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X 大学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的现状
(一)现状描述
1.学校
通过初步了解发现发挥慈善社团的作用、相关慈善课程的设立、老师的榜样作用及隐性文化的影响是 X 大学培养慈善意识时采取的主要措施。
就慈善社团而言,X 大学的慈善社团是伴随着学校的建立而设立的,起初受经济和学生观念的影响,发展较缓慢,社团组织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下乡支教。发展到后来,其慈善社团的活动形式越来越多,社团的种类也日益增多,如阳光爱心社、青年志愿者协会、奉献爱心协会等等。到今天,X 大学的慈善社团种类包罗万象,其活动形式也丰富多样,比较有代表性的慈善社团有:爱上微公益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收救流浪动物协会,抵抗艾滋协会、留守儿童协会、旧物回家协会等等。每周都有相关社团组织活动,形成其链条,一直循环到学期结束,对 X 大学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社团的发展也存在缺点,主要表现为知名度不高,影响范围较小,资金短缺等,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提高知名度,增加资金来源渠道,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慈善意识是社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慈善有关的课程的设立和老师相关知识的讲授也是 X 大学培养慈善意识的重要途径。学校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和法学课(社会保障学),通过学习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社会责任感,接受正确的慈善教育,这些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其他课程如会计、数学、物理等,老师基本不会讲授与慈善有关的知识,学生也不会亲自涉猎相关方面的书籍,这些专业的学生只能通过慈善社团的活动和校园文化的熏陶来培养其慈善意识,相对于那些思政和法学院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慈善的内涵、特征及运作机制,培养起来就显得尤为困难。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了解与慈善有关的知识,是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完善的地方。
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作为一种隐性德育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X 大学作为一所古老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浓厚,为大学生积极参与慈善事业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校园里会经常看到一些助人为乐的事例和感人的事迹。学校也时常会利用媒体、网络、报刊、广播等播放和刊登一些乐善好施的先进典型,宣传“团结互助、扶贫救济、关爱奉献”的慈善精神,让学生了解慈善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扩大慈善事业的感召力,使校园成为慈善文化的慈善意识养成的健康土壤。
2.社会
社会慈善组织的发展和知名慈善人士的榜样示范作用为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起到了引领作用。但是由于慈善组织缺乏公信力和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X 大学学生参与慈善的积极性。通过了解发现爱心人士虽然会以自己的名义或某项目的名义在校设立奖助学金,但次数不是很多且缺乏连续性,可能一时会帮助那些贫困学生,但不能转变大学生的思想。这也是现阶段社会慈善组织和慈善榜样对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的原因。
3.家庭
X 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师范大学,作为师范类院校,国家给予学生适度伙食补助、较低的学费以及各种奖学金制度等。基于学校性质决定了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切,一些家长对教育带有功利色彩,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子女的命运,再加上大多数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对大学生进行慈善教育的父母寥寥无几,更可笑的是大多数父母只支持学生在学校好好学习,而把参加慈善活动视为浪费时间,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影响了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
4.个人
个人对培养自身的慈善意识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每个人由于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同再加上性格差异,对慈善的认识、情感、动机会做出不同的反映。但在社会主义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形成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健康人格,不为那些功名、赞许而偏离自己的本性。X 大学学生总体上表现出良好的慈善意识,有正确的慈善动机和热情的慈善态度,也有积极参与慈善的行为,愿意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做些志愿服务以充实自己的生活,增加生活阅历。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慈善理解不够全面,仅仅认为捐款捐物就是在做慈善,而且存在错误的慈善动机,参与慈善活动的积极性、持续性不强,使得培养其正确的慈善意识困难重重。
(二)分析
1.学校慈善意识培养途径分析
高校作为传授学生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的主要阵地,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良好的慈善意识养成。学校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所以学校在大学生慈善意识培养方面显的尤为重要。学校慈善意识的培养主要是从学校课程设置及老师讲述慈善知识、学校慈善社团、学校地理位置等方面展开分析的。
当问及“您所在的学校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开展慈善文化宣传活动?”时,排在前三位的是爱心宣传片展播,开展如“爱心一天·温暖一生”的活动,同地方慈善组织机构联合开展慈善图片展,分别占 64.5%、52.2%、50.6%,选择爱心主题征文比赛的占 36.7%,选择创办大学生慈善活动创意大赛的占 20.8%,选择其他的占 7.8%.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时其方式比较单一,仅仅停留在宣传片展播,社团组织的某些慈善活动上,而如爱心征文比赛,爱心义卖、义演、诗朗诵、创办大学生慈善创意大赛等活动相对较少,不利于调动大学生参与慈善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也不利于发挥大学生的各项才能。
当问及“学校课堂中老师会讲一些关于慈善的知识吗?”时,经常讲的占3.3%,有时会讲的占 40%,偶尔讲的占 47.8%,从未提及过的占 9%,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会提到相关方面的知识,但次数不是很多。大学教师和相关课程设置更多的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上的教育,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往往只具有高文化水平,但在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感上有所欠缺,对慈善事业漠不关心,也间接阻碍了大学生的慈善行为。所以老师要以身作则,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针对上面的问题,笔者也访谈了有些课程的老师,部分老师认为由于所教科目的特殊性,不能让学生觉得老师上课不好好讲专业课知识却讲慈善,有点不务正业的倾向,以下是相关访谈内容:
问:您觉得上课应该讲一些与慈善有关的知识吗?为什么?
A 老师:我所授科目是体育,它具有特殊性,既需要理论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到操场等地方完善和整合动作技能,使其形成娴熟、高超的动作。大部分时间我的上课地点都在操场,一边讲理论知识一边让学生根据理论知识实地演练,根本涉及不到慈善,也不知道在什么时间段插入慈善这个话题合适。所以就我这几年的授课经历来讲,在上课时我几乎没有涉及到过与慈善有关的知识。
B 老师:我是教英语的,平时上课有时课文中会涉及到与慈善有关的课文,就会顺带着讲一下。比如,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4 中有一篇课文是讲关于慈善的,所以课前我通过网络查看了关于慈善的一些资料,上课时结合课文内容给同学们讲了关于慈善的一些知识及慈善的性质,觉得同学们听的很认真,我也受益匪浅。
C 老师:我是教会计的,上课时虽然没讲过慈善方面的知识,因为与所教科目不好融合,有时候算税法及做统计时会出现相关方面的背景资料,但是我建议学校要开设与慈善有关的选修课供同学们选择,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 90 后且是独生子女,奉献意识比较薄弱,开设相关课程可以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D 老师:我是语文老师,讲论语、孟子时会讲到很多名言警句,从思想上让学生们受到洗礼,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等等,这些都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可以说也是在传授慈善吧。
当问到您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慈善课程作为选修课吗时,部分老师是这样回答的?
E 老师:我认为很有必要,我是教法学的,在讲到社会保障那一节时,我查阅了一些国外的资料,觉得做得非常好。比如美国的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慈善选修课,每学期学生必须修够规定的学分或做够规定时间的慈善才能升入上一级或毕业。另外学校还将慈善学分作为升入大学的参考标准之一,这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慈善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奉献精神。
F 老师:民政部在 2005--2011 年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华慈善总会和各地慈善组织将与教育部门合作,制定慈善教育计划,指导学校在德育课程中培养慈善意识弘扬慈善行为,并纳入学生的素质评估中。
我认为很有必要开设慈善课程作为选修课程,但关键是怎样开设及很好的发挥作用是各个学校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G 老师:我觉的没多大必要,慈善是自觉行为,开设相关课程,学生们也只是学些相关知识罢了,能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愿不愿意做,还得看学生个人。
小结:通过访谈老师我们发现很多老师也想讲点别的知识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大多数课程所授内容无法与慈善很好的融合,所以,开设慈善课程作为选修课是 X 大学在课程开发时需要考虑的。
当问及“近一年来,您所在的学校(含所在系、学生会、班级等)是否组织过志愿服务活动?”时。11.4%的调查者选择没有组织过,43.7%的调查者选择组织过一两次,34.7%的调查者选择组织过三次以上,10.2%的调查者选择不清楚。
目前,各种志愿者服务和义工队伍应该是大学生参与慈善的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学校提供的这种机会相对较少,使学生想参与志愿服务却找不到正确的路径。有时候,即使学校提供了志愿者服务的机会,但是参与名额也很少,大部分人还是没有机会经历与参与。
在校园走访时,本人发现很多大学生都会把自己不穿的衣服及不用的书籍捐给山区的孩子,他们说是学校慈善社团给他们提供了捐赠的平台,要不然他们都不知道该把这些东西捐到哪里去。由此可以看出学校环境是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的最主要平台,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校园资源、以下是笔者观察到的画面。
当问到“您主要是从哪里得到相关慈善活动信息的?”时,排在前三位的是校园宣传栏、电视或广播、网络,分别占 66.9%、51.0%、47.8%.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获取慈善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在学校这个大环境,另外由于大学生闲暇时间充足,上网时间和看电视时间相对较多,也是获取慈善信息的主要渠道。
在个别访谈时,当问到“学校在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时,从他们的回答当中也可以看到,对于各种慈善捐赠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学校提供给大学生参与的机会不是很多。只有当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或者国家和社会积极号召时,在这些特定的时间段里,各种募捐活动和志愿服务才会较多的出现。当问到“老师会讲慈善相关方面的知识吗”?时,所反映出的是,老师在传授知识时也是仅仅局限于本学科知识,与学科无关的如慈善知识几乎涉及不到。
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访谈对象的回答。
问:就学校而言,您觉得在培养大学生的慈善意识方面有什么优点?还存在哪些缺点?
A:我们学校是一所综合性的师范大学,文化气息很浓,隐性的也感染了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另外我们学校社团也会经常组织大学生到学校周边如 BRT 车站、公交站参加各种志愿者服务活动,这些都是优点。但总的来说,我们学校在慈善方面存在的最主要缺点是缺少实践活动。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意识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产生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给意识的形成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再通过人脑的加工使这些感性材料上升为理性认识”.我们现在缺少的正是大量的感性材料--实践,学校应该在这方面提供更多的平台,更多的组织志愿服务和义工劳动,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认识慈善,从而达到对慈善认识的再次飞跃,即认识--实践--再认识。另外,我们学校课程所设计的慈善教育少之又少,学生对慈善的了解一知半解,多是通过校园开展的捐赠活动、感恩活动、网络等来了解,相对片面。
B:我们学校女生相对较多,据我了解,女生的爱心要高于男生,通过学校社团组织的各种志愿服务,总的来说,在慈善方面做的相对不错。但多数大学生的慈善知识比较匮乏,不理解其慈善的真正内涵,认为只有捐钱捐物才是慈善的表现。我认为,学校教育是学生知识的最主要的来源,应该将慈善知识教育引入课堂,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慈善知识教育,进而激发他们参与慈善的热情。在这方面,我们学校做的还不够,仅仅将慈善停留在社团等表面上,而没有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
C:我们学校的慈善社团会利用周末的时间在校园里宣传各种爱心图片和视频,定期举行捐款和捐物,但总感觉形式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和生动性,时间长了都吸引不起大家的眼球。我觉得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慈善办公室、定期举办一些慈善活动,如慈善晚会、爱心义演等,而不是每当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或特殊的慈善活动日时,才大办特办慈善活动。
D:我国学校在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方面做得还很欠缺,其实我们可以吸收国外学校好的慈善理论和方法。例如可以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服务时间以一定的比例转化为学分,也可以作为评选“三好学生”的考核内容之一,让学生参与慈善活动的行为得到充分的认可。
E.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我们到新疆、甘肃等偏远山区支教,去了每月还有生活补助,这一方面是学校为了培养更好的老师而给我们提供的锻炼和实践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也应该是慈善意识的培养吧,因为志愿服务也是一种慈善嘛,这点我觉得学校做的很好,至于缺点我平时不是很关注学校举办的慈善活动,不是很了解,只有一点就是学校的慈善社团好像缺乏新意吧,有时候活动不是很吸引人。
小结:学校在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方面总体是好的,但是也存在许多缺点,主要有慈善活动缺乏新意,有些课堂无法融合与慈善有关的知识,缺少很多的实践活动等等。
问:就平时的专业课学习当中,老师会给您们讲一些慈善知识吗?
A:老师有时也会提到。像我是学法学的嘛,在讲到社会保障那一单元时,老师举了很多慈善方面的例子,比如:慈善名人、慈善的定义、特征,慈善是社会的再分配等等,大大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对慈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C:我是学化学的,在专业课学习中,老师几乎不会涉及到相关方面的知识,他只是把本学科的知识讲好讲清楚就可以了。我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教师在慈善意识培养方面能起到主导作用和引领作用,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以身作则,为我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E:我是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我的老师经常教育我们,人生观、价值观是引导人们行为的准则,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这无形之中也是在引导我们多做慈善,因为慈善行为是一种自愿地、无偿性的爱心体现,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才能更加积极踊跃的参加慈善活动,奉献自己的爱心。
在访谈时,本人结合观察法,观察了几个比较大型的慈善社团和志愿者社团组织活动的情形以及学校宣传栏上的宣传和墙标。通过观察,我发现,学校每周都会在马路两边拉起条幅,举办相关的捐款捐物活动或是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志愿服务等等。刚开始可能觉得新鲜,同学们会积极参加,到后期,由于大学生慈善社团主题缺乏新意且连续性较差,很多学生就会半途而废,等到一学期结束时真正坚持下来的学生寥寥无几(见图Ⅲ、Ⅳ)。这说明我们的组织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志愿活动缺少科学、规范、稳定的管理运行机制。其实,学生社团不仅是加强学生之间联系和交流的纽带,也是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对于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学校慈善社团应该加强创新意识,举办一些比较有特色、有新意的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捐赠和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加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学校宣传栏中的宣传标语和口号也是很长时间更换一次,慈善社团普遍缺乏宣传规划,对自我宣传尚不够重视,失去了其阅读的兴趣。其实,学校可以时常更换其宣传信息,如可以将汶川地震、“巴比慈善晚宴”这类重大事件粘贴出来吸引大学生的眼球。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播放一些慈善视频和广播等培养大学生的慈善意识。
2.社会慈善意识培养途径分析
当问到“国家应该用什么形式对大学生实施慈善进行规范和引导?”时,排在前三位的是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监督机制、普及慈善教育,形成良好的捐赠氛围、利用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人们进行慈善,分别占 66.9%、55.9%、52.2%.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慈善法规及监督机制尚不完善,缺乏对大学生的慈善教育,慈善捐赠氛围不浓。另外加强慈善公众人物的宣传的占 42.4%,加强媒体宣传的占 38.0%.这说明公众人物的示范效应对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媒体的宣传可以让大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慈善信息等等。
当问到“社会慈善知名人士会到您所在的学校做有关”慈善宣传“的演讲活动吗?”时,4.5%的人表示经常会,29.8%的人表示有时会,53.9%的人表示偶尔会,11.8%的人表示从来不会。由此可见,社会慈善知名人士到学校宣传的次数不是很多,力度不是很大,没有很好的为大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当问到“社会爱心人士、企业会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捐款活动来帮助贫困大学生吗?”时 17.6%的人表示经常会,46.8%的人表示偶尔会,34.1%的人表示从来不会。这说明社会爱心人士、企业等很少帮助贫困大学生,使大学生感受不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爱心,在某种程度上也抑制了大学生爱心的萌芽和发扬。
当问到“您对媒体报道的有关失学、孤寡、残幼、重疾等请求捐助的人时你会?”68.7%的人表示比较关心,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捐助,有 16.9%的人表示,虽然关心,但不会捐助,10.4%的人认为媒体的宣传有失真的可能,不相信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另外有 4%的人表示不关心,与自己无关。由此说明,大多数人还是相信媒体的真实性,也愿意帮助,但也有人认为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有炒作的嫌疑,具有欺骗性而不愿意相信媒体,所以国家在这方面要加强媒体对慈善事实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提高其信用度。
3.家庭慈善意识培养途径的分析家庭在子女慈善意识的培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美国 70%的家庭都有慈善行为。
父母或家庭成员经常有慈善行为,子女在这种环境下耳儒目染,长时间熏陶,无形之中会培养起他们的慈善意识,便会将意识转化为行为,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在调查中当问到“您的父母平时会给您讲一些慈善知识或慈善家吗?”时,2.9%的人表示经常讲,有时讲的占 23.4%,偶尔讲的占 44.4%,从来不讲的占29.3%.由此可以看出,在家庭教育方面,很少会涉及到与慈善有关的知识,父母不重视甚至忽视了培养孩子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导致孩子长大后,慈善意识淡薄和缺乏社会责任感。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民族,但是这种爱心如果在启蒙教育时没有很好的培养等长大后再培养就很难了。当问及“您的父母会鼓励您在闲暇时间到孤儿院或养老院帮助那些弱势群体吗?”时,7.8%的人回答经常会,29.5%的回答有时会,29.9%的回答偶尔会,32.8%的回答从来不会。在访谈时问到他们会和不会的原因时,回答较多的是:父母认为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是学习,去孤儿院或养老院耽误学习和耗费精力,其次是父母担心安全问题;也有些父母鼓励他们到这些地方去实践,一方面是做好事,另一方面是锻炼自己,但这样的情况很少,由此可以看出父母比较溺爱孩子,在帮助弱势群体时担心他们的学习、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但从另一方面说明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偏差,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学习的一种形式,而不仅仅在学校、在课堂里就是学习。在家庭教育方面还需要父母以身作则,重视慈善教育,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在个别访谈中当问及家庭教育中会涉及到慈善教育或父母是否鼓励做慈善时,受访者也给出了比较诚恳的回答,以下是关于此问题,受访者的回答。
问:您的父母会给您讲一些慈善知识吗?他们会鼓励您参加各种志愿者服务吗?为什么?
A:我家是市区的,家庭条件还可以,爸妈经常教育我,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对有困难的同学和朋友,要热心的去帮助别人。会给我讲“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使我从小就在心中萌发了爱的种子。从小学到高中,每次学校有什么捐款啊,爱心活动啊,我都会积极的参与,有时候甚至把自己的新衣服都捐出去了。
爸妈也会时时鼓励我到偏远山区去支教,让我在恶劣的环境下体验生活和锻炼意志。
B:我从小就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慈善,更谈不上对我在这方面的教育了。在他们的意识里,我在学校就是好好学习,其余的事情和我也没什么关系,以至于我现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和自己没关系的事从来不闻不问,性格变得较内向。
F:我爸妈自己会去做些慈善,他们平时一有时间就去孤儿院、养老院帮助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他们说这是生活更高的追求,以求内心充实。我觉得父母在这方面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但是他们没要求更没鼓励过我也去参加一些慈善活动,他们可能害怕耽误我学习吧。
G:因为我出身在农村,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教育中很少会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偶尔在电视上看到 X 地区发生灾害,父母会说说捐助情况。但是,他们从小就教育我要乐于助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会时常鼓励我力所能及的帮助去帮助别人,他们认为帮助与被帮助是相互的。
从以上受访者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父母潜意识里都明白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大多数父母却忽略了这种美德,变得功利和世俗,使孩子的爱心受到抑制而缺乏社会责任感。如果不加以改变家庭教育方式,任其发展下去,不得不令人担心其慈善的未来。
4.个人慈善意识培养途径分析
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同样需要大学生自身对慈善具有正确的认知、情感、动机和参与方式等等。
(1)慈善认知层
在问及“您认为慈善最应该是什么行为时?”,20.5%的大学生认为是政府救济;38.0%认为是民间帮困;13.7%认为是富人施舍;22.9%认为是个人爱好;4.9%认为是其他。可见大学生对慈善的认识存在偏差,还停留在一知半解上。不少学生对慈善的认知存在错误,在个别访谈中,当问及“您是怎样理解慈善的”?
部分学生认为慈善是国家的事情,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部分学生认为慈善是富人的施舍,是富人为了精神得到满足,救济穷人的一种方式,还有人认为慈善是社会的第三次分配,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可见大学生缺少正确的慈善观和慈善意识。但也有人认为,慈善不仅仅是捐款捐物、也可以通过志愿服务,应成为每人生活的一部分。以下是访谈提纲:
问:您是怎样理解慈善的?
B: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慈善就是富人施舍,是有钱人在物质得到满足以后,为了弥补精神空虚,提高名望,精神得到自我满足的一种对穷人的施舍。
D:慈善是国家、社会和政府的事情,和我们学生没多大关系,我们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毕业后找份好工作。
E: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说:“慈善是社会的第三次分配,是在第一第二次分配不合理的情况下,国家以社会捐助的方式,建立相关组织把财富分配给那些无力自行摆脱危险的受助者。
H:我认为慈善的外延很广,不仅仅是捐款、捐物,义工和志愿服务也是慈善的表现形式,它是我们每个人的事,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在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对慈善的态度时,17.1%的人选择比较冷漠无所谓;66.8%的人选择在理性基础上表现的比较积极;6.3%的人表示非常热情;9.8%的人表示不了解。可见,大学生对慈善的态度表现出积极的一面,如果学校、老师、家长给予正确引导,可以更好的提高和培养他们的慈善意识。
当问及”以下慈善活动您了解的程度时“,大部分同学表示关注慈善少,对慈善不了解。调查表明:379 名被调查者对希望工程、5·12 汶川地震相对比较了解,分别占 76.0%和 79.5%.而对后面几项慈善工程了解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希望工程和 5·12 汶川地震的宣传工作做得非常好,而且影响范围也较大,在大众心目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而其他几项慈善活动宣传较少,且针对某些特定的群体而成立,所以学生对其他几项慈善活动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大学生更应加强对慈善活动的了解,特别是针对特定群体的慈善组织活动,只有进一步了解,才能及时地了解信息去帮助困难的人。
从以上的调查和访谈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慈善的理解存在偏差,对大型慈善活动更是知之甚少。如果将慈善片面的理解为捐款、捐物,就会将那些有善心却自感经济实力缺乏的学生拦在“爱心大门”之外,“慈善”也就变得不再那么有“亲和力”了。如果将慈善理解为社会、政府的事情,这种对于慈善责任的认知很容易导致因大学生的慈善行为意向过低而使慈善意识显得消极化。如果将慈善理解为是富人的施舍,就会对富人捐赠存在扭曲心态,说成是在作秀、宣传企业、洗钱方式等等。所以,在今后的教育中,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慈善的内涵和本质,从源头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大学生的慈善意识。
(2)慈善情感倾向层
在慈善情感倾向方面大学生表现出以下特征::第一,信任学校。51.3%的学生表示在进行捐款捐物时,学校更值得信任,37.5%信任由新闻媒体发起的慈善募捐,11.2%的学生信任民间机构发起的慈善募捐。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在大学期间,学校是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途径主要来自学校这个大环境。其次,新闻媒体如微薄、QQ、微信等现代网络技术的广泛传播也使学生了解慈善信息的渠道多元化。而民间机构与学生群体接触很少,学生对民间机构不了解,这是学生不相信民间机构的主要原因。第二,慈善应该是一种自愿行为,不应该带有强迫性。第三,社会知名人士的慈善捐助行为具有示范效应。大多数学生表示知名人士的慈善捐助行为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和强化作用。因此,在教育中应加强榜样示范的教育,为学生参与慈善活动提供引导。
当问及“您平时是否关注高校慈善活动时”在受调查对象中,11.3%的人选择:是的,很关注;62.3%的人选择:一般,有时会关注;26.5%的人选择不怎么关注。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是有爱心的,他们也乐意关注慈善事业和参加慈善活动。
在个别访谈中当问及“您平时会参加慈善活动吗?使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时,可以看出他们对慈善表现出积极的一面,比较热情,也愿意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慈善事业有崇高的敬意。以下是访谈提纲:
问:能说说您在参加某项慈善活动的过程当中使您最受感触的东西是什么吗?
H:我参加过我们学校的爱尚微公益社团,其主要项目是旧物回家。主要是将学校各办公室的废旧报纸,通过分类(如新闻类、故事类等)整理制作成创意手工简报,捐给社区的老人,山区的孩子等。另外,还将大学生捐赠的旧衣进行改造,重新设计,举办环保时装大赛,制作装饰画等等。在参加活动的过程当中,我不仅可以学以致用,将课堂所学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制作成各种美丽的图画,而且最重要的是当得到别人的赞许、认可和尊重时,自己的精神无比满足、快乐,我想这应该就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
B:偶尔也会有学校社团组织大学生到周边社区帮助那些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或是到就近中小学帮助他们温习功课,我也参加过一两次,感觉很充实。但这样的活动很少,每年也就一两次,机会不是很多。其实大学生很乐意做这些事来充实自己,但相关方面的信息量太少,不知道怎样去做,也没有人组织,自己又不愿意孤身前往,想做志愿服务的心思也就渐渐打消了。
L.我是很热爱慈善事业的,我觉得他很崇高,很伟大,可是现实中当大家把辛辛苦苦赚来的汗水钱捐赠后,却出现了某些机构和组织私自挪用,甚至被某些个人肆意挥霍,这是令人心寒的。作为学生,大家还都是纯消费群体,不可能每次都大数额的参与捐赠活动。义工、志愿者服务等较适合大学生的参与途径却一直未被重视。
G: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到一所食品救助中心给食品包装,说是捐给山区的孩子。救助中心的负责人对我们的表现非常满意。这次学校义工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尽管做了这次义工活动我的胳膊、腿会疼,但是以后有这种活动我还是会积极参加的,不仅是为了锻炼自己,更是为了多了解贫困人民的生活。
(3)慈善动机层
在慈善动机方面,大学生的慈善动机呈现多样化。40%的人表示参加慈善的目的是同情、善心、助人为乐;25.9%的学生表示参加慈善活动,为了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可以拿奖学金,为了评上某种先进等等。另外,也有少数人表示参与慈善是为了扬名。学生表明因学校安排而捐赠的人数较多,占总数的 58.1%,而选择社会责任心的学生比例占总数的不到 10%.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慈善动机总体上是好的、积极的,但也存在功利性和自私性,一旦慈善行为蒙上了功利性的动机,那么慈善行为就随之变味了,这也容易使学生的价值观出现扭曲。
在大学生慈善动机方面,本人也进行了个别访谈,以下是访谈提纲:
问:您为什么参加慈善或者说您觉得慈善的目的是什么?
A: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还是很高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同学参加慈善的目的的确是很复杂的。比如,上面的规定和要求,不能不捐;为了入党;为了留给大家一个好印象;为了拿国家奖学金、评上优秀班干部;随大流,同学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等等。就我来说我是我们班的班长,在班里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如果我要做的不到位,那其他同学就更不可能捐赠了,所以我参加慈善一方面是出于爱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起到表率作用。
E:慈善捐赠本来是自愿的,帮助困难群体的一种爱心活动。但是,现实情景中,很多时候,感觉自己是“被捐款”--要么是老师或班级做了要求,要么是别的同学都捐了,自己不捐甚至是捐少了感觉很没面子。我觉得有种被迫和从众的成分,我身边的好多同学和我有一样的感觉。
G:现在的大学生都爱相互比较,总感觉自己捐少了没面子。有时候,自己的生活费不多了,本打算捐十块钱,可是看到同学都捐了二十,自己也只好捐二十,也是有点郁闷。
L:每个人都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这都是应该的,甚至是义不容辞的。看到那些悲惨的画面(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灾区),我的心也会跟着难受,宁可自己少花点,我也会拿出一部分生活费尽力去帮助他们,互相帮助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觉得慈善是一种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奉献,是每个人的责任,应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大学生参与慈善的动机存在一定偏差。慈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群体,也就是利他主义。任何与利益或功利心相挂钩的行为都有悖于慈善的本质。但是很多人给慈善戴上了“有色眼镜”,“被迫参与”和“从众行为”比较突出。
(4)慈善行为意向层
很多高校都设有青年志愿者协会,其主要职责是开展各种志愿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当问到“你每年参加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的时间有多长? ”时,9.4%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每年从来不参加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在个别访谈时,当问到为什么时,他们认为是在浪费时间或是不知道怎样去参加。参加 1-8 小时所占的比例为 30.6%,9-20 小时所占比为 33.9%;21-50 小时的占 15.1%;50 小时以上的占 11%.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参与慈善活动的时间总体上不多,参与志愿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在捐赠方式上,受调查者的做法也都不同,当问及“您参加慈善活动是通过什么方式捐赠的?”时,占比例最高的是学校组织和现场或公共场所募捐,都占57.6%,说明学生更相信学校组织的慈善活动或自己亲身参加的慈善募捐;其次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的捐助活动,占 44.9%;而选择慈善组织募捐和以短信、银行、网络方式捐赠的分别占 25.4%和 11.7%,说明大学生不太相信慈善组织募捐和通过短信、网络等的捐款,可能主要是平时和慈善组织接触少,害怕捐款渠道不明,另外信息技术的日益完善也使一些诈骗等非法活动增多,降低了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信任。
在问到“在你认识的熟人或你不认识的陌生人遇到困难时,你会”时,51.6%的人选择更愿意帮助认识的熟人,39%的人选择不愿意帮助陌生人,9.4%的人选择无所谓,能帮就帮。由此可以看出,当面对不同的求助对象时,大学生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对于和自己关系比较疏远和陌生的困难人群,多数大学生并不愿意帮助,因为他们担心被陌生人欺骗。在访谈时,当问及此问题时,大多数访谈者的回答是:同学和朋友有困难了,能了解到具体情况,他们不会骗我们,但是路边的陌生人就不同了,我们很难判断他们是真困难还是假困难,现在的骗子太多了。在大街上、火车站、路边,这样的情况特别多,如有个女孩,拿个牌子,上面用粉笔写着“因钱包被偷,求 6 块钱路费”,30 多岁的大姐在马路上写着“孩子生病住院,求好心人帮助”等等。每当看到这些场景,都觉得这是骗局,切勿上当。 从调查和访谈可以看出,所谓“仁者爱人”须从身边的人开始实现道德践履,孝梯为为仁之本,只有学会爱自己的父母亲人才能做到爱民守礼,正所谓“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所以长期以来在人们的交往观念中形成了“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原则。
另外,大学生在经济上毕竟还在依靠父母,其财力、物力、人力有限,也是他们考虑是否会帮助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42.7%的大学生表示愿意为自己病重的同学、朋友等捐款,33.2%的大学生表示愿意为灾区、希望工程等捐款,而少数学生表示做过义工、志愿者。调查表明,捐款、捐物仍是大学生的主要慈善方式,而献血、做义工、志愿者等慈善行为的学生人数很少。通过调查,我们得出超过半数的学生表明如果经济充足,手头富裕,是比较愿意赞助慈善事业、希望工程、或贫困的人。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参与慈善的方式和受赠主体部分学生都有了比较成熟和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参与意愿,作为未来慈善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和发展者,只要正确地加以引导和组织,一定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参与慈善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通过对大学生慈善的调查结果来看,在认知方面,大学生对慈善知识的认知很缺乏。不仅对慈善的政策、慈善运作的程序、法规几乎不了解,对慈善捐赠、慈善超市、慈善帮扶等项目也了解甚少,甚至对慈善定义的理解都存在偏差,仅仅将慈善理解为捐款、捐物。在情感方面,大学生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和捐赠积极性,有不少学生很想表达自己的爱心,但是不清楚哪些机构、哪些途径可以完成,想表达自己的意愿却不知道途径,这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及家庭提供更大更多的平台,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不仅是爱心表现,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动机方面,大学生表现出自发的爱心、助人为乐、同情、善心的积极面,有个好名声及能够获得自我满足也是选择较多的选项,选择从众或组织压力下捐赠的数量也不少。总体而言,大学生的慈善动机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性。在行为方面,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时间相对较少,其积极性普遍不高。在捐赠时,对民间慈善组织普遍不信任,另外大学生由于经济原因,让他们真正随时随地捐赠很多的善款并不现实,因此,义工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更为可行的慈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