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救助论文

大学院校慈善意识教育探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1-14 共1831字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慈善作为一种古老而新兴的事业,其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具有社会性和道德性的慈善事业,需要全社会公民形成积极的慈善意识主动投入到慈善实践中,实现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培养以“有责任感、平等互助、奉献爱心、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现代慈善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人研究这个问题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国家政策方面。民政部于2011年7月15日在京发布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指出,加强慈善学科建设,制订慈善教育计划,指导学校在德育课程中培养慈善意识,弘扬慈善行为,并纳入学生素质评估中。积极推动慈善周、慈善日等多种形式的慈善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这些内容为加强慈善文化建设和培养大学生的慈善意识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第二,自身的亲身经历。其一,本人在大学期间参加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和“手拉手”阳光爱心社等活动,为论文提供了兴趣点。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主要职责是:
  
  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打扫卫生,帮助孤儿院儿童补习功课,组织大学生到郊外植树、捡垃圾,登记大学生自身的身体信息,必要时向社会需要人士献血等。“手拉手”阳光爱心社主要是利用周末的时间在校园宣传社会困难群体的信息,组织学生向社会困难群体捐钱捐物,使大学生尽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将自己不用的衣物、玩物、书籍等捐给山区孩子等。其二,缘于研一时对一位残疾老人为期一年的生活方面的帮助。我和同学利用周末去残疾老人家帮助打扫卫生、洗衣、做饭、聊天等,在帮助老人的同时,我也从老人身上学到了不少知识,她身体残疾还要尽自己所能帮助正常之人,如利用健全的双手做些十字绣、串珠等工艺品捐给山区的家庭,使我颇受震撼。她行走不便,尚有这样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慈善意识,那我们大学生呢?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怀和意识?在这个“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人与人交往变得平淡的社会风气中,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去改变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病态,营造积极、活泼、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三,大学生参加慈善的现状令人堪忧。大学生本是思想意识和觉悟最高的群体,应该将行动走在社会上其他群体的前面,即便没有经济基础,无法捐赠,但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吧,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多去孤儿院、养老院等,帮他们打扫卫生,和他们聊聊天也是慈善的一种表现形式。或是利用寒暑假去山区支教,既帮助了那些山区的孩子和家长,也丰富了自身的阅历,这更是一笔无形的宝贵财产。可是我们的大学生呢?周末很少学习和做这些有意义的事,而是将时间花在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上,如逛街、睡懒觉等。寒暑假更是将漫长的假期浪费在旅游、上网、睡懒觉等事情上。何谈慈善?在学校中,参加志愿者协会,真正有慈善意识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这样的情形和氛围,不得不令人担心慈善的未来。通过阅读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和自身的亲身经历后,本人对慈善事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如何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慈善意识,以服务全社会。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本文基于国内外慈善意识培养的背景,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观察法,了解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途径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指出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途径主要是依靠校内、校外的共同努力。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途径,如若有是什么?有什么优缺点,在实践活动中是否有效?是否存在不足、是否尚待改进等等,都是我将关注的问题。
  
  2.研究意义
  
  (1)现实意义
  
  未来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当代大学生的努力,发展慈善事业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实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了解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现状,在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因素会影响或干扰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途径实施,以及如何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更好的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理论意义
  
  对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大学生自觉积极的参与到慈善事业中去,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终身慈善的理念,从而促进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本文在现有慈善意识现状及培养途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和观察法的方式对 X 大学学生慈善意识培养途径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其意义是为了唤醒当代大学生对慈善事业“沉睡”的意识,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和人文精神,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来帮助弱势群体。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