的言行举止,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不道德的行为方式会让孩子久而久之耳濡目染,影响他们的行为以至于孩子长大后变的斤斤计较和自私。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家庭中发挥正面教育。如可以教导孩子虽然家庭不富裕,但要懂得帮助别人和感恩,并鼓励孩子在学校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以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至于城市父母。经济相对宽裕,慈善信息来源丰富,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参加慈善活动,并带领孩子一起体验慈善的内涵,感受慈善带来的快乐,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大学生个人层面
  
  哲学上说过外内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还需要大学生自身努力,如提高对慈善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慈善动机,积极参与慈善等。
  
  所以笔者将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作一尝试性的探究。
  
  1.拓宽大学生的慈善认知视野
  
  有着悠久历史的慈善虽然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对它的理解和定位大多数人仍然存在错误,大学生也一样。所以培养大学生的慈善意识,首先需要在慈善知识层面,对慈善进行正确的认识。
  
  (1)对参与慈善的认识:由“捐款捐物”向“既捐款捐物又贡献时间和精力”努力
  
  从慈善的定义和《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可以看出,慈善是一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事业,而不仅仅是捐款捐物的活动。如果将慈善仅仅理解为捐款捐物,那么很容易造成那些爱心人士因自身经济实力不足而对慈善参与产生消极的心态,同时也可能导致人们用是否捐款捐物或捐款的多少去衡量一个人是否有爱心或者爱心有多少的标准。X 大学大多数学生在捐助对象上存在错误的认识,仅仅将捐款捐物视作慈善,而忽视了贡献时间和精力同样是慈善的表现,所以作为在经济上还没有独立的大学生,经常捐款捐物对他们来说可能有点困难,但大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或者平时周末的时间参加志愿服务或义务劳动,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身慈善,为那些不曾相识的人送上温暖和关怀,是人们最为珍视和感动的。
  
  (2)对慈善捐赠人际圈的认识:由“个人性”向“公共性”转变作为一种人道主义事业,进行慈善参与时应该是公共性的,而非个人性的。
  
  现代的慈善理念是:慈善是一种公共行为,而不是使慈善行为在超出本身的‘情感债'’道德债‘上阻滞。传统的慈善建立在亲疏及血缘家族内部,以至于 X大学学生更愿意帮助自己的亲人、朋友和同学等熟人,而不愿意帮助陌生群体。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要改变对传统慈善捐赠人际圈的认识,将慈善捐助的对象由“私人性”扩大到“公共性”,从传统慈善理念的束缚中走出来,去帮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陌生人。
  
  综上所述,拓宽大学生的慈善认知视野,将有助于我们听到更多潜在的需要帮助的群体的呼声,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慈善动机
  
  从调查发现,大学生参与慈善的动机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从众心理;二是获得外部褒誉;三是为满足个体内在道德需要。三种参与动机类型分别对应由低到高的参与动机水平。从本文的调查结果来看,X 大学学生参与慈善的动机主要是前两种,即从众或获得外部褒誉。所以如何引导 X 大学学生参与慈善的动机向个体内在道德需要转化是关键所在。
  
  (1)由“个我”向“类我”转变
  
  要形成高尚的慈善动机,关键是要由“我需求”引申向“我们需求”.而“我需求”即为一种“个我”的动机类型,“我们需求”即为一种“类我”的动机类型。2“我需求”主要表现为狭隘的利己主义,它是片面的、零碎的、低层次的需求,对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这两项;“我们需求”表现为为开阔的利他主义,它是全面的、整体的、高层次的需要,对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两项。因此 X 大学学生要转变观念,由“个我”向“类我”转变,由生理、安全需求向尊重、自我实现需求转变,提高道德觉悟水平,树立积极健康的慈善动机。这就需要大学生自身思想和道德水平的提升。
  
  (2)转变慈善动机
  
  根据动机的目的分类,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从众或为了获得外部褒誉是外部动机的表现形式,而满足个体内在道德的需要是内部动机的体现,调查发现大多数被调查者参与慈善的动机都是外部动机,所以如何引导 X 大学学生的慈善动机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是关键所在。所以 X 大学学生平时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力图把对慈善行为的需求和个体品性的培养结合起来,最终在“成事中成人”.
  
  3.强化大学生参与慈善的行为
  
  慈善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有了相关方面的思想意识就可以了,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巩固和发展,即思想和行为要时刻同步进行。所以,X 大学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需要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加强和获得。
  
  首先,X 大学学生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定点前往需要帮助的小学、社区、福利院等奉献爱心。可以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开展系列活动,如学物理的可以义务为受助学校、福利院等修理家电,学法律的可以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援助,学语文、数学、英语的师范生可以为偏远山区流浪儿童、孤儿院孩子、留守儿童免费补课等。其次,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还需要通过开展社会公益慈善活动来促进。虽然,学校目前成立了种类繁多的慈善社团,也举办了大量的慈善活动,但大学生也要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学雷锋志愿者活动”、“红十字志愿者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大学生可以把理论上的慈善认知、慈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加深对社会慈善事业时代性特征的认识,有助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慈善精神和牢固的社会慈善意识。
  
  4.利用性别和地理优势,开展丰富多样的慈善活动
  
  X 大学学生可以利用性别优势各自发挥特长,开展丰富多样的慈善活动,如女生较认真、心灵手巧,可以制作手工艺品,如编花篮、旧衣改造、制作室内装饰品等捐给山区的孩子,也可以利用自己认真、负责、细心的优良品德到孤儿院、留守儿童所、养老院等,倾听他们的心声,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做他们心灵上的好朋友。男生可以利用自己强壮的体格为山区的孩子建设校舍、修理损坏的物品等。农村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家乡对村上的孩子进行免费补课、辅导,给他们讲讲外面的世界等,可以给老人说说军事、新闻、科技等知识,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村里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如学物理的同学可以帮助邻舍接通电路,学化学的同学可以帮助老人识别那些药对他们身体更好,学音乐、舞蹈的学生可以组织村民进行联欢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总之只要你用心的想去尽自己一份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就一定可以收获到更多宝贵的财富。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