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普通语言学论文

浅析诗学意格下文体的本质

时间:2016-11-30 来源:未知 作者:原来是喵 本文字数:7559字
  本文作者从中国古代的诗学话语--意格的形成入手,对文体的本质进行了探析,指出:文体就是主体之意与格相摩相荡的外显形态。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浅析诗学意格下文体的本质”的文体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析诗学意格下文体的本质

  原标题:文体:意格摩荡的文本定格
  
  摘要:文体的本质是什么?或从文本的构成因素,或从文章的外在形态,或从形式本身出发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作者从中国古代的诗学话语--意格的形成入手,对文体的本质进行了探析,指出:文体就是主体之意与格相摩相荡的外显形态。
  
  关键词:文体;意格;外显形态
  
  文体,即文之体,是文章的本体存在。其内涵大致有三:一是文章体裁,二是语言体式,三是风格特点。然而,决定文体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学界众说纷呈,见仁见智,似乎很难形成共识。
  
  一、探究文体,必求主体
  
  人们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文体现象的?刘师培说,“文章各体,至东汉而大备。汉、魏之际,文家承其体式,故辨别文体,其说不淆。”[1]这表明:到了汉、魏之时,文章已成规模,体式比较完备,文体己不仅是备受关注,而且还有“辨体”的学问。
  
  那么,早于汉、魏之前的文体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是什么影响着文体的生成与变化呢?语体决定论者从早期的文体现象中去探寻答案,不能不说是一条有效的路径,因为,按照常理,文体概念的形成显然不会早于文章出现之前。蔡元培《在国语传习所的演说》:“文章的开始必是语体,后来为要便于记诵,便作整齐的句读,抑扬的音韵,这就是文言了。”[2]说文章始于“语体”,也就是说,最早的“原生态”文体应该是那种交流性的“语体”了。
  
  语 体 无 疑 早 于 文 体 , 口 耳 相 传 者 被 称 作“语”,它有两个十分鲜明的特征:一是“口头的”;二是非“自言自语”的,而是“集体的 ” . 《 论 语 · 乡 党 》 中 就 有 “ 食 不 语 , 寝不 言 ” 的 表 述 一 一 答 述 曰 “ 语 ” , 自 己 说 曰“言”.足见“语”的口头交流特性。《淮南子·道应训》中讲:“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3]这就是“歌”体的早期形式,也是“原生态”文体。
  
  然而,文章绝不仅仅如此简单地记录口耳相传的交流活动,必然经历过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古代的文献之中,我们或许能找到某些变化的“痕迹”.《尚书·皋陶谟》有载:“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飏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庚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堕哉!万事堕哉!’帝曰:‘俞!往钦哉!’”[4]
  
  这里的歌,既有庄严的程式,又有唱和的场景,既有行为动作,又有行为动作产生的结果;这就是一种“歌”体的产生状态的写照。而作为一种诗体的存在形式,逯钦立《先秦诗·卷一》中的记载就很不相同了:
  
  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元首丛脞哉!股肱堕哉!万事堕哉![5]
  
  由上面两则早期的记载,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早期的文体是就是原生态的语体,成熟的文体就是经过纯化、简化的语体。无论是早期的文体,还是成熟的文体,其基础当然是“语体”.这是不是意味着研究文体只需要研究语体即可呢?情况并非如此简单。试想:同样基于语体的表达,为什么有的表现为诗歌,有的表现为散文,有的表现为叙事,有的则表现为抒情;有的表现为高雅,有的表现为低俗呢?可见,除了“语体”自身差异之外,“语体”与“文体”总归是两码事。
  
  正因为如此,不少文体研究者则另辟蹊径,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寻找答案。或从题材上入手,或从表达上探求;或从体制上切入,或就功能上寻找,……凡此种种,我们认为:就文章自身来谈文体,就很难找到完善的答案。“表达什么”与“怎样表达”是文章写作的根本问题,也是一切文体产生差异的基础,也是文体的本质问题,要回答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就必须追问写作的主体。因为不论什么样的文章,也无论什么样的文体,它都是作者创造出来的。
  
  据说有几位画家约定去森林写生,事先讲好要照原样画,但画好之后拿出来一比,都大吃一惊:几幅画竟然没有相同的。其实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同样是一朵花,在植物学家的眼中,看到的是它属于那个花科;在动物学家眼中,看到的是它花蕊中的寄生虫;在哲学家的眼中,看到的是它带给人们愉悦的社会功能;而在环保主义者的眼中,却只会出现没有了花朵的光秃秃的植株。而同样面对一朵花,有的人因它的盛开而高兴,有人因它会凋落而忧愁;有的因它的艳丽而赞许;有的因它的妖冶而鄙夷。这正如我们写身边的人一样:同样写一位母亲,有的看到的是她的慈爱,有的看到的是她的严厉;有的看到的是她的勤劳,有的看到的是她的贤慧;有的看到的是她的忧伤,有的看到的是她的愚昧……主体关注的不同、情感的不同,自然就形成了在“表达什么”上的差异;是选择书面的语体,还是选择口头的语体,是用诗的形式,还是用歌的形式,就形成了“怎样表达”的差异。合起来就构成了写作主体在文体运作中的基本问题,用最为简明的话语来表达:前者称为“意”,后者称为“格”,合起来就是“意格”.
  
  意格存在于主体之中,个体之间各种细微的差别就会导致“意格”的差异;主体“意格”的区别外化为文本,就形成了文体之间的差异。
  
  二、始于意格,成于字句
  
  什么是意格?在中国古代,意格是两个诗文话语的汇聚。就现存文献而言,最早将意与格联系起来作为这一完整概念使用的则是白居易。旧题白居易《金针诗格》认为“诗有三体”:“有窍、有骨、有髓,以声律为窍,以物象为骨,以意格为髓。”[6]可见,意格在诗的创作之中是比物象、比声律更重要、更关键的要件。
  
  真正从创作意义上比较全面地论述意格范畴的,当属宋代着名词人姜夔。他将自己的创作体验浓缩成一篇《诗说》,书中诸多见解对于理解文章与主体、主体与文体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意格欲高,句法欲响。”[7]强调意格对于选词造句的意义;“意出于格者,先得格也;格出于意者,先得意也。”[6]强调的是主体的意图意旨与其表达形式之间的磨合与相互制约;而“始于意格,成于句、字”[6]的观点,则非常简明地表达了“意格”在文章制作中的“前文本”意味。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