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献求助

我需要一篇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的论文

来源: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作者:黄家茂,杨露
发布于:2020-12-21

求助主题我需要一篇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的论文

需求说明格式规范,字数不少于2000字,有独到见解

求助时间2020-12-21 12:30

  你好,根据你的需求,查找到1篇和一篇决胜全面小康相关的论文,学术堂建议你可以从决胜全面小康的意义、成绩、困境,以及实现途径方面进行思考。下面是参考文献:

题目:五大发展理念与决胜全面小康的关系

作者:黄家茂 杨露

  摘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目标。我国现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五大发展理念,是决胜全面小康阶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把握五大发展理念与决胜全面小康的内在关联,对于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大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小康;内在关联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中的第一个百年目标。五大发展理念,高度概括了党对现实发展状况的理性思考和本质把握,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把握五大发展理念与决胜全面小康的内在关联,对于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胜利,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创新发展是决胜全面小康的思路和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一般来说,创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新是包括理论、制度、科技、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综合创新体系。其中,“理论创新是先导,引领创新的方向;制度创新是基础,夯实创新的基石;科技创新是核心,塑造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是保障,提供创新的氛围。”[2]创新作为发展的“钥匙”、生命力所在,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3]

  中国发展的时与势、艰与险,把我们推到了创新发展的风口浪尖。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努力用创新理念引领社会管理、文化发展和科技发展等各个方面。如果说传统的发展是做加法,那么创新发展就是做乘法。把创新发展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凸显了它的极端重要性。创新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引擎,在中国发展全局中具有关键作用,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的思路和动力问题。创新发展倡导的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和牵引的全面创新,要把创新发展作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难度不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基本特点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其中动力转换最为关键,决定着速度变化和结构优化的进程和质量。”[4]经济新常态表面是增速问题,实际是结构问题。有效应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办法就是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通过创新释放经济潜在的总供给能力,从根本上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企业整体竞争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现在,我国由于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理念落后、创新水平不高、创新投入不足造成经济规模大而不强,经济增长快而不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动力不足的“瓶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化创新。“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5]历史上,世界科技中心的五次转移都是由作为主轴和支撑的重大科技创新驱动的。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的主导力量。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创新中谋转型、在创新中求突破,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我们要唤醒中华民族的创新基因,“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6]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继续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全社会树立崇尚创新的发展观念,“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形成”.[7]“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8]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使人才成为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创造一个新的更长的增长周期,让基础研究“强起来”,企业创新“动起来”,转化渠道“通起来”,政府之手“活起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活力竞相迸发,实现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发展的成功转型,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让发展的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结构更优。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关键。”[9]不创新只能是死路一条,创新慢了也要落后。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发展的主动权。以创新把握机遇、以创新驱动发展,我们就一定能让创新创造的活力不断迸发、源泉不断涌流,激发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五大发展理念

  二、协调发展是决胜全面小康的节律和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创造世界经济发展奇迹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成长中的烦恼”.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有其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社会的、体制与机制的、政策与措施的等多方面原因”,[10]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协调发展”,作为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就是事物“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11]蕴含着“价值指向、布局转向、战略方向和问题导向。”[12]协调发展理念“针对的是事物发展的矛盾性,着眼的是事物发展的整体性,解决的是事物发展的平衡性。”[13]它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协调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是对我国突出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正面回应。

  协调发展是社会的粘合剂,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新方法论。协调发展,重点在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增强发展整体性就要在发展思路、方向和措施上体现整体性的要求,着力提高发展的系统性和耦合性。”[14]协调发展,目的在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协调发展理念不仅强调要还以往发展的历史欠账,更强调在统筹协调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环节中增强发展后劲。”[15]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发展的局部与全局、发展节奏的快与慢、发展时空的先与后、发展的重点与非重点等辩证逻辑”,[16]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这样才能防止“木桶效应”,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形成平衡发展新结构,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协调发展,就是要找出发展中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17] 因此,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18]决不可单兵突进、单打独斗、片面发展。此外,“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19]要把推进协调发展的过程,看成是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补短板与发挥优势潜力的统一。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做到区域协调“大合唱”.区域协调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回旋空间。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既有自然原因,也有历史原因,还有政策和社会原因,必须客观辩证地看待、全面历史地分析。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原来的四大战略即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基础上,实施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的“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培育增长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经济支撑带的重要作用,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在政策、资金、项目、产业、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分类看待和差别化地补好区域发展的不协调短板,均衡不同区域人群实现发展的协调性,不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20]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做到城市农村“比翼飞”.统筹城乡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是增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1]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补齐补足农村的发展短板,将目光、力量和资源向农村聚焦、倾斜,加快农村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改变长期形成的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别是要解决好农村地区、发展落后地区贫困人口的发展问题,提升贫困地区“造血能力”.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缩小城乡差距,做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发展上的互补、待遇上的一致”,[22]让农业转移人口进城之后住得下、留得住、过得好。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讲究城乡两利和实效,而非单纯追求农村人口进城。”[23]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做到两个文明“两手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实现协调发展中事关根本、事关方向、事关全局的一对范畴。”[24]我们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只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使得两个文明两轮驱动、双翼共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既抓经济文化发展和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等“硬文明”,又抓与人的价值观、诚信、伦理、信仰等相联系的“软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精神世界。遵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发展的规律,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注重网络精神文明建设,保证精神文明建设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做到军民融合“道路宽”.“国不富不可以养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是唇齿相依的两个方面。发展是安全的物质基础,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事关经济结构调整,事关国家兴衰、人民福祉”,[25]是我国实现发展与安全、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必然选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既有利于增强国防实力,又有利于提升经济实力、科技竞争力和创新创造力。”[26]目前,军民融合发展还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顶层统筹统管不够、融合领域范围较窄、融合质量效益有待提高”[27]等问题。必须密切军政军民团结,通过改革创新,健全军民融合体制,推动重点领域军民资源共享、融合发展。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时发力,最大限度发掘融合发展这个潜力点、增长点,在产业链培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推进,从而打开发展的新空间,实现军民协同创新,“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28]

  三、绿色发展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底色和方向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29]“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30]环境问题虽是一个历史问题,但绿色发展的要求却是永恒的。民有所呼,党有所应。着眼于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的新变化新期盼,绿色发展历史地摆在了我们面前。走绿色发展之路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也已成为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绿色发展是相对于传统的“黑色发展”而提出的,是对“黑色发展”的深刻批判和超越,“彰显了超越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宽阔胸怀与长远视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自觉。”[31]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可持续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绿色发展”是世界人民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对未来经济发展的现实诉求,代表了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破解发展难题和走向生态文明的共同愿景,体现了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获得高速增长结果,我国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代价,导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主要归因于思想观念、制度安排、政策和相应的技术没有跟上。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等热门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以上词汇的综合归纳和高度概括,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延伸和升华。”[32]实施绿色发展,要在理念上倡导以生态文明为目标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在生产过程中实行以生态技术为支撑的绿色生产、在生活方式上推行以低碳为基础的绿色消费。绿色发展不是回归原始状态,更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推动低代价发展,把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挺在前头。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基本方向。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决胜全面小康,资源瓶颈、环境风险和生态安全是一道必须跨过的沟坎、一个必须破解的难题。

  “绿色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中最具创新特色、共享本质的新亮点”,[33]具有丰富的内涵。绿色发展的理论源头是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论;内在本质是“人们在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价值冲突中作出的新的价值选择”;[34]主要特征是合理消费、低消耗、低排放、生态资本不断增加;重要前提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价值主体是既有以政府、企业为导向的社会主体,也有以公民为推动力量的个体主体;主要手段是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支撑是不断创新绿色发展技术;基本要义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践行途径是通过绿色创新发展绿色消费;核心内容是协同推进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和中国美丽;有力保障是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最终目标是实现普惠民生福祉,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是化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突出矛盾的正确途径。生态环境的好坏攸关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中国的现代化不仅需要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还要获取更多的生态财富。”[35]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36]绿色发展是一场全方位的系统变革。我们必须以人民的期盼和幸福为指针,注重培育生态文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生态环境底线意识。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于社会生产、生活各个环节和人们消费方式、交往方式、休闲方式各个方面”.[37]实现人类源于自然、顺应自然、益于自然、反哺自然,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38]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同时,要“以全球性视野深入研究绿色发展,特别是认真借鉴国外绿色发展的成功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事业服务”,[39]“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40]

  绿色发展是通往人与自然和谐理想境界的必由之路。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四大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六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向世界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四、开放发展是决胜全面小康的格局和战略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开放发展,“指的是要更妥善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41]改革与开放是我国过去40年实现快速发展的两个轮子。“我国过去快速发展起来依靠的是改革开放,走向未来也要依靠改革开放。”[42]

  坚持对外开放是促进国内外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的必要条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日益深度融合,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对外开放之路。我国对外开放“既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顺应了全球化大势下分工深化、竞争加剧、格局重构、合作紧密的国际潮流”,[43]经历了一个从沿海开放、沿边开放、内陆开放再到全面开放的波澜壮阔的过程。开放发展理念“侧重从中国与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视角,树立21世纪的对外开放观。”[44]它的提出,是认识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理性选择。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中国既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也与发达国家合作;既与大国合作,也与小国合作;既推动‘南南合作',也推动’南北合作‘;既推动经贸技术合作,也推动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合作。”[45]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坚持开放发展既面临着许多重大机遇,也面临着多重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要求,“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46]努力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在“引进来”的同时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通过建立“低损耗、高效益、双向互动、自主创新”的“精益型”对外开放模式,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变经济全球化的从属地位为主导地位,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47]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中制定规则的话语权,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实现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更好互动,让不同发展道路交汇在成功的彼岸,让发展成果为各国人民共享。

  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正确方向,大力提倡主动开放、双向开放、公平开放、全面开放和共赢开放,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努力在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五、共享发展是决胜全面小康的目标和归宿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48]发展不是目的,必有其价值指向。价值指向不同,发展结果迥异。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劳动成果分配从“共享”到“独享”再到“共享”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是一般规律。但是,这一过程并非是自然而然的实现过程,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一种发展理念反映着一种时代精神、实践理性和价值取向,它引导这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潮流,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49]共享发展内蕴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是对中华民族社会理想的当代回答。“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发展价值观的历史自觉。”[50]

  共享发展赋予了发展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从覆盖人群来看,共享是全民共享,要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并从中受益,但不意味着没有差距。要做到每个公民付出与回报成适当比例,根据付出各得其所,同时这种差距也不能过大,要把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区间。从享受内容来看,共享是全面共享。全面共享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共享,也包括发展权利、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的共享,要全面保障人民各方面合法权益。从实现途径来看,共享是共建共享。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共享是共建的目的和归宿,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实现过程。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调动人民群众共同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把人民群众作为推进发展的主力军,努力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从发展进程来看,共享是渐进共享。共享发展是一个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不断推进的过程,要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把握好合理张力。“共享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渐进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51]共享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实现共享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共享发展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52]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享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旨在让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活动,平等享有社会活动的一切成果。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价值取向。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共享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加以认真践行,特别要解决包括就业、教育与社保的民生问题和包括不断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积极应对老龄化的人口问题。现阶段则要解决贫困及其他低收入等弱势群体的问题。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能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的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对经济发展的成果有认同感,对惠及民生有更多的幸福感”,[53]从而使国家发展获得深厚伟力。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牢牢抓住“以人民为中心”“人民为主体”这个根本,立足于实际情况作决策,着眼于群众需要谋发展,切实按人民群众的需求行事,从“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54]等八个方面进行战略部署,“确保人民创造的财富不能由少数人去’独享‘,更不能让少数既得利益者去’独占‘.”[55]这既是关于共享发展的有效制度安排,也是我们推动共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的战略部署,“不仅要注重技术层面的设计和安排,也需要注重制度层面的建构和完善”,[56]破除阻碍共享发展的条条框框,为共享发展创造条件。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共享发展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让更多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57]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全面小康才能凝心聚力,真正造福于全体人民,让 13 亿多中国人朝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6][8][18][20][28][29][38][40][4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1).

  [2]辛向阳.创新发展的四大维度[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2):1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

  [4]秦宣. 五大发展理念的辩证关系[N].光明日报,2016-02-04(16).

  [5]习近平.抓住机遇立足优势积极作为,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5-05-29(1) .

  [7]冯俊.五大发展理念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新突破新发展[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6(1):7.

  [9]任理轩. 坚持创新发展[N]. 人民日报,2015-12-18(7).

  [10]陈金龙.五大发展理念的多维审视[J].思想理论教育,2016(1):5.

  [11][27]奏响全面发展“协奏曲”[N].人民日报,2016-02-01(23).

  [12]田鹏颖. 协调:从发展理念到方法论创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3):18.

  [13]杨明伟.协调发展:对发展问题的哲学总结[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6(6):38.

  [14][24][25]李文.下好全国“一盘棋”奏响发展“协奏曲” [N].人民日报,2016-09-22(9).

  [15]彭国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N].人民日报,2016-06-07(7).

  [16][45]张怡恬. 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6-08-02(7).

  [17][47]徐崇温.中国道路与五大发展理念[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7(1):41-42.

  [19]庞元正.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6(3):112.

  [21][36][57]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68.121.123.

  [22]张辉.贯彻协调发展新理念,构筑均衡融合新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2016(2):19.

  [23]程恩富.论新常态下的五大发展理念[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6(1):3.

  [26]徐守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胜要诀[N].人民日报,2016-06-06(7).

  [30]任理轩.坚持绿色发展[N].人民日报,2015-12-22(7).

  [31][37]颜晓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N].人民日报,2016-10-12(12).

  [32]杨宜勇,等. 绿色发展的国际先进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7(2):18.

  [33]荣开明. 论绿色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J].观察与思考,2016(12):31.

  [34]张乾元,等. 绿色发展的价值选择及其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7(2):31.

  [35]洪银兴.新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7(1):4.

  [38]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N].人民日报,2013-09-08(1).

  [39]方世南.领悟绿色发展理念亟待拓展五大视野[J].学习论坛,2016(4):42.

  [41]雷云.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1):13.

  [42]李文.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N].人民日报,2016-10-19(6).

  [43]杨丹辉.开放中提升制度性话语权[N].人民日报,2016-05-20(22).

  [44]孙代尧,等.五大发展理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方案[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3):8.

  [46]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3-10-08(1).

  [49]丰子义.发展的呼唤与回应--哲学视野中的社会发展[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50]陈江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决胜“十三五” [N].深圳特区报,2016-04-26(9).

  [51]马占魁,等.准确理解和把握共享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N].光明日报,2016-06-19(6).

  [52]姚洋. 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6-08-03(7).

  [53]李正华. 新理念新意义[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6(1):77.

  [54]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5-11-04(2).

  [55]韩振峰.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70.

  [56]吴波.共享发展理念与中国道路的新探索[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6):2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