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X 大学是一所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公立师范大学,学校以重点培养将来的优秀教师为主,其特点是农村学生多于城市学生,女生多于男生。原因是 X 大学是一所师范类院校,国家对师范生的受教育免费政策和低学费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学生,另外,受将来所从事职业的影响,女生更愿意从事教育行业,这也是女生多于男生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选择 X 大学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考虑到大一学生入学不久,对自己所学专业及定位可能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对学校环境及慈善社团也不甚了解,大四学生又忙于找工作或继续深造,无暇顾及与慈善有关的活动。所以本文选取大二、大三学生,因为大二、大三学生经过一两年的学习,对大学生活及自己所学专业已有清晰的认知,也是大学期间参加活动较为频繁而且时间、精力方面相对于大四学生来说较充足的群体。所以本文从大二、大三年级分别随机抽取 4 个班,发放问卷,这八个班的学生所学专业涵盖文科、理科、艺术、体育等。共发放问卷 391 份,回收 379 份,回收率为 96.9%,对有效样本用 SPSS 统计分析软件做具体分析。问卷回收结果统计如表 1 所示。
在访谈对象的选取上,本研究选取了大二、大三各个专业的同学和老师作为访谈对象,其中有几位同学较特殊,A 同学是大学生慈善社团的社长,并是班里的班干部和党员,对慈善事业了解较多,其思想觉悟也较积极;B 同学来自农村且父母离世由爷爷奶奶照顾,在班里无担任任何职务,据了解此同学平时在生活上很节俭,班里组织的各种活动,参加时也表现的比较消极被动;C 同学来自南方城市,在经济上比较宽裕,经常外出旅游,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其思想和见识比较长远和宽阔,对慈善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D 同学是一位佛教信仰者,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轮回等观念,在慈善认识和参与方面表现的比较积极、主动。别的选取的同学都是普通同学,既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另外本人还加了 X 大学慈善社团的交流群,通过团体访谈的形式,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社会各个方面在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时所采取的措施和不足。
观察是本人在校园走访时的非参与式观察。通过周末举行的慈善活动和宣传了解大学生整体对慈善的认识和参与程度,其对象的选取比较广泛,既有慈善社团的举办者、参与者,也有很多围观者,另外还有对校墙和宣传栏里相关标语的观察。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本研究在 X 高校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途径做以较全面的观察分析,并参阅相关文献、书籍以及在深入思考后对论文的研究思路设计如下:
第一,根据已有文献,对慈善意识及其培养途径进行界定,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找出已有研究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找到论文的落脚点。
第二,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之下,进入现场确定研究对象,参考已有学者对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的调查问卷并结合本研究的研究内容进行问卷设计,通过预调查,对问卷进行再次修改,以确定最终调查问卷。然后运用个案访谈、团体访谈和观察法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状况。主要是从学校、社会、家庭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深入调查了解。
第三,通过相关研究方法的运用及分析后,找出 X 大学在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尽可能的挖掘其问题存在的原因。
第四,从多方面探讨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对策建议,为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提供策略选择。同时,从理论发展与创新的视角,进一步完善与丰富慈善事业发展的理论研究。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用书面或通信形式收集资料的一种手段,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问题,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求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本文选取案例 X 大学进行实地预调查,发放问卷 36 份,在问卷回收后本人发现有个别题目存在疏漏,由于问法不够严谨、科学,导致他们回答时无法选择。
如第 3 题预调查时题目是这样的:“您觉得慈善是什么行为?”,本来是一道单选题,由于表述不清,很多同学做成了多选题。类似的题目还有 11 题、13 题,在后续调查时都对相关题目做了完善和处理;另外,有个别题目学生反映和调查主题无关,也做了相应的删减;第三,部分学生反应想对慈善的发展提点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可问卷却没有涉及到,所以 16 题、18 题是预调查后增加的题目。
通过对 X 大学的预调查后,本文认为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途径主要来自学校、社会、家庭及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其中学校方面包括慈善社团、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等;另外还包括社会、家庭及大学生自身(慈善认知层、慈善情感倾向层、慈善动机层、慈善行为意向层)。其中考虑到政治和信仰,问卷在开始部分会涉及:捐赠性别(男、女)、生源地、政治面貌(党员、群众等)、宗教信仰(佛教、基督教、道教、无)等。问卷中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本人分别设计你觉得慈善最应该是什么行为?你对国家关于慈善事业的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了解程度、你的家庭教育会设计到慈善教育吗?你在课堂中是怎样学习慈善知识的?你希望学校予以什么方面的慈善教育?老师在课堂中会通过什么途径来培养慈善意识?以及捐赠方式等,展开调查,以便于我们综合分析 X 大学学生整体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状况。最后,为了解大学生对发展我国慈善事业的期望与关注,并为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加强慈善文化建设献计献策,我们还设计了你认为我校的慈善氛围如何?您对我校慈善事业的发展有什么期望和建议等内容。其中第 1-8、13、16、19 题涉及的是大学生自身;9、11、14、18、22 是关于学校的涉及题目。10、12 是家庭方面的题目,15、17、22 题是社会方面的题目,其余的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关于慈善的原因、期望、建议等等。
(2)访谈法
访谈法是一种有特定目的和一定规则的研究性交谈,运用访谈法可以了解受访者的所思所想,包括他们的价值观念、情感感受和行为规范,对研究的现象获得一个比较广阔、整体性的视野,对事件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描述。
本文采用半开放型访谈,即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设计对受访者提出问题同时鼓励受访者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本研究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对我国慈善事业的了解程度,对慈善理念的认识、慈善情感、慈善行为等,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是怎样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的等方面设计访谈提纲。
(3)观察法
作为教育科学研究手段的观察,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它是研究者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观察,即观察者在自然环境下对当时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观看、倾听和感受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研究活动。笔者将参与到学校举行的慈善社团、献爱心活动、无偿献血等活动中进行观察,将所研究的个案放到当时的活动当中,对事件的发生过程以及具体行为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信息来源及内心真实的想法,以期获得相对“真实”的信息。
(三)理论基础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高级需要的出现都是以低级需要的满足为前提的,人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况。一个需要满足之后,往往又会迅速地产生一个新的需要。人几乎总是生活在各种各样的需要当中,这或许就是人与生俱来的。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七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指出人除了有基本的满足生存的需要之外,还有更广泛、更高级的精神需要。
一般而言,某一层次的需要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慈善行为的发生,可以帮助受惠者解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使受助者的物质和精神得到一定的满足,与此同时,捐赠者也得到了社会地位、社会尊重、赞赏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可能会产生做出慈善行为的动机,进而利用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对其进行慈善意识的培养。
2.利他主义行为理论
利他主义最初是由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孔德提出的。孔德认为,“要想在道德上使社会趋向完善,可通过培养人们的利他主义思想来实现”.
利他主义是作为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对立理论而出现的。西方社会心理学家关于利他主义行为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中后期,到 70 年代中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利己主义是西方社会长期盛行的伦理价值观,这难免使利他主义思想及其传播受到影响。目前主要有三种理论支撑即:本能论或生物论;社会交换和公平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对他人有利、自愿性、有明确的目的、不期望有任何精神和物质的奖赏是利他主义行为的特点。
利他主义行为的本质是自愿地、无私地为他人提供帮助,而这也正是慈善的本质。慈善的本质和内涵要求每个人都要有利他主义情怀和利他主义行为。两者的共同点决定了利他主义行为思想的高涨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人们的慈善意识,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
3.孟子的人性向善论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提出向善论的思想,他提出这一思想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孟子所处的时代,诸侯争霸,争权夺利,战争连绵,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以下这段话就是最好的说明:“予岂好辩载?…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土横议,…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踞诐行”(《孟子?滕文公下》)。孟子面对这样的现实是痛心疾首的,他从理想出发,继承了儒家的学说,并在“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性善论”.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理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人都有,这四心也称“四端”,它分别代表了仁、义、礼、智四德。这“四端”就像人的四肢一样,是与生俱来的。简洁地说,也就是人性本是善良的,人能向善,人能从善。
孟子认为人心向善是动态的,它表现为一种适当的行为,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实现。从父母开始,到所有的人,我们都应与之以适当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一定会实现,但是一旦实现,也就是做到了善。这是性善,是人性得以充实的条件。
培养人性向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如注重内在的省思,时时进行自我教育;重视学校教师的外在引导和教师的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氛围。慈善从其内涵可以反映出人性向善的一面,所以,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也即是人性向善的培养,同样需要自身、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